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间谍!这份网络安全“避雷指南”请查收

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随着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提升,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投入了大量技术、资金构建网络安全防线,但就是因为一些人为疏忽,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留下了可乘之机。

境外间谍网络窃密的常见手法

——馅饼诱惑,笑里藏刀。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冒充电商购物平台,向某涉密单位工作人员王某寄送U盘作为对客户的赠礼。该U盘经过定制开发,内置木马程序。但王某并未产生怀疑,直接将U盘插入单位电脑使用,导致境外间谍成功入侵单位内网,窃取涉密文件,危害国家安全。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能会利用网络管理员对单位网络安全、漏洞、病毒等内容的敏感性,冒充权威机构或建设单位身份出现,恐吓、欺骗被攻击者,实现对被攻击者敏感信息的获取。

如何防范应对?

——保持理性思维。收到可疑电子邮件、电子产品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尤其是党政机关、涉密单位的工作人员,不要随意点击或使用,防止泄露敏感信息,危害国家安全。

THE END
1.手机“中毒”一天收到上百条催收短信?!警方:诈骗新手段近日,南京六合公安分局接到辖区的居民唐女士报警称,自己手机突然“中毒”,在非本人操作的情况下,每分钟都收到几条用自己手机号登录注册的验证码短信,一天接收近百条这样的短信。 唐女士表示当天接到的陌生电话和“短信轰炸”,都是关于其在平台贷款的内容,对方称是“催收公司”,表示唐女士在平台上贷款了,自己是来https://m.gmw.cn/2024-03/14/content_1303685082.htm
2.電話短信被人“狂轟亂炸”,應該怎麼依法維權?當遇到言語辱罵、短信轟炸、“含沙射影”的網絡帖子等網絡暴力,普通公眾應該如何維權?來聽一聽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教您如何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免受網絡暴力的傷害。嚴懲網暴的同時,保障網友正當權益。 記者:吳文詡、馬曉冬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責任編輯:許藝林】 專題 2023北京文化論壇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http://big5.news.cn/gate/big5/bj.news.cn/20231007/5fefc5c986f9434a8fc2a1e6b56527a0/c.html
3.数名市民遭恶意短信“轰炸”连收50余条验证码新闻频道短短一会儿工夫连收50余条短信,条条涉及“验证码”,这是怎么了?昨日,数位市民反映,在其没有登录网站操作的情况下,自己的手机接连收到莫名短信,甚至有人的手机震动到发烫。 记者上网搜索并咨询有关手机安全专家获悉,原来或因为有人使用“短信轰炸”软件,聚合一些正规网站的服务端口向机主发送大量注册信息。专业人士https://news.cctv.com/2016/06/19/ARTItcIiGr7mRFRirJmYCZai160619.shtml
4.打击“呼死你”非法骚扰,“短信轰炸”黑产怎么治?打击“呼死你”非法骚扰,“短信轰炸”黑产怎么治? 中新网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 夏宾)近日,广西来宾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联合武宣警方,经过近两个月的奋战,成功破获广西首例“短信轰炸”案件。 今年6月,来宾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接到举报,有人在互联网上搭建网站开展短信轰炸、游戏外挂等黑产违法犯罪行为。针对相关线索,在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1/10-13/95854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