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品经理而言,需求阶段的归纳总结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设计阶段的产品架构能力、流程判定的能力;开发阶段的需求优先级、计划进度安排能力;上线后的数据反馈、迭代能力,产品从规划到落地的全流程,无一例外,都需要逻辑思维的参与。
通过对产品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到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等综合方法的运用,从而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能力,我们可以称之为“逻辑思维”能力。
目录一、思路
面对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得先确定核心诉求是什么?它集中解决什么问题?追根溯源确定系统的终极目标。
围绕产品目标,通过金字塔原理模型逐级分解目标,建立工作场景流程。
抽丝剥茧,敏捷开发。通过MECE原理逐层向下进行分解,及时沟通输出物,保证信息的无误传递,衡量解决问题的效果,不断调整和锁定问题,最后不断逼近目标直到实现目标。
建立反馈机制,工作复盘,成果复用和资产数据化。
二、产品目标及解析
通过电商系统的共性分析,构建电商流程中台,为本企业SaaS化商业模式提供底层的电商产品产出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基于背景调研的产品规划,产品定位规划就好像是作战计划书,会一直贯穿于产品过程中,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本文主要围绕“电商流程中台产品设计的逻辑推理”过程展开。
三、电商产品共性分析
这阶段的主要思路是对比分析各类电商产品的客户端、后台管理系统,找到该类产品的共性,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出电商产品能通用的产品思路。并将这些共性的功能模块描述出来,将至概念化为可通过一种开发手段集中创建的产品系列或矩阵。
四、电商产品全流程分解流程1:用户侧的用户消费行为
流程2:用户消费过程中的支付单流程
流程3:用户消费过程中的订单管理
流程4:用户消费过程中的退货退款单
流程5:消费用户侧——商品订单评价
流程6:商家侧——交易流程调度
流程7:商家侧——销售单处理&后台订单管理
流程8:商家侧——订单库存流转
流程9:商家侧——发货单
流程10:商家侧——售后退货单
流程11:商家侧——售后退款单
流程12:商家侧——售后换货单
五、流程模块化&组件化的思路提炼
这些页面都是一个流程模块的集合,是电商前台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一起构成了电商产品的体系,而这些流程页面的共性和通用型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流程模块以SaaS组件化的形式开发成可以复用的功能,那就能源源不断给给用户快速交付产品,并应用在商业化中。
电商后台管理系统的流程可以分解为商品管理、会员管理、促销设置、物流处理、订单管理、购物车管理、地址管理、红包管理、资产管理、优惠券管理、仓储管理、内容设置、系统设置、权限管理、角色设置等模块。
六、流程设计器原理模型
流程设计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底层能力和表层页面的流程化逻辑组合,形成一段段商业化产品,从技术层面实现产品的拼装、搭建和快速输出,同时支持二次编辑和修改。通过流程设计器的工作原理,将电商产品的设计抽象成模块化的搭建,视觉化的操作界面,隐藏运行逻辑,让运营者在良好的交互体验中完成产品模型的设计。
流程设计器的工作原理解读:
产品优势:
七、流程节点属性定义
在流程设计器中,流程节点是非常重要的逻辑控制节点。它是在整个流程得以组成的必备功能。对于流程节点的种类开发、节点功能定义、功能描述以及应用场景举例是该产品设计的重要一环。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电商流程中台的流程节点大致可以分为13个类别,每一种类别都是一个具有独立逻辑的运行单元,通过系统开发进行设定。
小结:本文分析和定义的13种流程节点功能,是一种产品理论设想,在理论上,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点,把一段一段的电商流程,按照一定的逻辑连接起来,以此从技术上达到快速搭建产品的能力。这种模块化的操作模式,使得产品建设的过程变得更加灵活。一种功能模块复用、技术沉淀的中台产品思维,也是一种抽象的产品提炼设计方法。
八、流程系统操作界面设计
在完成流程节点的定义之后,我们可以尝试设计流程设计器系统的操作界面。如图所示,大概可以分为五个区域:操作栏、工具栏、功能节点选择区、工作面板-流程创建区、功能属性面板设置区等。当然,在实际的产品开发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操作栏
