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今年939万人报名高考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今年939万人报名高考考生比去年增加27万,但高校生源危机仍持续发酵

中国教育在线6月4日发布的《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在连续下降5年后首次出现反弹,增长27万人,达到939万人,生源下降带来的高校生存危机似乎得到缓解,但更深层次的危机已经出现,高校必须积极应对,特色办学、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生源危机北京等地报名人数八连降,多省招生计划难完成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统计,201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较2013年增加27万人,增幅3%,这是全国高考人数连续五年下降后首次回升。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后快速下降,2009年和2010年部分省市曾出现20%的大幅度下降。近年下降幅度趋缓,2013年比2012年下降3万人。

分省来看,以北京为例,北京2014年高考共有70500余人报名,比2013年减少了2000余人。这已是北京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八年下降。从北京市的适龄人口变化趋势来看,未来几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上海高考报名人数比北京下降更早,2014年上海高考报名人数仅为5.2万人,较2006年的11.38万人,规模缩减超过50%;河南的情况也是如此,2013年河南高考报考总人数为75.8万人,较2012年减少近5万人,与2008年的98.8万人相比,下降1/3,这也是河南省考生数量连续第五年下降。

为了应对生源减少带来的危机,各地都采取了调减招生计划的举措。根据该报告的分析,2008年前后,上海如果不及时调减招生计划,将不可避免地面临“0分上大学”的尴尬,2011年,北京也曾面临同样的尴尬。

更为严峻的是,从2012年开始,很多省市出现了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从各地公布的高招数据来看,很多省市招生计划均没有完成,生源危机已经蔓延至全国。

被誉为中国高考竞争最激烈地区之一的河南,2013年就有7.06万个招生计划没完成,占整个计划的11.63%;教育大省山东2013年有6.3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计划的12%;新疆有0.46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计划的3.53%;贵州有0.24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计划的1.13%。

对于高校来说,近年来,录取后不报到现象也越来越严峻。很多高职的不报到率超过30%,一些地方本科不报到率超过10%。“综合多项统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源危机持续发酵已为高校生存带来严峻挑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

中国教育在线分析,近几年来,全国高考生源大幅减少,其重要原因是适龄学生人口的持续下降,而这一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20年前后。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虽然近几年的招生形势不容乐观,但从趋势看,高考规模未来几年将逐渐稳定。根据近年小学入学新生人数统计,从2011年开始,小学入学新生人数基本稳定在1700万左右,同时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分流量的减少以及普通本科与职业教育立交桥的贯通,都将为高校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源,最后参加高考人数,将取决于中等职业教育最后的分流量。

质量危机大学门槛降低、忽视内涵建设,生源、教学质量齐下降

为了招到足够生源,不少学校采取了降低录取分数线的举措,“看起来,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的生源需求,但也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因降分幅度过大导致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有专家指出。

与此同时,由于大学门槛降低,学生拥有了选择权,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显现。一些教学质量本来不错,但地处偏远地区的211高校,特别是一些农林院校频频遭遇无人报考的尴尬,不得不再三征集志愿,才能勉强完成招生计划。“考生从被动转为主动选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专家强调。

“招生难的问题已经摆在了很多学校的面前,特别是一些专科院校及民办高校,这就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后刘继安分析,“根据一些地方院校的收入结构,学生学费收入占到30%—40%,学校的生存对生源依赖很强,一旦招不到足够学生,或者学生不报到,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经费,从而对学校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危及学校生存。”

针对这种形势,不少考生做出了考取大学但放弃报到,甚至直接放弃高考直接就业的无奈选择。

“这对高校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如果不未雨绸缪,及时作出调整,未来,高校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有专家认为。

未来对策寻找定位、突出特色,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

虽然生源暂时得到缓解,但生存危机愈发严峻。“这实际是一件好事情。”陈志文认为,当学生与家长掌握了主动权,有了选择权,高校“卖文凭”的状况就得到遏制,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高校不得不思考并迅速调整自己的定位,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这比行政部门多少文件与要求都更有效!”

