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十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

一、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调节:

(1)必然性:①资源具有相对有限性;②合理配置资源具有必要性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3)市场经济的含义: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和竞争等。

(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作用或意义):①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市场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②市场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6)为什么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①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来进行。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有效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能够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维护市场秩序的手段——市场规则:①市场规则的含义及表现形式;②市场规则的内容(见“专家点评”);③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的关系: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规则的体现。

(3)维护市场秩序也离不开诚实守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4)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等观念

(5)如何合理地进行资源的配置

①在现代经济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合理的资源配置,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谋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③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④市场调节的弱点和消极方面,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见教材)

(2)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由于市场自身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也难以有效地发挥其调节作用:

①自发性(见教材);②盲目性(见教材);③滞后性(见教材)。

(3)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导致的后果:(见教材)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优点:(见教材)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②③(见教材)

2、加强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②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宏观调控的含义:

(3)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4)我国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①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③行政手段:④三种手段之间的关系: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重点、考点:

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2、为什么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3、如何合理地进行资源的配置4、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5、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高中政治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位于某江上下游的A、B两市水资源的拥有量差别很大。缺水的B市出资2亿元向A市买下了50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用以解决本市水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也使A市获得了相应的收益。水资源的市场调节有利于()

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B调整区域经济结构C发挥政府调控作用D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2、某地果农在龙眼价格较高时,盲目抢种,导致龙眼价格不断下降,不少果农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当地政府经过市场调查,积极引导果农调整生产,使龙眼的产销达到平衡,价格回稳。这一事例说明()

①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②市场调节具有超前性③市场机制要与宏观调控相结合④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在下列关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互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有()

A.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前提

B.加强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C.两者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不能割裂和对立

D.宏观调控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

4、“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增加投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这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C.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5、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得更好,从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这是因为()

A.我国的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我国的市场经济受价值规律支配

C.我国的市场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

D.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社会主义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现的

A.经济手段B.舆论手段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

8、国家将出口退税率由17%降为12%不等,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价格。这里运用的是()

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C.市场调节的手段D.经济手段

9、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市场化因素进一步增加。目前,民间资本超过了12万亿元。受眼前利益的驱动,民营企业投资大量集中在个别行业,导致局部投资过热。这说明()

A.民营企业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B.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C.市场配置资源具有盲目性D.市场能够优化资源的配置

10、上题的结论启示我们()

A.必须反对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B.必须限制民营企业的发展

C.资源配置中宏观调控必须发挥基础性作用D.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11、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是()

①计划②价格③竞争④市场⑤供求

A、①②B、②③⑤C、①④D、④⑤

12、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上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之所以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市场调节具有()

A、开放性B、竞争性C自发性D、盲目性

1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C繁荣社会经济D加快现代化建设

14、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手段是()

①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③行政手段④市场规划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15、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

A商品经济B计划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市场经济

16、市场经济是()

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C、商品交换的场所D、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1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

A经济立法B国家宏观调控进行C计划经济D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18、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有()

①财政政策②价格手段③制定和实施计划④货币政策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19、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A共同富裕B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C坚持公有制主体的地位D法制性

20、市场调节的弊端()

A、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B、盲目性、滞后性

C、自发性、盲目性D、自发性、盲目性、竞争性

二、非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的调节有两只手:一只是“看得见的手”,另一只是“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要受“看不见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要间接受控于“看得见的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两只手”各代表什么

(2)在市场经济中,“两只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2、在粮价明显上升的时候,国家没有用行政手段控制粮价,而是采用粮补等手段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通过控制化肥等农资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中央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保证了农民种粮受益;降低了农业税税率,减轻了农民负担;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则给了农民更多实惠,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宏观调控的认识

高中政治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ACABD6—10:ACDCD11—15:CDBAD16—20:BDDCA

1.(1)“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的调节作用;“看得见的手”是指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①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实现的,主要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来进行。②国家宏观调控是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这只“看得见的手”引导市场。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两只手”缺一不可。市场具有弱点和缺陷,只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以更好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而宏观调控要尊重价值规律,应主要以经济的、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2.答:(1)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来调控经济的运行。在粮价明显上升的时候,国家没有用行政手段控制粮价,而是采用粮补等手段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国家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保证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顺利实现。

(3)通过国家的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措施,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增长,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顺利实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3.材料一: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江泽民同志强调:“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当前,不讲信用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合同欺诈现象相当严重。还存在金融诈骗、赖帐拖欠、出口骗税、虚假介绍、剽窃抄袭、盗版侵权等种种不讲信用的行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市场经济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运用经济常识,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

3.答:(1)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如果诚信缺失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交易萎缩、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

(2)良好的信用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形成一个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

