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校际连线"促教师专业发展之初探

当今教育生态的不确定性、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内驱动力的持续化等客观和主观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作为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和培训上独辟蹊径,将“校际连线”项目引进校园,尝试探索以该项目带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07年,学校与英国爱德华国王六世学校参与由浦东新区教育局和英国大使馆文化处牵头的“校际连线”项目,共建主题“梦想与团队”的合作课程,通过体育、艺术、人文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创新力、全球胜任力等素养能力以及社会服务意识。学校逐渐形成艺术、体育、科学、人文、公益本土化社团课程,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型领导力为核心价值。本土化后的项目契合学校实情,再生了项目新生力。2009年~2013年,学校获得英国外交部大使馆文化处颁发的中国华东区年度“校际交流奖”最高级别奖。“校际连线”的共建课程和活动形式多元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合作共赢等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实践探索教学新模式,提升专业知识

“校际连线”引发了数学教师的专业研究和实践探索。尤其是上海在PISA测试中取得世界第一的成绩后,英方学校主动提出数学教学交流与学习的意愿。13年来的“校际连线”项目中,我校数学教师多次开设数学展示课,供英方数学教师观摩并进行研讨交流。2018年以“探索数学之美”为主题的校际交流活动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术语英语表达力、数学教学国际化、上海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模式提炼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得到了专业提升。

“校际连线”项目为学校成为上海市教委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的基地学校打下了坚实基础。洋泾菊园的数学教师参与了历年的上海市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赞誉。2020年5月,学校成为华东师大亚洲数学教育中心的第二个教学研究基地学校。

又如在体育学科,组织“校际连线”中英方体育课程领导教师(Leadingteacher),进行“适契学生发展的体育活动创设”“体育活动与学生自律、情绪管理”等专题研讨交流活动。通过两校体育课堂的观摩和比较,体育教师产生了新的思维换位和学科认识,在体育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力、运动与解决问题的关联、运动团队合力等领域,探索创新体育教学活动。

在学科领域中形成互动,通过中方教研组、英方学科教师团队的课堂观摩、联合研讨等形式,改变了教师教学思维定式,逐步提升、完善教师个人教学专业知识体系。

丰富教师教学策略,培养课程开发能力

“校际连线”中的教师培训专注于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并非局限于教师本人专业,而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在跨学科、侧重于方法论的培训。

在影子教师的课程体验中,戏剧、心理、媒体、机械、烹饪、综合艺术等学科课程拓展教师教学视野,迁移学科功能,丰富教师教学方法。体育老师罗鸣春观摩学习了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示范案例,感受到运动带给心理健康的调和作用,并将其迁移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当个别学生有心理情绪或需要心理疏导时,教师设计运用体育运动帮助学生调和情绪、排遣负能量。

提供教师信息化实践演练,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2018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中,上海教师绝大部分指标都处于OECD国家领先水平,但在“教师经常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开展教学的比例”这项指标上有明显不足,以此明确了学校教师专业素养需要加强的方向。

“校际连线”项目因共建课程、交流互动的时空长度需求,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共建课程如学生的媒体视频制作课、机器人编程课中,在智慧化校园、学生管理平台等交流主题中,都会运用到Zoom软件、视频剪辑、视频会议等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以提升,加快了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训与实践的推进。比如在2019年中英“校际连线”项目开展中,在“对比中英学生生涯路径探索”中,教师运用问卷星等进行信息化数据的采集与分析,采用了学生生涯采访的媒体剪辑、生涯平台的信息化资料收集等信息技术。2020年的疫情暂停了“校际交流”项目,却阻挡不了我们在虚拟空间交流的热情。通过Zoom等软件平台,我们进行了“疫情下的文化力量”“混合式学习”等主题的校际交流。

丰富教师职业角色,提供多元化发展平台

教师的专业素养、人格魅力是坚实的教育力量。教师应该有更多自由发挥创造和成长的空间。

在“校际连线”的课程共建中,“梦想与团队”课程提供了项目国际专项培训。英语教师虞吉和沈敏屹通过培训后,长年担任学生领袖培训师,在国际理解教育、学生领袖力等领域有了更多专业学习、实践机会。在专业视角打开后,两位年轻教师成长为学校教育骨干,沈老师成为区骨干教师和学校英语教研组长,虞老师成长为“校际连线”项目联络人及学校外事干事等。“校际连线”为教师提供了多重职业角色的历练和与之匹配的培训,为教师多元化发展搭建成长平台。

