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管理:“将不同的人对接到一起的能力”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09.13

请做好5年内随时失业的准备,新的时代即将来临,珍惜你所拥有的工作

当潮水退去,

所有没能回到大海的鱼,

都会死。

也许,你是一名白领,坐在冷气强劲的5A级写字楼,拿着一万出头的工资,每天朝九晚八,带着一身疲惫回家。

虽然积蓄不多,却也在一直慢慢增长。

又或许,你是一名应届生,刚刚进入心仪的大公司,虽然奔波在最劳累的第一线岗位。

但一想到未来的晋升路径和可能性,就踌躇满志。

也许,你们都在这座城市扎根不久,但都梦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一步步在公司里站稳脚跟,向上晋升,当上高管,买房,成家,立业。

你有没有想过,这一切,或许会在未来的几年、十几年内,完全改变?

十几年前,我们会去追求“稳定的职位”。

而现在,稳定性正在不断遭到质疑——薪酬倒挂越来越明显,职业经理人空降越来越频繁,企业倾向于招聘新人、年轻人,员工不再谈“忠诚”、“安定”,一两年跳槽比比皆是。

但在不远的将来,也许连“职位”本身,都会成为过去。

未来的社会形态可能是什么样的呢?

“企业只保留核心团队,将绝大多数工作以合作的形式分配出去;

绝大多数的个人,将以自由职业者或小型工作室的身份,借由不同的“平台”,跟客户取得联系,并独立为客户提供服务;

大多数的“职位”将彻底消失……”

当然,到那时,很可能已经没有“职位”的概念了,取而代之的是“任务”。

如果你不想失业,要么想办法进入企业决策层,要么,就得学会为自己工作。

这并不是想象。

这样的趋势,正在以锐不可挡的速度,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这些因素,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趋势:平台化。

什么是平台化呢?

传统的企业,是自己把控整个生产链条,将产品打包好,销售给客户。

因此,传统企业最重要的资本,是劳动力,或者说是设备。

但这个模式,在三种阻力的作用下,越来越趋于衰退。

第一种阻力,是高昂的人力成本。

企业渐渐发现,买断人力和生产资本,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一方面,这会造成现金流的干涸;

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所带来的外部性,是臃肿的结构和管理模式,也就是俗称的大公司病。这会造成规模不经济。

第二种阻力,是飞速扩大的市场。

基于一个地区市场,很容易把企业做大。

但如果把市场扩大到全国,全球,过大的规模,就会造成反效果:企业规模越大,每走一步的难度也就越高。

原因很简单。

一个大企业,每进行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经过层层的管理和流程,协调内部的角力、矛盾冲突、利益分配,等等。这就很容易使企业在市场面前止步不前。

坚持直营模式的某快递公司,近几年在二三线城乡的扩张,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因此,这家快递公司采取的策略是什么呢?

是变相加盟。它们鼓励业务员回乡创业,承包乡镇物流点,并与顺丰建立同盟关系。

唯有这样,才能赶上四通一达的步伐。

第三种阻力,是快速变化的业界。

这是一个追求“精益创业”的时代。为什么要精益?因为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太高了。

没有人知道,一个成熟的模式,能维持多久。

五年,三年,还是一年?也没有人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做出转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尽可能让自己变得轻盈,保持能够随时随地、随机而动的能力。

那么,“平台化”的企业是什么样的呢?

企业不再是生产者,而成为一个连接点。

借由企业,各种需求关系人连接到一起,实现价值的交换,并从中获取报酬。

企业的核心资产,不再是设备和人员,而是信息和知识。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打车软件公司并没有自己的出租车,民宿预定平台没有一间房,培训机构签了一堆老师来讲课,电商把工厂和顾客连接到一起,外卖公司也没有买下任何一家餐厅。

这些企业所拥有的,是架构,流程,管理体系,以及有效连接的信息。

简而言之,就是“将不同的人对接到一起的能力”。

最典型的例子是苹果。

苹果是全球化生产的典范:来自美国的核心设计,来自英国的ARM处理器,来自日本的闪存,来自韩国的CPU和显示屏,来自台湾的摄像头,来自中国的流水线,被有机整合在一起,再邮寄到阿拉斯加,分发到全球接近500家零售店,与嗷嗷待哺的消费者见面。

但这里面,使苹果成为全球第一生态系统的,是什么呢?

并不仅仅是这些硬件,而是APPStore里面超过300万个APP,以及它们背后的开发团队。

这些开发团队,借由APPStore这个平台,与上亿消费者实现了连接。

你能想象由苹果自己研发APP吗?这是不可能的。

对许多企业来说,这是一条最可行的路:

不是自己去创造产品,而是做一个平台,一个生态系统,将合适的人连接起来,让他们自己产生价值交换。

THE END
1.什么是平台化?什么是平台化? 这个问题太大,尝试用之前的总结回答一下,平台化属于什么创新。 近期越来越多头部的企业家,知名专家都在频频为企业平台化发声。商界管理圈子一时之间好不热闹。简单略作梳理就不难发现连近年来有关“平台”的书都越来越多。其实平台是个老概念,早在当年春秋《左传》中则有“鸟则良木”之说,而当下https://www.yoojia.com/ask/17-11916211104416403498.html
2.企业的平台化管理实施平台管理需要的转变       平台,一定是整合了多个流程、多个组织机构、多个人、多种数据资产,平台管理者一定要从全局视角触发思考与工作,需要不停的跨界,捞过界,承担很多接口、统筹、实现不同人的差异化需求的工作,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工作特征,与工业时代的流程分工,要求对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69715578327437972.html
3.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专栏之七企业形态之变:平台化随着企业不断平台化,随着工作不断云端化,随着个人影响力不断无边界化,激励个体不断创造的将越来越来自最深层的价值观:信念。从这个层面上讲,平台的信念就是平台对于参与个体最强大的激励。 2017年7月到2019年1月期间,我担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期间,尝试在大学的学院层面来实践“平台化管理”。运用“https://www.suibe.edu.cn/ai/2020/0210/c7640a96512/page.htm
4.什么叫软件系统的平台化软件平台化的好处什么叫软件系统的平台化 软件系统的平台化 是指将一个软件系统或解决方案构建为一个通用的、可扩展的基础架构,以支持多个应用、服务或功能在其上运行和集成。平台化通常意味着从一个专门为某个特定业务需求开发的系统,演变为一个可以支持广泛应用场景的基础设施。这样,其他团队或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快速构建https://blog.csdn.net/xuanyuanjiaqi/article/details/144269757
5.产品设计思考:浅析平台化架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在我的理解,平台化是一种底层功能的架构方案,其实现的是将业务从业务耦合,多头管理,刚性支撑到业务分治,归口管理,柔性支撑的架构转变。 这么说可能不太好理解,让我来解释几个概念: 1、业务耦合-业务分治 这里说的业务耦合,并不是指正常的业务耦合,而是是指过紧的,不健康的耦合。 https://www.woshipm.com/pd/560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