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中,线的长度比宽度大的多,几何学上的线是没有宽度的,但是现实和设计的视觉形态中的线,不仅仅是有宽度和厚度,而且具有丰富的变化,是非常敏感和多变的视觉要素,在设计中的作用非常的大。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视觉特性的线,不仅仅具有位置、长度、宽度和方向的特征,还有形状、疏密、粗细程度、色彩、材料质感的变化。线具有强有力和笨拙感,根据运动的张力和方向特性,线可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型,其他的如:折线、抛物线、交叉线、几何曲线、自由曲线等都是这两大基本线形衍生出来的。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线的表达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物体和造型的边界,包括相同质感面域之间由于高差方向不同形成的边界和不同质感面域的边缘线和交界线;另一种是园内的通道,也就是园林景观内的道路,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园林的各功能空间之间的脉络联系,同时也是各个空间的交通功能。不同的线条在造型形式中千变万化,运用不同的类型的线元素作为设计,可以使园林景观造型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风格样式。例如运用直线条的设计元素,景观的造型会彰显强劲有力的性格特点;运用曲线条的设计元素,景观园林的造型会彰显女性的柔软、优雅的视觉效果;江南苏州园林就是很好的例子,讲究时是曲曲折折,峰回路转;运用斜线条的设计元素,景观园林的造型可以彰显活泼和灵动的视觉特性。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线元素的运用是广泛的,而且线的运用十分的重要。线的主要形式表现为直线和曲线两种基本形,曲线又可以细分为规则形曲线和非规则形曲线,它所表达出的视觉特性也不尽相同,因此,线具有丰富多变的视觉要素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1.2线的不同视觉效果
2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表达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用线条形式进行景观设计应用以及形式表达的有很多,比如,园林景观中的建筑或者景观造型、物体等都可以使用抽象形式的或者简化形式的线条进行表现,线条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线能根据自身的粗细、大小、疏密的排列等产生空间的深度和广度。线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流动性和延续性,线性空间可以刺激人的视觉感受,可以让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和对新空间的某种期待,可以向人暗示它所延伸的方向,线具有十分强烈的纵向延伸感,在引导人流方向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空间中的廊道,就是极细长的线性空间的一种代表,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尤其是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占地面积比较小,而文人士大夫又想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尽的空间意境,往往将园中主要景区置于园的纵深处,并在入口处设置游廊,隐喻的空间,先以借助它把游人引导至主要景区。
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的线性空间除了游廊外,还包括园内的道路、栏架、小桥、墙垣等,它们都具有导向与暗示的作用。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线性空间多以曲线为主,这是因为曲线所具有的灵活性和不定性可以使景物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正如彭一刚先生所认为的,“凡路必有通,而通就会使人产生向往和期待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路均具有引导作用。园林中的路为求得含蓄、深邃,总是忌直而求曲;忌宽而求窄,这样的路更能引起人们探幽的兴趣”。
线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表达主要是通过人们的心理精神暗示作用表现出来的。首先,线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表达可以通过线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引导性作用表现出来。
比如,在一些园林景观中,尤其是一些中国古典的园林景观廊道,其中线条的引导性作用就很明显。一些中国古典园林的廊道在设计上就利用线条的引导性形式表达思想,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引导人们向着它所暗示的方向延伸。其次,线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表达还可以借由线条在园林景观中凸显出来的情感效应表现出来。不同的线条形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效应,直线给人的是一种刚烈、强硬的情感色彩,曲线则呈现给人的是柔软、灵动的情感思想。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也可以借由不同的线条形式结合园林景观的风格特征进行不同的情感展现。不同线条形式展现的不同情感效应中最显著的就是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就是利用线条呈现出一种威严、庄重的情感色彩。除此之外,线条形式在园林景观中还具有构成美以及符号性的特征与形式表达,比如,著名的鸟巢体育中心就是线条构成美的表达形式重要代表。
3结语
总之,线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符号,不同的线条形式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与情感表达。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结合园林景观自身的风格特征,运用合适的线条形式以形成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与设计。
参考文献:
[1]蔡琴鹤.平面构成[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2.
[2]邰杰.浅析“线”的特质与空间环境设计[J].规划师,2005(10):103~105.
[3]吉国华.“线之间”——里勃斯金德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J].世界建筑,1999(10):47~51.
