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闻学基础概念辨析(一)什么是融合(二)什么是媒介融合(三)什么是融合新闻学融合融合是通过多媒体组织的合作和写作,利用多渠道、多平台发送更丰富的新闻和信息,以最大限度地传播给更多的公众。
融合作为新闻学的一种形式,是24小时在新闻编辑部不断发生的采编过程,在这里采编人员为多媒体平台写作,出版制作多媒体产品以达到与受众之间最大程度的互动。
(P7媒介融合国内代表性观点有四个:1.形态融合论2.组织融合论3.规制融合论4.大媒体论(全媒体论)媒介融合的广义与狭义广义:媒介融合描述的是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具体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的需求为指向,由网络融合、媒体融合和内容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
狭义:媒体融合描述的是近年来国际传媒业的一种新作业模式,它是相对于过去各类媒介产品分立而言的。
(P12)融合新闻融合新闻是与传播平台融合相对应的新闻传播方式,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包括多媒体采集、统一平台加工、多媒体发布和受众互动等过程(P13)。
细节辨析多媒体采集是指同一条新闻,同时使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flash等多种媒体技术手段来采集。
统一平台加工是指一个统一的多媒体编辑部对采集到的新闻进行多媒体整合和深度加工。
多媒体发布是指同一条新闻同时发布文本的、音频的和视频等多媒体文本。
2.以产品为中心,这种模式依赖于网站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处于金字塔底端。
3.以平台为中心,这种模式侧重对信息获取平台的建构,处于金字塔中端。
媒体人才缺乏,缺乏在哪1.操作技能的缺乏2.融合意识缺乏3.思想观念上的抵制第二章融合新闻的发展历程融合源流的两个层面:个体层面、媒介组织层面个体层面:一般记者-----全能型超级记者媒介组织层面:单打独斗----媒介聚合融合新闻的社会动因(一)技术动因一方面技术本身具有推动经济形态变革的作用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发展也推动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影响了人们的感知、感情、认知和价值观(P37)。
(二)经济动因(三)受众动因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演进,媒介产品和信息信息越来越丰富,人们对信息的交流的速度、深度、实用度以及愉悦度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出个性化差异(P38)。
坦帕新闻中心较早进行媒介融合试验并取得成功的典范。
新华社多媒体中心2009年4月24日迈出了国家通讯社向多媒体业态发展的的第一步“中央厨房”模式2014年——以《人民日报》为例中央厨房的组织模式在组织架构上,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打破了过去媒体的板块分割的运作模式,专门设立总编调度中心,建立采编联动平台,统筹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工作格局。
为提升内容质量和产品的多样性,让媒体人的创意产生更大的内容价值,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创新机制,另建了一条崭新业务线——融媒体工作室,鼓励报、网、端、微采编人员按兴趣组合、项目制施工,资源嫁接,跨界生产,充分释放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这也是“中央厨房”从重大事件报道迈入常态化运行的全新尝试。
“中央厨房”类型内控型(对内)和聚合型(对外)聚合型“中央厨房”是指以打造聚合平台为目的指向,通过聚合其他媒体、单位的内容生产资源,搭建平台,再将内容分发给其他媒体、单位的生产模式。
内控型合并部门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整合各部门的资源,把媒体集团内部各个子报、部门以及新媒体部门的记者、编辑、视觉、技术人员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指挥、调度。
偶发性中央厨房偶发性中央厨房也较为常见,依然是在两会中比较普及。
2017年全国两会,四川广播电视台在北京搭建了近三百平米的“中央厨房”,跨平台整合了全台采访、编辑、技术力量,组建近百人的报道团队,统筹安排“大屏”电视栏目和全媒体产品矩阵的报道内容。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在全国两会上建立了“中央厨房”,技术团队与编辑团队合作拆除“围墙”,尝试生产可视化程度高的新媒体产品,在形式、内容、品质、数量等方面实现了两会报道的多重突破。
通过观察这些各种各样的“中央厨房”,你认为它们在空间架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特点在新闻生产中有哪些影响?“中央厨房”与媒体融合的关系是什么?“中央厨房”模式是否可以嫁接到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第三节融合媒体的现实发展在我国2009年,南方报业集团正式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理念,成为我国首批向全媒体转型的媒体之一。
