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新业态促就业重要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解决好就业问题、促进就业稳定,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要求“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这些为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明确了重点。

构建吸纳更多就业、供需配置有效的就业格局,是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新业态依托于分工细化和技术创新,是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出的新环节、新链条和新经济活动形式。催生新业态、推动新业态发展壮大,对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具有积极意义。

有助于拓展就业空间、扩大就业规模。与传统业态相比,新业态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实现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市场引入新元素、丰富新场景,促进新岗位、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既提供新的高技能岗位,扩大对高水平劳动力的需求,又通过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对传统职业和岗位的再造,释放新的就业需求。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强,新业态也较为集中地出现在服务业领域,其扩就业、促就业的作用更为显著。当前,我国有超2亿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

有助于促进区域和城乡就业协调。一方面,新业态发展壮大有力促进区域就业协调。新业态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区域要素流动壁垒,推动了区域间产业链依照比较优势重构与优化,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新业态通过数智赋能实现更广阔空间范围内的协同合作,这有助于促进区域间劳动力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另一方面,新业态发展壮大有利于推动城乡就业机会均等、就业服务共享。更为灵活的就业模式有助于让更多农村居民参与城市经济活动,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新业态对高新技术的应用打破城乡间的信息壁垒,使农村地区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和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就业承载力提升,为农村地区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会。

新业态发展在为就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挑战。一方面,随着新业态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模式加速应用,一些行业可能出现的劳动替代和技能鸿沟会形成新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对中低技能劳动者形成挑战。另一方面,培训资源的不足和相对滞后,制约中低技能劳动者的进一步发展。新业态发展速度快、内容新、变化多,对技能培训提出更高要求。技能培训资源不足,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难以做到“无缝衔接”,技能劳动者的职业发展通道尚有待畅通和完善,这些都制约着人力资本的改善。积极应对当前就业领域存在的挑战,需更好发展壮大新业态,发挥新业态对促就业的重要作用,推动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一是加强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新业态的兴起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对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的积极响应,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是就业结构优化必然要经历的“阵痛”。应对这一挑战,根本在于推动中低技能劳动者提高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要素有效流动。加强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产学合作,通过鼓励职业技术学院和应用型高校建立更多适应新业态需要的实训基地,促进技能培训与实际职业需求相匹配。推动行业认证,通过制定新业态职业技能标准,提高培训的质量和信誉。提供灵活的培训模式,通过开发在线教学、模块化课程等提高培训的可及性。同时,完善劳动力流动机制,建立灵活用工平台、共享员工平台等新业态劳动力市场,为劳动力流动搭建平台、畅通渠道,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赋能就业信息集成和精准匹配,为中低技能劳动力流动提供充足机会。

三是强化包容审慎管理,优化数字治理体系,提升就业供需匹配效率。由于市场接受度不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新业态领域还存在不利于就业资源有效流动和精准匹配的壁垒,需采取针对性措施破除壁垒,有效提升供需匹配效率。一方面,引导传统择业观更新升级,提升新业态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重点是强化包容审慎管理,通过“无形之手”的自主调节和“有形之手”的审慎监管协同促进新业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为促就业积蓄动力。另一方面,优化数字治理体系。通过消除算法歧视、防止平台垄断和经营主体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探索构建适配新业态发展的公平、透明的数字治理体系,弥合信息处理能力差异造成的就业信息鸿沟,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新业态市场资源配置优化和就业供需匹配的促进作用。

