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范例6篇

许多家庭都喜欢吃炒油菜苔,在饭店里也能品尝到以油菜苔为原料制作的各种美食。在一次研究性学习课上一学生问到,油菜本是油料作物,油菜摘苔子会不会影响油菜子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呢当时笔者没有急着回答这位学生的提问,而是鼓励他上网检索,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第二天在课堂上笔者让这位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及答案讲给全班同学听。

2研究目标

2.1知识目标

①掌握油菜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经济价值、植物栽培等方面的知识;②理解鲜顶端优势的原理和有关实验设计的原理。

2.2能力目标

①通过网上检索、资料收集与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②迎过实验设计与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③通过研究报告的撰写、成果的交流与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统计学分析、分析综合法。

4探索过程

4.1准备阶段

(1)确定课题和子课题。课题:“油菜摘苔对其产量和效益影响的研究”。子课题:①“对我国油菜种植品种及油菜摘苔技术的调查研究”;②“不同摘苔高度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子课题确定后,成立了2个研究小组。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知识、能力研究条件进行了分工。第一组学生负责子课题①,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图书室、因特网查阅文献等获得资料,并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理论成果。第二组学生负责子课题②,不同摘苔高度对油菜产量和效益影响的研究试验,获得试验成果。

(4)研究前的准备。开展研究前,需要根据研究所涉及内容设计调查问题,查阅有关资料,咨询农业专家,准备实验材料和试验园地。其中供试油菜品种为:江西省宜春市农科所选育的两优586(cK),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的中油杂3号,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油研七号,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华皖油1号,安徽省农科院选育的皖油14。其中皖油14为安徽省重点推广种植的甘蓝型油菜半冬性双低杂交种,它是长江流域15个主要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之一,2000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硫甙31.22μmol/g,芥酸含量为0.36%,含油量为44.3%。以上种子由安徽丰乐种子公司提供。

4.2实施阶段

研究第一个子课题和第二个子课题的学生经讨论后,各自提出了如下思路:第一组学生将通过网上查阅有关等知识,了解油菜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经济价值、种植栽培等方面的知识,到郊区了解农民种植油菜的品种、种植面积、摘苔方法、菜苔和菜籽产量、经济效益,到农贸市场和超市实地调查油菜苔的销售情况等,为第二组学生子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第二组同学先进行油菜摘苔实验设计,然后进行试验。

试验设置5个处理:A对照组:不摘苔;实验组:B摘苔6cm(不施肥);C.摘苔12cm(施肥:尿素90kg/ha);D.摘苔12cm(不施肥);E.摘苔18cm(不施肥)。

2008年9月20日播种育苗,2008年10月25日移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随机排列,小区重复三次,小区面积为6m2。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2009年3月18日摘苔称量鲜重、干重计产,2009年5月13日收获,5月15日进行室内考种,考察油菜有效分枝起点、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无效分枝数、株高、全株角果数、每果粒数等经济性状。

4.3展示与交流

利用1课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

由各组的组长分别展示研究成果,并一起讨论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难题和收获。研究成果如下:

第一组的学生得出结论是:(1)油菜是世界四大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菜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占全国油料种植总面积的40%以上,其

中优质油菜面积只有50%。由于我国油菜产业链较短,种植油菜经济效益较低,严重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近年来,我国油菜种植面积有所下降。提高优质油菜种植业的经济效益是大力推广优质油菜的重要途径。(2)由于顶端优势的原理,摘苔(即摘心)能打破油菜生长的顶端优势,促进油菜的分枝,多开花结果提高产量,所以摘苔是油菜增产的一项传统措施。(3)目前生产上常规甘蓝型油菜及传统油菜品种的籽粒中含有较多人体不易被消化吸收的芥酸和有毒的硫代葡萄糖甙,苔心质量差,不宜食用。我国科学家已育成低芥酸和低硫代葡萄糖甙的“双低”油菜品种,正在生产上推广应用。(4)优质油菜“油苔两用”技术是采用优质油菜新品种,在优质油菜生产过程中,多收一茬油菜苔,不仅油菜籽基本不减产,而且每亩可摘250~400kg菜苔,亩增收200~300元,是传统油菜种植效益的两倍,是一项农民增收的好途径,好技术,但有关摘苔适宜高度的研究较少,值得研究。

第二组学生得出结论是: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摘苔6cm、12cm、18cm对优质油菜“皖油14”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1)摘苔的四个处理中随着摘苔高度的增加,株高、每角果粒数均有所增加,但生育期推迟。通过方差分析表明:摘苔高度过高会导致菜籽减产;摘苔高度适当,不但能够增产菜籽,同时可以增收,与对照组相比,摘苔6cm增产15%,增收菜苔307.5kg/ha,增加经济效益1316.7元/ha。

