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个问题),,也许是我是没聼过(见识少啦)。
缩水率是可以控制的:一般的布料做干蒸,洗水。
就可以算出缩率了!测出来后计算好,把数据提供给纸样师傅,他们参考后放出适量。
就OK了。
以上是基本的流程。
具体的做法是(以下我主要说干蒸和水洗):A:干蒸------也是上面鱼说的“烫缩”1)在要测算的布料上(要有足够的大),画出2块固定的长和宽,------拿针织内衣来说,一般40*40CM就可以,意要留出约2CM以上的缝位,因为内衣(~像内裤),面积不大,但是针织布料的缩率又很大。
像氨纶布,莫代尓等,要是定型没定好,可能会缩的可怕。
53x1.05(损耗)经纱重量=102g/m第二步:算出纬纱重量40s+40D=173denielx72=12456x(1.27+0.10m)/9000x36=68.26g/m布重:170克/米化纤产品:50DX75D/203X8966.9”203X66.9=13580./9000=1.5X50DX1.03=77.7175X89X1.7/9000X36=45.39=123G/M假设50D17元/KG原料:2元织造费1.3元/米染整费:0。
9元/米。
4.2元X缩损14%=4.79元+0.30元轧光5.09X10%利润5。
60元/米。
(成本价)如果有氨纶,比如:75D+40D=105D所以,最精确的计重办法:用克重机打克重!!!!出口成本核算出口商品总成本=G+Quota+A+F1+(1+F)xRatel-V出口商品总成本=++++(1+)x-计算结果显示:其中:G表示出口货物的出厂价或出库价,Quota为出口配额价,A为外贸公司的出口代理费,F1是工厂(仓库)到港口或机场的运费,Ratel是外汇汇率,I是海运或空运的保险费,F是海运、空运费,V为出口退税额。
模拟演算:假设有一批出口美国的服装,出厂价为48万元人民币,出口配额总价为1.8万元美元,外贸公司的代理费率为2%,工厂运到装运港口的运输费为1200元人民币,海运保险费为118美元,海运费为3500美元,出口退税额为69743.59人民币。
解:出口商品总成本=G+Quota+F1+(I+F)xRatel+A-V=480000+18000x8.28+1200+(118+3500)x8.28+13204-69743.59=603657.41(元人民币)#1:外贸公司代理费的计算,是以出口合同的合同总价(即G+Quota+F1+(I+F)xRatel)为依据,再乘以代理费率而得。
#2:出口退税额的计算方法是:退税额=销售金额(增值税发票上)x出口商品退税率=出厂价/(1+0.17)xV。
国家规定各类出口商品的退税率不同,本例中的服装退税率为17%。
面料的成本核算,总的思路是:面料成本=原料成本+织造费用+染色印花后整理加工费+检验打卷包装费用+税+各个环节的损耗一、原料成本原料成本=每米用纱量X纱价我们把所有的面料分为没有弹力的面料,纬弹面料,四面弹面料来一一说明。
1.没有弹力的面料客人给我们的样布或者规格大都是成品,已经染色好了,我们就需要把成品规格还原到坯布规格。
坯布经向密度=成品经向密度X成品门幅/坯布门幅坯布纬向密度=成品纬向密度X(1—染色缩率)注:染色缩率,大概全棉的2-5%,涤棉的3-8%,全涤的8-15%,布越薄染色缩率越大,机缸染色比长车染色缩率要大,成品面料蒸烫缩水率要求越小,染色的缩率越大。
公式:经纱用纱量=(经密X门幅X0.65)/经向纱支即:128X63X0.65/21=249.6克纬纱用纱量=(纬密X门幅X0.65)/纬纱纱支即:60X63X0.65/16=153.6克0.65是一个系数,很粗糙的一个系数,这里有很多因素影响这个系数的大小,比如织缩率,经向因为有张力的伸长,损耗等等。
这里的每米布的用纱量并不等于成品面料的每米克重,也有一个系数,一般用0.88,我们计算出用纱量是249.6+153.6=403.2克/米,成品的克重大概是403.2X0.88=355克米,平方米克重是355/1.5(门幅)=237g/m2,不同的面料这个系数相差很大,在染色的时候,有很多因素影响这个系数,比如缩率,碱减量,前处理等等,很多时候要靠经验去总结这个系数。
249.6X0.02=4.992元每米同样,假设16支的棉纱价格是18000元/吨,那么纬向的用纱成本是153.6X0.018=2.76元每米这个规格的面料原料成本就是4.992+2.76=7.75元每米。
