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成都市消委会、成都高新区消协公布了职业技能培训企业“黑榜”,上榜的企业存在大量投诉。
多次被投诉
19家职业技能培训企业上“黑榜”
和牧先生一样,李先生也是在签署协议后,觉得自己被“坑”了——李先生通过深圳市国华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老师报名5980元的课程。然而,在协议生效期间,李先生发现,原本承诺只考两门课,却开通了16门课程。李先生认为公司虚假宣传并提出退费,但公司却以需要支付1200元违约金才能办理退学退费为由驳回。
记者了解到,2023年5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各投诉渠道上,成都19家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存在多起投诉。
这19家企业涉及的培训项目主要包括短视频运营、播音配画、绘画原画、网店运营、影视后期、日韩语等。
两级消委组织约谈
拒不整改将移交行政部门立案查处
3月13日,成都市消委会、高新区消协联合召开了成都市职业技能培训企业约谈会并发布公开劝谕函。
会上通报了目前职业技能培训领域消费投诉主要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宣传承诺虚假不实、培训课程质量低下、企业经营盲目趋利。
根据消费投诉咨询反映,部分职业技能培训或虚构师资力量,夸大培训效果;或制造短期创富假象,设计包过退费承诺,诱导消费者报名交费,然而,授课人员素质达不到教学要求,培训效果名不符实。
此外,部分企业以短期牟利为目的,甚至以教育培训为名诱使消费者办理“培训贷”“教育贷”并获取中间费用。当消费者要求解约退款时,要么拖延拒绝,要么扣除违约金,或者干脆失联跑路。
现场,被约谈企业围绕通报情况逐一提出了整改优化措施。多家企业提到,已在内部设立投诉处理渠道。
劝谕函中呼吁,各企业的退费政策不能以“学不会包退款”的模糊条款欺瞒消费者,更不能以拖延逃避、粗暴拒绝的方式回应消费者的合理退费诉求,而要根据培训的内容设计价格优惠的课程套餐和单次课程的价格,为寻求退费的消费者提供可参照遵循的指引。
两级消委组织也强调,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违法侵权主体,消委组织将履行法定职责,适时公开披露,并移交行政部门立案查处,坚决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