THE END
1.五部门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邱玥)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发布《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更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https://news.gmw.cn/2024-12/14/content_37737563.htm
2.学习时报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城镇化进程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领域,也是稳定就业基本盘和拓展就业新增长点的重要基础,在稳就业促就业方面贡献突出、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会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4-08/21/nw.D110000xxsb_20240821_2-A2.htm
3.郑州富士康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有多大?郑州富士康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有多大? 好的,那我就再为您详细阐述一下富士康对郑州经济的深远影响: 富士康对郑州经济的深远影响 富士康在郑州的落户,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更对郑州的经济结构、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产业结构优化 http://www.fskzpw.com/cms/show-2452.html
4.CorelDRAW正版和盗版有何区别?9、为当地社区做出贡献 软件公司对社区建设帮助良多。 软件公司通过缴纳地税和国税,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并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这些软件公司只有售出产品才能纳税,服务于社区,因此软件盗版(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不仅影响软件开发者,还影响众多其他人。 这对每个人都是不公平的! https://www.ruanfujia.com/210443/
5.濮院镇的纺织产业如何发展?这种发展对当地经济有何贡献?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濮院镇纺织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贡献,以下表格列出了一些关键数据: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濮院镇的纺织产业在过去十年中实现了翻倍的增长,无论是企业数量、年产值还是就业人数和税收贡献,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总的来说,濮院镇的纺织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还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https://house.hexun.com/2024-10-10/214903810.html
6.中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力10篇(全文)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统计, 2010年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员工约100万人, 其中包括78.4万名外籍员工, 为促进当地就业做出重要贡献。中远集团与马萨诸塞州港务局签订合作协议, 开通了亚洲到波士顿港的货运航线, 解决了当地9000名码头工人的就业问题, 并创造超过16000个新的工作岗位。美国国际码头工人联合会因此向中远集团颁发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9exh906.html
7.桑德兰: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日产公司进军欧洲市场的雄心汽车制造业对桑德兰经济的贡献 直接经济影响 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 汽车制造业在桑德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受益于汽车工厂的雇佣和运营。 这些就业机会不仅包括生产线上的工人,还包括管理人员、工程师、设计师等专业人才。 汽车制造业的存在提高了当地的就业率,并对工人的工资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74210222573388342
8.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精选12篇)我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2013年11月7日,我被聘用到金玉普惠公司,至今也快一年了。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让我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在紧张、有序、高效率的工作中,感受到了领导的信任、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同事共同协助的温暖,使自己在工作中更加自信,把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和同事学到的新的知识融会贯通在自己的岗位中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wm30894.html
9.教育新闻重点围绕“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进行评估,在对传统教育评价进行反思后设计了20个评价指标,主要依据三个方面,一是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围绕“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设计了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年https://www.lzkjedu.com/cms/view/9946.html
10.任泽平:2021中国中小微企业经营现状7)从人才层面看,中小企业贡献8成就业,但对高精尖人才吸引力不足。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中小企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据领英调研,随着疫情转缓,中小企业职位发布回弹力度高于大型企业。但中小企业公司规模小、工作稳定性差、福利待遇不足等原因,人才流动率高,对高精尖人才吸引力不足,用工荒、招工难现象仍然普遍。 https://www.dahecube.com/article.html?artid=114921
11.政策云(二)对自由职业人员或因出差、探亲、访友、休假等滞留人员,由现居住地所在社区及时了解困难问题,积极协调解决。 (三)对有就业愿望且通过健康检测、医学观察的人员,由人社部门组织用工需求对接,有序引导到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等已复工企业就业。 https://kjfw.zbj.com/zhengce/detail?id=136f78ad846e446f9e2cb76b7204c345
12.福州温泉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与策略其中,直接就业效应是指在温泉旅游直接经营企业中工作的人数;间接就业效应是指与温泉旅游直接经营企业有业务往来的相关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诱发就业效应是指由于温泉旅游带动的消费增加而产生的就业机会。计算这些就业效应有助于全面了解温泉旅游对当地就业市场的贡献。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612804/article/details/142688221
13.家乡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0篇)家乡位于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了解到家乡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分不开。政府引导外资到家乡投资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在实践中参观了一家外资企业,了解到他们在家乡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shehuishijianbaogao/20210312170854_3244477.html
14.比亚迪员工破90万!技术研发团队近11万,新能源巨头如何搅动市场个人认为在经济下行、失业率暴增的如今,比亚迪员工数量突破90万无疑是给了各企业、相关从业人员一针强心剂,见微知著,比亚迪无论是在企业发展、社会影响以及提供就业岗位数量方面都值得一提。 首先是对就业市场的深远影响 员工规模突破90万,意味着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力量之一https://www.yoojia.com/article/8967452690857099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