拓展教师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共享教育资源,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2017年10月,由上海市教育学会和浦东新区教育局指导,市教育学会九年一贯制学校专委会、洋泾教育集团和《上海教育》杂志主办,学校承办的“校际连线与国际教育合作”论坛,邀请到现任英国学校领导者联盟(ASCL)秘书长的GeoffBarton和联盟主席CarlWard,与上海教育人士一起探讨“校际连线”和国际教育合作的有效途径与未来前景,“校际连线”与教师专业发展再次产生了深度的内在链接。

“校际连线”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在教师专业研修、队伍建设、师德建设之外的专业成长的更多元路径,丰富和立体化了教师专业的内涵。未来学校将继续致力于提供更多让教师可以发现自我、探索自我、成就自我的专业发展之路。

THE END
1.研修网首页中国最大的教师协作互助学习平台谢忠平英语教师第五期培训基地学2013-01-19 关于浦东新区2013年春季教师继续2013-01-24 关于浦东新区第一批参加上海市课2013-01-18 2012学年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期末2013-01-15 关于2013年春季市级共享课程报名2013-01-15 关于2013年春季浦东新区教师继续2013-01-11 https://pudong.yanxiu.com/
2.浦东教师研修社区(精选6篇)上述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需要破解的教师教育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区于2006年初启动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项目,引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个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人首先提出的概念,并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功能进行拓展,探索更为有效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和平台。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q6e11bb.html
3.浦东教师研修社区“十二五”网上研修学分认定规则(试行)根据《浦东教师研修社区“十二五”网上研修学分认定规则(试行)》,浦东新区教师参与网上研修活动,将依据参与度、贡献度和影响力等,进行相应的积分认定统计。具体的积分认定规则如下表: 本积分认定规则由浦东教师研修社区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制定,经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批准公布之日起生效。https://www.jincai.sh.cn/infoweb/detail589.html
4.打造教育质量提升“强磁场”——记浦东新区龚路小学教育集团推进浦东新区龚路小学教育集团在三年多的实践中,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构建“三环、四维、五环节”的教育质量提升体系,努力形成“同频共振”的“强磁力”,打造教育质量提升“强磁场”,激活成员学校优质发展“新引擎”。 “三环”管理机制,形成按需发展“磁力圈” 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07423
5.上海市区级教师教育管理平台上海市区级教师教育管理平台 温馨提示 教师个人信息修改操作手册下载https://qxgl.21shte.net/
6.年度学校校本研修方案9篇(全文)根据研修目标,在对我校教师现状和培训需求调研基础上,围绕“课堂观察”主题,探索并开发基于“课堂观察”校本研修的新思路、新方法;并成立“课堂观察”研修团队,确保学校的研修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五、具体措施 (一)准备阶段(2014年9月1日-11月中旬) 1、深入开展训前需求调研,制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平台,整合培训资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rlpinli.html
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通知思想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继续打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9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决定继续安排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http://www.hbjyw.cn/w3g/news/detail/123951/176.html
8.[浦东]建平实验中学:凝新共“建”“实”力启航——2023年新进随后,第二小组为大家介绍了“苹果”的培育者们,以魏澜校长为首的新一任“天团”,精准把握五个维度的痛点、难点、生长点,营造“愿景共绘,思想共识,精神共勉,规划共治,问题共商,实践共进,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的研修生态圈,实现教师个体成长与学校整体发展的同频共振。最后,第二小组展示了“钻石苹果”和它培育的http://edu.021east.com/node2/jypd/n5/20230828/u1ai57625_K20.html
9.信息化教学培训总结(通用20篇)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做到"三个重视",即重视教师在讲座中所咨询问题的及时解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训交流研讨。本着“边培训、边研究、边行动、边总结”的思路,在远程培训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逐步构建“以教师培训机构和教育科研部门为依托,校本研修为基础平台,远程培训为主要手段”的教师终身学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1105792.html
10.高质量发展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4篇)2、网络研修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通道,有助于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除了实现与同行教师的同伴互助外,还可以实现和名家大师学习的零距离接触,获得专业化引领,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更新成为现实可能。利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教师可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和碰撞,从而更新教https://www.yjbys.com/hr/peixunfazhan/3211807.html
11.永康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例研究模式不仅被杨浦区作为开发区域“创智课堂”表现样例的方法,而且经由2015年浦东新区教育内涵项目“教研活动课程化的操作框架与实施要点研究”的推动,成为教师研修课程的开发形式,相应的系列研究成果也在《新教育》杂志连载。项目结束后,研究成果在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作为教师研修变革的工具被进一步采用https://yk.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18386&id=39416114
12.上海教育杂志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2018年第15期双周红色校园足迹关注_浦东新区“祥云工程”:科学推进新时代家庭教育头条_新时代,如何评价一位教师?报道“十四五”规划大家谈等 投稿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 期刊首页 分期目录 免费咨询 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者 人才培养体系 接班人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 国家https://www.youfabiao.com/shjy/201815/
