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十九大指向中国教育走向更均衡更公平

原标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十九大指向中国教育走向更均衡更公平未来网(www.k618.

原标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十九大指向中国教育走向更均衡更公平

未来网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程婷)十九大报告中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具体到教育领域,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百姓需求从“有学上”变为“上好学”,中国教育有了新使命。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党的十九大代表、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初级中学教师范群说,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动人心弦,也必将激励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均衡公平发展。

在10月22日召开的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让老百姓的孩子上好学的问题时说,到2020年,学前教育(即幼儿园)毛入园率要从现在的77.4%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要占到幼儿园的8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必须完全消除,实现均衡化、标准化、一体化发展;要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同时,将研究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的积极性。

10月22日上午,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五场主题为“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有关情况”记者招待会。未来网记者贺卓辉摄

畅想2049年,陈宝生认为,到建国一百周年时,中国教育应该稳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到那个时候,中国的标准将成为世界的标准。”

这畅想并非空想,回顾过去的五年,中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发生了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巨大变化。如果用一组数字来展现,则更加惊人:五年来,我国用于教育的投入,由2万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正在迈向四万亿元大关;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的接入率,从五年前的20%多到了现在90%多;教育系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三大奖的比例,五年来一直稳定在2/3以上;五年来共培养输送了近8000万名高校和中职毕业生。

展望未来,“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每个父母的梦想,也是一个定能够实现的梦想。

从硬件向软件教育需求有了新变化

若要谈这些年教育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数十年如一日守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们,尤其是深耕于农村广袤天地的乡村教师们。

“你看,现在我们的学校里也都是水冲厕所、集中供暖,操场也全部实现了硬化。在所有学校,以前那种风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天津市蓟州区孙各庄满族乡,乡总校长王宝江说,“这几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现在我们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到跟市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当初哪敢想啊!”

不仅如此,孙各庄满族乡的中小学里,各种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已成为这些乡村学校的“标配”。而随着“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完成,城乡学生共同上课,城乡教师共同教研,“我们村小的学生与城里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5年前,我们那里还是‘满天星’式的学校布局,城乡差距很大。现如今,我们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6年通过国家级验收,乡下的孩子和城镇的孩子一样共沐教育暖阳。”来自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北更乡中心小学教师、党的十九大代表蒙晓梅也这样说道。

来自新疆阿合奇县第三幼儿园的古丽孜娜提·吐坎代表更是表示,“自治区今年大力推进农村学前3年免费双语教育,现在全县各个村都有幼儿园,还为孩子们免费提供三餐,大家都夸党的政策‘亚克西’!”

在浙江舟山的嵊泗岛上从教廿八载的嵊泗县初级中学教师、党的十九大代表范群感触很深,“我所在的中学,得益于浙江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教学环境和质量都有了飞跃。”

而在另一方面,范群也敏锐地发现,新时代,教育领域的需求悄然发生了新变化:当前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已从硬件条件转化为软件需求,农村学校呼唤更多更好的优质师资;“其次,海岛缺少图书馆、动物园、博物馆,社会资源不足,影响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教育;再者,海岛渔民的家庭教育也相对欠缺。”

正因如此,当范群在十九大报告中听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句话时,感觉格外动人心弦。范群认为,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将激励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均衡公平发展。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千万教育人有了新使命

范群的感受,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家长的感受。

“女儿考的初高中都是成都比较好的学校,上高中后,她说感觉有些老师课还没有她的初中老师讲得好,但她的一些来自教学质量不如成都好的地区的同学说,高中老师的课比他们初中老师讲得好太多了。”党的十九大代表、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药理系主任曾南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说,同班的孩子学习感受完全不一样,这种对比让她深刻感受到了不同地区之间教学水平的差距。

十九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肖国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总体上看,我国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正朝着“上好学”的新的历史目标迈进;已经实现了“大起来”的目标,正朝着“强起来”的目标努力。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大起来”到“强起来”,这是一个历史分水岭,也是判断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十九大代表、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则指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总结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话来说,新时代,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人民的需求由“有学上”变为了“上好学”。

十九大报告中“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表述,正是回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期盼“上好学”的新需求。这也就赋予了中国教育和千万教育人新的使命。

肖国安认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发展已发生教育供给从总量增长向优化结构布局转变、教育质量从片面追求升学向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育公平从机会公平向过程公平转变、教育资源从重点配置向基本均衡配置转变。

这意味着,新时代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打破应试教育思维定式,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有同等机会获得适合自身的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朱益明指出,公平的教育不只是教育机会的提供,教育公平需要在政府“供给”机会的基础上,转向实现个体“需求”的满足。

基于此,要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国家层面需要建立适合于每个个体的教育与学习体系;在学校层面,需要更加丰富多元的课程与教学,来实现学生个别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对于每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新时代也须有新担当。

范群说,“作为一名已有18年党龄的海岛教师,我亦下决心,要坚守海岛教育一线,为海岛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一己之力。”

贫困家庭的孩子,能顺利地受到更好的教育。

千家万户的教育梦有了新图景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也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的梦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书记、研究员庞海芍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说。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此外,关于解决农民工最关心的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报告中也多让涉及。

党的十九大代表、河北邯郸籍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谭双剑说,十九大报告将解决农民工最关心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让他对农民工未来进城生活充满信心。

另一名十九大代表、将毕生心血投入到教育公益事业中的朴实农村妇女毕腊英说,听到报告中说,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很替农村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高兴!”

