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促就业|四川:制定“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帮扶措施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杨雯涵):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日,立足外部环境变化和就业形势需要,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加强岗位供给、帮扶困难群体、优化就业服务等9个方面提出35条具体措施。
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杨雯涵
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优化就业创业服务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的离校季,针对目前还未就业的毕业生,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晓博表示,从7月起,四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推出落实实名制就业服务、推进就业政策落实落地、开展就业宣传引导等十条具体举措,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创业,重点突出以下“六个强化”。
强化能力提升。四川将实施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开发一批科研类、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岗位,推进省重点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全年募集不少于3.5万个就业见习岗位,帮助积累工作经验。
强化困难帮扶。针对困难群体,四川制定“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帮扶措施,优先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实时跟进帮扶就业情况,对确实难以通过岗位推荐、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方式就业的,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帮扶,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强化创业和灵活就业支持。四川省实施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举办四川省第四届“天府杯”创业大赛、“创业蜀你行”系列创业活动、“创梦天府”创业指导活动,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刘晓博表示,今年将推荐认定4家国家级、30家省级就业见习基地,带动提升见习工作水平。对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提供培训服务,增强青年群体适应产业发展、岗位需求的能力。
扩大国有企业招工规模发挥国资国企“双创”平台作用
国有企业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以来,全省国有企业逆势扩招,持续发力,近三年招录总人数达到8.42万人,年均增幅达37.03%。其中,招收高校毕业生4.77万人,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四川省国资委副主任薛冬兵介绍道。
拓展就业渠道,集聚发展动能。四川省国资委指导国有企业将当前所需和人才储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双创”平台作用,持续开展知名高校研究生国企实践活动,深入开发科研助理岗位,积极吸纳毕业生从事各类科研项目的辅助研究,更好满足国有企业科技创新需要,2023年吸引省内外11所高校380余名硕博士到国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课题研究、产品研发、项目论证、工程设计等实习实践,通过近距离识才引才为企业集聚高质量发展人才动能。
挖掘岗位需求,落实支持政策。在稳定生产经营基本盘基础上,适度超前抓好项目投资建设,创造更多新增就业岗位,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就业带动力。此外,四川省国资委还积极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对按照工效联动机制确定的工资总额难以满足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的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