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职业规划意识增强,但准备尚显不足
然而,青年对职业规划高度重视的情况下,部分青年的准备程度却不足。数据显示,准备程度一般及以下的青年占比44.74%,仅36.91%的青年准备程度很高,18.35%的青年准备程度较高。
综合而言,多数青年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真正着手准备职业规划的青年与期待的有一定的差距。
|多数青年被动参与学习职业规划,重视程度随年龄增长
从学习职业规划的原因上看,多数青年“被动参与”而非主动选择。调研数据显示,58.10%的青年表示参加职业规划是因为学校要求参与,47.38%的青年表示希望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49.88%的青年希望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
为提高自身职业规划能力,青年群体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职业规划的学习与培训。整体而言,自学和参加现场招聘会是青年为达到职业规划效果参加最多的活动形式。
|更懂自己想要什么,青年群体择业观更清晰
薪资水平高和工作稳定这两项因素是青年群体择业的主要考虑因素。调研数据显示,91.31%和84.43%的青年将薪资水平和工作稳定视为求职最看重的因素。倾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央企国企的青年中,对薪资水平的要求较低,占比在90%左右浮动。
通过横向对比择业因素的共性发现,就业倾向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的青年,更看重发展空间、个人兴趣、锻炼成长和企业文化,说明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方式为青年提供更灵活的选择和成长空间。
|青年择业观念从追求高薪发展转向求稳
多数青年在职业规划时求稳心态较强。调研数据显示,在择业心态上,78.75%的青年表示偏向于“求稳”,其中,56.25%的青年的求稳心态程度高。在未来职业发展空间上,35%的青年者追求职业的高发展空间。对于当前就业市场的求职难度,超83.50%的青年认为当前就业难度较大。
具体来看,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乐于承担风险的青年(求稳心态程度小于3分)对就业的态度更乐观,对就业难度的评价在2.78-3.6间;对于追求稳定的青年(求稳心态程度大于3分),其对就业难度的评价更高,均超过4分。可以看到,青年群体的求稳心态与对就业难度的评价成正比。
|青年希望职教能提升信息类技能
当前,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青年群体在职业规划上面临数字化的机遇窗口期。青年群体提升个人职业素养,一方面促进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更加适应数字化变革。调研数据显示,88.81%的青年提升个人职业素养的目的是“促进职业发展,实现加薪升职”;76.12%的青年希望“提升信息类技能,适应数字化变革”。这表明,除了升职加薪的“原动力”外,如何适应数字化变革、增强自身信息类技能,成为青年群体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2023数字生态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青年通过自学(78.1%)及职业教育平台(48.2%)来弥补数字技能的不足。同时,借助数字化手段在线学习,也是青年群体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如粉笔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6月30日,粉笔线上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约5620万名,平均月活用户数约920万,同比增长约22%。
这表明,职业教育平台在推动青年群体提升数字技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此,不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路径,助力青年群体抢抓数字窗口期。如粉笔先后开发并投用了RTC互动直播系统、集成数据平台、智能批改系统、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设施,用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帮助青年群体进一步挖掘发展潜能,促进青年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