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号晚上六点才得知,13号下午要去听课,14号全天培训,喜忧参半。喜的是听语文课,忧的是预计的阅读资料整理事项又要往后推,周六不能整理读书笔记。
第一天:以为是语文课堂改革培训
两点二十五,一年级的《比尾巴》课堂如约而至。上课的老师三十出头,在多媒体设备启动期间,轻松带领孩子读课文,简单互动等。姜慧老师的课堂可圈可点内容很多,反观自己前两年的低年级教学有多糟糕。
四点开始,听了两节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案例说课。一是六年级鲁迅单元,主要是大单元教学思路,详细介绍《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二是二年级祖国山河单元,主要是“三环五学”教学模式,具体解说《葡萄沟》教学设计。紧接着是校级教研方面谈课改的具体措施,最后是县教育局副局长点破当前各校课改的不足,提出“八变”建议。
走出培训学校,外面已经昏暗,再次感受晚高峰,从城西到城北花了二十多分钟。
第二天:认为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培训
看到自己名字牌座位坐下后,才发现自己没有带笔,没有带本子,就是带了一个手机来。于是向前面的莎莎美女借了一支红色笔套黑色签字笔,本子转一圈都没有看到谁有多余的,只能把包里的“大吉大利”红包皮拆开来当标便签写,而且随时编辑在公众号上,于是晚上稍微整理就有了这篇推文。
第一老师讲了如何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如何服务于教学,是一位优秀的地理教师。近几年,她自己主动在这个平台听课,满满记了三个听课本,如今已成了自己日常教学的工具书。反观自己,昨晚完善了本学期的20个听课笔记后,今天都不再带过来写。回想自己,好久没有主动听课学习。上一次为了上《司马光》听了以后,却没有及时写笔记。“我要学”的心态很重要。
最后一个是县教研中心周主任讲《巧用资源,优化课堂,提高效能》,也许是个人主观的敬佩,因此这个主题的笔记是最多的。“鸡蛋从外打破仅仅是鸡蛋,从内而外打破是生命。”这句话,我曾多次记录过,也深有感触。但是在周主任提问,谁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时,而我却不敢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几百号人面前,我是胆怯的。
培训完:才知道是为了解决大部分老师年度学分不足的困境
“胡老师,你怎么也来培训了?”
“我学分不够,那个普法考试我没有学分。”
“好冷啊,早知道够了学分,我就不报名了。”
“我也是学分不够,市级培训还没有导入,怕不够。
“我知道大家是为了培训的学分而来,但是也请大家认真学习,争取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