(3)“油苔两用”油菜的品种必须是双低油菜品种,这样才能保证菜苔品质,同时要求该品种前期生长势较强,抗寒,抗病能力强,分支能力强。

(4)“油苔两用”给农民提供了一条增收的途径。油菜苔可以作为新鲜蔬菜直接上市销售,或者加工成盐渍菜苔,也可以加工脱水蔬菜出口创汇,促进农民种植优质油菜的积极性。

5活动反思

关键词:语文教育角色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学习的教育。”研究性学习正是这样一门真正体现学习本质的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学科领域或跨学科领域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同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外显特征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学习过程。它的开设和探索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在为研究性课程的开设拍手称快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在这种新的课程中教师遇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可见,在实施研究性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工作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教师既不能完全放手,袖手旁观,也不能因循守旧。要做到这样并非易事,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调整心态

让自己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适应新的位置。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与学生一起研究问题会使你更清晰地审视你的学生和你的工作。

2、丰富自身

3、宏观把握

举个例子,中国是诗的国度,学习和研究诗歌就是领略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部分。其中中国的诗歌中有很多是以“秋”为内容的,这种文学现象是值得注意的。教学标准中也规定高中生要能够理解和鉴赏诗歌。为了了解课题的可行性,我先在学生中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发现学生对诗歌十分感兴趣,学习起来热情高,课上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很多学生在课下主动阅读诗歌。我想,通过研究我国诗歌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深厚文化的情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进行诗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作为课上内容的延伸和发展。这样《以“秋”为题材的中国诗歌研究》的题目就诞生了。

4、巧妙引导

明确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不说。学生们初涉研究领域,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他们一遇到问题便会习惯性地向老师询问。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直接帮助他们,那么就失去了学生独立研究的目的,所以教师要注意做到巧妙引导。

例如,我的学生曾经对《以“秋”为题材的中国诗歌研究》的两个研究角度“悲秋”和“颂秋”不敢肯定,查找了很多资料也没有十分明确的答案。在他们不敢决定时我提供了这样的诗句引发学生思考,就是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给人的不仅是秋天的生气,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既道出中国诗人的悲秋情结自古有之,又提示我们注意另一类独辟蹊径的颂秋诗。这更印证了我们的研究方向没有错。学生们自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研究的目的。

5、评价激励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让我惊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将老师作为最重要的参照者,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对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多承认、激励,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6、教给方法

【摘要】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论,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实际的需要。本研究假设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研究采用实验法、测验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从三所小学和三所中学中随机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作为被试。试图得出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常规学习能力和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很有必要的结论。

【关键词】学习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培养

本报告主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要研究,三是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结果,四怎样进行研究。

一、学习能力及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

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为认知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通过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解决问题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学习的学习能力。包括培养常规的学习能力,运用图书、资料和录音机、vcd、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面对知识的海洋进行选择和对知识进行管理、加工的能力。

二、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的意义

人的学习能力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社会迈进知识经济时代门槛的时候,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理论意义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习的方法论。目前,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学习方法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传统的"勤学"、"苦学"固然还应该提倡,但是,相比之下,"巧学"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学习方法及其传授问题,重点是研究"巧学"问题,无疑对于丰富新世纪的学习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各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除了常规的学习方法以外,还要掌握面向未来的学习方法,包括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使用因特网,面对知识的海洋如何选择,对形形的资料如何检索,如何加工和再生信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这种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必须具备搜集、检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要知道学什么,知道怎样学,知道到哪里去学。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巧妙、高效的学习方法,用以提高学习效率;要求教育必须由传统quot;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因此,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2.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的实践意义

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是我国教育实际的需要。学会学习,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传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普及功能,但事实上人们更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由于教育的评价机制过分偏重于精英,家长、学校、政府都以考试成败论英雄,因此,教师和家长也往往把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会念书的,于是加以重点培养;另一类是不会念书的,于是对他们采取放任态度,有的甚至把这些学生当成累赘,当成反面教员,对他们采取歧视态度,动辄贬低、挖苦、漫骂、斥责。结果是,许多会念书的由于过度劳累、单调乏味,而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许多不会念书的由于屡屡受挫,造成了心理性厌学。近年来,心理学界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问学前儿童,你将来做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

挺着胸脯回答,将来上大学。可是,当这些孩子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以后,却只有16%的人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了,其余的人或者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或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这种教育的现状,引发了我们太多的思考。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有必研究学习策略,研究学习方法,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