THE END
1.2023年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经管文库(原2023年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953239&ordertype=2
2.林业基础知识练习试题及答案.doc林业基础知识练习试题及答案单选题(总共40题) 1.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 规定, 下列哪项不属于该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 ()(1分) A、 珍贵的陆生野生动物 B、 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 C、 有重要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D、 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野生动物答案:D解析: 暂无解析 2.造林保存率检查一般在造林后( )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30/6032134051005234.shtm
3.《林学:林业基础知识》题库试题及答案详解在线模考资料汇总·林学:林业基础知识题库考点(考试必看) 2024-04-15 ·林学:林业基础知识考试题(最新版) 2024-03-21 ·林学:林业基础知识微信做题(最新版) 2024-03-15 ·林学:林业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强化练习) 2024-03-15 ·林学:林业基础知识试题预测(强化练习) 2024-03-15 ·林学:林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http://www.91exam.org/exam/9232.php
4.林业基础知识复习题林业基础知识复习题(共6篇) 篇1:林业基础知识复习题 林业系统竞争上岗考试林业基础知识复习题 1、造林立地条件困难的类型有哪几类 大体上有干旱、工矿废弃地、石灰岩山地、干瘠石质山地、盐碱地、退化沙化土地等。 5、什么是农田防护林 是以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的结构、成带状或网状配臵在农田四周,以抵御自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x7iie.html
5.林业基础知识题库考试题库林学-林业基础知识题目预览 【判断题】 [1/659]土温年变化的幅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小。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无 【多选题】 [【判断题】 [5/659]凡能扩大再生产的植物繁殖材料均称为林木种子。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无 【单选题】 [6/659]下列植物属于https://m.shuashuati.com/paper/7a61c807775340868aefeccbb7b92fcb.html
6.林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林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在线考试中心考试资料网考试题库提供林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林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林业基础知识考试答案,林业基础知识试题等在线测试、章节练习,助你考试轻松过关。http://www.ppkao.com/tiku/11212/
7.宁夏大学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考研真题+笔记+题库+模拟+讲义全国100000考生的选择,全程助力,一战成硕 分享到: 看了还看 2023考研公共课名 ¥1980 2023考研公共课名 ¥2390 宝贝详情 宁夏大学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复习全程通(全套资料目录清单) 复习全程通NO1(历年真题汇编):真题具体年份,联系学长QQ931236611咨询 https://www.jingdukaoyan.com/cpxq_2998455.html
8.有关考试通知模板八篇如有特殊情况,考生还可选择先预留开票内容等信息,我们稍后为您采用“邮资到付”的方式寄送发票。 考试通知 篇2 20xx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试题全部为客观题,题型与20xx年度相同,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https://www.yjbys.com/tongzhi/3771615.html
9.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考试大纲及样卷2.内容分值比例:试卷卷面分值为250分。其中:思想道德素质题80分,科学素质题60分,计算机应用基础题60分,基本常识题50分。 3.题型为是非选择题(120分)、单项选择题(130分) 三、考试内容 主要由思想道德观念、科学思维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与生活基本常识四大块内容构成等。 http://www.gzpt.edu.cn/info/1005/1127.htm
10.大学生共青团知识竞赛1000题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在线免费阅读大学生共青团知识竞赛1000题 登录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下列对中国近代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历史,前后大约110年 B. 中国近代史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79449378722810904
11.干部业务知识定期检测题库干部业务知识定期检测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79题) 1.通常说的第一产业是指( B )。 A.工业 B.农业 C.旅游业 D.建筑业 2.2016中央一号文件什么时候发布的?( A ) A.1月27日 B.2月27日 C.2月22日 D. 3月25日 3.2016中央一号文件题目是什么?( A ) https://www.mkaq.org/html/2019/06/03/484385.shtml
12.生物教研组记录11篇(全文)练习一是按要求填表,表格的内容是按课本上的例题改编的,充分考虑到聋生对语句理解困难的原因,而降低梯度让学生在课堂生成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对百分数的含义的理解。 练习二是选择题,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三是判断题,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面。练习四是出示一段关https://www.99xueshu.com/w/filewbdqmakj.html
13.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湘教版最新6篇特别是选择题,得分容易失分也容易。做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 四、复习步骤: 1、基础知识复习阶段 2、综合能力训练阶段 3、模拟考试阶段 五、进度安排:(总计40课时) 预备知识:3课时 八年级地理:12课时 乡土地理:2课时 综合运用:8课时 模拟测试: 15课时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湘教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山东http://m.yueduku.com/jiaoan/chuerjiaoan/74/74427.html
14.《松鼠》练习题(附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练习题,做习题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什么类型的习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松鼠》练习题(附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松鼠》练习题附答案1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https://www.yuwenmi.com/sujiaoban/qinianji21/339190.html
15.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精选12篇)篇1:传染病防治法:基本知识及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哪几类(C)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解析:《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2.甲类传染病包括(A)。 A.鼠疫、霍乱 B.霍乱、非典型肺炎 C.鼠疫、非典型肺炎 Dhttps://www.hrrsj.com/jiaoxue/shitishijuan/769021.html
16.2023年4月22日福建宁德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笔试试题2023年4月22日福建宁德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笔试试题在此发布,来自考生回忆,由永岸公考整理。 >>> 点击下载PDF打印版(含参考答案,查看答案解析请下载PDF版) 2023年4月22日福建宁德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笔试试题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http://www.chinasydw.org/202404/35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