关键词:中国画;园林景观设计;留白;意境;审美
现代园林景观在满足人们漫步、休憩、观赏和心理需求的同时,也向人们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现代人渴望简单的生活和心灵上的放松,重视园林景观的审美化和情景化,这就要求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突破口,进行艺术创新。中国画与园林景观设计虽然是两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但在色彩、构图、尺度等方面都遵循艺术基本的美学原则,都有对美的追求。所以,研究中国画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园林景观中得到新的诠释。
一、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在联系
1.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园林景观是指园林中的自然景色或人工创造的景色。园林景观设计是设计者按照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设计者的审美观念,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在园林中营造建筑、种植植物、改造地形和布置园路,创造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的景观环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运用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法,使景观设计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赋予园林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
2.中国画与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密不可分
二、中国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留白的应用
2.空间处理技法的应用
3.意境的应用
[1]杨中贵,陈文志.水墨画视野中的现代景观设计.工业设计,2012(3).
关键词:乡村田园化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已发展到生态观时期,如何在新时期把握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和特色,满足城市人民对自然喜爱与渴望的心理需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已成为当前景观建设中的重要主题。基于古代天人合这一哲学观点,以及当代人崇尚自然这一主题,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从自然、人文及科技三方面交错融合的发展趋势进
行论述,并展望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前景。
一、乡村景观元素概述
乡村景观的内涵可扩大到自然风光、乡村田野、乡土建筑、民间村落和道路,以及与习俗和服饰有关的文化现象,具有自然、社会、人文三个方面的意义。乡村景观元素取自于特定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用于景观形态、功能及含义的景观素材。
1.乡村景观元素类型
2.乡村田园景观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乡村景观和乡村景观元素的建造和形态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适当的保留和改造,不仅可以强化乡村景观的特征,也能起到积累乡村氛围的良好作用,同时也让乡村元素与时俱进,赋予乡村元素新的内涵。乡村元素由于很直观,可以直接感受到,所以,利用现有的初步经验,不断的进行尝试和实践,对乡村元素的利用方式加以改进,对于设计有乡村风格的景观园林具有很大帮助。
田园景观是一个用各种不同的土地单元镶嵌组合而成的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概念,同时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众多价值;田园景观以大地为景观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中心,是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构成的环境综合体。田园景观又可以说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将生产和生活合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景观”和“农民生活景观”的复合式景观。田园景观设计一门回归土地设计和监护的艺术,走向开阔,真实却普通常见的土地,它贴近百姓,贴近生活。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归隐田园一说,郁郁不得志,或是厌倦仕途的文人政客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田园生活。陶渊明一句“悠然见南山”,令后世很多人向往不已。现阶段,乡村生活虽然不是世外桃源般地美丽诱人,但是来在乡间的稻谷清香取代了汽车尾气的异味,环绕的青山绿水代替了高楼大厦,这些让都市人艳羡不已。田园环境景观对城市和人类具有重大意义,但田园景观在城市中的应用现状让人担忧忧,全球化和城市化,给园林景观设计学带来众多挑战和机遇,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危机、精神信仰缺失,也使得田园景观在城市中展开所面临的问题更加错综复杂。
二、乡村田园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园林景观的表现形式
现代建筑理论的建造观抛弃了建筑设计即是房屋设计的概念,被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人们塑造具有某种功能意义的空间环境这一新概念取而代之。
通常的空间环境既包括室内也包括室外。既包括房屋(建筑),同时也包括自然景观(植被、山水)。“绿色环境”不仅是城市公园、私家花园的建造内容,它早已渗透到各种类型的建筑和不同的城市环境中去了。现代著名的美国景观设计师丹启雷,有句名言:人与自然,人即自然。这和我国“天人合一”的观点不谋而合。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观景生意”也就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景观是其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借景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借景对象既包括人工建筑物和自然景物,也包括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空间环境。为了创造步移景异、小中见大、变有限为无限的园林景致效果,借景还可以采用对景、框景、曲折、穿插、渗透等手法。园林景观设计的处理技巧和建筑手法应该是多样化的,不能失于单调。对于传统手法的传承与运用,必须是灵活的、发展的、创新的;对于具体的景观方案设计,应该是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地去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只有在不断地尝试实践中反复推敲体会,才能真正掌握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为人类创造更多、更接近自然的建筑环境。
2.园林景观中筑景方式与技巧:
设计中衡量尺度关系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立面图上按比例尺寸画上人或人群,它不仅可以通过与建筑物、树、石、水体等自然景物的比较了解到空间领域和景物的大小和分布特征,更重要的是能检验景区的空间使用状况和艺术意境中人与自然是否和谐。
置石的要领是取其天然奇趣和推敲石头形状的个性,以及与其他景物间的配合、协调关系。置石要避免散乱无序、均等铺排、与周围景物没有照应关系。人工景观造山应突出一个“奇”字,并贵在形神兼备。山应当有脉络可寻,其意义在于取蜿蜒不尽之意并含古韵。园林景观中的独景山较为少见,大多是与水体、景栽、建筑组合在一起的,它们在尺度大小、造型上的协调对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具有重要意义。
