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组织行为学课堂作业(4篇)

组织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对于组织发展具有凝聚内力,增强外力的重要意义。然而相当多的各类型组织并没有意识到组织文化对于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往往是贴几张宣传标语,喊几句响亮口号,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作者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思考,试图对组织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从某种角度说,企业就是一个组织,组织文化就是企业文化。一般认为,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其表现的具体特征有:组织鼓励员工创新、冒险的程度,员工做事方式的风格,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导向,团队精神,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组织的稳定性等等。

组织文化之所以成为团队活力的源泉,成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动力,就在于一方面它能把广大员工的潜力发掘出来,使之服务于该团队共同的事业;另一方面是使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得到统一(“为提高丰台区小学学科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这个团队的大目标,“成为本学科教学研究的专家”是每个教研员的奋斗目标)。在一个团队里,什么样的行为受欢迎,什么样的行为会被禁止,什么样的行为才能为周围的人群所接受,组织文化可以发挥规范性作用。强调凝聚力的团队,必定重视内部的干部教育、员工教育,全体员工个人的思想感情、命运与团队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他们感到个人的工作、学业、生活等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个集体,从而与团队同甘苦、共命运。不仅使领导层之间、也使干部与员工之间产生凝聚力、向心力,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向心力和归属感反过来又可以转换成强大的力量,促进团队发展。

另外,组织文化不同于国家文化、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等等,它应该具有“实用性”,它是团队在现实中形成的,是作为现实的需要而逐渐成长起来的,又反过来对现实发挥作用,推动团队的发展。它应该具有导向、激励、凝聚和约束作用。

我们举一个美国的沃尔特·迪斯尼公司组织文化的事例。员工在进入迪斯尼公司之前,必须经过层层的甄选过程。一旦被聘用,员工就要经历正规化程度较高,集体性、连续性的入门训练过程。同时,新成员需要了解公司的历史、公司的经营哲学、公司的服务标准。为了加强员工行为的一致性,公司为员工创造了多种具有迪斯尼文化特征的社交场合。因此,你从每一位迪斯尼员工身上,都可以领略到那种“像是一个尽兴游乐的孩子”一样的激情。正是这种“先进的”又合乎企业实际的文化赋予了迪斯尼公司发展的源动力,并使之生生不息。为什么要创建先进的组织文化

这里我们要强调“先进”两个字。我们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邮政企业的组织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建立一套锐意进取的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体系。

通过先进的价值观体系和组织文化的建立,我们可以在几方面发挥文化在企业运作中的功能:一是强化组织成员对企业的认同感;二是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身利益,更考虑组织利益;三是增强整个组织的稳定性,文化像一种黏合剂,通过为组织成员提供言行举止的标准,把整个组织聚合起来;四是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系统,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对中国邮政这样一个特大型的企业,特别需要一种强文化提供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从而保证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朝同一个方向努力。这是组织文化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一个功能。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组织理论与设计》课堂作业徐光副教授

二、组织文化的理论分析

(一)组织文化的定义

所谓组织文化,就是组织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具体地讲,它是组织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组织文化是某一特定群体的文化,因而它也表现出与社会文化不同的特点:一方面,组织的文化理念必然要包含中长期的准则和目标,顾及组织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组织文化的底蕴又必须要务实,追求实效,它只能在不断实现短期的利益中以谋得长远的发展。

(二)组织文化的构成

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它是一个三层次的体系,从结构上它可以分为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在层,他们分别指组织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1.组织的精神文化。组织精神是组织文化的高度浓缩,它是组织全体成员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组织精神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层,它是组织成员理念的最深层,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具有牢固的基础,所以是很难改变的。它决定着组织成员的行为,因而也就决定着组织的业绩,它是组织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2.组织的行为文化。中间层是组织的行为文化,指的是组织成员在工作、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组织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组织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的折射。

3.组织的物质文化。组织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它是由组织成员创造的成果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研究对象的表层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不仅体现在物质载体上,还通过生产和工作环境的改造,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来体现组织的物质文化。

3.组织文化对组织发展的作用

(1)凝聚功能。组织文化像一根纽带,把组织成员和组织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成员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组织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组织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2)导向功能。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组织价值观与组织精神,能够为组织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组织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3)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组织文化所形成的组织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成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成员的自主管理能力。

