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于2024年4月2日批准发布了推荐性行业标准《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服务规范》(JT/T1488—2024),自2024年7月1日起实施。
一、制定背景
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交通运输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并重,促进数字经济与道路货运深度融合,支持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以下简称网络货运)新业态创新发展。
二、标准的定位和作用
本标准规定了网络平台功能要求、信息核验登记、服务流程、安全生产、网络信息安全,以及服务评价指标,适用于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除外)经营服务。依托网络平台开展道路货物运输信息服务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将对网络货运服务的规范由“运输”延伸至“交易、交付、运输、结算、纳税、市场竞争、权益保护、网络安全”各环节,填补了货运新业态领域标准体系的空白,规范网络货运新业态经营行为,引导行业提升服务品质和安全运营水平,推动网络货运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从网络平台功能要求、信息核验登记、服务流程、安全生产、网络信息安全、服务评价指标等方面对网络货运服务规范做出明确规定。
(一)网络平台功能要求
(二)信息登记审核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27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要求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联系方式、行政许可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验更新”的要求,标准明确了托运人、实际承运人、车辆、驾驶员应在网络平台上传的证照和登记的信息。
(三)服务流程
本标准按照《指南》关于网络货运服务流程及要求的有关规定,梳理了网络货运交易的八个主要环节,包括信息发布、交易与派单、交接装货、运输过程监控、交付卸货、运费结算、理赔、投诉处理。
1.信息发布
标准规定了货源信息发布的标准化格式,以及网络平台应发布公示的主要信息,包括保险救援电、交易规则、计价方式等,以及调整交易规则、计价方式的有关信息。
2.交易与派单
标准从签订货运合同、委派电子运单、合理安排运输计划、规范专用运输、禁止受理危险货物及利用算法设定不合理条件限制交易等方面明确了要求。
3.交接装货
标准依据《管理办法》《指南》,从调派车辆、装货、出库核对以及合规装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4.运输过程监控
标准从网络货运经营者关于承运人的本质属性出发,强调其要加强运输过程实时监控,记录并展示轨迹信息,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及时联系驾驶员并进行相应处置。
5.交付卸货与运费结算
规定实际承运人完成运输后,要与收货人做好交接记录,并将回单信息上传至网络平台。交付无误的,网络货运经营者应与承托双方及时结算运费。
6.理赔
根据《民法典》要求,规定了网络货运经营者应向托运人承担货物毁损、灭失的赔偿责任,可按责任过失向实际承运人追偿。按照《管理办法》,本标准要求网络货运经营者对运输业务投保或督促实际承运人投保。
7.投诉处理
根据《电子商务法》,明确网络货运经营者应对平台用户公开投诉方式,明确投诉处理流程及反馈时限。
(四)安全生产
标准围绕制度建设与实施以及人、车、户安全管理明确要求。
1.制度建设与实施
规定网络货运经营者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并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安全生产自评并持续调整完善。
2.安全管理
从实际承运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驾驶员安全培训、驾驶员健康安全管理、驾驶员服务评价、车辆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五)网络信息安全
(六)服务评价指标
从服务品质、安全运营、驾驶员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6项指标,综合反映网络货运经营者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