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完全宣传加强互联网平台规则透明度平台(网站)自律公约!宣扬法律网络安全

请您在开始使用平台之前,认真阅读并充分理解本协议,以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一、信息内容发布规范

在您按规定完成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可以发布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内容,并保证所发布信息内容(无论是否公开)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您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以下内容:1、危害国家安全、宣扬恐怖主义、泄露国家秘密、侵害英雄烈士、煽动民族仇恨、侮辱诽谤他人,以及包含色情、赌博、暴力等一切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2、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炒作绯闻丑闻、不当描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宣扬低俗、庸俗、媚俗、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违反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公序良俗的内容。

二、网络安全保护

您不得使用任何插件、外挂、系统或第三方工具对平台的正常运行进行干扰、破坏、修改或施加其他影响;不得进行任何危害平台系统安全的行为,亦不得利用平台从事任何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行为;不得对平台中的信息或内容进行修改、劫持或其他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平台的行为;不得以盗链、爬虫抓取等任何不正当方式盗取或使用平台中的信息或内容。

三、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四、未成年人保护

五、违约处理

加强互联网平台规则透明度自律公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平台规则的透明度,保护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活动各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互联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公约。

第二条本公约适用于互联网平台经营者。本公约所称互联网平台是指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使相互依赖的双边或者多边主体在特定载体提供的规则下交互,以此共同创造价值的商业组织形态。互联网平台规则是指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制定的,普遍适用于利用该平台服务,从事相应互联网活动的不特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等互联网用户的规则。

第三条中国互联网协会作为本公约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公约。

第二章自律条款

第四条互联网平台规则的制定、修订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尊重公序良俗,明确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活动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不得破坏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六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平台规则,可以不公开:

(一)涉及商业秘密的平台规则;

第十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上述平台规则,可以不公开征求意见:

(一)为符合法律法规、判决裁定、行政规范性文件中的监管要求修改的平台规则;

(二)根据政府有关部门要求,为保护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活动各主体权益,需紧急采取措施的平台规则;

第十一条互联网平台规则生效后,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充分、及时接收对于平台规则的反馈意见,完成对日常规则的定期维护。针对互联网平台规则的争议解决,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渠道和反馈机制。

第三章公约的执行

第十三条中国互联网协会负责公约的组织实施,向公约成员单位传递互联网行业管理的法规、政策及行业自律信息,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成员单位的意愿和要求,维护成员单位的正当利益,组织实施互联网行业自律,并对成员单位遵守本公约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第十四条互联网平台经营者签署本公约后受本公约约束,遵守执行本公约内容。

第十五条本公约成员单位违反本公约并造成不良影响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本公约执行机构进行举报。本公约执行机构在查证核实后,视不同情况要求成员单位及时改正、给予内部通报、取消本公约成员单位资格并向社会通报的处理。

第十六条本公约成员单位之间发生争议时,争议各方应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争取以协商的方式解决争议,也可以请求公约执行机构进行调解,尽量减少采取公开批评或媒体造势等方式解决争议,自觉维护行业团结,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公约执行机构在互联网平台规则领域持续深入开展细分领域研究,及时吸纳业界专家和企业意见,对条款文本进行迭代更新修订。

第十八条本公约经公约签署单位加盖单位公章后生效,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向社会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九条本公约遵循“动态修订、逐步完善”的原则。经公约执行机构或本公约十分之一以上签署单位提议,并经三分之二以上签署单位同意且专家委员会评估通过,可以对本公约进行修改。

第二十条我国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接受本公约的自律规则,均可以申请加入本公约;本公约签署单位也可以退出本公约,并通知公约执行机构;公约执行机构定期公布加入及退出本公约的单位名单。

第二十一条本公约由中国互联网协会负责解释。

平台自律公约一、总则

二、平台倡导以下行为

三、平台禁止以下行为

用户发布的内容需符合《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不得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平台将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履行平台义务,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致力于确保平台上未成年人用户的安全与健康,严禁任何人利用平台服务实施虐待、伤害、危害或恶意利用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灌输错误价值观的行为,严禁用户发布、转发以下影响、危害、诱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五、平台管理方式

平台(网站)公约

一、平台倡导行为

(1)我们呼吁建立平等友爱的网络社区,尊重网络社区内的其他用户;关爱未成年人群体,关照老年人群体,尊重性别平等;不攻击、谩骂、侮辱、诽谤、歧视他人,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传递温暖和谐的社区氛围;

(2)我们鼓励原创、优质的内容。建议减少拼接网络图片、粗劣特效、无实质性的内容;创作画风清晰、完整度高和观赏性强的作品;

(3)我们提倡记录美好生活,表达真实的自己;建议真人出镜或讲解,避免虚假做作、卖惨博人眼球的伪纪实行为;避免故意夸大、营造虚假人设;

(4)我们建议网络用户重视文字的正确使用,避免出现错别字、拼音首字母缩写,自觉遵守语言文字规范;

(5)我们倡导尊重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合理饮食,避免炫耀超高消费、反对餐饮浪费;

(6)请敬畏生命,反对捕杀、盗采珍稀野生动植物,拒绝养殖和食用野生动植物;关爱动物,不虐待、猎杀、交易活体动物;

(7)我们建议网络用户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对网络交友诱导赌博、贷款、返利、中奖、网络兼职点赞员等网络诈骗行为提高警惕,如有异常可随时向网络平台举报;