(4)约束功能。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为组织提供“免疫”功能。

(5)塑造形象功能。优秀的组织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组织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组织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组织巨大的无形资产。

三、国内组织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文化现状

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组织的管理者比较重视组织文化中成员发展与团队合作、社会责任、创新、制度标准化等方面。

多数组织已经认识到组织文化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原因,组织文化建设与组织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组织文化建设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组织所发布的理念和规范并没有真正融入到管理体系中去,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工作上,未能对组织战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

总体来看,多数组织的组织文化建设尚处于基本形成和酝酿探索阶段。

(二)组织文化普遍存在的问题

1.缺乏核心价值观和组织精神的提炼。使得组织各项管理工作非常零散,缺乏向心力。比如由于缺乏服务意识,会发生问题反复出现却没能解决的现象,工作不能令人满意,2.缺乏规范的行为准则和完善的规章制度。虽然有些组织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并下发到每一位成员手上,但有的得不到落实。成员对组织的一些措施如激励措施、员工手册等认识不足。

3.缺乏良好的组织文化环境,比如没有建立起民主沟通的管理氛围,管理混乱,政出多头,屡屡出现越级指挥或管理以及工作指令重复下达等现象,管理层和组织成员之间也缺少必要的沟通。

四、组织文化建设的实施对策

组织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精神文化的提炼与设计

1.组织价值观体系设计。组织价值观是指组织及组织成员的价值取向,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换句话说,是组织在追求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比如某组织将价值观概括为“开拓创新、超越自我、永不满足”。它包含着成员以在组织中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理想追求,即首先使组织发展壮大,进而也使得个人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组织的管理者应不断地给组织成员提供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鼓励他们敢于创新和勇于创新,并加大对他们的激励力度。

2.组织精神的提炼。组织精神是指组织所拥有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和信念,它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文化特征。组织精神是现代意识与组织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它往往以组织的歌曲、训令、规章、徽记等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某组织提出“百纳精华,瑞泽四海”作为组织的追求和特征,代表组织在发展中广泛吸取各家之所长,吸引各方之英杰,造福社会的含义。

(二)行为文化的设计

1.制定成员的行为规范。组织为了保持规范、高效的运转,有必要为其成员制定出具体的行为规范,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比如某商场为营业员制定的行为规范包括:至少提前5分钟上岗,检查计算机、打印机以及触摸服务器等,做好营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工作结束后,应清理好现场,不能留有残留物和污迹,做到设备、场地清洁;遇见熟人,应点头或微笑示意,不能因此影响手中的工作或怠慢了正在接待的客户。

2.完善规章制度。完善规章制度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规章制度包括日常管理制度、薪酬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激励制度等内容。

(三)物质文化的实施

1.建立组织文化传播网络。组织文化传播网络是组织文化的最表层表现形式,它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向外界展示组织形象,向公众展示组织的整体文化内涵;二是在组织内部进行文化与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凝聚组织精神。从具体内容来看,组织可以有自己的内部简报哈尔滨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组织理论与设计》课堂作业徐光副教授

2.实施视觉形象工程。组织文化的一个功能是外塑形象,实施视觉形象工程主要包括:规范组织各类简称及组织标准字;规范组织标志、专用字体、组织造型;设计并规范组织徽章、旗帜、臂章、胸牌、名片等;规范各种办公用纸、专用笔记本、信封等办公用品。

综上所述,组织要想真正发挥组织文化的作用,首先需要认真提炼和设计组织的精神,其次应根据组织的特点设计行为文化,最后应当从传播网络和视觉形象方面加以实施,从而使组织文化的建设落到实处。更要注重加强组织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才有利于推进企业的发展。

第一章导论

1.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个体及群体行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及群体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组织中个体及群体行为的预测和引导力,以便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科。(p1)

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四个原则:

1、研究员工完成任务的方式,并结合员工所具有的非正式工作知识,不断体验和改善工作完成的各种新方法。

2、将完成任务的新方法写成文字的运作规则和标准。

3、仔细挑选那些拥有和任务相匹配的技术和能力的员工,并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标准来培训他们完成任务。

4、确立公平或可接受的任务完成水平,并开发一套支付系统以将励完成或超过可接受水平绩效的员工。(p3)

3.x理论:人性恶。y理论:人性善。(p5)

第二章个体行为基础

4.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者普遍接受的定义是: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p22)

