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单位就业比例上升,自由职业比例下降

单位就业比例上升,自由职业比例下降

今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面向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研显示,2023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从去年的50.4%上升到57.6%,慢就业比例也从去年的15.9%上升到18.9%。与此同时,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从去年的18.6%下降到13.2%,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从去年的9.3%下降到4.9%。

分析发现,一方面,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158万,比去年增加82万人。但据报道,2023年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为120万,比去年的124万并没有增加。因此,能在国内继续学习的毕业生比例下降。加之,疫情放开后,学生求职更加顺畅,所以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较去年升高。

另一方面,在影响应届生选择就业去向的因素中,就业压力、经济形势、所学专业为TOP3,分别为74.6%、57.9%、54.7%,较去年分别上升27个、22.3个、18.6个百分点,而院校背景、家庭经济状况、长辈意见等内部因素影响程度较低。可见,相较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去向的主要原因,且影响程度仍在加大。当前国内经济进入恢复期,在新的环境下,多数毕业生对就业市场及经济形势有更清晰的认知,更倾向于抓住现有工作机会,因此找工作的比例上升。同时,对传统单位就业的偏好加强,而对稳定性相对较低的自由职业偏好减弱。

高学历、双一流毕业生对经济形势更敏感,单位就业比例提升更明显

分学历、院校类型看,在影响就业去向的因素方面,硕博、双一流院校毕业生选择影响其就业去向的因素中,经济形势分别占比62.2%、64.1%,较总体分别高出4.3个、6.2个百分点。

在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方面,硕博、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分别为76.5%、67.8%,较总体分别高出18.9个、10.2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高学历及双一流院校的毕业生对经济形势更敏感,在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国内外经济进入新时期的背景下,更能体会就业竞争的激烈,对继续深造、自由职业的偏好下降,反而更珍惜当下的就业机会,单位就业比例上升明显。

深造毕业生“文转码”意愿强,但“缺乏基础”是最大障碍

当前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掌握数字技能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优势,因此“文转码”成为热议的现象。我们面向继续深造的非数字专业毕业生,访问其在深造时是否会转向数字类专业。结果显示,14.9%选择转向数字类专业,18.1%不感兴趣,而67%的受访者表示感兴趣但缺乏基础无法胜任。可见,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毕业生“文转码”的意愿已非常强烈,但“缺乏基础”成为最大障碍。

就业期待

求稳心态持续上升,国企仍是“香饽饽”

针对找工作的毕业生,调研其就业偏好。从偏好的企业类型看,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6.7%,较去年上升2.3个百分点,且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为12.6%,较去年下降4.8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呈下降态势。经济恢复期,高校毕业生对经济形势的感知越来越明显,求稳心态有增无减,择业意向的集中度有明显趋同,国企仍为首选。

毕业生对大企业的偏好回升

对于企业规模的选择,今年中型企业仍为毕业生首选,占比48.6%,较去年上升3.5个百分点。选择大型企业的毕业生占比25%,较去年高8.1个百分点,与21年持平。而选择小微企业的比例为26.4%,较去年下降11.6个百分点。

2022年上半年疫情严重,多数高校毕业生主动降低心理预期,选择小微企业就业的比例上升。今年疫情放开,经济进入恢复期,大家的信心有所恢复,因而毕业生对大企业的偏好有所回升。

对IT互联网热度依旧,制造业成为新选择

从期望就业行业来看,2023届毕业生期望去IT/通信/电子/互联网的比例为25%,较去年小幅回升0.9个百分点,与21年基本持平;汽车/生产/加工/制造的占比为8.1%,较去年上升2个百分点。与此相反,房地产/建筑、教培行业占比进一步收缩,分别为5.2%、5.5%,连续三年呈下降态势。

2022年起互联网行业持续盘整,行业发展放缓,进入降本增效阶段,但其在行业规模、薪资待遇、工作模式等方面仍有明显优势,因此应届生对互联网偏好依旧。此外,国家倡导制造业要向高端迈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在政策扶持下,毕业生对汽车/生产/加工/制造的偏好也有明显提升。

