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袁家军《数字化改革概述》笔记之二数据平台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商门户互联网+智库

(网经社讯)数字化改革,其本质就是围绕数据这一关键要素,聚焦数据如何汇聚、如何共享、如何应用,着力调整数据生产关系,激发数据要素生产力,构建数据运营体制机制。

习总书记指出,数字政府要围绕“集约建设、共建共享、协同互动”来统筹推进。辩证的看,就是要解决数字领域“不集约、不共享、不协同”的突出问题。

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支撑应用创新的智慧化平台中枢,在数字化改革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目前,我省正在构建湘易办、一网通办、大数据总枢纽,浙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应该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学一学。

平台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起步于“最多跑一次”改革,成长于政府数字化转型,健壮于数字化改革,是数字化改革的支撑总平台,为“数字浙江”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定义内涵

全域治理全过程数据感知、数据共享、数据计算的基础平台,支撑数字化改革的集成运行平台;

一体化是实现“整体”“协同”的基本要求

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构架、统一规划、统筹推进省、市、县三级平台,为改革提供统一支撑、统一赋能

智能化是实现“智治”“高效”的核心要义

以全省统一的数据库为基础,健全大数据采集、治理、共享开放和分析挖掘的体制机制;

构建各领域“大脑”,集成全省算法、模型、组件、规则等,支撑省域治理精准感知、科学分析、智能决策和高效执行。

建设目标

2022年底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基本建成

在省、市、县三级全面运行,有机整合全省政务数字资源

“浙里办”日活跃用户数达300万,“浙政钉”用户日活跃率达80%,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99%,政务云平台可靠性达99.95%,政务外网骨干网带宽100G

在技术构架、标准规范、服务能力等方面全国领先,日常监测、预测预警和战略目标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实现对数字化改革核心业务系统的有效支撑

2025年底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全面建成

推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平台上融合应用,平台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大幅提升

实现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更加高效权威的公共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实现公共数据资源按需有序流通、高效精准配置

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更大程度开放数据资源,促进数据融合应用,实现数据价值充分释放

建设原则

赋能改革以用促建

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平台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围绕各领域数字化改革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持续迭代升级

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坚持“全省一盘棋”,加强顶层设计和鼓励基层创新相结合,统筹推进省、市、县三级平台建设

集约建设共享共治

集约建设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支撑体系,以“浙里办”和“浙政钉”,实现各类应用共同开发、协同治理

标准规范开放兼容

坚持标准引领,促进数据资源深度融合、业务系统互联互通。领跑者形成“一地创新、全省共享”机制。强化平台开放性和兼容性,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创的生态体系

精准管理高效服务

坚持好用易用,以提升平台建设和运维运营水平,实现量化细化、闭环管理,高质量保障服务供给,提供高效稳定、敏捷响应的服务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坚持网络安全底线,完善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数字化建设模式和技术路线

平台建设

采用一体化数据目录,利用公共应用支撑组件,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智能分析、研判评价,推动科学决策和高效执行,打造智慧化平台中枢,支撑各级各系统应用创新。

基本构架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总体构架是“四横四纵两端”。

“四横”分别是指基础设施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应用支撑体系和业务应用体系

“四纵”分别是指政策制度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和网络安全体系

“两端”分别是指“浙里办”“浙政钉”

“四横”对数字化改革的业务属性进行框定,“四纵”对“四横”的业务运行环境进行规范,“两端”是数字化改革的“展现层”

“四横四纵两端”构成了数字化改革的“四梁八柱”

“浙里办”服务群众、企业的总入口

综合集成场景化应用,支撑全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联通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提供全省统一、五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事项与便民惠企服务。

“浙政钉”政务协同总平台

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公总入口,集成汇聚全省决策、执行、监督、评价等数字化应用,提供通讯、办公、协同等基础能力,支撑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互通、业务联动与协作。

覆盖省市县乡村组六级机构,实现部门在线沟通和扁平化管理。

基础设施体系

利用政务云、政务网、视联网等基础设施体系,提供统一高效的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物理感知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包括:

政务云—采用省、市两级构架,遵循“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安全可控”原则,为全省各级政务部门提供基础服务。