5.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行为是由行为结果决定的。p23

6.强化物:是指能增强行为的行为结果。强化物可进一步分为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p24)

7.惩罚物:能减弱行为的结果叫惩罚物。惩罚通常有两种基本的形式:呈现性惩罚和消退性惩罚。(p25)

8.强化物(不论正强化物还是负强化物)是增强行为的,而惩罚是减弱行为的。

9.强化程序:

1、固定比率程序:是在做出固定量的行为之后才给予一个强化物。

2、可变比率程序:心管对行为有强化,但个体为获得强化而需要做出的行为数目是变化的、无法预知的。

3、固定时距程序:对强化物是定时给予的。

10.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4个阶段:

3、再现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尽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榜样保持一致。在培训中,对学员的评价也要在该阶段进行。例如,学员进行了几次模仿练习后,其表达内容、语气语调是否与讲师示范的相似等。

4、动机阶段。这是观察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学员之的以模仿榜样的行为,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样做能增加被强化的机会。在培训中,要经常表扬学员恰当的模仿行为,并给予成绩上的认可。(p29)

11.个体行为塑造:指通过强化学习者逐步走近预期目标的每一步来教授新技能或新行为。(p30)

第三章直觉与个体决策

12.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p43)

13.知觉特点:

1、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知觉某事物时,总是有选择性的把一些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把事物的其他部分作为背景来时行理解和解释。

2、知觉的整体性:指人能够根据个体的知识和经验,把事物的不同部分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指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他们标示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指知觉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知觉的形象仍

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p43)

14.归因理论三因素:一是行为者自身,二是行为所指的对象,三是行为发生的情景。(p45)

15.归因理论三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所有人都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普遍性高;反之,普遍性低。二是差异性原则。一个人对另一个对象也以同样的方式反应,则差异性低;反之,差异性高。三是一贯性原则。行为者的反应前后一贯,不因时、因地而异时,一贯性高;反之,一贯性低。

16.凯利提出归因模型三种特征:一,普遍性低、差异性低、一贯性高,即行为与众不同、不因人而异、总是如此,此时行为的原因在行为者自身。二,普遍性高、差异性高、一贯性高,即行为与从相同、因人而异、总是如此,此时行为的原因在行为所指的对象身上。三,普遍性低、差异性高、一贯性低,即行为与从不同、因人而异、偶尔如此,此时行为的原因在行为发生的情景。

17.维纳成败归因模型四个因素、三个方面: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而这四个因素可以按照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制性三个方面来划分。

18.社会知觉偏见的表现形式:

1、基本归因错误: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在理解他人行为时,高估他人内在因素,而低估外部环境因素的现象。

2、行为者和观察者差别:指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做掏宝的内部归因;而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已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做外部归因。

3、自我服务偏见:指人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外在环境因素的现象。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知觉主体对体某方面的较清晰鲜明的印象后,影响到他们对体其他方面的理解和评价;或者知觉主体对体有了整体印象后,影响到对体具体方面的评价;这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投射作用:指假设他人与自己相同,以此进行归因,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

6、刻板印象:指人在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时是基于这个人或这件事情归属的群体或类型来进行判断的,认为这个人或事物具有其所属群体或类型的特点。

7、对比效应:指人们在评估一个人或一件事时,易受到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或事的影响。(p49)

19.量性决策六个步骤:

1、认识到需要做出这一决策,这种需要产生于期望阙云太与实际情况某种程度的不一致。

2、一旦确定了决策需要,接着就要确定对决策来说十分重要的标准。

3、步骤2所列出的标准并非同等重要,为了按先后顺序列出他们在决策中的重要性,有必要给这些标准设置权重。虽然所有标准都是有关的,但是其中的一些比另一些更为重要。

4、要求决策者列出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这一步只需要列出备选的方案,而不需要对他们进行评估。

5、备选方案一旦确定,决策者就必须批判性地评价每一种方案。把这些方案步骤2、3中建立的标准和权重进行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每一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6、最优化决策模式的最后一步是从众多列出的、并评估过的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侍方案。这一选择十分简单,总分最高即为最佳,决策者一般选择步骤5中总分最高的那个方案。(p54)

第四章个体差异与管理

20.个体差异:所谓个体差异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稳定的类型或特征差异,它由多种心理特征组合而成,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p79)