一线、新一线城市是毕业生首选,高学历毕业生对新一线更青睐

对于毕业生期望的就业城市等级来看,一线及新一线占比均为30%,二、三线分别占比26.7%、10.2%,四线、五线占比则均不足2%。分学历来看,硕博毕业生对新一线的偏好更明显,占比40.5%,较偏好一线的占比高出9.2个百分点,且高于总体10.5个百分点。

新一线城市成为高学历毕业生的首要偏好,一方面与一线城市产业疏解及其他扶持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毕业生“一线城市情结”减弱有关。而高学历人才对新一线的明显青睐,有助于弥补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人才差距,为新一线城市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求职心态与行为

疫情放开后,春季毕业生求职行为活跃

高学历毕业生对求职紧迫性的认知更强、行为更积极

从求职心态来看,今年高校毕业生紧迫感明显高于去年,求职“特别急切”及“比较急切”占比分别为29.6%、37.1%。其中硕博毕业生中,求职“特别急切”及“比较急切”的占比分别为38.3%、40.7%,较总体分别高8.7个、3.6个百分点。

从求职积极性来看,硕博毕业生投递的简历份数中,“50份以上”及“20-50份”分别占比47.3%、27.7%,较总体分别高12.4个、2.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高学历毕业生对求职紧迫性的认知更强,求职行为也更积极。

工学专业对技术/研发类岗位的偏好持续提升

从期望求职岗位来看,工学专业毕业生对于技术、研发类岗位的偏好近三年呈持续上升态势。2021-2023年,工学毕业生中,偏好技术类岗位的占比分别为39.5%、42.6%、45.7%,年均增长3.1个百分点,偏好研发岗位的占比分别为16.6%、17%、20.7%,年均增长2.1个百分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制造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企业渴求高端技术与研发人才。在新环境下,技术研发岗位的招聘需求增加、薪酬待遇提升,工学毕业生对该类岗位的偏好也在逐步提升。

招聘网站为主流求职方式,疫情放开后视频面试普及率仍在上升

2023届毕业生求职渠道中,选择招聘网站求职的占比87.4%,较去年小幅提升,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求职的最主要渠道。

从可视化求职方式来看,使用视频面试的应届生占比72.6%,较去年上涨8.9个百分点。疫情后视频面试成为企业面试的主要方式,疫情解封以来,视频面试因效率更高、省时省力、跨越地域限制等优势,普及率仍在提升,为企业和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求职体验。

求职进展

截至4月中旬,50.4%求职毕业生获得offer,比去年小幅上升

2023年春招季过半,据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在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50.4%已收获offer,较去年提升3.7个百分点,去年春招季疫情相对严重,许多企事业单位春招工作出现暂停或延后,毕业生求职进展受阻。而今年疫情放开企业招聘进程恢复,毕业生求职行为非常积极,因此offer获得率有提升。

本科毕业生求职进展不佳

从求职毕业生的学历来看,大专、硕博求职毕业生中,获得offer的比例分别为54.4%、56.7%,较总体分别高出4个、6.3个百分点;而本科求职毕业生中拿到offer的比例为47.5%,较总体低2.9个百分点。

本科毕业生求职进展不佳,一方面,白领岗位在招聘时更青睐高学历人才,而蓝领岗位则偏好技术型毕业生;另一方面,大多本科毕业生不具有且不愿意接受实用技术型岗位,只能与更高学历毕业生竞争,导致offer获得率较低。

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生在面试机会、offer进程均处劣势

从院校类型来看,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生offer进程较慢。具体来看,双一流、专科院校求职毕业生中已取得offer的比例分别为58.9%、54.3%,较总体分别高出8.5个、3.9个百分点;而普通一本、普通二本院校求职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分别为48.5%、46.1%,较总体分别低1.9个、4.3个百分点,普通二本院校求职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最低。

此外,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生在面试机会上也处于劣势。研究数据显示,在认真投递的简历中,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生收到面试通知的比例仅为23.3%,而专科、普通一本、双一流院校分别为27.4%、25.4%、28.3%。可见普通二本毕业生求职时,一方面面临与优质高校毕业生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实用技能弱于专科生的劣势,加之本科生对于就业岗位期待较高,造成了普通二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工学毕业生获得offer比例最高,人文学科进展较慢