二、平台不欢迎以下行为

(1)借助社会负面事件、敏感事件进行商业营销宣传;

(2)发布易引发人身安全风险的内容:展示/实施危险行为,具有安全隐患的危险动作(包括但不限于:危险驾驶、燃烧柳絮、恶意整蛊他人或潜在的危险元素),含有安全隐患的玩具/道具;

(3)发布哗众取宠、恶意审丑等企图博眼球的不当行为;

(4)发布刻意照搬、模仿他人创意和文案等同质化内容的行为。

(一)危害国家及社会安全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

(3)损害国家形象,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5)违背、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封建迷信、伪科学;

(6)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

(7)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8)含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二)开展、传播违法犯罪行为

(1)宣扬暴力、恐怖、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暴力、恐怖、极端主义活动;

(2)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及其事迹和精神;

(3)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毒品、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等行为;

(4)群架斗殴、欺凌霸凌等违反治安管理的内容;

(5)利用网络平台实施诈骗、传销、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危及未成年人安全

(1)网络平台禁止任何下列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行为和内容:

①涉及未成年人色情低俗的内容;

②涉及侵害未成年人身体、财产、人格、隐私的行为;

③涉及未成年人不当行为的内容;

④涉及毒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价值观的内容;

⑤涉及对未成年人产生潜在危险的行为;

⑥涉及过度消费未成年人的内容;

⑦其他影响未成年人生命财产安全、健康长大的行为和内容。

(四)涉及危险行为、易造成人身伤害

(1)展现厌世、轻生情绪等悲观消极内容;

(2)展示自残、自虐、自杀行为,突出聚焦伤痕、伤疤、伤口等;

(3)传播血腥暴力惊悚的游戏、图片、视频等引人不适的内容。

(五)违背诚信与真实性

(1)侵犯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合法权益;

(3)散播虚假、谣言等不实、误导性信息。

(六)传播不良价值观

(1)传播软色情、低俗或含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内容,展示庸俗、媚俗、低级趣味、粗俗文化;

(2)宣扬畸形的婚恋观,传播、开展情感操控课程;传播低俗婚闹等落后糟粕思想;

(3)发布涉及地域、民族、种族、针对某一群体(残障人士等)恶搞、歧视类内容;

(4)展示各类丧葬过程、丧葬场景,利用逝者炒作、博热度、蹭流量等卖惨内容;

(5)宣扬炫富、拜金主义,歪曲的利益观、金钱观,追崇奢靡腐朽的不良生活观念;

THE END
1.新规解析!《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出台本《条例》既确保了关键信息资产的安全,又坚持了一般数据依法自由流动的原则,促进了数据的合理流通,建立了适应新发展格局的网络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监管模式。 5.规范互联网平台运营者义务 《条例》第六章明确了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的义务,规定了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及第三方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在网络数据安全方面的保护要求。 https://www.zztrc.edu.cn/wlzx/info/1341/16131.htm
2.新闻中心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出台《条例》是构建我国网络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网络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落实党中央关于网络数据安全工作重大部署的有效路径。 《条例》是应对新形势下网络数据安全风险的迫切需求 《条例》的出台,围绕数据处理活动安全、个人信息保护、重要数据保护、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义务等方面提出明确https://www.cdhfct.com/web/hccms.php?m=24&v=29&c=447
3.新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初步解读新办法之所以将《数据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作为立法依据,实际上就是为监管数据处理活动提供直接的法律依据。新办法在原《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规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基础上,将网络平台运营者的数据处理活动也纳入了到网络安全审查的范围。[3] https://www.huiyelaw.com/news-2581.html
4.网约车合规监管再收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版开始施行一、互联网平台监管 1、 8部门加强网约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 2月14日消息显示,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联合修订发布《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多部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事项进行了完善,对处置措施和操作流程进行了细化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2212283115581.html
5.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详解,一文掌握核心要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对监管职责分工的新划分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 GeneralOfficeof the State Council公安部门主管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负责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依法组织开展网络安全保卫。 https://blog.csdn.net/2402_84205067/article/details/142935522
6.互联网金融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分析论文6篇(全文)随着互联网业务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金融投资理财行业借助网络平台的便利性,逐渐将其业务或金融产品与网络相结合,从而发展出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领域。自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余额宝推出以来,凭借便利的申购与退出模式,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及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回报,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消费者。在这些消费者中,不具备专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yrfeb76.html
7.市场监管总局:让网络消费环境更安全更放心(记者 周思彤)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是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完善网络交易监管制度体系,加强网络交易监管执法,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健全规则制度,加强基础制度供给 建立健全以《电子商务法》为核心,以《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为支撑的“1+N”规则制度体系。https://m.btime.com/item/43qktamabv88smqsgjh4t1oorvg
8.《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点解读+法规对比信息内容审核管理机制应包含的管理措施与管理要素等;新规在旧规的基础上实现了与《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要求的衔接;新规还追加确立了服务提供者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未成年人保护义务、接受国家安全评估义务、公开平台规则等义务,与《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具有立法趋势代表性的征求意见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85801161736695
9.全国12315平台热线办理进度查询 请登录 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 投诉公示 企业服务 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认为经营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我要投诉 您发现违反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 我要举报 您需要了解 市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 我要咨询https://www.1231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