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凳、木拱桥、木质消防卡车……做了50多年木匠的阿木爷爷,不用钉子和胶水,仅靠古老的榫卯工艺,就能造出许多有趣而精致的物件。
柴油机、发电机、搅拌机……毕业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林果儿,回到家乡将一件件破旧的机电设备「变废为宝」,被称作「重工业版的李子柒」。
出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创作者往往不了解海外平台。与此同时,林果儿、阿木爷爷等内容创作者,早期都是个人博主,精力十分有限。
中文创作者出海有什么机遇以及挑战?国内和海外的受众偏好有什么不同?爱范儿对话了两位创作者和一家专注YouTube的MCN公司,从他们的故事里一探究竟。
更沉浸的视频,更受海外观众欢迎
▲图片来自:紫牛新闻
所以在出海之前,林果儿已经在国内市场做出了一点眉目,但主打的是竖屏,活跃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和抖音。
刚开始涉足短视频创作时,拍摄过程不可避免得粗糙,林果儿不太讲究镜头的切换,偶尔拍摄近景或者特写细节,用手机剪出来的视频往往也不够顺滑,有时还会卡屏。
决定出海YouTube之后,林果儿基于原本竖屏的内容,加了一个设备,将视频做成横屏,在介绍讲解、细节拍摄方面都更加细致。
这也和YouTube自身的调性有关,平台推荐的视频时长一般都在10分钟以上,不像竖屏短视频那么碎片化,意味着延续之前的创作模式是行不通的。
▲动图制作自:YouTube@林果儿
到目前为止,林果儿基本都是独自完成机器修理和拍摄剪辑,保持一周一更的频率。
虽然拍摄技术逐渐进步,出海对林果儿的挑战仍然存在,一方面是语言,另一方面是运营方式。
因此,出海之后的林果儿会更加注意拍摄,不能直接省略几个维修步骤,否则视频剪出来会有逻辑的缺失甚至空洞的感觉。她也看过一些国外博主的机械翻新视频,比她目前做的还要精细、沉浸和慢节奏。
目前,出海已经做出了一点成绩,转型是林果儿正在考虑的问题。
其实,机械维修之余,林果儿也做过轮胎桌椅与钢铁摇摇椅,动手建造过竹屋和狗窝,技能横跨木工、瓦工、水电工,那么从全机器过渡到机器加其他内容,似乎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短视频这一行,起步早很重要
阿木爷爷真名王德文,是一位喜欢研究榫卯结构的老木匠,在这一行深耕了50多年,YouTube频道的大部分视频是手工制作精巧的木质小家具或玩具,同时也有木拱桥这样的「大件」,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脑海里自带CAD系统」。
▲图片来自:iresearch
和父亲从小学习木工类似,阿木爷爷的儿子王宝成接触短视频行业同样很早。
2013年,从GIF动图起家的快手刚刚转型为短视频社交平台,短视频仍在萌芽期,王宝成已经在搬运搞笑类视频和制作原创动画。2017年下半年,王宝成开始实拍短视频,并不只是拍摄木工,同时也做美食内容,都是以父亲为主角。
这是一个「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式的故事开头。
但在有出海意向并和MCN公司接触后,王宝成才真正知道,在木工这一行,他们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国内外专门拍摄木工的博主都不多见。
2018年年末,王宝成决定专注做木工内容,输出以个人IP为主的传统木工形象,「也就是抢先登陆」。
▲图片来自:YouTube@阿木爷爷GrandpaAmu
之前的王宝成不太拘泥于制作过程,毕竟父亲做木工活做了好多年,他也耳濡目染地看了许多年,更喜欢尽快看到成品的感觉。
意识到自己是第一批木工行业的短视频创作者,并参考了MCN的建议,王宝成决定将视频时长拉长,展现榫卯工艺的整个制作流程,展示锯、凿、磨、钻等每一个细节。原来三五分钟的视频,调整到8分钟甚至10分钟以上。
目前,阿木爷爷的账号在国内入驻了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视频号等20个平台,国外则主要是YouTube和Facebook。
▲动图制作自:YouTube@阿木爷爷GrandpaAmu
每当拍摄好一个视频,会有无声、有声、横屏、竖屏等三四种素材,王宝成再根据自己和MCN的运营经验,从时长、受众习惯等判断哪个平台适合放哪种形式。
根据经验,YouTube更适合横屏的长视频。在王宝成看来,这是文化差异的结果:
比如国外也有各种各样的钻孔设备,但阿木爷爷无需电力的手工钻让海外观众觉得陌生,从而产生兴趣,拍摄时会有更多特写。参照这样的逻辑,YouTube视频涉及几个镜头的部分,国内可能一个镜头就够了。
国内传统文化,都适合走出去
成立于2017年的小五科技,是一家深耕YouTube的MCN公司,致力于帮助中国内容创作者出海。
MCN,全称为多频道网络,是内容生产者和视频平台之间的中介,帮助创作者解决推广和变现的问题,再以一定的比例与创作者分成。
在小五科技CEO朱丹俊看来,传统文化都适合走出去,在这个大前提下,小五科技会再进一步向下梳理,思考海外观众更可能看得懂或者感兴趣的内容。
▲同步多语种字幕.
「手工手作、田园文化、武术、美食等等都可以,但是有视频时长、不同国家受众观看习惯等的区别,这就需要具体的运营策略磨合,针对各类出海博主的运营策略是不同的。如果问什么能做呢,其实这些都能做。」
大多数时候,在出海这件事上,MCN是主动出击的一方。为了找到合适的出海创作者,小五科技会在国内各个中长视频或者短视频平台寻找和邀约。
那么什么样的创作者更适合出海?小五科技的标准就是:看数据。
其中,YouTube同品类的视频或者频道的数据是很重要的参考,然后小五科技再评判国内外平台的差异化以及创作者未来的潜力。
一般来说,对于他们看好的品类,小五科技会招募更多的创作者,同一品类的不同创作者也有不同的合作模式。另外,内容更新的稳定性、内容创作者对于出海的意愿也是衡量标准。
合作意向达成之后,MCN和创作者在出海方面的合作,并不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
▲小五科技部分服务.
然而,创作者出海,让传统文化走出去,不是李子柒、林果儿和阿木爷爷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自成一片生态。
▲图片来自:新华网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的短视频生态已经足够好,内容创作者变多,所以相当一部分内容也可以溢出到海外。
未来,创作者出海又会面临怎样的形势?
一方面,观众对内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细分品类不断产生;另一方面,和MCN合作的个人创作也会更多,创作者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更稳定地做内容。
之后,小五科技会对YouTube在2021年7月推出的短视频平台Shorts做更多的运营,包括直接和抖音、快手的创作者合作。
全世界都在TikTok化,为了符合观众的观看习惯,竖版短视频是大势所趋。当然更实际的是,因为门槛低的原因,超短视频的内容创作者基数远远大于中长视频,这意味着MCN服务的客户也将会越来越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