2.纬弹面料常规的纬弹面料都有相对应的坯布,比如:全棉弹力府绸成品40X40+40D/133X7257/58英寸对应的坯布是96X72上机门幅84英寸全棉弹力纱卡成品16X16+70D/120X4048/50英寸对应的坯布是90X40上机门幅72英寸全棉弹力直贡成品32X32+40D/190X8057/58英寸对应的坯布是130X80上机门幅84英寸其他的不是常规的纬弹面料门幅的缩率就按这个比例计算,一般的门幅缩率是30%左右,把成品的规格还原成坯布的规格,然后再按没有弹力的面料的用纱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用纱量,原料成本3.四面弹面料方法是一样的,也要把成品的面料规格还原到坯布的上机规格,再按没有弹力的计算方式计算。
比如全棉四面弹,成品的规格是32s/2+70Dx32s/2+70d密度是100X60/英寸,门幅是46英寸,还原成坯布的上机规格应该是密度为65x46门幅是72英寸,(纬向缩率为35%,经向缩率为23%,一般是长车扎染),按照前面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用纱量:(65+46)x72x0.65/16=325g/m(经纬向的纱支是一样的就把经纬密度相加),即每米的用纱量是325克。
再比如全涤四面弹,常见的成品规格200d+40dX200d+40密度是118x80/英寸门幅是57/58,还原成坯布的上机规格应该是经纬密度是82x56(全涤四面弹一般都是用溢流缸染色,缩率经纬向都是30%左右)上机门幅是84英寸,200d换算成支数应该是5314/200=26.6支,按照用纱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用纱量:(82+56)x84x0.65/26.6=283g/m。
根据坯布的用纱量,再考虑到染色的经向缩率,碱减量等等因素,可以大致计算出成品的克重,这个理论计算出来的克重和实际的克重相差很大,一般误差在正负20克每米左右,只能做为参考。
(该答案来自一个业务人员的经验,如有不同建议,请指正)二、织造费用织造费主要与纬密有关,其次与织布机有关。
比如一般全棉的用喷气织布机,通常说"一毛钱一梭"即:纬密除以2.54,再乘以0.1,就是织造费用,例如常规品种全棉府绸40x40133x72/英寸,纬密是72,算下来的织造费就是72/2.54X0.1=2.83元每米。
如果是全化纤长丝的,不用浆纱,织造费可以按8分算。
有些品种织造难度比较大的,织造费又要高一些,门幅较大的,织造费又要高一点,织布机越高档,织造费越贵,有梭织布机的织造费最便宜,片梭织布机,大提花织布机的织造费用最贵。
淡季比旺季的加工费便宜,上半年是淡季,下半年是旺季。
大工厂,上规模的工厂,管理规范的工厂比起小厂的质量有保证一些,加工费也要贵一些,要根据不同客人的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厂1、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3.937x80=3153.937x52=2052.587.6/14=42(587.6除以支数化成号数。
在标准中,由于公式中所用参数是人为所定,所以计算出的重量与标准重量之间会有相应的偏差,一般在5%之内。
3、针织物由每根针形成一纵行,所以机器的总针数除以织物WPI就是织物的门幅。
4、每一模在机器上织一圈可形成一横列,所以机器的模数除以CPI为最大的FEEDREPEAT。
三、〖公式应用举例〗1、对来样分析的影响:1)如果客户来样足够多(1个门幅且至少1码以上),那么我们可以直接称得其码重、克重,量出其门幅算出CPI、WPI,测出纱支,并可以数出总针数,由此可得知生产该织物GAUGE。
但不能得知其原来生产该织物机型GAUGE。
注:其中2)和3)因为不能测来样的缩水,所以在正式的生产中要求缩水好,实际生产的织物门幅和重量可能与分析结果相差较大。
所以门幅为56-58"。
此方法多用于织物来样分析。
注意:这里是可生产的机器总针数。
例如粗的纱支不能用太细的机号的机器,细纱支不能用太粗机号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