13.学校科研工作总结(通用19篇)二、突出学科建设这条主线,进一步营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 按照《温州七中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的思路和部署,积极开展以学科为阵地的校本研修: 第一,组织开展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校本培训活动。一是组织和开展了初中教师的学科主题培训工作。二是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了市级教科研专题会议和学习培训活动,其中,高度重视并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4017986.html
14.“成长支持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五大支持系统,分别从教师培训动力、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平台、培训服务五个维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给予相应的支持,以保证教师能够在其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全方位的、高品质的资源与服务。 成长支持系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域推进方式”。https://www.age06.com/Age06Web3/Home/MobileImgDetail?Id=a314804a-7772-4d9b-a3b8-8acf368b2ce1
15.教科室工作总结xxx年度,我校教科室以年度工作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科研兴校”的宗旨,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提升教师专业研究水平;以校本研修为核心手段,开展多层次教师的专业培训;教科室在本年度科研管理有序、有效。在教科研成果方面也取得了卓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11106164208_1445795.html
16.关于2024年暑假教师研修的通知二、研修时间 2024年7月20-9月30日 三、研修方式: 线上线下融合、自主学习与小组研讨结合,强化实践转化,切实提升教师学习效果。 线上学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址:https://teacher.vocational.smartedu.cn/h/subject/summer2024/,共计10学时。 https://www.sicfl.edu.cn/2024/0723/c1728a42479/page.htm
17.关于印发《浦东新区教师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浦东新区教师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落实国家《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目标任务,依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浦东教育现代化2035》《浦东新区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https://www.pudong.gov.cn/zwgk/14524.gkml_zhgzl_zdgztj/2023/188/312269.html
18.新时期,学校如何为教师专业成长赋能?第五届浦东杏坛热议教师专业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教育培训部副主任胡意慧介绍了浦东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体系的建设历程与成效。历经从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发展到教师学习的理念转型,浦东新区“以校为本”学校建设项目组聚焦“研修组织领衔人”这一关键人物,遵循“找痛点、研标准、建机制”的行动逻辑,不断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体系更新迭代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016967
19.实验小学教科研的工作总结(通用12篇)学校把教科研工作纳入到学校各条线的日常工作之中,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动与各处室联手,紧紧依托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最终有效落实到每一位教师。 同时,用好浦东新区教师研修社区的“科研中心”栏目,发挥网络优势,增强科研工作交流的力度和广度。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352156.html
20.《浦东新区“十三五”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试行)》.docx《浦东新区“十三五”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试行)》.docx 5页VIP内容提供方:189***0315 大小:28.39 KB 字数:约3.37千字 发布时间:2019-05-24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17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3/7135014150002026.shtm
21.学校信息化工作总结15篇[优选]为构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及信息发布窗口,利用校园网及教育城域网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有效管理;发布相关的教育教学信息;面向学生及教师提供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实现为社会提供教育信息服务,我校于20xx年建立了校园站,并于20xx年改版。20xx年在郑州市教育局网站评比活动中获优秀网站称号。 https://www.qunzou.com/gongzuo/1840661.html
22.信息化工作总结随着专职教师的不断补充,学校为计算机专职教师提供机会和平台,积极支持他们的在职培训,并发挥计算机专职教师作用以点带面,强化校本培训,促进全员提高。根据教师年龄情况,我们提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要分层次不断提高。老教师学有新得,永不落伍;青年教师学有创新,脱颖而出;骨干教师带头打样,率先示范,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j/20230525131336_7165482.html
23.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13篇)(3)充分利用“上海教育资源库网”“浦东新区教师研修社区”平台,组织每位教师根据网络教研的要求,积极参与,互动研讨,提升网上教研效能。 2.继续做好教学五环节为主的教学常规管理,重点落实作业环节的有关管理措施。 (1) 强化课堂练习设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jihua/98772.html
24.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城实验小学(航春路校区)学校着力构建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推进教师学科高地打造和全员均衡发展双线并进的教师研修。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教师基本功系列训练;开展师生同卷、作业批改等活动;进行教师教育教学叙事记;搭建骨干教师荐读平台、青蓝工程平台;开展同事互助式'共同体’校本研修活动以推进教师的共同发展。多人次在区进行课堂教学研讨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215/13/35035541_1060347590.shtml
25.学校科研工作总结15篇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多购书,多读书,读好书,使学校真正成为“书香校园”。继续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学校经常性的进行“三笔字”的训练,夯实教师的基本功。借助网上远程研修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全体教师参与了网上远程研修,每位教师进行了网上听评课活动,并认真写出了观评课报告,同时,按上级要求设计出了信息化https://www.oh100.com/a/202301/596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