男生求职进展好于女生,且差距随学历升高而加大

从性别来看,男女生获得offer的比例分别为57.6%、44.5%,相差13.1个百分点,男生整体高于女生。交叉学历来看,男女获得offer比例的差异随着学历的提升而更明显。今年求职的毕业生中,大专、本科、硕博学历获得offer的比例,男女性别差异分别为1.8个、14.9个、21.2个百分点。可见男性的教育回报率明显大于女性,且随着学历的升高回报率差距越明显。

“逆向考研”教育回报率低,普本硕士就业进展不及双一流本科

从院校及学历交叉来看,普通本科院校的硕士求职毕业生中,获得offer的比例为50.5%,较双一流硕士(65.9%)低15.4个百分点,甚至较双一流本科毕业生(54.3%)低3.8个百分点。

近年来,考研人数逐年增加,为追逐更高的学历,出现很多“逆向考研”人群。然而就调研数据来看,普通本科院校的硕士毕业生较双一流的本科毕业生,在找工作中并无明显优势,甚至会降低成功率。所谓“逆向考研”教育回报率低,追求硕士学历需有更周全的考虑。

工学、经管类专业深造回报率高,人文学科较低

分专业看不同学历的毕业生offer进展,工学、经管类专业的深造回报率较高。工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获得offer的比例为53.0%,而硕士毕业生则为70.9%,深造后offer比例提升17.9个百分点。同时经管类专业硕士毕业生较本科获得offer的比例提升了12.6个百分点,而人文学科专业这一数据仅为5.2个百分点,深造回报率相对较低。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2023届求职毕业生对经济及就业形势有更清晰的认知。疫情放开后,毕业生求职积极性显著增加,高学历毕业生对求职紧迫性的认知更强,单位就业比例上升。就考研问题来看,发现“逆向考研”回报率不增反减,工学、经管类专业考研回报率较高,而人文社科专业回报率较低。随着毕业季的临近,仍未有明确就业去向的应届毕业生,应在求职规划的指引下,通过可视化求职等方式,积极的寻求更多就业机会,认真准备简历与面试技巧,突出自身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

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中心幼儿园及各分园开展家长会暨家长开放日活动

南宁市明秀小学成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2024年“网友看南宁”——“文化为媒串珠成链领略多元人文魅力”主题活动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育集团英华校区成功举办2024年秋季学期体育节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

