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刘少奇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写给亲属和家人的一封封弥足珍贵的书信,虽也讲些家长里短的小事,但谈得更多的是学习成长和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体现了一个伟人的家国情怀。这些家书,微言大义,语重心长,谆谆嘱托,催人奋进,既反映了刘少奇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也彰显了他把家庭教育融入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作风建设的精神风范和高超艺术。今天,阅读这些书信,仍很有启迪意义,令人深思。
我是共产党员,不能随便行使自己的职权
培养自己成为国家的一个有用的人
刘少奇教育孩子们要立大志,具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自觉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服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促进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长子刘允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学习期间,刘少奇多次给他写信,嘱托他“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当他学业即将结束时,刘少奇又写信给他,希望他回国工作,“祖国和人民等待着你的归来。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能无条件地牺牲个人的利益而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刘允斌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学成归来后,在第二机械工业部从事核工业研究工作,成为我国著名的原子能专家。
刘允若是刘少奇的二儿子,在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期间,因为一些原因,想转学转系。针对刘允若的思想问题,刘少奇认为,允若的问题,主要是思想问题即世界观问题没有解决。为此,他多次给允若写信,耐心劝导,希望他:一是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俯首甘为孺子牛”,牢记“不要骄傲,不要看不起人,要尊重大家的意见,要肯于为大家的事情吃一点亏”;同时“虚心听取同志们的批评”,有“中国古人所说的‘闻过则喜’的态度”。二是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要首先考虑集体的利益,把集体的利益摆在前面,把个人愿望、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当个人愿望和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肯于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你应该下决心成为这样一种人,决心改造自己,加强这方面的锻炼,经常注意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有错误立即改正,否则,你将不会成为一个真正对人民有用的人”。三是要树立“为人民而学习,为人民而工作的观点”“学会一门本领以便为祖国服务”。这样,才能“培养自己成为国家的一个有用的人”,“不要辜负祖国和我们对你的期望”。
刘维孔是刘少奇的侄孙女,1957年从北京实验中学毕业后,未考上大学,听从刘少奇的建议回老家湖南省宁乡县务农。回乡前,刘少奇和她谈话说:“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解放全人类的决心和毅力”,希望她“去掉资产阶级思想”,“服从祖国需要”,回农村工作,“当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1958年5月29日,刘少奇给刘维孔回信,“你应当抛弃一切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思想,确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下定决心,同劳动人民一道,在你们的手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完全可能的,也是今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你们应当有这样的大志气”。
我们希望你能决心做个进步的、革命的青年
刘少奇重视孩子们政治上的进步和思想认识的提高。他认为,青年人“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求得进步”“才会有好的发展前途”。1963年,刘少奇出访东南亚四国。其间,正逢上中学的女儿刘平平14岁生日。5月9日,刘少奇和王光美写信给平平,祝贺她14岁生日。刘少奇在信中写道:“我们希望你在满十四岁以后,认真地考虑一下:你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青年?”“我们希望你能决心做个进步的、革命的青年,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雷锋式的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能够真正继续承担起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现在学习要认真、刻苦,热爱劳动,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关心集体,关心国内外大事,为了人民和集体,可以有所牺牲,并且注意锻炼身体。将来,党和人民需要你做什么,你就可以做好什么工作。”“从现在开始,你就要以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共青团员应做到的事,你都要做到。”
为了帮助孩子们进步,刘少奇在信中经常引用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和伟人事迹,鼓励他们成长。如引用马克思的“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一切事的开头总是困难的”来说明要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解决各种矛盾。引用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说明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肯于为别人的事情吃亏。指出“孙中山、鲁迅学医,毛主席学教育,不会妨害,只会帮助他们后来成为政治家、文学家和党的领袖”的事例,说明不只需要学好一门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各方面的知识,这样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