全媒体是指打通传统媒介界限,在数字介质上,构建全新的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内容平台,并打破原有的刊发和播出平台,实现全天24小时滚动内容提供。
第三章融合新闻学的报道主体第一节融合新闻记者密苏里大学2005年9月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新的“媒介融合”专业,在“交叉”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P65)融合新闻记者的转型(一)全能型融合记者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能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和互动的新闻传媒人才(P68)。
记者开始跨媒体平台工作,向掌握我写作、摄影、摄像、剪辑等技巧的复合型人才转变,成为“全能型记者”(P68)。
(二)信息的筛选者/知识的管理者信息爆炸时代(三)信息服务的提供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记者应当细分信息,针对不同受众的偏好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定制服务,实现信息服务的无时无刻不在,并与受众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P72)。
所以,融合新闻记者就需要具备以下技能:(一)跨媒体平台信息发布技能(二)海量信息的真伪辨别能力(三)融合新闻的多次开发能力全媒体时代-------->智媒时代智媒时代的媒介融合智媒时代的三大特征第一,万物皆媒。
过去媒体是以人为主导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所有的智能物体,智能机器在某种意义上都有可能媒体化。
第二,人机共生。
当人和智能机器碰撞在一块之后,他们会形成一种相互的协作,会带来全新业务的模式。
第三,自我进化。
在深层次互动之间,人对机器的驾驭能力,以及机器对人感知能力,领悟能力会相互促进。
智媒时代记者的角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智媒时代的媒介融合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智媒时代记者的工作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第二节融合新闻编辑新闻编辑:现代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成品生产过程中的决策、组织、选择加工、版面设计等专业性工作的总称,同时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
(P77)编辑处于信息的采集者、记者和受众之间,担任着信息的决策、选择、优化和表现等工作。
融合新闻编辑的基本素质1.掌握多种媒体技术;2.熟悉不同媒体的内容编辑;3.协调统筹能力(新闻资源和人力资源)4.融合编辑策划能力编辑策划内容包括1、报道的范围和重点;2、报道的规模和进程;3、报道结构和方式;4、报道资源配置和报道运行机制(P87)第三节融合新闻管理(一)流程管理简单化和高效化在融合背景下,各种媒介形式都可以转化为数据流以实现共享与自由转换。
(P93)(四)资源管理办法就是在媒介集团内部建立一个跨媒体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新闻信源、新闻采写编播等资源的共享,同时在外部建立一个国际国内的新闻交换网络(P94)。
新闻资源新闻环境资源新闻信息资源新闻受众资源新闻媒介资源(五)融合新闻人才管理强调不同岗位之间的团队合作。
融合媒介需要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与此同时,网络成为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管道和通路(P144)报纸转型的核心必须抓住纸媒相较于网络媒体的独特性!思考:相较于网络媒体,其传统媒体有什么样的独特性?网络媒体的最明显优势在于其海量的存储功能与方便快捷的渠道优势,而报纸的明显优势在于其内容的生产与再加工能力(P144)。
二、新闻资讯市场的改变(一)去中心化的内容生产1、UGC:UGC(UserGenerate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P150)。
UGC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互联网领域,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
UGC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概念兴起的。
UGC的发展趋势(1)PGC/PPC专业内容成产(2)移动UGC的逐步繁荣2.公民新闻一般的公众能够在不依赖大众媒体的基础上,对时事发表独立的观点,以此促进舆论乃至组织的形成,从而影响媒体和公共事务的决策。
这种“互动新闻”或“参与式新闻”的新闻形式就是公民新闻(P150)。
较为著名的案例韩国的OhmyNews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iReport台湾的PeoPo公民新闻(二)定制化的信息消费1.点对点的定制化消费模式RSS订阅RSS订阅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即ReallySimpleSyndication(简易信息聚合)。
RSS以其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但是也助长了信息高度重复。
算法新闻算法新闻是运用智能算法工具自动生产新闻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过程、方法或系统,它包括信息采集、储存、写作、编辑、展示、数据分析及营销等业务的自动化实现。
