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冷链市场十大模式对应玩家及背后业务逻辑

进入十四五以来,冷链行业明显的变化是试图进入或已经入局冷链赛道的各类企业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变得更加积极和活跃。这类玩家有三个特点:一是体量庞大实力雄厚,二是跨界入局弯道超车,三是着眼于冷链上下游全链路的构建。

这些企业大概归为十大类(注: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1.传统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代表企业:CJ荣庆、郑明物流、新夏晖、恒伟、澳德等他们是冷链物流的老兵,目前很多传统冷链物流企业正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探索,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1、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2、创新全方位的服务发展模式;3、产品的升级;4、全国性网络的拓展。

2.中字头

代表企业:中外运冷链、中远海运、中集集团、国铁集团(中铁特货、中铁快运、中铁集装箱)、全国供销社系统等。这类企业在冷链方面的布局更多是围绕冷链新基建,实现不同层级和节点的骨干网络建设和链路的互联互通。同时致力服务于国家战略,围绕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乡村振兴等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代表企业:首农集团、光明集团(领鲜、海博)、越秀集团、首发物流、各地港口集团(山东港、宁波港、盐田港)等。

这类企业更聚焦于以冷链物流为切入点,为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区域协同战略保驾护航。另外,地方国企龙头依托产业资源、基础设施、政策保障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在城市化冷链服务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3.快递快运头部企业

代表企业:中通、韵达、德邦、跨越等

除了已经在冷链产业发力的顺丰冷运、京东冷链之外,以上这些快递快运巨头也步调一致的进入冷链物流领域。他们的优势在于采用加盟方式并依托既有的运力网络和服务网点,迅速在冷链大运力赋能、大网络协同方面给予冷链合伙企业以助力,突破区域壁垒。

4.多元化布局的房产企业

代表企业:万科、玉湖、龙光、碧桂园、华南城等

众所周知在房住不炒的国家政策基调下,万科旗下的万纬物流已经在冷链物流方面布局颇深,随着冷链在城市保障方面重要性的不断体现,龙光、玉湖、碧桂园等也在寻求冷链之于企业转型的着力点。目前来看,冷链产业新区(深加工、央厨)+自营社区渗透相结合的模式有很大探索空间。

5.物流地产和仓储

代表企业:黑石集团、第一产业、美库、瀚溥、新宜中国、亚冷等。

这里不谈普洛斯等进入冷链市场比较成熟的物流地产企业,仅仅这两年开始全国范围内拿地建设冷链园区的企业就不在少数,在经过疫情的推波助澜和国家监管政策趋严的大背景下,高标冷库会需求激增,兼具多温区、集约化、共享式特点的2.0版冷链园区和冷库是客户首选的目标。6.从企业自营走向第三方

代表企业:双汇、新希望、卫岗、百胜、云通、绝配等。这类企业走的是典型的由内而外的道路,经过多年承接内部业务的磨合和炼内功,完全具备了开展第三方冷链业务的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从集团角度考量,有必要让企业物流加速走出去,通过接受更快更新的变化挑战,来为内部业务起到反向赋能作用。

7.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升级

代表企业:维尔康、万邦、地利、红星等。随着国家不断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经过疫情的冲击,我国农批市场正在被迫提速转型升级,禁止活禽交易、批零分离、物流分时分级等成为新农批的基本要求,这其实会深刻改变过去农批市场冷链基础设施不健全,冷链交易环境不规范的现象,强化农批市场冷链属性。这些企业基本也是去年的第一批国家骨干冷链基地。8.农产品供应链企业

代表企业:锅圈、美菜、蜀海、优合、冻品在线、望家欢等。

冷链物流是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他们可能不会全部去做冷链的重投入和自运营,但随着自身体量、规模和网点的扩大,如何调度高效的冷链仓干配资源,和高质量的冷链服务体系支撑更长远的发展,是这些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他们会更多考虑冷链信息平台,冷链标准化的建设。

9.新零售及电商企业

代表企业:美团优选、盒马、橙心优选、叮咚买菜等

传统冷链物流企业无法快速满足这类企业冷链物流的需求,他们选择了部分自建冷链,更多是保障越来越多SKU品类新鲜度,降低产品流通损耗,满足消费者购买体验。产地仓、中心仓、网格仓、移动冷库、前置仓越来越成为他们投建的重心。