在毕腊英看来,这意味着更多的农村家庭的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能顺利地受到更好的教育。

在四川凉山,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3”免费教育计划和15年免费教育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当地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抓学前教育、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教育精准扶贫,仅在去年,全州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就达到96.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1.11%。

十九大代表、四川凉山州民族中学教科处副主任、陈绍燕,见证了当地教育的发展变化,更期待、也更相信,未来凉山的孩子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10月22日,在十九大新闻中心第五场记者招待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说,农民工随迁子女,现在80%以上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还可以在流入地参加高考;2017年,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报名15万人,是五年前的36.5倍;90%以上的残疾儿童享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THE END
1.加强教育改革,打造公平优质教育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新征程上,教育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发展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使教育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教育普及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25153
2.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人生的起点,也是改变人的社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在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发达,还必然要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温家宝总理深情地说,“收入不公影响人一时,教育不公影响人一生”,这既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公平https://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3.jsp?infoid=1335254571420199&id=1353467406985152
3.看优质均衡“阳光”如何普照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的公平公正,关系学生切身利益,是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工作。早在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就正式启动,10年来,就近入学、公民同招、“十项严禁”等一系列“阳光招生”政策照进现实,极大解决了“择校热”、抢生源等顽疾。 http://www.jyb.cn/rmtzgjyb/202404/t20240412_2111179968.html
4.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公正首页 考试资讯 公示公告 考试项目 考试报名 成绩查询 证书查询 考试研究 关于我们 > 首页 考试资讯 公示公告 考试项目 考试报名 成绩查询 证书查询 考试研究 关于我们 考试院概况 地理位置 联系我们 院长信箱 首页 > 考试资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促进教育公平公正https://jlpt-main.neea.cn/html1/report/16073/2-1.htm
5.中国教育在线“作为中国教育的联结者和赋能者,中国教育在线致力于成为推动中国教育前行的力量。多年来,中国教育在线专注教育领域,坚持满足各类教育需求,对接国内外2000余所高校、3000余所高中,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发布各类权威的招考、就业、辅导等权威的教育信息,专注于为国内外https://www.eol.cn/?mod=rss&uid=3825087
6.张桂梅:教育扶贫给大山里孩子享受教育公平的机会原标题:张桂梅:教育扶贫给大山里孩子享受教育公平的机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张桂梅:立德树人关系到孩子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教育扶贫,给大山里孩子一个享受教育公平的机会。https://news.sina.cn/2020-09-08/detail-iivhvpwy5619745.d.html
7.中国教育迈向“更好更公平”——中国青年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其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中占据基础性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全面改革在深水区推进,《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措施出台,中国教育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冲锋号令,向着“更好更公平”发力迈进。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edu.youth.cn/jyzx/jyxw/201809/t20180910_11722599.htm
8.人民时评:将教育公平进行到底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般需要30年到50年。令世人惊讶的是,随着国力增强,中国推进教育公平的脚步变得铿锵有力。在《义务教育法》颁布后的20年里,中国不仅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而且摘掉了戴在义务教育头上的“收费”帽子。如果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其划时代意义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0803/20/t20080320_14898854.shtml
9.中国教育的五大不公平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所讲,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教育公平了,社会才能公平。 同时,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应受财产状况的限制。 根据笔者的调查,中国的教育不公平至少有以下五方面的问题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 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 https://www.ceweekly.cn/2010/0301/7730.shtml
10.武汉教育云中国教育报 2019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揭晓。 100本好书你读了哪些? 还有哪些没有读过? 快快收藏起来, 让它们陪伴你2020年的 阅读时光吧~ 中国教育报 2019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TOP10 1 《共和国教育公平之路》 袁振国 翟博 杨银付/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阅读书评↓↓↓ 2 《故事药丸》 [英] 埃https://www.wuhaneduyun.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b2cc95ff09cd465cbe907fdf75f70ff9&id=1615667738
11.教育公平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践逻辑:教育公平必须扎根中国大地 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https://www.workercn.cn/c/2021-09-13/6911603.shtml
12.2018两会教育部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据新华网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6日10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教育部长陈宝生,VCG) 图文直播如下: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本场记者会的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8_03_16_450378_s.shtml
13.“互联网+教育”加出了什么今天华律网小编为您介绍的是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提出的“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加出了什么呢?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代表委员以及相关人士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有利于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助力教育公平,建议https://www.66law.cn/laws/2153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