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头部平台将用户牢牢握在手中,而其他外部新品也很难建立自己的用户基础。但因为疫情,社交领域迎来难得的机遇,除了Clubhouse这样因为技术普及导致耳朵经济兴起的产物外,垂类社交是另一个机会点。很明显的一个例证是,社交产品的融资信息不断,如以游戏工具起家的垂类平台Discord(正在破圈)。
智能机普及,垂类平台覆盖的用户也能以亿计
相比之下,TikTok是近期唯一一个实现大规模发展,同时还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消费者社交平台。该平台建立在音乐短视频应用Musically的用户群基础之上,但即便如此,TikTok目前也依然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营销成本以维持现有客户群。
随着智能机的逐步普及,目前全球已经拥有35亿智能手机用户。也就是说,即便是专注于某一“小众”群体的社交平台,如今也能够吸引数以亿计的用户。随着人们对共同话题的要求逐渐提高,许多用户也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精心挑选更有意义的交友体验,并最终进入垂类社交网络。
通过采访垂类社交领域中的众多创业者,我们总结出了早期垂类社交产品的五个成功要素。在概述完这些关键要素后,本文还会讨论最具发展潜力的几类垂类社交网络。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的“社交网络”将被定义为用户发布、消费内容或参与内容互动的平台。用户之所以会涌入这些平台,是因为无论在自行发布、还是观看其他用户发布的内容时,都能从中获得愉悦感。也就是说,本文排除了包括约会和招聘平台在内的功能性专业垂类平台。
垂类社交网络成功的五大关键要素
即使是社交/社区,解决用户核心需求的工具依是关键
此外我们也看到,有些社交平台还会通过构建差异化功能,从而解决用户群的特定需求,最终实现发展。虽然某款产品可能不是某个特定领域中的唯一一款社交应用,但只要能提供最优秀的工具,这款产品依然有可能成为赢家。
目前Strava甚至可以通过用户的其他可穿戴设备数据,从而自动记录用户的骑行或跑步过程。这一思路直接瞄准了目标用户的最大痛点。利用追踪工具产生的用户粘性,Strava又趁势推出了更多社交功能,以锁定更多用户。
提高用户在社群中的地位
如果一款新上线的社交平台想要吸引新用户,那么该平台就需要为用户创造一条提高社交地位的途径。对于一开始就把目标用户定位在技术以及投资人士的社交平台而言,这个方法尤其有效,此外这一思路也同样适用于Raya和TheLeague等主推私密性的交友应用。
LinkedIn最初是一个封闭性的平台,因此最初被创始人加入的用户也都是人脉广阔的成功人士。换句话说,LinkedIn的账号在起初就是一个身份上的证明,表明用户属于“成功人士”这一专属群体。
正如LinkedIn前高管基思·拉布伊斯(KeithRabois)所说,这种“围墙花园”式的结构正是LinkedIn进入主流视野的关键。尽管LinkedIn现在已经转型为开放平台,但依然有许多用户在努力扩充自己的人脉关系,以提升自己在该平台上的社交地位。
“500+联系人”称号已经成为LinkedIn
在2010年初上线时,Quora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该平台只对一小部分内测用户开放,每个用户可以邀请10个朋友,它在当初被视为“硅谷内部人士的专属论坛”。当Quora向公众开放时,创始人又为平台上的KOL推出了“顶尖作者”(TopWriters)项目,试图借此维持这种身份感。
有媒体曾在2020年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大学生都经常使用Quora平台,同时他们也在努力争取“顶尖作者”项目认证。
发掘并扶持平台上的原生KOL
某一特别爱好的“持久化存储”
身份记录方面的终极范例很可能是Facebook。最初Facebook是大学生的在线名录,它是用户寻找同学的最佳方式。尽管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该平台的目标用户群体早已大于以往,但它仍然保持着作为好友记录系统的价值。
Facebook之所以能拥有如此稳固的用户群体,部分原因就在于Facebook网络的规模和实力。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些只能在Facebook上联系的好友,这意味着即使作为核心的信息交流活动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但“Events(事件)”和“Messenger(信息)”等功能版块却仍然具有价值。
哪些领域会孕育下一个大型垂类社交平台
尽管许多细分领域中都非常有可能诞生下一批大型垂类社交平台,但最有可能出现独角兽的兴趣领域是以下几个。
专为某类特定设备而生的社交平台
Instagram、Snapchat和TikTok等应用可以被认为是专门为智能手机而生的社交平台。它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几乎每一部手机都有摄像头,方便用户创建和消费照片、视频等内容;此外智能机中的联系人列表也让用户可以轻松地与现实生活的好友进行联系。Foursquare这类公司也利用了设备内置的特有功能(例如智能手机的GPS导航),实现差异化的社交体验。
例如,AirPods能让用户在工作时也能够轻松地收听和创造音频内容。受益于此的平台是Clubhouse,该平台上的用户经常会在做饭或开车的时候打开该应用,播放音频内容。
新的设备或功能也会派生全新的内容类型,从而催生出下一代社交平台。AR滤镜就是Snap得以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其作用在Snap从原有的高中生用户群向外扩展时显得尤为突出。至于AppleWatch、VR头盔和FacebookPortal等新兴设备是否也能孕育下一代平台,目前还有待观察,但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由某一行业派生的垂类网络
LinkedIn是专业化社交平台的最佳范例,它证明了个人(和公司)都拥有购买高级功能的明确意愿。然而LinkedIn本身能够提供给用户的价值依然很有限,因为它的功能不够广泛,还无法实现跨行业应用。因此,为某一行业量身打造的垂类网络具有抢占市场份额的巨大潜力。
例如,LinkedIn可以让用户精心策划个人档案,但该平台上的档案内容完全由用户控制,这限制了档案的可信度。相比之下,Github则成功地将工作产品数据融入用户的身份以及个人资料中,这一思路很可能会在其他类似平台中得到推广。
与此同时,Capiche则专注于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领域内的高级用户,用户可以互相回答关于产品的问题。虽然Capiche相比Fishbowl还处于较早的发展阶段,但它也已经建立了可信度很高的个人信息数据库。
“分解”YouTube
不过,正因为YouTube提供所有类型的内容,如果能针对特定内容类别打造出直击痛点的产品,那么这类平台就非常有可能对YouTube的现有市场份额进行“分解”,进而达到逐个击破的效果。即使是专注于某一细分区域,这类平台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举例来说,美妆领域就很有可能会诞生例如Twitch和Discord等垂类社交网络。因为美妆和游戏都拥有庞大且高度活跃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习惯于为爱好买单。以Supergreat为例,该平台聚焦于美妆产品本身,然后开创性地围绕着这一关键点组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