10.网络货运平台

代表企业:满帮、滴滴货运、福佑卡车、货拉拉、瑞云冷链、优路仕等。

司机的管理一直是难题,企业不愿意养车,所以大量冷藏车在司机手中,另外订单和货量的碎片化是冷链市场的必然趋势,这背后需要有强大的信息对接和闲散运力整合平台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冷链的车货匹配+专线/城配运力平台的诞生也是必然趋势,当前有很多用户会在订单量波动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此类平台进行冷链承运,因为价格和服务更灵活,但是质量保障和稳定性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这十大类企业会选择这个阶段齐齐进入冷链市场?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认为取决于几方面因素。

一是政策引领,国家对于冷链产业前所未有的重视,冷链产业专项规划、新一批国家骨干冷链基地、冷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都在酝酿当中。二是规范发展,冷链市场监管环境的不断成熟,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强标已经开始实施,下一步的禁止活禽调拨等,良币驱劣币的条件已经具备,大家能够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展开竞争。

三是管理升级,形势下对冷链物流企业的能力提出考验,疫情常态化、食品安全、消费升级、全渠道销售、订单碎片化、电商化、2C化等,也对企业的硬件、软件、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需求驱动,更大的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正在被打开,消费端的数字化已经完成,互联网巨头争夺生鲜市场是必然,社区团购加速了C端市场的爆发,同时也来自于三线四线下沉市场的网络需求。

THE END
1.深航货运123456 航班动态 运单查询 航班号: 日期: 出发地: 目的地: 最新资讯more >> 09 10 深航关于2024年冬春换季航班计划的通知 12 03 深航关于2024年夏秋换季航班计划的通知 04 12 关于举办危险品4、5类人员基础知识培训班的通知 进入深航官网 掌上货运 https://cargo.shenzhenair.com/
2.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https://pxglpt.zjedu.gov.cn/
3.3年试点即将到期,电子印章将成网络货运新动力即将到期现印发有CA数字证书支持,无论是签署人的身份还是文件内容都能验真、防伪,确保平台的每份交易数据都真实、有效,满足政策监管需求。 变化4:业务信息必须完整、长期储存 (以上内容源自交通运输部官网) 针对网络货运平台的经营管理,新规规定交易中的托运人、服务信息、实际承运人等信息做出了3-10年存管需求。 https://blog.csdn.net/yinzhangguanli/article/details/103065879
4.2022货运行业大调整!梳理国务院公安部交通部等多部门发布新政策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文件中,针对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中指出: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广标准化托盘带板运输模式等。 货运平台计价规则需向社会公开实时显示抽成比例 4月11日,交通部公布《2022年开展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工作方案》,方案针https://www.yoojia.com/ask/17-12134041606490822218.html
5.延期2年!网络货运政策延期至2025年底网络货运政策延期至2025年底 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道路货物运输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规范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维护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秩序,保护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http://www.360che.com/law/231229/187048_2.html
6.干货分享网络货运政策规定的业务模式发票政策涉税风险税务目前全国网络货运平台有上千家,如果大部分在同一领域,例如整车、大宗、同城等里竞争市场,内卷迟早会出现,只有在自已擅长的领域,在市场上突出差异化价值,结合自身特有的优势通过网络货运平台的协同能力来提升竞争优势,这样整个市场才会达到百花齐方的效果。 一、政策规定的业务模式与监测要求 http://zgwlsh.cn/nd.jsp?fromColId=-1&id=448
7.零售流通周报回购19亿,顺丰成上半年A股“回购王”;蜜芽APP将日前,抖音官方宣布,抖音电商联合火山引擎推出电商应用云服务平台抖店云,通过云端数据容器,打造弹性的云计算资源、可靠的安全服务、高效的数据推送服务以及标准化的网关服务,助力保障抖店生态开发者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并享受抖音电商的云端生态资源。目前,抖店云正式开启服务商招募。 https://www.tmtpost.com/6175801.html
8.2024合肥县区中首发!高新区“1+3+N”政策体系(2024四、网络货运平台发展 13.运单奖励。 鼓励网络货运企业按要求向安徽省网络货运服务平台上传运单数据,根据双向约束原则,给予运单奖励。 14.运费补贴。 鼓励网络货运企业发展,根据双向约束原则,对网络货运企业在安徽省网络货运服务平台审核通过的运费金额给予补贴。为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平台运费达到一定规模的,在运营补贴的基http://www.achie.org/news/gxq/2024020122362.html
9.网络货运行业的“补贴”生存法则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网络货运企业已经突破三千家。可见,网络货运企业之间的角逐日渐激烈。那么,在现有的税收政策下,庞大的网络货运企业如何摆脱“内卷”压力? 假如地方政府授予的财政奖补政策被取消,网络货运平台是否将面临着全额负担增值税销项税、企业所得税的问题,进而导致大量网络货运企业无法继续开展业务,甚至面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26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