政务网—按照“统一路线、分级管理”原则建设,由网络平台和部门政务外网构成,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机构全覆盖、全联通。

视联网—以“一网一平台”模式建设,采用独立自主的视频网络技术和组网方式,实现大规模高清视频全交换。

数据资源体系

应用支撑体系

实现跨系统、跨部门、跨地域、跨业务、跨层级互联互通的关键所在,是实现数据协同和业务协同的“工具箱”

包括组件体系和组件服务超市系统(公共组件)和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服务网关(统一网关)

丰富强制类组件和推荐类组件,推荐类自主开发,解耦上架后,如自然语言处理、OCR文字识别等

建设组件服务超市系统,提供组件上架申请及审核、组件使用申请及审核、组件运营、组件评价等功能,推动组件共建共享

建立统一网关,从服务接口资产运行管理、级联和路由运行管理、数据搜索和分析、工作台四个方面开展统一网关建设,实现全省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

业务应用体系

业务应用体系是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综合应用以及基层智治系统综合应用的集成。“6+1”综合应用相互关联、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实现党政决策科学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政策制度体系

有效支撑平台规划、建设、运营运维的制度保障,构建覆盖平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制度体系。

制度名称

主要作用

主要内容

《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确立公共数据平台作为全省数据共享的统一平台定位

规定公共数据资源目录中的数据应当通过公共数据平台共享交换。不得新建共享交换通道,已建共享交换通道的,应当按照规定整合

《浙江省公共数据开放与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构建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和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

出台建立健全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和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科学界定公共数据开放类型及流程,有力推动了全省数据开放和应用创新

《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

构建覆盖数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

规范公共数据提供主体、使用主体和管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从公共数据采集、归集、共享、开放、利用、安全、监管等方面,明确了公共数据边界、范围和多元治理体系;对数据交易流通、第三方开发利用等进行规范,推动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

《浙江省电子政务项目评审专家管理暂行办法》

建立数字化改革项目管理制度体系

具体指导全省电子政务项目的评审、规划、论证、验收、评估、技术指导等工作,负责配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专家库的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对电子政务项目的统筹管理

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

规范

规范基础设施建设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管理办法》

《应用迁云上云规范》

规范数据资源管理

《数字化改革公共数据目录编制规范》

《省域治理专题库建设工作指引(试行)》

《浙江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数据仓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引》

《浙江省公共数据共享工作细则》

《公共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规范应用统筹管理

《浙江省应用统筹管理办法》

《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接口标准规范》

《浙江省应用目录编制规范(试行)》

规范网络安全体系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网络安全实施方案》

《浙江省政务外网安全运行监测指标(试行)》

《公共数据安全评估销毁规范》

《浙江省公共数据安全管理总则(试行)》

《浙江省公共数据开放安全评估规范(试行)》

规范两端建设标准

《“浙里办”应用部署规范》

《“浙里办”应用接入规范》

《数字政府统一用户中心(政务侧)应用接入规范》

《“浙政钉"应用接入管理规范》

组织保障体系

推行“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方式,完善跨跨域高效协同机制

统筹规划、统一部署,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协调推进平台建设

建设电子政务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加强对全省电子政务项目规划、评审、验收、评估等工作的指导

构建管运分离、政企合作的建设模式,组建数字浙江技术运营有限公司提供数据、平台、安全等技术支撑

评价体系重点围绕“四横四纵两端”,制定数据平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促建,持续提升平台支撑数字化改革的能力。

网络安全体系

数字化改革的安全屏障,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构建覆盖物理设施、网络、平台、应用、数据的安全防护网络,提升网络安全主动防御、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协同治理等能力。

平台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基础安全和安全运营等维度组成,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构架。

大脑建设

“大脑”是特定业务领域具有普遍意义、可复用的数据、知识、算法、模型、组件等智能化要素的集。

“大脑”是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平台的智能中心。

“平台+大脑”—体建设,共同支撑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提升监测评估、预测预警和战略目标管理能力。

“大脑”可分为三个层级:

6+1“系统大脑”,集成本系统大脑中的数据、知识、算法、模型、组件等,是各系统的智能中心;