21.气质在管理中的作用:首先,在职业选择上,一般看来,典型胆汁质、多血质的人从事需要进行灵活反应的职业比较适合;而典型粘、抑郁质的人从事需要耐心、持久、细致的工作比较合适。当然,气质类弄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只是相对而言的。在群体中,两个气质类弄不同的人在协同活动中,比气质类型相同的两个人配合,所取得的成绩要好。气质特征相反的两个人合作,不仅合作效果好,而且还有利于团结。其次,从管理教育来看,如果需要对员工进行批评教育,那么对于胆汁质和多血质的员工来讲,管理者可以在当面和大众之下进行批评。但对于典型抑郁质类型的员工来讲,管理者在批评的时候需要三思,因为他们不适

22.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并且是从事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p86)

23.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p87

24.大五人格:

1、外倾性:它描述一个人善于社交、善于言谈、武断自信方面的人格维度。

2、随和性:它描述一个人随和、合作、信任方面的人格维度。

3、责任心:它描述一个人的责任感、可靠性、持久性、成就倾向方面的人格维度。

4、情绪稳定性:它描述一个人平和、热情、安全及紧张焦虑、失望和不安全的人格维度。

5、经验的开放性:它描述一个人幻想、聪慧及艺术的敏感性方面的人格维度。(p97)

第五章价值观与态度

25.价值观: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持久的社会信念和价值系统。(p104)

26.价值观类型:最早的分类:理性、经济、审美、社会、政治和宗教价值观。

一、工作价值观。

二、伦理价值观。

27.态度:员工对自己的职位或自己所在组织的看法和情感被称作工作态度。

28.工作态度三个组成部分:情感成分、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p109)

29.工作态度:是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和组织的看法和情感,以及自己在工作和组织中应该如休行为的信念。(p108)

30.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于自己所从事工作所持有的态度,是个体对工作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p111)

31.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组织的态度,是员工投入组织及认同组织的程度。(p129)

第六章激励

32.激励的一般过程:p137图6-2

第七章群体

33.群体:群体是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人群集合体,是在特定的目标和需要导向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而形成的稳定的、规范的、彼此认同的集合体。(p168)

34.三种典型的角色表现:

1、任务型角色。

2、关系型角色。

3、自我型角色。(p172)

35.解释社会从众行为:当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和群体多数人有较大差异时,一般会产生心理紧张,从而产生群体压力。这种压力促便个人与群体的行为保持一致,从而产生社会从众行为。(p176)

36.阿希实验:p176

37.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目标。

2、群体规模。

3、群体的地位。

4、群体的领导方式。

5、奖励方式。

6、成员的相似性。

7、内部的协作。8外部的竞争。

38.高凝聚力有助于更有效率地实现群体所追求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高凝聚力群体一定会为组织带来高绩效。如果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内里对组织绩效有利;反之内里对组

织绩效不利,导致低绩效。(p181)

39.群体决策产生的结果:

(二)在生产率方面见书(p184)

40.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比较:p186表7-5

41.群体决策的优势:群体决策将性格、气质、年龄、性别等不同的人整合在一起,群策群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群体成员的积极性,并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群体决策实现了知识结构上的互补,增强了观点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完全的有助于决策的知识和信息。在群体决策中,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能够相互启发,在观点的碰撞中产生灵感的火花,从而使决策更全面、更准确和更具创新性。群体决策增强民主性、合法性。(p186)

42.群体决策的缺点:

1、办事缓慢、成本高昂。

2、常常导致妥协和盲从的群体思维。

3、极端化倾向。

4、责任分散。(p186)

第八章沟通、冲突、谈判

43.沟通的一般模式:

1、发送者与编码:发送者是信息源,他把头脑中的想法进行编码而生成了信息。

2、信息:事实上是经过信息源编码的物理产品。

3、通道:是指传送信息的媒介物,由发送者选择。

4、接收者与解码:接收者是信息指向的客体。

5、反馈:如果接收者对发送者所编码的信息进行解码,而信息最后又返回到发送者,这就意味着反馈。

6、干扰:也称为噪音,存在于沟通过程的各个环节,给沟通造成失误、失败、损耗或使之失真。(p198)

44.非正式沟通网络:是建立在组织成员的社会关系之上的,亦即组织成员的社会一种交互行为。(p207)

45.人际沟通的障碍:

1、信息发送者的障碍。

2、信息传递中的障碍。

3、信息接收者的障碍。(p203)