三、国内外关于"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动态

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着手学习方法的研究,并且有一部分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诸如迟雅著的《治学》,聂立珂著的《四轮学习方略》,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的《学习的革命》,戴维思著的《这样学习最有效》,张文华、赵臣著的《名人学习方法》,桑新民著的《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等。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方面的参考资料;二是这些研究多数是自发的,没有作为国家教育部门的研究课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没有对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任何努力;三是这些研究成果只被少数学生自发地借鉴,多数学生不懂得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而知识凭个体简单摸索;四是这些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和课程没有很好地结合,内容上不同步,形式上不相配套。

近几年来,对人类学习活动的研究虽然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但多数研究成果尚未引入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几乎没有考虑如何通过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致使目前学习方式与课程、教学、教育评价模式都比较落后,学生学习效率普遍比较低,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种状况在我国表现得很突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然而,目前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众多课程中,缺少一门课程,专门教学生关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提高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效学习与发展的能力,致使目前中小学生乃至很多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而不会学习,在自主化较强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显得十分被动。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把"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作为切入点,既研究方法问题,又研究学生学习能力问题。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四、研究假设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是:提出学习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假设,然后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这个假设,得出肯定的结论。旨在总结经验,推广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提高认识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传授学习方法,优化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学习能力基本途径;启发自我教育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学习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教学与管理的全过程;学习能力培养有

赖于教学与管理改革的深化;学习能力培养需要教育工作者高度自觉地投入。我们进行学习能力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学生常规学习策略、方法、技巧的研究与传授;

②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利用报刊杂志、书籍等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

③学生应用电脑、因特网检索、处理、管理、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

此项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得出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的结论。通过研究,使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决策者都能认识到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课程改革实践,自觉地将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选择丹东市第十四中学、丹东市第十五中学、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丹东市六纬路小学、丹东市金汤小学等学校作为实验学校,每所学校各选定2~3个班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等量的、具有可比性的班级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实验学校具体确定。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法、测验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配合个案研究法。

第一步:通过向学生、家长、教师宣传研究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改变学生及其教师、家长们的一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认识,其中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和认识:

①重视学习知识而轻视学习能力的观念;

②重视学习成绩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观念;

③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观念;

④重视"勤学"、"苦学"而不重视"巧学"的观念和认识,要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二步:传授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主要传授以下几种方法:

①传授实用学习、记忆方法,包括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串联记忆法、化简记忆法、协同记忆法、强化记忆法、重复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机关锁定记忆法等。

②传授把握知识体系的方法,包括单元网络法、段旨句法、分解法、整体输入法等。

③传授资料的查阅方法和检索方法,包括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利用internet网查阅资料,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等。

失败、失败、差一点成功、别的队伍差一点成功……在这样的胶着中,石门高级中学的年轻选手们顶住巨大压力,与中国代表团齐心协力,相互勉励。终于在还有最后一次竞赛机会的时候,中国队的TMSL-Innovator成为全场第一个成功营救娃娃的机器人。刹那间,赛场沸腾了,掌声、欢呼声汇成的热浪,让这群来自广东南海的年轻学子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石门高级中学坚持“科技与人文并举”的办学理念,在科技教育方面硕果累累,是佛山市唯一一所连续两次被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授予“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2010-2014、2015-2019)荣誉称号的学校。在佛山市南海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关心与支持下,学校专门成立了机器人教学与实训中心,师资和硬件等方面都达到国内超一流的水平。作为佛山市科技教育的闪亮名片,石门高级中学的机器人项目不仅多次获得国际家用机器人灭火比赛的世界冠军,在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简称WER)赛事上也连续多年代表中国队斩金夺银。

不走寻常路

佛山市石门高级中学创办于2003年,创建时为老牌名校石门中学的一个校区。学校坐落于佛山市高新区、中国知名的工业大镇――狮山镇,临近狮山大学城、南海信息产业园,与众多高科技企业毗邻,科技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科技教育氛围浓厚。2005年,学校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之后,一直在探索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新建的校区,在生源、师资、办学条件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很多困难,要提高办学质量,应寻找一个怎样的突破口?

