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内容:1月份客车市场触底反弹大涨六成,2月期新品稍降、2024开年低位起步,中车电动低入口C07、宇通-国轩BEV定制款,海格-宜昌华麟钛入局FCV,少林自制底盘校车、上海万象启用新标识,小议“低车身架构”的大型BEV座位客车,新吉奥-凯马锐捷M2类、北汽雷驰-奥杰LEV7客厢版,开瑞江豚二代扩至5米级。
1月份客车市场触底反弹大涨六成,2月期新品稍降、2024开年低位起步
根据中汽协月度产销快报,2024年1月份M类客车市场销售3.51万辆,虽然环比上月的全年最高点下降超1/3,同比却大涨超六成,一举走出近三年的低谷期。过去十年间的1月份销量均值为3.55万辆,而今年再度迫近这一水平,也是行业在触底反弹的最佳证明。宏观而言,客车行业上轮1月份单月销量超4万辆,还是在2014-2016年的第一轮新能源爆发期。此后随着新能源购置补贴逐渐退坡直至取消,以及突如其来的疫情变故,客车行业震荡下行、颓势难掩,甚至最低降至去年的2万辆级规模。M类客车从业者都很清楚,年初的“淡季不淡”才是把控全年的最佳节奏,而今番能取得如此成绩,应被视为行业转暖的积极信号,大可满怀信心面对即将开启的2024年。
春节假期前的2月期工信部第380批公示,M类客车新品合计27款、环比上月期29款稍降,2024年的行业新品研发在低位中起步,较过去三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2021年43-48款、2022年25-32款以及2023年的19-44款。上述现象应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参与玩家不断减少所致,从2021年至今的2月期,申报新品的客车企业数量分别为21-18-15-11家,逐年下行趋势明显,更挤占了广大“长尾企业”的生存空间(尤其是独立的客改厂)。本月期的半年均值下行至35.2款,较上月期的37.5款跌幅较大,延续了“新品大类缺项”的低迷势头。本月期的校车新品少量回归,开始为寒假结束后的春季学期预热。
中车电动低入口C07、宇通-国轩BEV定制款,海格-宜昌华麟钛入局FCV
少林自制底盘校车、万象启用新标识,小议“低车身架构”的大型BEV座位客车
由于总数进一步缩水,加之欧系轻客骤然消失,本月期的大中客新品“恢复”元气,成功攫取八成强占比。具体看:
本月期大中客行业传统两巨头——宇通和大金龙同时申报了“大平台”理念的大型BEV座位新品,由于二者均采用低车身结构,相当于座位客车在电动化时代的应对之道,在此略做小议。
新吉奥-凯马锐捷M2类、雷驰-奥杰LEV7客厢版,开瑞江豚二代扩至5米级
本月期由于轻型新品的弱势,出现了中型与大型分庭抗礼的局面,共覆盖5-10.99米的十个细分长度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