46.人际沟通的改善:

1、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

2、善于运用反馈。

3、学会积极倾听。

4、减少沟通的中间环节。((p211)联系实际论述

第九章团队性向诊断及优化

47.团队与群体的区别:协作性是团队最明显的优势。p231图9-1

48.高绩效团队的特征:

1、清晰而超凡的目标:团队的目标必须是超凡的目标,即需要综合两人或人努力、各个成员的全力以赴才能完成。

2、相互的信任:成员间相互信任是指每个成员对其他人的品行、个性和能力都确信不疑,是有效团队的显著特征。

3、良好的沟通:群体成员产通过各种申通的渠道交流信息,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信息。

4、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指一种富有合作精神的良好职业境界,一种互相开放心态的互动理念,一种沟通无障碍的生态氛围,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奋斗的思想意识。(p244)第十二章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49.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依据其核心价值观对其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等不断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系列策略和体系总和。(p302)

50.卢因的组织变革“力场”模型:三阶段变革实施过程:解冻—变革—再冻结。(p305)

51.个体层面的变革阻力:

1、习惯和惰性。

2、经济地位和利益。

3、对未知的恐惧。

4、选择性信息加工。

5、心理原因造成的障碍。(p312)

第十三章压力管理

52.压力的表现:

1、生理症状:新陈代谢紊乱,患上心脏病和中风,更容易感冒。

2、心理症状:一旦紧张性刺激被认为对我们有威胁,一系列基本的认知功能便会受到影响。

3、行为症状:嗜烟、酗酒、暴饮暴食或没有食欲,言语速度加快、睡眠失调等。(p331)

53.压力源:组织外部压力源,组织内部压力源,个体压力源。(p337)

54.个体层面的压力管理:

1、调整思维方式。

2、调整生活方式。

3、进行放松训练。(p342)

1.同质群体与异质群体在何种条件下工作效率较高

答:

1、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同质结构的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例如会计小组编制职工工资表的工作;

2.当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时,同质群体较为有效;

3.如果一个工作群体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则同质群体较好。由上述条件可见,一般来说,工作组织中的基层群体应为同质结构。

2、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异质结构的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1.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异质结构为好;

2.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结构为好;

3.凡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异质结构较为有利。

2.团队和群体之间的概念区别

答:团队和群体不是一个概念。群体是指在共同目标(相同利益或情感)的基础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有机集合体,构成群体有两个要素:1.成员之间的关系必须具备相互依赖性;2.成员具有共同的意识、信仰、价值和各种规范,用于控制相互行为;群体意识是群体存在的关键因素。而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主要因素:1.共同目标;2.互补性技能的人;3.明确的团队定位;4.清晰的权限划分;5.具体的共同计划。

团队和群体的差异:

团队和群体经常容易被混为一谈,但它们之间有根本性的区别,汇总为六点:

(1)在领导方面。作为群体应该有明确的领导人;团队可能就不一样,尤其团队发展到成熟阶段,成员共享决策权。

(2)目标方面。群体的目标必须跟组织保持一致,但团队中除了这点之外,还可以产生自己的目标。

(3)协作方面。协作性是群体和团队最根本的差异,群体的协作性可能是中等程度的,有时成员还有些消极,有些对立;但团队中是一种齐心协力的气氛。

(4)责任方面。群体的领导者要负很大责任,而团队中除了领导者要负责之外,每一个团队的成员也要负责,甚至要一起相互作用,共同负责。

(5)技能方面。群体成员的技能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是相同的,而团队成员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把不同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综合在一起,形成角色互补,从而达到整个团队的有效组合。

(6)结果方面。群体的绩效是每一个个体的绩效相加之和,团队的结果或绩效是由大家共同合作完成的产品。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

c.问卷调查法d.案例研究法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a.气质b.性格

c.能力d.个性

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d.按人的行为模式

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a.角色知觉b.角色冲突

c.角色期待d.角色定式

6.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a.聪明能干b.热情

c.刻苦认真d.有责任心

7.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赫兹伯格

c.亚当斯d.斯金纳

8.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错误的是()

a.e高×v高=m高b.e高×v低=m高

c.e低×v高=m低d.e低×v低=m低

9.提出需要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是()

a.期望理论b.双因素理论

理论

10.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x理论b.y理论c.z理论d.超y理论

二、判断改错题

1、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2、黑胆汁占优势的属于胆汁质气质。

3、保健因素同工作内容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环境有关。

4、工作态度是个体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5、组织只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研究和学习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

2、什么是气质?气质差异有何作用?

