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收到校企合作单位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全国纺织机械五十强企业、纺织行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发来的感谢信,赞扬机电工程系培养的毕业生综合能力突出,非常符合公司发展需要。区域合作单项冠军企业高度认可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机电工程系坚持党建引领,强“先锋育人计划”结出的硕果。机电工程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带团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总体思路,以培养符合党和国家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基本目标,以“四聚”为主要抓手,全力以赴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绘制就业工作大格局
机电工程系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战略产业,强“先锋育人计划”,将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人才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基本原则,积极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将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等工作紧密联系。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党建+就业”部署动员会,发挥山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示范辐射作用,发动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行政管理人员广泛参与,运用多方合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落细就业指导服务。三年来,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达到96%以上,共号召学生入伍200余人,占学校入伍总数40%以上,培养的毕业生70%以上成为地方企业骨干。
聚焦工匠精神培育,构筑就业育人大工程
就业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机电工程系坚持党建带团建,从能力培养、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兜底帮扶等多个方面入手,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特性,构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就业育人体系,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一方面,践行教(教育、教学)、管(管理、管束)、引(吸引、引领)、导(指导、疏导)、扶(扶直、扶志)、爱(热爱、关爱)“六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以深化德育与校园文明建设成果为重点,引入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学习(Study)“8S”管理机制,强化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不断激活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源源不断培养优秀毕业生成为企业技术骨干,逐步形成先锋育人生态系统,实现校企双赋能双转化。
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择业观、就业观教育,构建“深化就业政策解读,强化就业观念引导,细化就业技能指导”的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杜绝“慢就业”、“缓就业”,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三年累计开展《后疫情时代如何做好职业规划》、《毕业季求职“锦囊妙计”》、《就业心理常识知多少》等就业指导讲座、论坛100多场,举办职业规划大赛、简历设计比赛、就业创业知识竞赛、“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十余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扎根基层,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当中。
聚力专业建设长效培养,夯实就业服务大网络
机电工程系以优质校建设为契机,从国际、行业、企业等多个角度分析专业岗位需求、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要求,对标国家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德国标准,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国家级骨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校企一体化示范校依托专业、省厅认定A等级专业,建成“山东省高校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曾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机电工程系坚持融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融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志向,融汇敬业奉献的事业之心,融汇服务发展的公仆之心,融汇孜孜不倦的创新之心,融汇精湛技能和专业知识“六融”育工匠。三年来,培养的学生累计获得“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类大赛荣誉60余项,“匠心筑梦”社会实践团获评“2021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46名学生获“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称号。同时,广织就业服务网络,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群体,对“慢就业”、“不就业”等重点学生群体,实行“一对一”兜底帮扶,建立“一生一策”就业工作台账,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三年免费为2291名毕业生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
聚集校企地三方资源,搭建就业保障大平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机电工程系深化校企地三方合作促就业,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从访企拓岗、信息渠道、供需精准对接等方面着手,为毕业生搭建优质就业平台。
牵头建成全国增材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轴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引入芯片制造企业——“太平洋光电”建设了生产性实训基地,成立了山东省轴承产业研究院,建立了山东省轴承产教融合平台,建立了山东省精密智造产教集团,建设了聊城市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中心;与聊城代表性企业——日发纺机、天工岩土、金帝集团、博源节能等专精特新企业就共建产业人才研究院、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区、共同培养产业人才等方面签订协议,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开展大学生进社区实践计划、“青鸟计划”,与凤苑社区等10个社区建成结对机制,动员大学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参与社区治理、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引导学生走进城乡基层,服务人民群众;走访“海尔集团”、“中通客车”、“金帝集团”等重点企业200余家,建立300多个就业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就业岗位5000多个;三年,累计举办48场线下招聘会,80场线上招聘会,系主任“挂帅直播荐岗”,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发布招聘信息3000多条,保证招聘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多举措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曾受到山东省教育厅网站、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山东教育在线等官方媒体报道,将继续坚持“就业优先”原则,持续完善就业育人体系建设,持续擦亮就业工作品牌,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