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场景是指在课堂授课前,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备课工具,结合平台资源进行自主备课,同时还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科课程、基础性作业、精品课等资源,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精品化、专业化和体系化的教学资源。同时平台对微课、任务单、作业等优质资源的汇聚,以及不同版本、学科、年级等按教材体系所组织的资源结构,也为我们资源查找、资源整合提供了便利,使其能够更好地将资源应用到我们自身的课堂教学中。
二、备课案例
以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美食》一课为例,从以下六个方面说明我是如何运用教师备课这一应用场景的。
(一)研读课标教参,整体把握教材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教师培训中的新课标培训专题,我对新课标有了基础的认识,了解了新课标提倡的大单元教学、任务群教学、大情境创设和学科融合的教学理念。每一次备课前,我都会深入研读课标与教师用书,整体把握教材,并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思考,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拟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通过研读,我初步明确《中国美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梳理出了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的困惑,一是如何让学生明确火字旁、火字底、四点底这三个偏旁之间的联系,二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提到的烹饪方法的不同之处。
(二)查找对应资源,明确学习方向
针对以上教学困惑,我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到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备课授课板块中,在学科课程和精品课遴选中查找本节课需要用到的教案、课件、学习任务单等资源,并保存到我的云文档中,为我备课时进行资源整合提供了便利。
(三)观摩名师课堂,完善教学思路
与此同时,课前我们同组老师基于“智慧中小学”APP还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选取平台教学视频,分析其教学设计的优势和不足,结合配套的学习任务单、课后作业,组内研讨商定适合本校、本年级、本班的教学设计和学习任务单。
(四)修改教学设计,优化课堂环节
有了清晰的教学思路后,我开始利用备课工具修改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以及学习任务单,步骤如下:
1.点击个人中心,找到我的云文档,所有上传云文档的资源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查看编辑,我依次点开保存的教学设计进行浏览。
2.我把我的教学设计和云文档资源进行细致的比对,看看我的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准确,教学重难点把握的是否精准,知识点是否有遗漏,处理方式是否恰当,还有哪些知识的前后连贯性没有考虑到,在整合过程中,也解决了我在备课之初心中的困惑。
3.我对教案和课件逐一进行修改,最后形成定稿。在利用工具栏进行导出,打印等功能,方便又快捷。上课时也可以直接播放云文档中的文件。
课中,通过前期对平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结合组里教研成果,以及学生的预习情况,我设计以下环节来完成教学:
1.结合智慧教育平台上的资源,我明确了想要让学生明白火字旁、火字底、四点底三个偏旁之间的联系,可以采取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结论,他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种烹饪方法的不同之处,我最终选用动图的方式进行展示,并对相似的烹饪方法放在一起加以区分。
3.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我采取小组合作,补全菜单宴请宾客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了解每种烹饪方法,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反思。对于美食,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整堂课课堂氛围良好,这堂课基本完成了我课前设定的教学目标。
(五)同步播放视频,实现双师课堂
生字书写是低年级语文学习重点,为提高生字教学提高效率,我通常采用集中讲解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忽略了一部分在生字书写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效率较低。在备课过程中,观摩学习刘蕊老师的课时,我发现刘蕊老师的生字教学聚焦汉字结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讲解清晰指导到位,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于是我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优化生字教学,截取部分视频,将刘老师请到我的课堂上,在生字教学时播放杨老师的讲解。将本课生字中鸡和鸭,烧、烤、炒进行整合讲解,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类识字和正确书写,同学们学习生字兴趣浓厚。
(六)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我还注意到在智慧教育平台中有基础性作业板块儿,从三年级到初中九年级都有涉及。其中的作业设计不仅目标明确,结构清晰,而且内容有层次、有梯度、形式丰富多样。不仅可以截屏打印,还可以当堂练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尝试运用基础性作业资源。
三、使用收获
通过以上流程,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节高质量的课,更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一个优质、共建、共享的平台,今后我会继续充分利用平台资源进行备课,将最好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