N个“领域大脑”,是特定领域的智能中心,由省级部门牵头,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不重复建设。

11个设区市“城市大脑”,是市域治理各领域智能化要素的集,由各市统筹建设,各区县依托平台+“城市大脑”开发智能应用。

运营运维

运营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

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是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操作系统,集成“三目录”“三机制”,将相对离散的数字资源综合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六个“一”:一本账管理、一站式浏览、一揽子申请、一体化生产、一平台调度、一张网管控,畅通数字资源循环通道,促进“一地创新、全省共享”

IRS主要包含IRS门户子系统、资源管理子系统、运营运维子系统、应用工厂子系统、应用同源发布子系统等核心模块

IRS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系统建设,围绕应用全生命周期实现资源要素关联、过程监测、闭环管理开展建设,助推流程再造、制度重塑。

目录建设,实现全省数字资源的一本账管理。

机制建设,提升数字资源一体化配置水平。

运维服务体系

运维体制方面:政府运维管理组、运维工作组主导,企业运维安全组、运维执行组协同完成。

运维机制方面:

运维指标体系。以“安全、稳定、高效”为主要目标、。

运维考核体系。制定运维考核细则,综合评价企业运维服务质量。

运维组织保障。安排“7X24”值班监控人员。

发展方向

围绕数字化改革总目标,打造健壮稳定、集约高效、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开放兼容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

提升平台一体化水平

平台底座一体化集成。按统一构架、统一标准设计、开发和部署;建立健全贯穿云、网、数、端、应用的一体化大运维保障体系

数字资源一体化供给。健全一体化数据目录,做到全量编目、动态更新、协同应用,实现全省数字资源“一本账”配置

省市县乡一体化贯通。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基层治理模式。

提升平台智能化水平

构建多样化、智能化组件库。探索政企研合作新模式,促进组件选择更丰富。

健全数字率生高标准支撑体系。构建完协同高效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实现“一地创新、全省共享”。

提升数据深度开发能力

持续完善数据资源高质量供给体系,进一步深入挖掘数据资源分析利用价值,深度赋能基层应用创新

打造标准化、高复用的数据模型。推进全省数据资源高效集约开发利用。

搭建便捷化、智能化的数据工作台。打造共享式“中央厨房”,提供各类已融合加工好的数据模型

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完善全省政务云体系,推进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视联网、智能物联感知体系建设。

加强严密可靠的安全保障。健全覆盖全体系、全维度,融合动态监控、主动防御、协同响应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