3、什么是晕轮效应?什么是对比效应?试举例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

1、魏亮是高山大学的经济系讲师,负责工商管理的教学工作。去年他是全校的先进教师。他热爱教学。仔细研究教法,但在研究与著述方面业迹平平,没有多大起

色。今年系里来了一批年轻的硕士、博士生,改变了教师队伍的结构。这些人的特点是学历高、基础好、知识新且广,但并不象魏老师那样认真仔细地教学。他们中最有名的是孙强,刚满32岁,博土毕业,来校不足三月,就在有关专业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来有人传说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将调整先进教师的标准,要十分重视研究成果和著述。对这种说法魏老师并不相信,只认为“老师主要是教好书”。可在今年年底评比时,孙强被评为先进教师,并获奖金1000元;而魏亮却没被评上,至今他还想不通呢。

问题:

1,魏亮为何想不通他应怎样对待奖金与荣誉

2.高山大学的经济系主任怎样才能做好魏亮的思想工作请用认知不协调理论来分析。

2、动机的改变

约翰.亚力山大是一个能干而有进取心的人。在大学里他学的专业是企业管理,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的多种组织活动。大学四年成绩全是优秀,并且以优等生的荣誉毕业。毕业后,几家全国性的大公司积极争取他去工作。约翰与他父亲商量了这一些公司给他的条件,他父亲是一家很大的生产(制造)公司的总经理。最后,约翰决定去一家著名但比较小的炼油加工厂接受一个培训职务。他认为这家公司正在发展,很有潜力;对他来说这很重要,因为可以提高,而且有机会升职。他想如果他努力工作,并且干出成绩来.完全有机会在35岁时担任公司副总裁。

在到公司的前五年,约翰工作非常努力,每个星期差不多要花80个小时在办公室工作。公司对他的报酬也很合理。他很快被提升为低层主管经理,他的工资比刚进公司时增加了3倍。正在这时他恋爱了。他的恋爱对象是公司总经理的女秘书吉尔·麦克唐纳,在短期热恋之后,他们结婚了。因为家庭的新的责任,约翰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每个星期工作80个小时,当他看到许多经理都比他有能力,而且起码都是企管硕士毕业生时,感到再往上升中层经理的职务要比他升最近一次的低层主管经理难得多。而且许多低层经理比他工作要更加努力,但在他们这些低层经理中离婚率都比较高。当然,他们都有自己的办法对付总经理的压力。一些人婚姻

生活很美满,但就某些方面来说,他们必须牺牲一些自己的工作机会。

虽然吉尔从来没有埋怨他的加班加点的工作,而且吉尔告诉过他,她结婚时就知道他工作努力,有雄心壮志。但是,约翰还是感觉到工作与婚姻家庭之间的矛盾冲突。从此,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加班加点了,他也不指望再升为中层经理了。他似乎感觉到已失去竞争力。结婚正好一年的这一天,他用他所有的积蓄现付购买了一艘中型旅游客船。当他向公司老板提交他的辞职书时解释到:“我对我的职位不大满意,我想试试做其他事,我知道这很难,但我想我对旅游事业有兴趣,我会成功的。我可以肯定这次改行会给我带来幸福。”

讨论题:

