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2月26日讯(记者杨军赵宏伟贾塞阳)“孤身一人在这陌生城市漂
难免磕磕绊绊爬起跌倒
心底时常涌起
家那温馨的味道
日日夜夜魂牵梦绕
这些年来生活催促着脚步
眼泪和着汗水流了不少
每当我再想起
胸中力量熊熊燃烧
……”
“家的味道是妈妈亲手做的菜肴
家的味道是爸爸戒不掉的烟
家的味道是妈妈编织的毛衣
家的味道是爸爸爱喝的小烧
这是《家的味道》一歌中感人至深的歌词。
家有父母的亲情,家有爱的味道,为走进我市外出务工游子的身心,记者春节期间分别采访了我市两位外出务工人员,与他们一同感受家的味道。
“在你心中家的味道是什么?”
“家是心灵栖息的驿站;是美好快乐的源泉。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有三种家的味道,一种是醋溜土豆丝的味儿,一种是红烧排骨味儿,另一种是小鸡炖蘑菇的味儿,都是我妈的拿手菜……对了还有一种味儿,就是我和我爸的臭脚丫的味儿。”外出务工人员林贵鑫笑着说,“其实,家是一种幸福的味道。”
今年22岁的林贵鑫,父亲是七星矿水电科的职工,母亲在北京做保险工作。2016年,他毕业于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定向分配到原七星矿机电厂,他将所学的CAD机械制图,煤矿采、掘、机运、通机电一体化等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憧憬着未来,梦想着用知识改变命运,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有时,自己的梦想与现实是永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当时的煤矿效益不好,正在进行着变革,他很心酸,他想,要真正的改变命运,只有闯出去,开拓了视野,才会赢得未来。
2016年末,他只身来到北京,母亲为他找到一份公安协警工作,出警巡逻、协助警察抓捕罪犯、协调解决辖区居民的各种难题,整天忙碌地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做了几个月,他感觉这种生活不太适合自己。不想太安逸的他,骨子里总想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2017年他不顾母亲的劝阻,只身来到了哈尔滨。他说他很喜欢东北,这里不仅景美,还有亲情的味道。那段日子,他徘徊在省城的很多中介部门和街头巷尾,始终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那一刻,他说自己感觉很温暖。
他告诉记者,深圳很大、高楼遍地都是,生活节奏很快,就业机会增多,“饭碗”到处都是,来深圳找工作更加轻松。
林贵鑫先是在一家手机电池生产厂,为了寻求更好地发展,他又来到了龙岗区一家实力比较强的手机配件厂,在工程部负责产品的打样工作。他说,现在的老板也是双鸭山人,是早些年走出去的弄潮者。听着他讲出许多手机配件制造的专业术语,看着他充满信心的笑容,记者感悟到这个年轻小伙子,有了许多的成熟与期盼。
……
记者问他,一路走来,让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林贵鑫说,他很不幸,毕业就赶上了煤炭企业不景气;同时他又是幸运的,赶上了政府搭建的就业平台。
他说,深圳景很美,但只是高楼大厦和车流川息的人群;家乡最美,有自然的风光和人文亲情。这两年家乡发展的真快,处处在修路,听说高铁也在建设中,夜晚徘徊在新兴大街上,有霓虹闪烁的灯火,更有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当记者问他,什么时候走,明年还会回家过年吗?
这时林贵鑫的眼睛湿润了,他说,他爱家乡,时刻想念着自己的父母,今年他发现父亲的白发比去年又多了许多,他感觉没有时刻陪在父母的身边,他想挣到更多的钱来孝敬父母。将来回到家乡扎根创业,用梦想描绘双鸭山更加美好的蓝天。
记者告诉他,父母其实期盼的不是金钱,期盼的是你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生活,只要你平安、快乐,每天做着自己喜爱的工作,享受着每天太阳的温暖,这就是送给父母的最大幸福……
在尖山区就业创业服务区采访李作丹的那天是2月14日。
“今天让你接受采访,有没有打扰你,或耽误你什么?”记者问道。他腼腆地笑了一下:“没有,我是单身,没有女朋友。”
2017年6月1日,38岁的李作丹以一名双矿转岗人员的身份,跟随尖山区远赴天津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务工。
6月的天津天气很热,身为东北人的李作丹还算适应,但气温的差异始终提醒他身在异地他乡。
他说:“在哪干工作都是一样,都得好好干,可能是习惯了一个人吧,身在他乡总会想家,但始终没有打过‘退堂鼓’,就想着好好干,争取再多挣点儿。”
言语的朴实更加体现出信心的坚定。因为踏实肯干,并且始终如一,他的收入不断上涨,现在李作丹是一名成品库房的保管员,相对丰厚的月工资,让他自己感到很满意、也很知足。
让李作丹更加欣慰的是尖山区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当初,区就业局根据转岗人员登记的名册通知李作丹,告诉他有外出务工的机会,并不时询问他还有哪些困难,一直到他和一同前往天津务工的工友们熟悉了环境,正式安顿下来,区政府和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才放心撤离。
李作丹没有辜负家乡人的帮助与期望,始终坚守,并得到了用工单位的认可。
每逢佳节倍思亲,转眼春节临近,李作丹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购票,在外的打拼早已使他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他没有舍得坐一次飞机,而是照旧买了一张火车票。2月11日,坐了22个小时硬座的李作丹回到新立矿的老家,与年过七旬的父母团聚。
他这次回来并没带回什么土特产,他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特产的概念已经很模糊了,家乡的年货也很丰富,并不比外地差。他在家里办年货,以此来表达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
“我喜欢平常的家常菜,吃着很习惯,那都是我妈的手艺。”李作丹笑着说,“吃起来还是老味道。”
正月初七,企业就要正常开工了,所以大年初五,李作丹就踏上返程的火车。
分别是为了再次相聚,一年又一年,许许多多的外出务工者就像林贵鑫、李作丹一样,不辞辛苦的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因为他们知道,这一端承载着期盼,另一端承载着梦想。
记者手记:
家乡,因你们而精彩!
家的味道是什么?我们没有准确一致的标准答案。
家的味道,不一定有玫瑰的芬芳,也不一定有百合的清香;家的味道,有剩饭剩菜的味道,有父母唠叨的味道,是邻里家常里短的味道,还有和亲人那种温情相依的味道。
每想于此,泪水总会不知不觉溢出眼角。有父母亲唠叨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因为那繁言琐语,倾注着的是他们的深情与关爱。而如今于我们来说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盼望着,盼望着,除夕到了,孩子真的回来了,可转眼春节已过半,有多少游子将离开家乡,为梦想打拼,为未来而拼搏。
在此,我们祝愿家乡游子们,在外打拼活出个了样子来,为父母争光!我们祝福家乡游子们,新年新气象,用行动为家乡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