该区域主要包括创建流程需要的主要的操作手法。具体有:开始、结束、连接线、删除、组合、解除组合等一系列的操作性指令,这些操作指令是流程设计的基础操作。
工具栏
该区域包括预览、保存、发布等工具按钮,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流程设计,同时还显示账户信息。
流程节点选择区
该区域主要是提供不同的流程节点的选择,这些具有逻辑属性的流程节点是流程设计器的灵魂,是产品的核心部分。在后续的产品开发和迭代过程中,可以增加新的种类。
工作面板-流程创建区
该区域是操作面板区,是流程设计的阵地,流程设计的逻辑可以直观地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在这里,用户可以对此进行多维度的设置。
功能属性面板设置区
该区域可以对流程节点进行更加详细的个性化设置,也可以对逻辑连接线的流向进行设置。
可设置流向的名称、开始和结束的动作、判断这个流向的触发动作。
可设置流程节点的名称、流向数量、子流向数量、开始和结束的动作、判断这个流向的触发动作。
操作界面原型图示意:
说明:这个流程设计器的操作界面只是一个概念化设计,大颗粒度地描述了流程设计的原理,在实际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功能细化和逻辑判断。
九、产品化逻辑沙盘演练
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产品研究和分析,进展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流程图的形式做一个沙盘演练。来具体模拟一下,在整个的产品逻辑下,产品物外的过程。看看,这个流程是否顺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优化和调整我们的产品逻辑和具体的设计方案。
(2)进入系统
产品初始化,组建和操作程序加载。
(3)进入场景流程设计大厅
在场景创建大厅有系统设计开发好的一些固定产品,诸如:营销页面、B2C商城、KOL交易、推广但也、批零商城、B2B商城等,同时也支持自定义场景。
本文以自定义场景为例来进行产品化演练。
选择:自定义场景
请选择应用环境:PC端、WAP端
(4)场景基本设置
前提:假设选择进入PC端场景流程设计。
在流程创建之前,需要对场景流程进行基本的设置,诸如:场景名称、周期设置、应用说明、属性设置等。
(5)场景前台设计
因为我们需要创建的目标的产品是电商产品,所以,在此,我们需要先创建一个前台的客户端。
具体的创建和操作流程见下图:
选择首页及页面设计元素:
选择页面版式:
完成页面设置以后,可进入页面编辑器进一步细化,也可以保存场景要素。
循环此种操作,可以设置多个场景要素,并保存,直到完成场景前台的制作,可整体预览,最终保存即可。
(6)场景后台设计
按照同样的方法,创建后台的产品场景。
循环此种操作,可以设置多个场景要素,并保存,直到完成场景后台的制作,可整体预览保存。
(7)场景产品设置
在完成产品前后台的创建之后,需要对产品化进行一个整体的设置。包括价格设置、售卖方式、权限设置、其他更多。
(8)场景预览与发布
(9)场景创建的几种状态。
在流程场景创建中、已发布、已下线等不同的状态。分别支持列表和视图两种方式,支持不同的排序和查询条件,分别对应不同的操作权限。
(10)场景流程储存器
(11)页面编辑器
(12)商品(场景产品)系统
通过以上的沙盘演练,从产品理论上讲,产品的逻辑是成立的。
十、业务发展策略1.业务生态协作平台策略
基于电商流程中台及所在电商SaaS业务模式,建立产品的生态协作平台,通过引入第三方的“应用与服务市场”、技术开放平台以及在线课堂的维度的策略建设,帮助业务拓展,形成一个良性的产品生态圈,形成互动互助的生意圈。
2.业务线产品组合开发策略
该业务策略重点在于产品的深化路径。包括:复用中台能力构建产品、设计开发会员管理面板、制作展示组建和模版、对接生产调度、建立营销模块矩阵。
3.业务平台营销与服务策略
该业务策略主要是针对产品商业化的过程,提供的与客户、市场、合作方、销售方等多方的一个合作和协议策略。
针对产品的业务发展策略方面,从外部到内部,从大小到小,依次提供了三种策略。围绕大的产品生态方向提出了“业务生态协作平台策略”;围绕产品线的业务发展提出了“业务线产品组合开发策略”;围绕产品自身的商品化和面市过程提供了“业务平台营销与服务策略”。
以上策略,从不同侧面将产品放置在一个业务和生意的圈子里,在商业化运营和协作的基础上,赋予产品更多的市场价值,让产品去和用户互动,接受市场、同行、用户以及开发者的考验。
十一、小结
面对电商流程中台这种复杂系统,实际的工作中,通过MECE原理和归纳演绎法的搭配使用,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种单一的因素,这个过程犹如抽丝剥茧,将一团乱麻理地条条顺顺。同时,恰当的时候使用金字塔原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业务逻辑,形成清晰的产品逻辑,并运用这种逻辑推理的方式,层层递进地开展产品规划和设计。
本文由@Echo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