1.为什么约翰·亚力山大突然改变他的动机

2.是不是大多数成功的经理都有像约翰这样的行为

3.为了使公司有前途的年轻经理们不要像约翰那样辞职,组织应如何对付这种情况

THE END
1.组织行为学新思考题答: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由于先天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体的能力是带有很明显的差异性的。我们可以将个体能力的差异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⑴能力的水平差异;⑵能力的类型差异;⑶能力发展达到成熟需要的时间差异。能力概念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主要是考虑个体的能力与工作任务要求的匹配。这也是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613/16/5874968_386319964.shtml
2.各层级各部门有OKR模版吗,员工不知道怎么定OKR目标怎么办?l 创建一个高效的工程团队 每个企业的中短期目标是非常具体和多元的。他们不应过于含糊和概括。相反,他们应该严格贴合企业自身的战略需求。 一个有效的Objective还具备以下特征: l 是激励人心的,也是可以预期的; l 可达到的; l 在一个季度内有所进展。 https://www.rishiqing.com/web/solution/shownews.php?id=395
3.智慧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汇总智慧树知到创新创业基础心理降答案汇总近日北京大学智慧树共享课程还是很受大家喜欢的,不过在学习之后需要完成见面课和章节测试的,很多小伙伴不清楚答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走进故宫,互联网与营销创新章节等测试答案的汇总,一起来看看。 智慧树知到互联网与营销创新章节测试答案 https://www.qqtn.com/article/article_319268_1.html
4.探究:打造“设计原则”的步骤和条件x滌烬 +藆 龌 聓Z>华 拥A69$g !9溼怽皖孀餶鳰竖!姟$ 秎蒢賿靫a-[幖戫]鐕蛜p 鋰,`$ 倻S誐r嫖蘿镙{e 熊鲉 : :_u 舎髥顋 藕? '難 娣嬌46澨3房xk N 趼x +_ @嗔(X副 ; ^綐c? 1o2^ t磑麐_  o2氣鐋釒鼵 4辎稾L凛部z鮞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IwNjYyOA==.html
5.创业学复习资料总之,高效工作团队具有以下特征:清晰的目标,相关的技能,相互的信任,统一的承诺,良好的沟通,谈判的技能,恰当的领导,内部的支持,外部的支持。其最突出的表现即为团队成员普遍具有一种高度的团队精神。 16.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团队的冲突和分裂? 一、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有些成员因其能力已经不适应更大规模、更规范的https://m.yjbys.com/chuangye/ziliao/615759.html
6.创新创业基础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3、【多选题】申请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具有的特征 A、新颖 B、时间 C、创造 D、显著5.1第十一讲.蒂蒙斯模型1、【单选题】根据蒂蒙斯创业过程模型,创业过程中的三个驱动要素是: A、商机 资源 团队 B、商品 人力 团队 C、商业 资源 人力 D、商机 人力 团队2、【单选题】投资人最看重创业团队的是: A、创始http://zunyi.ehqc.cn/ask/3_8.html
7.创新创业与创客思维创客与创业的关系A、创业团队需要兄弟团队的支持 B、只要CEO支持一定能成功 C、管理层支持是唯一要素 D、创业团队不需要有独立自主权 答案:A 13、创业者具备的第一要素是? A、领导力 B、创造力 C、执着于创业机会 D、责任感与决策力 答案:D 14、以下哪项不是创业者特有的心理特征? http://www.zzfmdn.com/article/891532
8.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范文6篇(全文)十、创新的主要特征:创新具有智能性、社会性和团队性 十一、创新的社会的三个方面: 1、创新是社会需求的结果,社会需求推动着创新; 2、创新产生于人类交往活动; 3、创新具有竞争性 十二、创新的类型: 1、按照领域分类:科技创新、社会创新和人文创新 2、按照主体的分类:个体创新和团队创新 https://www.99xueshu.com/a/zmwxlbgoiton.html
9.如果一个组织,按照数据安全成熟度模型(DSMM),具备以下特征:规划()【单选题】以下哪种成功绩效考核因素方法是以企业年度法目标为依据,通过分析员工绩效特征来确定反映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综合业绩的关键性量化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考核的?()【判断题】顺联物流与供应链集团总裁打算组织运营部中层进行运营分析,总裁办助理小周需以总裁办名义制定并发布会议通知。通过“正式性评分https://www.shuashuati.com/ti/958c3bfe98f241a99cf2626ccd1b8f9c.html?fm=bd881153db07346c5039337157d13e9be4
10.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填空&问答题有着清晰的目标、相互信任的氛围、良好的沟通、恰当领导和内外部支持的团队通常绩效较佳,被视为高绩效团队。(仅答特征扣2分) 21、个性 ***答案:是指一个人整个特有的、经常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2、个性有哪些特点?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个性的特点有:1、社会性;2、组合性;3、独https://www.jianshu.com/p/07d7f346ab33
