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继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的扩大招生计划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以及毕业人数实现飞速上涨,旨在推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179万人,较2023年增加2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关键词:高校毕业人数、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意愿、职业技能培训
一、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出了“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的新要求,高等教育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推动者、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者。继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的扩大招生计划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以及毕业人数实现飞速上涨,旨在推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179万人,较2023年增加2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市场竞争加剧
得益于经济回升向好,服务消费持续升温,工业实现较快增长,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先进装备、新型材料等制造行业需求释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为就业形势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就业市场总体稳定。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的2024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98万人,同比增加20万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就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一些传统行业在转型升级中释放出新的就业机会,同时新兴行业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也在快速发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幸福感。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不断发展,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职业,就业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一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跨越发展,产业技术型人才需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总量连创新高,求职毕业生存量、增量叠加,就业总量压力不断加大,但专业技术性人才比例相对较少。为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精准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为毕业生就业指明方向。2023年,我国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共99万人次,同比增长13.79%。
《2025-2031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产业投融资分析,2025-2031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产业投资前景建议研究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