小时候春晚是翘首以盼的年夜大餐。相声很急智,小品有张力,也总有一两首曲子会传遍大江南北。
1990年,第二颗光头在春晚中亮相,来自宝岛台湾。长得比陈佩斯还着急,但却让人心生欢喜。
我记得他唱得很深情,但我更喜欢他的段子:“在下凌峰,两年多来,我们大江南北走了一趟,男观众对我印象特别好,他们在我面前觉得有优越感,因为本人的脸长得很中国。中国5000年的沧桑和苦难全都写在我脸上……”
他说的“大江南北走了一趟”,就是他主持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大陆一个个省份走过去,看过去,聊过去。近30年了,在豆瓣上依然有着9.1的高分。
现在片子已经不好找了,画质自然不佳,蒙上了岁月的白翳。也没有什么超震撼的航拍大景、唯美的CG画面,但就是看得你欲罢不能、酣畅淋漓,关键处还有点热血上头!
因为和这些皮相相比,它的内容真的太牛X了。
首先,凌峰这个主持人真是太招人爱了。浑不吝的,穿着背心就出镜——于那时倒也接地气。更防不胜防的,是他和人打招呼的套路,三言两语就能套得你一团和气。粗犷的蒙古族大汉,分分钟都被他拿下。
——请问先生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德利格尔。
——汉语是什么意思?
——兴旺发达。
——看你这样子就很兴旺也很发达。
哈哈哈哈哈哈哈……“凛然不屈”的蒙古大汉乐得亮出了十六颗牙齿。
还有比穿背心、“调戏”蒙古大汉更过分的事!馋着别桌的美食,他就毫不犹豫地往别人碗里下筷子——
苍天啊,大地啊,主持人的逼格何在啊?!这样不拿自己当外人的主持人——我、喜、欢!
摒弃了高大上的视角,凌峰更愿意融入到大陆人平实生活的角角落落,以最亲和善意的方式,和我们融在一起。如今看来,这片子保留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我们最真实的模样。
乔迁之喜
遇上白事
凌峰也要问一声还随上了份子钱
健身
当时的爷爷们
最爱的掌上游戏
娱乐
嗯,记得小时候
有部以小朋友拯救熊猫
免遭坏人偷盗的电影
国宝就展示了
与长相完全不符的伶俐身手
惊为天人
凌峰的角度是平民的,满地打滚似地热忱地贴过大陆的每一处肌肤。在记录大众生活的同时,他还不乏敏锐的观察,也会找一些在他看来蛰伏着或者已经展露出先锋气质的人物做采访。
比如,杨丽萍。凌峰后来还带杨丽萍到台湾举办了演出,引起轰动。
还有这位——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另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瑜老板,王佩瑜。
瑜老板接受采访时不过九岁(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学评弹不过两个月,就拿到了苏州市里的大奖——天才就是能让你输在起跑点上。
节目中,凌峰这样形容小瑜老板唱评弹:“就像《老残游记》中说到的: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凌峰和瑜老板(图片by文汇报)
别看小瑜老板一副严整的小大人模样,在凌峰面前还是破了功。年幼不懂事的她,被哄得唱了一曲“靡靡之音”《月朦胧鸟朦胧》……
草原的尽头有一个遥远的梦想,梦里有叱咤风云的祖先和当年东征西讨的呼啸。从遥远的古代以来,天上的神便派他们到草原里来,草原有一条走不完的路,要他们奔驰,要他们勇猛,也要他们粗犷。他们逐水草而居,而曾经当年的水草曾覆盖世界。
凌峰配的旁白,他的声音不完美,但深情内蕴,劲道十足,很有一种故事的氛围,再配上腾格尔那一曲《蒙古人》,感觉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豆瓣高分,赞!这样的一部好片子,得来非常不易。
鸡蛋和高墙。面对高墙,谁有勇气出头当那枚鸡蛋呢?凌峰敢。
片子创作于1987年,那一年海峡两岸尚未开放。他的孤意执行面临的是当时台湾政府的软禁和封杀。可他并没有后退,举行全岛说明会、诉诸街头、召开听证会,他慷慨陈辞:两岸同样是炎黄子孙,只有一个中国,为什么日本人可以到大陆拍摄丝绸之路,唯独台湾的中国人不能呢?为什么全世界的记者可以到大陆采访,唯独台湾的中国人不能呢?
其实,他大可不必吃这些苦头的。毕竟他刚刚拿了第二十届金钟奖“最佳男歌手奖”,完全可以在娱乐圈做得风生水起。可他为什么要去碰墙呢?
凌峰和邓丽君是好朋友。凌峰被封杀时,邓丽君施以了援手
凌峰是3岁时到台湾的,祖籍山东青岛。小时候逢年过节是全家最悲伤的时候,父母亲朋聚在一起唱《松花江上》唱到泪流满面。
1983年,凌峰陪着身患重病的老父亲,经日本辗转回山东探亲。一向矜持的父亲,一下子扑到了父母的坟头,大喊着“爹”“娘”,泣不成声。
凌峰说:“这是一种地理乡愁,血缘乡愁,文化乡愁,更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乡愁”。乡愁,是那个时代里分隔两岸的人们共有的情怀。
因为承接下了这份沉甸甸的痛感与渴望,才有了他后来的义无返顾、勇往直前。他成为第一位到大陆拍片的台湾艺人,撞开了两岸封冻近40年的坚冰。
到山东孔庙拍摄时,他泪流满面,无法言语。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披星戴月的旅程,孤注一掷的坚持,所为的不过是慰解自己的一片相思——思乡。他的一身尘土,给我们留下了一段宝贵的历史。能有幸结识这样一位把家国担在肩的勇者,是当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