该表述更准确地揭示了新一代新闻生产的本质特征及基本规律。
2.点对面的定制化消费模式3.交互式的传播渠道麦克米兰和唐尼斯提出互动程度高低的三个层次:单向沟通、双向沟通、虚拟社区。
由此,所着重的不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多的是侧重于资料库的功能(P157)第二节媒介融合下的全媒体转型报业数字化可以从内容、平台和渠道三方面入手,转型成为基于网络的信息提供商(P157)。
一、全媒体的内容生产基于内容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定位,传统报业需要向内容数据库转变,以内容产业为根本,凸显传统报媒内容资源的强势地位(P158)。
尝试回忆,之前上过的网络媒体的盈利模式,谈一谈作者希望报业转型走得是哪一种?内容产生的两个取向(1)独家的原创内容(2)将已有内容重新“切碎、打包、重新包装”的集成内容独家原创内容的付费化取向第一条路径的可能化路径:知识付费。
第二条路径采用算法新闻的方式。
(一)多渠道的信息搜集1.利用微博、博客用户提供的新闻资讯;2.开发论坛服务,对论坛内容进行二次加工;3.开通公民投稿系统,建立由用户直接提交新闻文本、新闻图片、新闻视频、音频材料的投稿渠道;4.积极运用新技术,在媒介集团内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二)多主体的内容生产多主体型的内容生产是指针对不同的媒体平台,有选择地采用不同的信息加工标准、加工方式、信息处理首府案和信息表现形式。
国内外报业集团自办网站上普遍设立了“视频”、“播客”、“直播”等频道。
流媒体流媒体(streamingmedia)是指将一连串的媒体数据压缩后,经过网上分段发送数据,在网上即时传输影音以供观赏的一种技术与过程,此技术使得数据包得以像流水一样发送;如果不使用此技术,就必须在使用前下载整个媒体文件。
全世界最大的流媒体服务商是Netflix(网飞)Netflix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也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流媒体平台,即百度公司旗下的爱奇艺。
二、多层次的资源共享(一)数据库资源共享(二)互动性资源共享(三)区域性资源共享目前我国探索比较早的区域联盟平台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奥一网。
奥一网隶属于广东南都全媒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南都全媒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融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长,致力于建设以新闻互动为核心的城市门户,具有"杂交、两栖、混血"特点,即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杂交,线上与线下两栖,印刷工业与互联网混血。
奥一网坚持"看见了一切"的价值理念,致力于打造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门户网站、最有影响的24小时多媒体新闻平台、最大规模的网络社区和无线城市门户。
腾讯网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打造的大楚网、与重庆商报联手打造的大渝网腾讯网与地方优势品牌都市报共同出资建立地方新闻独立页面,增强新闻业务竞争力和区域消费市场渗透力,将自身塑造成地方性门户网站这或许也可以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某种路径,即借助已经很强大的互联网公司。
三、多媒体的信息传播(一)依托移动终端拓展传播(二)依托社交媒体拓展传播(三)依托报业新媒体拓展传播第三节融合新闻下的跨媒体重构融合新闻的内容重构关键就在于全方位的技术运用和在全媒体基础上整合新闻传播,建立新的内容体系和流程。
一、互联网生存(一)互联网思维(二)多样化技能(三)新媒体战略(四)区域化网站目前我国报业新闻网站大致分类:(1)单个报媒兴办的网站;(2)报业集团兴办的网站;(3)由各地报业集团及媒体主办的综合性新闻网站;他们是互联网本地新闻的重要源头。
(4)地方重点新闻网站。
由当地的宣传主管部门(或政府新闻办公室)牵头,整合区域内主要新闻单位力量建立的大型区域性门户网站。
千龙网,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批准,由北京日报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社、北京晨报社等京城主要传媒共同发起和创办的国内第一家综合性新闻网站。
一、设置方式。
地方报业集团网站主要采用两种设置方式:(1)设立地方报业集团网站,其余下属报纸不再另设网站,改为在网站主页面罗列出来,以电子报的形式提供网络阅报。
(2)地方报业集团设立官方网站,下属部分报纸也单纯设置官方网站。
二、合办方式三、品牌效应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是以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为龙头组建的党报集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榜。
新闻媒介客户端的发展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蓝海时代,东澎湃、西上游,南并读,北无界,中九派蓝海所谓的蓝海,指的是未知的市场空间。
