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产教融合新机制培育校企合作新动能教育资讯

为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以“双高建设”为契机,聚焦铁路建设“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依托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陕西铁路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提升育人成效、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发展主线。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抓实效、促提升”四大措施,打造“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示范高地”。

一、建机制,构建“1+1+4”多元化办学体制

图1“四级对接”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二、搭平台,搭建“1+2+9+15”多层协同体制

学校充分发挥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的血脉渊源优势,搭建“未来技术研究院-创新服务平台-产业学院-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四层校企合作协同平台,以“高铁产业、城轨产业”高端为引领,与中铁一局集团、中铁四局集团、中铁北京局、中铁宝桥集团等5家集团副理事单位联合共建“轨道交通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共创了“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和“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2个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依托与宝鸡精密测绘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集团优质企业,共建了中铁高铁学院、中铁精测学院、广联达工程管理学院等9个产业学院;聚焦集团企业需求和科学前沿、对标产业发展,建成高铁施工与维护、盾构与掘进等15个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和2个工作室,以推进学校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学校先后建成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陕西省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实验室1个、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及校级重点研究中心6个,并作为集团秘书处(成果转移中心)被授予渭南市示范技术转移机构。

图3职业教育集团“1+2+9+15”协同平台

三、抓成效,深化“四方联动”多方育人模式

为推进铁路建筑产业升级及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需求,学校积极推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构建“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创新“项目载体、信息贯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一贯穿、双融入、三层次”专业课程体系,打造“线上+线下+职场化”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多方联动职教体系建设,跨域共享成员单位优势教育资源,形成了“双主体、双身份、双管理、双考核、双导师”的协同育人体系。学校作为牵头单位与其它集团成员单位联合共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5个,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专业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规划项目1个,入选“十三五”规划教材4部,国家优秀教材2部,出版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型教材9部,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培养现代学徒制2678人,新增校外实训基地27个,稳定合作企业324家,合作企业接收实习学生10730人次/年,接收就业学生6424人/年,学校成功入选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10个专业位居“金苹果”2020高职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前三。

THE END
1.建机制创载体建阵地搭平台近年来,都匀市政协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化拓展界别工作,通过建机制、创载体、建阵地、搭平台,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以建章立制为基础,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化 出台《都匀市政协界别活动办法》《都匀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指导镇(乡、街道)政协联络组、界别实施办法(试行)》《都匀https://www.gzszx.gov.cn/gzzxb/web/doc/detail/d_1559905513242688
2.以“五个平台”建设赋能高质效履职建强委员履职平台,拓渠道、育品牌。一是做足“三结合”文章。坚持将委员工作室建设与推进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相结合,与界别优势、委员专长相结合,与线上履职相结合的文章,完善“主席会议成员+专委会+委员工作室+特色品牌”的联系制度。二是创新“四化”标准。制定出台加强委员工作室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委员工作室建设规https://www.xiangshengnet.com/info/40552.html
3.聚合力搭平台建机制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近年来,扶风县政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要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具体要求,从聚合力、搭平台、建机制三个方面探索发力,让政协委员坚持深入界别群众,积极反映百姓的心声和诉求,带头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http://m.gjnews.cn/www/zhengxie/2024/264463.html
4.履职经验谈宁波市委会:搭平台建机制促质量搭平台 建机制 促质量 2022年,民建宁波市委会共编报社情民意信息238篇,获全国政协采用28篇,民建中央采用59篇,其中“制造业中小企业运营成本高涨亟需关注”获省长批示。市委会获民建省委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宁波市统战信息工作“成绩特别突出单位”、民建省委会参政议政先进集体二等奖。主要经验和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80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