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报记者叶海晨通讯员杜星霖毛玮郑婉君
看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湖北孝感搭建智慧就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助力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精准匹配,实现充分就业;扎实开展技能培训,让劳动者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就业。
近日,湖北省孝感市诸赵社区零工驿站专员正在现场指导求职者使用“微孝就业”小程序。郑婉君摄
近日,湖北省孝感市诸赵社区居民夏阿姨想找一份保洁工作。
她来到社区零工驿站,驿站专员丁珊详细了解夏阿姨的能力、特长、居住地等情况,指导其使用“微孝就业”小程序进行就业登记,并推荐了几家满足其需求和能力的企业供选择……
这是孝感市借力信息化推动精准就业的一个缩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孝感市劳动就业管理局上线求职招聘平台,借助平台让就业双方精准对接,加强技能培训,推动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招聘平台+小程序让求职者就业有路
熊立维所用的招聘平台是“就在孝感”平台,舒忠平使用的小程序则是“微孝就业”小程序。
“在平台上,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求职者适合企业的岗位,一目了然。”熊立维表示。“我填写信息后不久,企业人事就联系我面试。2天后就安排入职,整个求职过程方便快捷。”舒忠平说。
采集、完善劳动力信息对提高智慧就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效能至关重要,这也是周楼社区服务站网格员涂小文的日常工作。
如今,孝感市有9147名像涂小文这样的网格员。网格员将补充信息录入平台,既确保平台能精准向求职者推送岗位,也避免人工填写纸质表单可能出现的差错。
目前,“微孝就业”小程序提供459家企业的招聘信息,录入5万名劳动者信息。“孝感智慧就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集合了全市全量就业信息库和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信息,拥有四级联动数据更新、智能人岗匹配、重点人群帮扶跟踪、驿站跨区域共享协作等功能,我们还将在该平台探索就业信息库数据挖掘、各科室业务智能联办、为基层就业服务赋能等功能,实现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下沉基层,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打好基础。”孝感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副局长陆兴新表示。
社区+社区促劳动力精准流动
走进诸赵社区零工驿站,墙上一块求职信息显示滚动屏幕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艾圆珍,现住永光社区,想找一个离家近的工作餐馆帮厨”“鲁婷,现住芦林社区,想找暑期工”……
“为什么其他社区居民的求职信息也能看见?”记者向驿站负责人杨锋提出了疑问。
“这得益于市劳动就业管理局推出的零工驿站联盟政策。”杨锋说。
陆兴新告诉记者:“孝感市的大型企业、工厂主要集中在城市东南部的工业园区,劳动力主要居住在城市西北部,人员流动存在梗阻。”对此,孝感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将位于市区的诸赵社区、槐荫路社区、交通西路社区等9家社区零工驿站组成零工驿站联盟。各零工驿站将本社区的企业招聘信息、求职信息全部录入孝感智慧就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求职者和招聘岗位信息全市驿站共享,推动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精准对接。
很快,诸赵社区零工驿站专员丁珊进行了回复。经过对接,桂如兰安排诸赵社区的两位阿姨前往招聘企业上班。
“充分就业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基础。充分就业,就是要让每一位劳动者有事做,实现人岗精准匹配。”陆兴新告诉记者,“信息化程度越高,就业质量越高。很多求职者不知道自己善于做什么工作,能在哪些企业、哪些岗位上班。我们深入挖掘求职者的专业信息和特长,在‘微孝就业’小程序设置‘标签’,根据‘标签’精准推送企业和岗位信息,让求职者的能力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得到充分体现,也帮助企业招到最适合的员工。”
培训中心+企业助劳动者技有所长
在保证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在陆兴新看来,技能培训是关键。
训练中心工作人员李平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在后台系统可以实时了解各培训班报名情况,根据报名人数动态调整培训班数量,提高培训效率。“开班后,学员每天上午、下午上课、下课都要在平台打卡,工作人员根据打卡情况对学员参训进行监管,防止冒名顶替,并根据培训和考核情况发放就业补助资金。”李平说。
参加技能培训是为了更好就业,这在悦安馨母婴护理中心母婴护理师张会芳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悦安馨母婴护理中心护理部主管江梦莹表示:“参加了技能培训的员工,基础很扎实,护理水平很高。”该中心负责人唐薇介绍:“中心超过一半的员工都参加了技能培训班。我们使用‘就在孝感’企业平台把她们招进来,省去了现场招聘的麻烦,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
“通过参加培训,求职者可以提升工作技能,拥有更多收入。我们将培训报名功能嵌入‘微孝就业’小程序,既扩大了培训信息传播渠道,也方便劳动者报名,能让更多人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陆兴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