11.北京市丰台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官网人力资源管理师(D)团队首领的言论具有压倒一切的号召力 10、下列关于“公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B)凡是讲求公道,会妨碍员工和谐相处 (C)公道一般不能做为员工薪酬的标准 (D)是否公道影响到员工职业前途 11、作为职业道德规范的“公道”的特征是() https://beijingchengzhi.com/Archives/rl/mnst/sanji/159.html
12.2003MBA管理辅导(7)组织1)职务与部门设计层次;2)各部门关系层次;3)组织结构总体特征层次。 3、组织结构与技术 1) 组织活动需要利用技术,及反映技术水平的手段来进行; 2) 技术及设备水平影响组织活动,亦影响内容划分、职务设置及素质要求。 4、规模与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 四、组织设计的原则: http://www.yuloo.com/mba/mbpa-fxzd/20030628145918295.html
13.四川开放大学D. 有些企业设计CI时照搬照抄,缺乏个性 3. CI系统包括( ) A. 企业文化 B. VI C. MI D. BI 4. 通用的VI设计范围有( ) A. 办公室文具 B. 员工制服、作业服等 C. 公司建筑物及内外装饰风格 D. 包装袋、礼品袋、包装箱等 2. 团队文化的特征有( ) https://www.diandahome.com/10337.html
14.水果营销策划书(6篇)针对企业某个阶段或具体项目的企划营销服务需求,由海源食品营销设计团队和企业品牌营销策划团队领衔,提供品牌企划+营销企划托管服务,囊括新品上市、展会营销、活动推广等,帮助企业迅速实现业绩倍增。 三、顾问式服务 海源食品营销策划团队领衔,针对企业需要品牌管理及战略提升的企业,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针对企业需求,选择服务https://www.ruiwen.com/yingxiaocehuashu/7133496.html
15.不负韶华未来可期(记“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二期第十五周随笔)团队管理需要适当放权; 领导者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能力。作为一个领导你除了要知道下属的能力,还要了解他的性格,并且把他放在有用的地方。同时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不能因为某人有缺点就把他的优点全部给否定了。 团队管理要善于做思想工作,让下属卸掉思想包袱。 https://www.meipian.cn/27ryuw4x
16.风险投资成功运作的因素分析(精选8篇)1.创业管理团队。美国风险投资之父GeneralDoriot曾说:“可以考虑对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网络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投资机构更看重管理团队的以下特征: (1)激情。创业者必须具备激情,这种激情会感染周边所有的人。在一https://www.unjs.com/lunwen/jingji/20080120143851_25108.html
17.《游戏专业概论》认证复习题目lxn014wgC. 游戏进程必须具有变化 D. 有竞争 10. 以下哪些阶段需要游戏策划人员的参与 A. 立项阶段 B. 设计阶段 C. 实施阶段 D. 测试评估阶段 11. 游戏设计师常用的办公软件包括 A. 3DEffect B. UitraEdit C. word D. excel 12. 游戏内容清单一般包括 A. 音乐清单 B. 特效清单 C. 主https://www.iteye.com/blog/lxn014wg-1352194
18.《AboutFace4:交互设计精髓》精华解读①客户访谈一般指的是付钱的人自己不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比如家长给小孩买的网络课程,这个时候就需要针对客户设定针对性的问题去做调查。 用户访谈与用户观察可以说是最关键的环节,结合访谈和观察用户的操作,能够给设计团队带来可信且权威的设计决策依据。 访谈并观察用户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04544066/
19.管理者具备的能力变革是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的管理工作,每个组织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变革,激发团队每个人的创新意识,变革就是要在个人负责的领域里认识到需要在人员安置、任务分配、策略制定、组织结构与工艺技术等方面做出调整或全新的转变的必要性,并加以具体实施。在具体实施中允许犯错,克服困难,直面阻力。发起或推动变革、驾驭变革、https://www.jy135.com/guanli/1971314.html
20.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生产经营计划需要阐述的内容?()早期学者们认为创业者个性特征之一便是风险规避倾向。() 火箭发射模式是以自我为*开展创业,是天才式人物与天才式创想的结合。( ) 创业风险的产生原因是()。 基于精益创业思想,可将创业分为三个阶段,( )是第二个阶段。 以下关于创业团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http://xuanxiudaan.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46738065
21.智慧树知到创新工程实践答案章节测试答案汇总B、让产品设计者计算产品成本。 C、让视觉设计者找出可视化灵感或进行外观或材质的设计。 D、让使用者看到需要性与适用性。 我的答案:B 7、用户体验设计包含理性思维和严谨态度,同时必须充满创意,以下何者是用户体验设计的特征? A、提供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https://tech.wmzhe.com/article/99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