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类单位的员工一般为全额事业编。全额事业单位以政府机关居多,比如各地执法大队、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环保站等,这些事业单位其工资待遇等都和公务员基本无异。
还有一部分事业单位,是有收入的,但是收入不多,不能自负盈亏,需要政府适当给予补助,这类事业单位也被称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比如医院等。还有一种事业单位完全不需要政府拨款,单位效益好,能自负盈亏,比如测绘所、规划院等,其福利待遇都不错。
年来,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调整,教师编制和医疗编制的含金量堪比公务员,不难预料,未来这两类编制考试的火爆程度将直逼公务员。其中,教师编制每年报考的人数超多,竞争自然很激烈,尤其是城市里的教师职位。而且,国家此次对事业单位的调整,提升了教师待遇,报考的人就更多了。
医疗编制也深受广大考生的青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大家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医院打交道。不难发现,无论你什么时候去医院都是人满为患,可以说我国的医疗缺口还是相当
除此之外,当前所有事业单位中,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人事局、民政局、监察局、国土局、建委、发改委、劳动保障局被公认为最好的十大事业单位,其中,机关都是行政编制。与其他事业单位相比,这些单位总体福利待遇都不错,退休之后的退休金也是很丰厚的。
二、有哪些比较清闲的体制内单位
繁忙单位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距离与社会、经济等中心业务比较近,一般也是权力比较实、比较大的单位,如:发改、人社、财政等等;二是距离领导比较近的部门,当然也是升迁比较快的单位,典型如“两办”;三是承担紧急重大任务的部门,如现在及以前的扶贫办(以后不好说撤销也有可能)、机构改革期间的编办(改完又要闲下来了)。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繁忙的部门里,也有闲得蛋疼的内设机构;清闲的单位里,也有一帮人忙得要死要活,也分内设机构的性质。比如一个单位,办公室一般闲不下来的,离领导近,距离中心业务近,负责对外对内全面协调;一个单位里的核心业务部门,一般都不会清闲。
所以,一个清闲的单位,要远离社会经济的中心工作,要远离领导,要和紧急重大的工作比较远,要比较规范化成熟化,没有大的机构和人员变动,还不能在这种单位的核心业务内设机构。
工作对象是人的最累(包括民生群众,部门协调),越基层越累;工作对象是管物的(例如水电山林)最轻松,越基层越轻松。
同样的,事业单位基本上也是这个套路。比如说大学体育老师,就很清闲,明显特征就是远离学校的中心工作,远离领导,按部就班,没有大变动。但高校里真正从事科研的老师,很多其实是很忙的,那些高校里做党建,做学生工作的,也是忙得一逼。
闲单位:人大政协,工作清闲,每年全会忙一阵,人大执法检查忙一阵(是去查政府,不是被查),工作压力不大,级别高,岗位多,晋升相对容易;还有民主党派,以及各种群团、社团: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工商联、社科联、科协、侨联、残联、红十字会。。。
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里面比较闲的:直工委、军民融合办、老干局、党史研究室、党校、史志办、科技局、民宗局、司法局、文旅(广电、体育)局、统计局、粮食局、机关事务局、人防办、(农机局、文物局、园林局、非草原畜牧局、平原地区林业局)、供销社、科学院、社科院,地震局、气象局、邮政局、证监局、烟草局等等,还有就是事业单位中的: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等各种馆,相当清闲。退役局以后工作捋顺了也不会太忙的。
这些所谓闲的单位,基本没什么实权,职能也少,责任不多。放领导眼里就是养老单位,不忙。然后好多同志岁数一大就调过来了,导致单位多数都是老同志。
三、最吃香的10大事业单位
1、教育机构
教育部直属中小学及其他机构。这种单位的工资待遇比较好,特别是许多重点中学,工资待遇很高,甚至连大学都不输。并且很多人对老师的印象特别好,同事都是高素质人才,工作压力小,虽然可能会有晚自习,平时工作有点忙,但毕竟有一个寒暑假,因此还是个不错的职业。
2、医学单位
在所有事业单位中,医院的医生是最赚钱的职业之一,特别是对有经验、有能力的优秀医生来说,即使是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地级市,即使毕业后5年内能拿到10-15万年薪,也并非罕见。
3、党校制度
有些县的党校是纯粹的事业单位,在县级市以上一般是参公单位,教师是事业单位,行政人员是参公单位。党校教师的工资待遇比较高,因为他们能晋升职称,不在普通中小学之下,而且工作比较清闲,压力比较小,社会地位比较高。
4、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
5、传播机构
这样的单位自然对许多主持人都很好,对记者和行政管理人员也不会太差。工资待遇和同级教育系统事业单位相同。
6、科学技术机构
科学和技术机构分为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
7、文化机构
文教单位有文化事业单位,分为表演、艺术创作、图书文献、文物、群众文化、广播电视、编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单位。
8、卫生部门
卫生机构分为医疗机构、卫生检疫机构、计划生育机构、血站、卫生检验所等。
9、社会福利机构
社工机构有社会福利机构,分为托养机构、康复机构、殡葬机构等。
10、体育部门
体育企业包括体育竞技企业、体育设施企业及其它体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