2005年成立的“佛山市石门高级中学科技创新科组”,由16名教师组成,文科、理科类、实践活动类、发明类辅导教师,在各自负责的项目上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目前已有一批教师成长为科技辅导骨干教师。同年,学校还成立了“佛山市石门高级中学学生科学院”,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把学习与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组织、设计和实施科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学校科普工作的日常任务主要由“学生科学院”负责。高年级的学生通过“传帮带”,带动了低年级的学生。

走出快乐路

1.赏心悦目的科普活动

(1)开办科普讲座。在科技文化及风筝文化节期间,学校邀请中科院专家、国内外著名教授、中小学特级教师、其它行业的科技专家以及校内教师为学生开展科普知识讲座。每次活动包括各个学科共15场次,内容涵盖航天、环保、生物、生理、脑科学等多个领域。

(3)参观博物馆、工厂、农村、创新中心。每年寒暑假,学校都安排适量的选修作业,要求学生到外地旅游时要增加参观博物馆的项目。学校附近有相当多的创新中心,如佛山科技馆、五金创新中心、电脑科技创新中心、磨具研发中心、佛山林科所等,学校多方联系,组织学生参观。每学期还会组织一次参观附近工厂、农村的活动,让学生深入生产实践活动场所,亲身体验。

(4)进行科技考察。主要是科技辅导员组织学生进行考察。如狮山的城建对原地貌和环境的影响、兴和村实验基地、佛山林科所的茶花基地、铝材加工厂等,还包括广宁竹乡等科普基地。

(5)组织科技夏令营和冬令营。部分师生已到过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参观当地的科技馆、航天中心、博物馆,参加青少年科技比赛等。

(6)举办科技文化周。文化周活动丰富:科学发明与科技论文评比、学科科技制作比赛(主要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实验技能比赛、科普知识竞答赛、科普讲座、科普电影等。

(7)开展科技宣传活动。在世界环境日,组织师生调查学校的“三废”治理情况,请环保局的专家对如何保护校内小湖作环境保护专题报告。结合世界水日、爱鸟周、世界防治荒漠化日、世界动物日等节日,组织出科技专刊、办科技黑板报,通过这些学习宣传,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2.怡情悦性的课题研究

依托课堂教学,在科技研究小组和学生科学院里开设特色课程,共分为环保类、生物类、制作类、信息技术类、论文类等五类。每类课程又分为若干个子课题。(1)环保类课程包括节能节水项目、多种能源发电项目、生活污染研究项目、生物杀虫项目、佛山地区污染研究项目。(2)生物类课程依托学校的教师资源和科技活动基地设置了兴和村基地项目、佛山林科所指导项目、学校生物科技园项目、肇庆“竹博物馆”项目。(3)制作类课程包括模型制作项目、无线电制作项目和比赛项目。(4)信息技术类课程包括智能机器人、学生动漫、网页制作、单片机、科学DV、3D动画制作等。(5)论文类课程即教师指导学生开题、结题、撰写符合规范的小论文。这些课题大多都是学生在平时的研究活动中研究过或参与了的活动,可操作性强,研究方便,易于深入,有相P的资源做执行保障。每两周一次,各个相近题目的小组在教师的参与下开展一次集体交流活动。

3.陶情适性的校本教材

走出一路风景

苦干加巧干,一批优秀教师在科技教育中获得了优秀业绩。“全国十佳科技教师”闫灵麟老师,每年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都获得了省级以上的奖励。李雪芬老师辅导学生的科技论文项目获得了广东省一等奖,李老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辅导教师。李忠伟、莫宇楼、刘世能、郑兆圣、谢坦娜、李戬、徐毅、夏云等一批老师都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于2012年引进了南粤优秀教师、佛山市名师、南海区学科带头人李强老师。李强自2012年以来辅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级机器人大赛共获得4项国际机器人大赛冠军,30多项全国冠军或一等奖;2015年被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聘为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历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裁判长工作;主持了广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STEM教育理念下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研究》《中学智能机器人特色课程开发研究》等;编写了《中学智能机器人》《WER设计与制作》等校本课程。

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高,优势特长得以长足发展。2008年起,学校科技创新获奖的等级和数量已经连续9年在佛山市稳居榜首,为南海乃至广东基础教育实现了多项零的突破。2009年8月,沈钊同学荣获青少年气候大使评选全国中学组第一名,成为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演讲的第一位南海学子。2013年12月,在“未来科学家”活动中获得2金4银的优异成绩,这是历年来广东省中学生首次夺得该项竞赛的奖牌。2014年世界级机器人大赛,10名学生取得了总分第一。2014届高三学生周仕成(广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程序设计一等奖获得者),被名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录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随着南海区区域教育品牌战略的推进与深入,我们深信‘科技与人文并举’的特色办学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谈及石门高级中学科技教育的前景,陈冰锋副校长信心百倍,豪情满怀……

记者观察

2014年报道南海区高中创新发展专题时,记者第一次走进石门高级中学,最吸引眼球的自然是各式实验室和丰富的科技创新作品。印象深刻的是,在生源并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学校坚持素质教育与特色教育同步发展,坚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发展,坚持普及教育与竞技教育健康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得到最有效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既契合时代要求,又符合学校现实需求。三年后重访,科技教育已成为学校的成长驱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优势特长的发展。