THE END
1.四个“一体化”——构建数智融合时代下的一站式大数据平台一站式大数据平台,旨在通过一个平台即可满足各类业务需求,成为数智融合时代下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并从四个维度向四个“一体化”方向演进:数据架构-湖仓集一体化;数据处理-多模型一体化;数据分析-历史与实时数据一体化;资源管理-多集群应用、资源和数据一体化。 https://www.163.com/tech/article/J5OTS3BR00099BK0_pa11y.html
2.数据闭环研究:自动驾驶3.0阶段,做好端到端,赢取数据掌控权福瑞泰克具备软硬一体平台化开发和量产交付能力,已打通了“规模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体系-自动化迭代”的数据闭环链路,其ODIN智能驾驶数智底座支持量产的大规模数据闭环系统,既包括福瑞泰克大规模量产数据基础,也有部署于国家超算中心算力平台,并全面形成了支持算法演进的完整数据闭环体系,可同步完成感知算法的迭代演进与规控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62526986319610420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充分利用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各地方已有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构建全国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体系。 1.目录与交换体系 (1)目录体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为整合利用各类政务信息资源而建设的信息服务体系。根据业务需求,按照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标准,对相关政务服务信息资源进行编目,生成政务服务公共信https://www.cac.gov.cn/2017-01/13/c_1120300337_8.htm
4.AI增强型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赋能人工智能+物联网一直以来,Kyligence 与微软紧密合作,通过与微软不断深入地合作和技术探索,将 Kyligence AI 增强型数据分析平台构建在 Microsoft Azure 云平台上,结合微软行业领先的商业智能分析工具 Power BI、机器学习、物联网等数据应用,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云上智能大数据 OLAP 解决方案。 https://cn.kyligence.io/news/kyligence-on-microsoft-ai-iot-lab-open-day/
5.唯品会:在Flink容器化与平台化上的建设实践作者:王康,唯品会数据平台高级开发工程师 自2017 年起,为保障内部业务在平时和大促期间的平稳运行,唯品会就开始基于 Kubernetes 深入打造高性能、稳定、可靠、易用的实时计算平台,现在的平台支持 Flink、Spark、Storm 等主流框架。 本文将分为五个方面,分享唯品会 Flink 的容器化实践应用以及产品化经验: https://xie.infoq.cn/article/3727e40b362526efdee34d21c
6.62家央企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打造数字平台,构建“安全可信、开放生态、智慧运营、敏捷高效”平台能力,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收放结合,实现集团数据资产及IT资源的集中管控(收),应用及业务的快速创新(放)。 28 中国节能定调“2022科技创新年” 将2022年确定为集团公司的科技创新年,围绕集团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来聚焦发力。 https://www.ciicmc.com/nciichr/zyzx96/ldy/zcjd64/871552/index.html
7.北医三院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应用与创新转型升级后,北医三院建设了全院共享的人事数据平台,成功完成了组织机构、岗位以及各类人员近百万条历史数据的完整迁移,并基于消息模式实现了与院级主数据集成平台的对接。 二、规范的业务应用,实现人事业务流程化、规范化管理 北医三院在系统建设和应用阶段,通过规范的业务应用来驱动数据的动态更新,保证信息的及时性、有https://www.douban.com/note/782334089/
8.什么是应用与数据集成平台应用与数据集成平台ROMAConnect企业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难题:缺少统一的设备信息集成途径;数据格式多样化,难以传输和集成;缺少与合作伙伴分享数据和后端服务的便捷途径;缺少云上云下跨网络的安全信息通道。ROMA Connect是一个全栈式的应用与数据集成平台,源自华为数字化转型集成实践,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productdesc-roma/what-is-ROMA.html
9.中台是什么——后篇(数据中台?财务中台?自建中台如何做?)据悉,小米数据中台的架构,底层是大数据平台,包括采集、存储、计算,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搭建了一系列的应用,如商业分析、数据探索、驾驶舱(管理决策参考)、企业结算、新零售图谱、天弓(类似业务系统)。 有专门的X DATA团队负责数据,在权限管控内,各部门分析人员可直接得到对应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小米想从业务端沉淀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03683863&efid=HY-KeadUM7K482Y9G08eIQ
10.10分钟搭建你的第一个图像识别模型(附步骤代码)机器之心一、什么是图像分类以及它的应用案例 二、设置图像数据结构 三、分解模型建立过程 四、设置问题定义并认识数据 五、建立图像分类模型的步骤 六、开始其他挑战 一、什么是图像分类以及它的应用案例 观察以下图片: 你应该可以马上就认出它——是一俩豪华车。退一步来分析一下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你被展示了一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19-02-20-9
11.从技术和业务视角,认识数据平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本文主要面向读者为互联网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期望对企业数据平台有所了解的人群;因篇幅有限,文中所述的主题及相关概念点到为止。 一、什么是数据平台? 数据平台字面的意思是“数据+平台”: 数据:源于业务又作用于业务; 平台:基于数据也服务于数据。 整体看数据平台是由「数据流程」和「业务流程」两大运转主体共同构https://www.woshipm.com/data-analysis/1391920.html
12.虚拟主机是什么虚拟主机详细介绍中小企业、专业门户网站可以使用虚拟主机空间提供数据共享、数据下载服务。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可以作为部门级应用平台。 数据库存储平台 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数据存储数据功能。由于成本比独立服务器低,安全性高做为小型数据库首选。 选择提供商的注意事项 稳定和速度 https://m.elecfans.com/article/618777.html
13.湾区评论以数相融: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该平台的建立,不仅是对现有跨境数据交换模式的重大创新,更是响应了国家关于数据跨境流动与合作新途径、新模式的探索需求。 一、什么是“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本质上是一个创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其功能在于促进深圳与香港之间的数据安全、便捷地跨境验证和流通。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0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