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机制搭平台攻坚克难育匠才

大港位于天津东部,濒临渤海。在这里,矗立着一座油气生产基地--大港油田。如今,大港油田凭借区位优势,已成为华北地区工作气量最大的区域性调控气源,在“西气东输”、京津冀区域天然气“调峰保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天然气需求量与日俱增,储气库技能人才的评价与管理对大港油田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近年来,大港油田建立起促进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为打造专业技能人才队伍提供保障。

开山辟路:完善“评价体系”,用好技能人才“指挥棒”

如果地层上下有各种岩石、气体、致密物质,可以将储存空间紧密“包裹”,就能用作地下储气库;将天然气注入到储气库,然后在高峰使用时段完成采气、供气……这是储气库运行工的日常工作。该工种集合了采气工、输气工等5大工种的工作内容,是天然气运维管理中综合性较强的工种。

大港油田组织开发团队,设立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级评价标准,并针对不同等级差异化开发评价题库,以贴近岗位实操需求。“目前,储气库运行工种的题库包含理论试题4367题、操作试题210题。日常还会基于题库进行全员抽考和储气库运维比赛。”储气库分公司培训学校教师张宝红介绍。公司对新增业务人员实行“培训考核+实习考核+上岗考核”三合格的认定标准,将能力素质过硬的员工补充到核心岗位。除此之外,大港油田还抽调经验丰富的技术技能专家整理编制《储气库井运行管理规范》等多项行业技术技能标准,在储气库开采实践中充分发挥技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

培土育苗:建设“培训体系”,厚植技能人才“沃土壤”

大港油田下设的驴驹河储气库是一座刚投产运营400余天的全数智化建设运营的气藏型储气库。在这里,日注气量达108万立方米,仅依靠着18名技术技能型员工,就可实现站库全天候安全生产运维。

“新站库在生产工艺和操作设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升级和改变。数智化的生产现场要求我们懂技能、懂管理、懂技术,更要懂现场下游的操作。设备操作、新站库管理、新工艺运行都需要重新学习。”驴驹河储气库高级技师孙文港感慨,自己在储气库运行领域“出道”16年,归来仍是“新人”。

孙文港的经历,正是大港油田对储气库运行工种培养目标的缩影:储气库运行要技能、技术、管理三支专业化队伍建设全面融合。

以赛促训也是培养的人才重要手段。“以储气库运维技能竞赛为契机而开展的封闭式培训,让我印象很深。分公司聘请多名专家讲师授课,实行‘日测、周考、月赛’制度。最终,我们团队在竞赛中获得了1金1银2铜的好成绩。”板南储气库作业区技师代冬冬说。

此外,大港油田还开展“人人争当岗位通”等培训活动11场次,共有超过400人次参加;搭建岗位交流平台以及本领展示平台,设立储气库创新工作室,激发技能人才“生长活力”。油田还建设“储气库人才大讲堂”文化品牌、开展“管理骨干进高校”活动,目前已培养高级技师2人,技师9人。

在开拓培训资源方面,大港油田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自主设计教材、业务培训大纲及培训模块,通过开展各类活动,目前已经培养22名储气库兼职教师。“我们学校承接公司内外部储气库运行工种的培训,目前开展专业培训20多期,吸引超200人参加。”张宝红说。

开渠引水:创新“带教机制”,实现师徒互相“赋新能”

从电焊维修工转岗为输气工,在2年内完成初级工到高级工的转变,然后在中国石油运维技能大赛获得银奖,成为运维工程师,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张增振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大港油田的“导师带徒”机制。

“我前后跟随两位师傅,不仅学习专业技术和经验,还学到沟通、协调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让我实现了从操作人员到专业工程师的转变。”张增振说。

“导师带徒是一个非常好的机制,在‘传、帮、带’中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4年间,我培养出两位运维工程师,也让我了解了当代青年的所思所想,有助于作业区的日常管理。”张增振的师傅、板808/828储气库作业区经理管汉平说。

当前,大港油田重点面向新员工、优秀青年人才、数智技能人才等进行倾斜培养,年均签订师徒对子1300余对,超过800名徒弟通过技能等级认定,多名徒弟晋升技师、高级技师或技能专家,在技能人才池中储蓄“活水”,提高人才队伍效能。

THE END
1.建机制创载体建阵地搭平台近年来,都匀市政协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化拓展界别工作,通过建机制、创载体、建阵地、搭平台,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以建章立制为基础,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化 出台《都匀市政协界别活动办法》《都匀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指导镇(乡、街道)政协联络组、界别实施办法(试行)》《都匀https://www.gzszx.gov.cn/gzzxb/web/doc/detail/d_1559905513242688
2.以“五个平台”建设赋能高质效履职建强委员履职平台,拓渠道、育品牌。一是做足“三结合”文章。坚持将委员工作室建设与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相结合,与界别优势、委员专长相结合,与线上履职相结合的文章,完善“主席会议成员+专委会+委员工作室+特色品牌”的联系制度。二是创新“四化”标准。制定出台加强委员工作室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委员工作室建设规https://www.xiangshengnet.com/info/40552.html
3.聚合力搭平台建机制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近年来,扶风县政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要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具体要求,从聚合力、搭平台、建机制三个方面探索发力,让政协委员坚持深入界别群众,积极反映百姓的心声和诉求,带头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http://m.gjnews.cn/www/zhengxie/2024/264463.html
4.履职经验谈宁波市委会:搭平台建机制促质量搭平台 建机制 促质量 2022年,民建宁波市委会共编报社情民意信息238篇,获全国政协采用28篇,民建中央采用59篇,其中“制造业中小企业运营成本高涨亟需关注”获省长批示。市委会获民建省委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宁波市统战信息工作“成绩特别突出单位”、民建省委会参政议政先进集体二等奖。主要经验和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80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