科技之美,美于创新。科技之美,美于挑战。科技之美,美于高峰之上还有高峰。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调试下,活动的趣味性来自于未知,每一次体验都会带来新的挑战,使人不断挑战昨天的成绩,成就更好的自己。诚然,每个项目都没有唯一正确或完美的解决方案,有着无数种实现的可能,需要独创设计、战略规划和团队协作,并融合跨领域的知识技能。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成长的学生,应该是充满想象力、创造力、有技能又有热情的专业个体,能够终其一生直面挑战、永不退缩。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精神财富毕业,是每个醉心于教育的教师最希望看到的硕果累累。

THE END
1.研究性学习——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方案,总结中学生阅读调查结题报告 关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研究报告 变废为宝 了解艾滋病 防尘黑板擦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指导设计…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了解癌症 研究中学生的近视情况 食品污染 对于校服的看法 制作简易小书架 初中学生肥胖成因及干预的调查研… 关于大棚的研究和塑料模的害处 http://www.wlstudent.com/
2.高中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6篇(全文)高中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第1篇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性学习课题一 1. 课题名称:古诗鉴赏 2. 课题内容:古诗的特点、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古诗的语言特点、古诗的形象与意境、古诗的思想与感情、古诗的背诵技巧、古诗的鉴赏方法、古诗的答题技巧、古诗的命题趋向 3. 思路提示:(1)研究内容比较多,每组可以自选课https://www.99xueshu.com/a/cwtvxaukuvhq.html
3.高中研究性报告范文(精选12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研究性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研究性报告 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教育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https://www.ruiwen.com/baogao/7734253.html
4.高中生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合集15篇)最新推荐 问卷调查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性报告范文 高中生 关于生物研究性课题心得体会 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报告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报告参考 小课题个案研究报告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881854.html
5.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报告(精选9篇)指导老师意见:该组同学从课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以及对开题报告的撰写都很认真细致,各位成员也都能够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上体会到了收集文献工作的意义,也掌握了收集文献的方法和调查研究的方法。 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报告 篇2 背景及意义 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gongzuobaogao/13449882.html
6.2022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精选10篇)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1 一、实践回顾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的研究活动,不但可以发挥学生创造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素质。 l.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思路及任务。 各年级级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具体分工,并明确了研究思路,即把研究性学习与科研课题有机结https://www.yuwenmi.com/fanwen/baogao/390791.html
7.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总结范文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总结范文 篇一:高一研究性学习总结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兴趣爱好和办事能力等,按级组安排,我负责指导高一 (三)班23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按照自愿的原则,我指导的23位同学分为两个小组,一个组11人,另一组12人,大家选出小组长和副组长共两人https://www.yjbys.com/zongjie/xuexi/792149.html
8.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2)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629/10/79930059_1127421390.shtml
9.高中课题开题报告优秀范文高中课题开题报告优秀范文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的一个总体规划和设计,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高中课题开题报告优秀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论文题目:高中数学课题学习开展现状研究 一、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https://www.wenshubang.com/kaitibaogao/49316.html
10.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精选4篇)when love becomes so barren, my heart has no place to belong.(页眉可删)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精选4篇)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1一、 课题的_和确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学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是贯彻这种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校都对此作了积极而富有https://m.renrendoc.com/paper/152950793.html
11.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通用19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学生是参与的主体,教师是参与、指导和帮助者;实施方式:灵活选题、开放时空,以学生自主研究为主;选择内容:强调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实施程序:准备--实施--结论--报告,具体实施方案由学生各自需要设定。因此,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取向应该是一个学习化、实践化及不断反复提升的的过程。我们在研究上述http://m.yueduku.com/work/huibao/785/785744.html
12.研究性学习报告(优秀范文五篇)开题报告世界范围嫩的毒品危害着人类,高中生是长身体的时期,一旦染上毒品将荒废学业,很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认识毒品的种类,了解毒品的危害,构造筑起拒绝毒品的防线,让学生健康成长。 任务分工: 李莎莎负责活动记录、资料保管的整理、陈述报告;迟晓彤负责上网及图书馆查资料、写报告;张宁孙祥杰负责访https://m.588k.com/bgzj/ktbg/352149.html
13.(优秀)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3篇中学生调查报告范文2 一、提出的问题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过度宠爱,所给零用钱也比较多。那么,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呢?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高中生应建立怎么样的理财观念?现在我们决定对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一些调查,进行一些研究。 https://www.jy135.com/diaochabaogao/1895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