企业要启动和保持获利性增长,就必须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这其中包括一块是突破性增长业务(旧市场新产品或新模式),一块是战略性新业务开发(创造新市场、新细分行业甚至全新行业)。
澎湃:平面内容团队以完整建制实现全员转型“澎湃新闻”脱胎于《东方早报》,也是国内目前传统媒体转型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按照澎湃新闻总编辑李鑫的说法,这是“平面媒体内容(团队)以完整建制最大规模进入新媒体”。
与其他媒体不一样的是,《东方早报》创办“澎湃新闻”并非成立一个新媒体部,而是300余名采编人员全体转型。
“澎湃”的成立彻底改变了《东方早报》原有的生产模式,并成为整个流程中的核心,真正做到了“数字第一”(digitalfirst)。
澎湃新闻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口号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
澎湃新闻“主打时政新闻与思想分析,生产并聚合中文互联网世界中优质的时政思想类内容。
”澎湃新闻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致力于新闻追问功能与新闻跟踪功能的实践。
澎湃新闻有网页、Wap、App客户端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
比较有影响力栏目,如中国政库、中南海、打虎记、人事风向、一号专案、舆论场、知识分子等。
上游新闻做一个城市的联结中心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新闻客户端“上游新闻”于2015年11月5日上线,由《重庆晨报》团队运营。
与前述新闻客户端纷纷引入业外资本不同,“上游新闻”完全由报业集团出资。
“上游”从原创内容、高品质的严肃新闻入手,下一步则从“服务”方面更多着力,并朝平台方向发展,引入一些机构、个人作为内容生产者。
不过,总体而言,“上游新闻”的差异化策略并不清晰,在版面、栏目设置上没有明显特色,对于原创/转载的定位也比较模糊。
其倡导的“一个城市的联结点”的功能,目前尚未有明确的体现,这可能是受制于资金、技术、人才和理念。
并读新闻开创“新闻、社交、分成”业务模式“并读”的定位是“有趣、有用、有钱赚”。
它将新闻嵌入社交场景,“阅读即享现金收益”。
在内容风格上,“并读”强调互联网思维、青年人思维,更多采用图片、图表、数据,让读者轻松了解新闻。
在生产上,“并读”从南都外部组建团队,希望采编团队跳出传统媒体路径,更好适应互联网思维。
目前并读新闻采编团队中,不少编辑都是“90后”。
无界开创传媒集团、互联网资本、地方政府三方合作模式“无界新闻”上线于2015年9月16日,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集团、财讯集团、新疆自治区政府。
与其他客户端不同,“无界”以原创为主,立足于“一带一路”,主打时政和商业。
财讯集团旗下拥有《财经》杂志等一批高品质媒体,有助于“无界”的内容品质提升。
在经营上,“无界”用“母体+模块”双层结构,搭建崭新的运营模式。
“无界”除了“无界新闻”,还有几个板块:无界智库、无界新辉大数据、无界新盟文化、无界基金(公益)。
其执行主编黄志杰表示,“无界”是新闻立身,但“无界”不能只是一个资讯平台。
“我们希望不断在上面增加板块,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九派新闻地方党委主导的一场新媒体变革2015年6月,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成立长江全媒体公司,推出主打原创新闻的新媒体“长江新闻”。
但三个月后,9月23日,“长江新闻”突然宣布更名为“九派新闻”。
此次股权变更是武汉市委主导的。
市委领导认为,在新媒体舆论场中,武汉市委缺乏话语权,地方党委政府也必须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因此希望做一个“内容加服务”的产品。
新的“九派新闻”定位于全国性舆论平台,以“大数据技术”构建新媒体产业融合平台。
战略方向的巨大转变,起因是“避免同质化”。
数据新闻、前沿思想、延伸产业链是“九派”的主攻方向。
“九派”不仅仅做新闻,还包括本地服务(如旅游、饮食)、舆情分析、互联网金融等,这就是“延伸产业链”。
第七章融合新闻流程新闻业务的工作流程,是指新闻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运转及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
流程再造的趋势(一)科学技术改变:促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二)传播环境改变:促使单向传播改变,采编角色变化;(三)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改变:手机促使移动文化产生。
手机媒体让受众从“客厅文化”向“移动文化”转变,并与其他媒体实现无缝连接,让受众真正感受到“信息”无处不在(P225)。
●融合编辑:报道流程的核心新闻资源提供者新闻流程管理者新闻故事构建者多技能报道者一、新闻资源的提供者从传统媒体记者采访、发布新闻拓展到专业记者和“草根记者”采访、提供信息相结合。
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这个角色涉及信息的搜集、集成构建和内容管理,同时还涉及信息机构之外的途径,寻找出有价值的新闻(P226)二、新闻流的管理者新闻管理中厘清信息的关系和层次,拓展信息的深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受众接受信息的效率(P228)。
●新闻编辑需要“明确不同终端之间内容的区分,协调传媒内部生产,使同一新闻选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