THE END
1.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202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公告1K-30K 北京市丰台区?|?本科及以上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媒体/出版/影视/文化传播 产品经理11K-16K 北京市西城区?|?本科及以上 学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维护/安全)https://cuy.ncss.cn/
2.应届毕业生2025校园招聘应届毕业生招聘欢迎光临应届生应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专版,在这里汇聚了应届毕业生2015校园招聘信息、应届毕业生校园招聘资料、应届毕业生笔试面试资料等相关信息,为您求职应聘中国邮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https://m.yingjiesheng.com/h.php?word=%E5%BA%94%E5%B1%8A%E6%AF%95%E4%B8%9A%E7%94%9F
3.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简称信息网,是政府公益性服务网站,以服务毕业生、方便用人单位为宗旨,以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毕业生就业为目的,覆盖山东、辐射全国。是集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业务处理和毕业生求职择业、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https://www.sdgxbys.cn/index.html
4.2022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精选13篇)(五)开展扶贫援助。把零就业高校毕业生家庭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逐级落实援助责任,积极实施结对帮扶,确保动态消零。2012年,根据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规划》有关精神,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25名就业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了区、镇两级基层平台。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10808094245_3968545.html
5.泉州师范学院就业网毕业去向登记 档案查询 12月 03日 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已举办14:30-17:00 文B1064951 11月 28日 华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校园宣讲会我校举办“百日冲刺促就业”2024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2024-06-03 校党委书记柯瑞清会见体育学院校友代表2024-05-23 2024年泉州市“书记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https://jy.qztc.edu.cn/
6.?2023年毕业季:青年就业迎来哪些新趋势?澎湃号·湃客突破创新,尽力而为……这些正是2023年应届生就业的缩影。据教育部统计,今年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158万,同比去年增长82万,由此可见,2023年毕业季相比2022年来说也并不轻松。 脉脉《2023春招人才迁徙报告》显示,2023年春招平均5个?抢2个岗位,?才求职难度持续增加,就业市场进才饱和周期;智联招聘发布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635449
7.智联招聘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20508200245.pdf【智联招聘] 2021 大学生就业为报告 2021大学生就业为调研报告 2021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将突破900万人 , 创历史新高 , 毕业生求职就业状况备受各 界瞩目. 智联招聘发起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 , 聚焦就业去向 、 就业期待、 求职心态、 求 职随展等方面 , 从学历、 毕业院校、 专业等维度 , 全面呈现后疫情时代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08/7152056146004120.shtm
8.应届生招聘去哪个网站?应届生招聘去智联、拉勾网等。智联招聘(Zhaopin)创建于1994年,拥有2.3亿职场人用户,累计合作企业数达616万家。2017年7月,智联招聘推出“企业智赢计划”,依托强大的数据实力,颠覆传统招聘模式,建设开放职岗生态系统,重塑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服务标准。智联招聘先后入资51社保、脉脉、猿圈等战略伙伴。智联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8537257275520965.html
9.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来自招聘网站数据的经验摘要:利用网络招聘平台数据实证检验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发现,疫情冲击下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两端均受到影响,表现为招聘需求下降、求职人数上升、就业景气降低;疫情对不同城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存在异质性;在短期内疫情给毕业生就业带来负向冲击,但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就业形势逐渐好转;毕业生受疫情影响会改变就业地点https://theory.southcn.com/node_203ed94b00/d1e4ca5552.shtml
10.应届毕业生网招聘简历指南 宝典下载 博世求职宝典 宝典下载 利乐求职宝典 宝典下载 求职从大一开始 网站编辑 产品运营专员 网页设计 PHP程序员 游戏策划师 财会|金融 财会|金融说明书 应届生求职宝典 综合求职宝典 求职服装准备 求职材料准备 网络求职方法 笔试技巧分享 https://www.yjbys.com/
11.应届生求职网校园招聘找工作来百大英才网.应届生,为广大应届生行业提供最新的求职信息!校园招聘,应届生,应届生求职网,兼职,实习,找工作,应届生就业,应届生就业网https://yjs.baidajob.com/
12.应届生求职招聘论坛bbs.yingjiesheng.com网站信息 网站类型:生活服务,求职招聘 所属地区:上海 网站简介 查看yingjiesheng.com站点信息 > 站点介绍 应届生求职招聘论坛,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论坛,是广大应届生毕业生求职、交流、互动的平台 网站数据 查看更多> 3 百度权重 5 360权重 4988378 APPPC排名 https://top.chinaz.com/site_bbs.yingjiesheng.com.html
13.大学生招聘会2024年全国招聘会大全应届生校园求职【大学生招聘会网】(zhaopinhui.net)为应届大学生求职提供权威准确的人才招聘会信息,包括2024年招聘会举办时间,招聘会地点,招聘会企业名单等详细信息。求职人员参加招聘会前需要准备好个人简历,求职信等面试材料。https://www.zhaopinhui.net/
14.校园招聘应届生求职网应届生求职网打造应届生求职、校园招聘第一站https://mynews.goodjob.cn/
15.就业意向报告(精选12篇)然而从用人单位来看,09年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有小幅增长,远远低于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中国人才热线最近发布的首份大学生、研究生求职调查显示,近七成大学生和研究生仍然选择在深京穗沪这四座大城市工作,而深圳特区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这说明在当前国家对大学生到西部发展的“西部计划”政策鼓励下,高校毕业生的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850416.html
16.应届生招聘应届生求职网校园招聘高校招聘应届生招聘网应届生招聘网为您提供最新、最全、最准确的高校应届大学生校园招聘信息、实习信息以及校园招聘会等信息,覆盖全国上万多高校及地区,应届生求职招聘就上应届生招聘网。http://www.hfjiash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