记者了解到,在高考人数持续下降的大环境下,许多高校开始采取措施应对生源危机。

一方面,部分高校减少招生数量以确保生源质量。从985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人数可以看出,近十年绝大部分的985高校本科招生计划都有小幅度下降。同时,不仅是本科高校,个别优秀的专科院校也在适时地减少招生计划。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3年全国计划招生4700人,比2012年减少了200人。

另一方面,提升自身办学特色,打破千校一面的格局,寻求自身办学特色也成为不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抓手。

可以看到,在招生压力不断增加,甚至211院校也面临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尴尬境地下,一些优秀的职业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因为自身定位优势使得学校就业状况良好,吸引了许多学生就读。这启发不少高校开始从自身找原因,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出路。

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在从更宏观的层面积极寻找解决措施,提出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要求。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成为改革的方向,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向职业教育型转型。据介绍,现在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改革的方向主要是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对接。

THE END
1.中国教育在线“作为中国教育的联结者和赋能者,中国教育在线致力于成为推动中国教育前行的力量。多年来,中国教育在线专注教育领域,坚持满足各类教育需求,对接国内外2000余所高校、3000余所高中,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发布各类权威的招考、就业、辅导等权威的教育信息,专注于为国内外https://m-ebook.eol.cn/
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以考研为主题的官方网站,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和调剂指定网站,主要提供研究生网上报名及调剂、专业目录查询、在线咨询、院校信息、报考指南和考试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指导。https://yz.chsi.com.cn/
3.《中国教育史》完整课件.ppt免费在线阅读《中国教育史》完整课件.ppt,中国教育史 绪论 教育史——重构教育 未来的珍贵资源与智慧 一、历史作为动态和永恒的范畴 二、历史的未必是落后的 三、不能遗忘的镜子——我们的历史价值观 四、我们对“历史”的态度——具体·宽容·现实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中国“教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220/6013240102002011.shtm
4.中国教育在线的微博【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赵云山: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探索实践,人工智能助力新医科专业人才培养】近日,在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赵云山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就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新医科人才培养等话题分享了观点。#教育前沿##新医科##人才培养# 展开全文c https://www.weibo.com/n/%E4%B8%AD%E5%9B%BD%E6%95%99%E8%82%B2%E5%9C%A8%E7%BA%BF?from=feed&loc=at
5.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协作平台近十年来,教育部组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讨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全面部署慕课建、用、学、管,推动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蓬勃健康发展。2013年,教育部组织召开多次会议,深入研讨我国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路径,支持我国高水平大学率先开展慕课建设。2015年,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https://xt.tcc.edu.cn/h/pxyj/jyzx/2023-02-17/4947.html
6.《中国在线教育投诉数据报告》:86家“上榜”退款投诉比重超六成在此背景下,2022年3月9日,依据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2021年全年受理的全国86家在线教育平台海量纠纷案例大数据,我国“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在线教育消费投诉数据与典型案例报告》。报告涉及在线教育领域各细分行业,包括K12教育、素质http://guba.sina.cn/view_33125_378.html
7.中国教育信息化国际与比较教育 国际组织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 胡奇;2024年11期 v.30;No.542 55-64页[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1154K] 如何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法国《2023—2027年教育数字化战略》报告解读 王帅杰;杨启光;2024年11期 v.30;No.542 65-75页[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1142K] https://jyxx.cbpt.cnki.net/
8.中国农业教育在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学位〔2022〕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位委员会、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人事)司(局),军队学位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学位授予单位: 为http://ccapedu.com/
9.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11月启幕亲爱的校长和老师们,向美好教育致敬的方式,是亲手把它创造出来。 在此我们倡议,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多关注目标,少纠结条件,以终为始,创造未来。以教育人今天的认知与行动更新,告诉校园里必将走过的每一个孩子:任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是对自己成长和学习的邀请。 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组委会 滑动查看流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toutiao/2020/08/26/250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