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贵州省石阡县严格按照省、市人大关于“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安排部署,在中共石阡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石阡县人大常委会“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方案》,持续深化以“夯实三项制度、深化三项措施、创建三个示范、实现三个目标”为总抓手的活动内容,引领全县人大代表争当建言献策的表率、服务发展的表率、联系群众的表率、干事创业的表率,人大代表履职活力持续迸发,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得到充分彰显。
持续夯实三项制度,引领代表坚定履职信心
夯实三项制度,即夯实常委会班子联系人大代表制度、联系代表联络站制度、联系服务代表领办企业制度。石阡县现有各级人大代表1183名,其中:全国人大代表1名、省人大代表4名、市人大代表28名(不含下选7名)、县人大代表219名,乡镇人大代表931名。
如何激发这一千多名人大代表的活力,发挥这一精英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石阡县人大持续夯实三项制度,常委会班子成员按照与所联系乡镇(街道)和分管联系部门的原则,密切联系人大代表,与区域内人大代表保持经常性的接触和沟通,了解代表思想动态,掌握代表履职情况。密切联系人大代表联络站,强力推进联络站提档升级,为代表沟通、会商搭建优质服务平台;联系分管领域人大代表所创办、领办的企业或产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提振发展信心。2023年活动启动以来,石阡县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走访慰问基层一线人大代表全覆盖。
持续深化三项措施,引领代表服务中心大局
深化三项措施,即深化“四化”建设、深化督促问效、深化“四个一”活动,推进人大代表紧扣县委中心工作履职尽责。
同时,石阡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围绕“四个紧扣”发力,即紧扣县委中心工作抓调研、紧扣“四新”“四化”抓评议、紧扣“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抓审议、紧扣代表建议抓督促,将县林业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两家单位的作为工作评议单位,切实推动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成效的提升。围绕全县环境保护、生态茶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烈士陵园管理、省级经济开发区创建、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民办教育发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重点工作和法律法规,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分批分片组织人大代表进企业、进工地、进乡村(社区)、进易地搬迁安置地,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意见建议,助推动政府及各职能部门高效履职,为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发展经济、管理社会贡献了人大智慧。
持续创建三个示范,引领代表投身乡村振兴
创建三个示范,即创建人大代表创办企业示范点、代表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代表联络站建设示范点,引领全县人大代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活动中,石阡县人大常委会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目标,突出人大代表在各自领域发挥组织引导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人大代表创办一批企业、领办一个集体经济、联系一个产业项目,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坚持和完善“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排解民忧”的代表联络站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代表联络站应用功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三个示范创建,成功引领了全国人大代表鞠华国、省人大代表梁世金、市人大代表黄秀金、县人大代表李明香、乡镇人大代表谭丽、滕建康等一批优秀人大代表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中,带领当地村民建起了红色美丽村庄、农业产业园、文化旅游村、助农直播带货抖音平台、林下集体经济等。同时,助力市人大代表彭恩瑜领办的石阡古温泉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县人大代表黎明、田红玉分别创办的石阡良友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芊指岭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逐步发展成省级龙头企业,在文化旅游、茶产业发展中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另外,石阡人大还精心打造了花桥、白沙等乡镇人大代表精品联络站,创立了“议事大厅”“白沙三常”(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等人大代表活动品牌,创建了平阳社区、佛顶山片区、困牛山红色基地等一批人大代表示范联络室,定期组织区域内人大代表共议乡村振兴热点,共谋乡村振兴建议,共话乡村振兴实践,共享乡村振兴成果,在全县形成了你追我赶、探索创新的良好氛围。
持续紧扣三个目标,引领人大工作全面发展
紧扣三个目标,即紧扣实现“四个机关”建设高质量、助力“强村富民”高质量、服务民生事业高质量这三个目标,多点发力,推动人大工作全面发展。
目前,对代表建议主办单位的第一轮督导已全部进行完毕;街道人大议事代表会议工作创新开展;“一月一学习”制度高效落实,并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举办了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半年共计培训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460余人次。有关县乡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方面的新闻报道,在新华社、贵州日报、贵州人大等中央、省、市媒体相继推出,全县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得到充分挖掘,风采得到充分展现。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代表在行动,是人大履职的新路径。石阡人大将继续以“四个机关”建设高质量、助推“四新四化”建设高质量、人大代表联络站服务民生事业高质量为目标,探索代表履职平台,创新代表活动载体,激发代表工作热情,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高质量,活动成果高质量。(戴金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