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有的人小时候很“辉煌”,长大后泯然众生;
有的人年轻时吊儿郎当,三十岁之后开始发迹;
还有的人,前半生都是坎坷波折,却在晚年洪福齐天;
然而,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人到了中年,就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了,甚至周遭和自己有关的一切,都处于一种停滞,没希望的状态;
无论是家庭的负担,还是事业上的竞争,都能让一个人,在45岁以后的这十年,过得疲惫不堪,有心无力。
可以说,这漫长的十年中,多数人,往往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想去拼搏,让自己的生活更上一层楼,又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学习力在不断地下降;
而让他们彻底死心,他们又觉得未来的日子还很长,他们还是不甘心;
这十年,是人一辈子中,最乏味无力的灰暗时刻;
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
1.被不同的社会身份,赋予了很大的寄托和希望
人到了中年,面对父母时,他得是那个孝顺感恩的孩子;
面对伴侣时,他得是那个善解人意的枕边人;
面对子女时,他得是那个懂爱有钱的父母;
面对领导时,他得是那个能扛事填坑的员工……
可以说,任何一种身份,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投入,都很难做好;
就算是有一定的资源和背景,想做得让别人满意,让自己舒心,也不容易;
多个身份之间的切换,会让一个中年人憔悴不堪;
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夹缝中,中年人承担着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并且这种压力,很难被理解和消除;
因为多数人都面临着类似的命运,没有模板可以去参照,也缺乏解决的有效办法;
你去诉苦,去抱怨,都会伤及身边最亲近的人,而就算是亲人,也无力为你排忧解难,因为他们也背负着自己的重担和压力。
2.身体素质大不如前,学习力和领悟下有所下降
一个人如果精神处于放松舒展的状态,那么他的记忆力和学习力,往往是很好的;
但是一个中年人,面对生存的压力和社会的残酷,往往很难做到松弛自在,反而是经常焦虑烦躁;
长期背负这种压力,又感到生活毫无希望的人,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例如,抑郁,失眠,精神极度绷紧;
而心理问题,又会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
很多过了45岁的人,身体都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也许这些疾病,不会让一个人在生活上有太多不便,但是它也真切地影响到人们做事的效率;
其实说白了,任何人都无法抵抗衰老的加速;
想去做事,而又由于身体和能力问题,无法做成,那份无助和痛苦,也会深深地折磨着不少中年人。
3.事业和梦想,已经渐行渐远,直至彻底放弃
一个人无论到了多大年纪,只要前方有路可走,人生有希望,他们即便面对波折坎坷,也依然能够披荆斩棘,乐此不疲;
然而,社会给予人的机会,往往是在35岁之前;
当一个人23岁大学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再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变换赛道,再到稳定下来,基本已经过了30岁的年纪;
而这个关头,很多人都走进了婚姻,开启了生儿育女的漫长艰辛的道路;
被家庭和经济压力捆绑的人们,很难再有精神气,去追求年轻时的梦想了;
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容错率很低,它要求很多人,必须按照“模板”走;
一旦你运气不好,有个闪失,机会就从此失去了;
再加上一些中年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也看透了人情冷暖;
最初的梦想和激情,早已消失殆尽,不复存在了。
所以在45岁到55岁的紧要关头,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减压;
在这之前,能攒钱的攒钱,该合理消费的合理消费,别太寄希望于他人,也不要太委曲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