建造水景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基地地形条件,根据地形环境思考该塑造何种艺术意境空间,并考虑采用何种水形,进而按水形性格推敲水形的轮廓、面积的比例大小。为避免产生一潭死水的感觉水最好设计成流动的。
三、园林景观设计要避免的问题
1.园林美避免与功能脱节
当前,很多园林景观设计费尽心思追求感官上的美感,却往往忽略掉它真正的功能与作用,使园林景观成为一个华而不实的观赏品,不能服务于人。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游乐环境。
美的自然环境,不用说,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园林也是游戏休憩的场所,供人们娱乐休闲。如果一座园林美的好像空中楼阁,不管如何精美,都没有居住的功能,如此就难以实现人们对于景观园林设计的要求。这种“唯美”现象,在当今的景观园林设计中日趋突出,比如一个城市的大广场种满了植被,让人心甚喜之,想要驻足,却发现无处容身,这就失去了广场的作用。
2.园林景观设计中缺乏创新
创新是景观园林设计的生命力与血液,一个没有创意的景观园林会让人觉得乏味,进而产生厌倦。随着网络技术和各种优美设计的不断涌现,大众对设计的要求和审美都有了很大提高,设计书足不出户也可以了解到国内外的各种新的设计创意,依次寻找灵感和突破点。但当今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却有很多雷同相似的元素,很多园林近似于复制、模仿甚至抄袭。有创意的景观园林设计作品越来越少见。英国的自然园林,法国凡尔赛宫式的景观都被照搬使用过。随处可见大同小异的街道、小区、广场,甚至一块石头的形状都有相似的,丧失了园林景观的个性。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和娱乐休闲场所也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认为自然真实是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居环境的首要条件。营造接近自然并具有良好的生态循环的人居环境,就要求我们加强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元素,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工因素,注重自然环境设计。另外,园林景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方法来建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休闲环境。
[1]毛文正.都市田园景观设计案例集萃.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金招芬,朱颖心.建筑环境学[M].北京: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1.
[3]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功能性;生态环境
引言:生活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情,这就决定着人们平时工作和生活的状态,现阶段,人们追求的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和谐发展,更加注重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这促使了居住区内广泛建设城市园林景观,这使得空气更加清新,城市绿化面积增大,环境污染程度得到缓解,更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服务,人们茶余饭后能够悠闲的散步。在进行居住区建设的过程中,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门,下面就为大家讲述城市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具体方式及未来房展的方向。
一、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功能性
目前,大多数城市中建设的居住区与以往的居住区进行比较,园林景观的设计显得更为明显,有很多工程项目将园林设计进行单独立项,力求将园林景观设计的完美、高效。在进行居住区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的开始,就应该将园林景观设计列入其中,以便于能够合理利用建筑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根据建筑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植被的种植,以及一些观赏物的建设,使居住区得到最大面积的绿化。现阶段进行建筑的居住区应该更加注重功能性的多样化。设计者要将人与景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即要满足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需求,又要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特点和功能。要为人们的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还可以建设一些屋顶花园,完善居住区的美观度。还可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水元素,水会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人们通过与水的接触,可以更加亲近的感受大自然。还应当注重园林景观的硬性景观与软性景观的协调配合,例如,在进行车库、坡地、广场等建设的过程中,融入到景观中,使其形成统一的整体。
二、注重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进行城市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我国提倡的是绿色环保的方针,所以一定要把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以往一些工业产业的生产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所以我们要及时对环境进行保护,营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节约原材料,对一些材料进行合理的回收和利用,以便于减少建筑垃圾,要减少一些污染气体的排放量,不要随意丢弃建筑垃圾,进行统一处理。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评价一个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不仅要看其是否美观、雅致,更重要是要看其是否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当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更多地体现的是因地制宜性,营造的是一个原生态的园林景观设计群。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当体现科学性、文化性以及艺术和外观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建造更多、更稳定的现代生态群落,从而可以让每一个市民都能够充分感受到绿色的关爱,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园。
三、猿忠匀宋和本与共事性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当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是为了人们的生活时,我们才正在实现了设计的人性化回归,才能真正实现宜人与亲人,自然、历史以及文化等有机结合。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人的客观需求和行为模式,不仅要继承先辈的设计精华,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当代人的实际生活需求。不同年代都有属于其自己的符号和印记,若设计过程中总是跳不出崇古的藩篱,就不会有真正的进步和创新。基于此,以商品房为例,不仅要强调环境资源的共享,而且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还应当尽量利用现有的各种自然资源进行人工景观创造,让全部住户都能均享优美环境;同时,设计时还要强化围合功能,尤其要注重形态各异、要素丰富以及安静院落的构建,给人以归属感和温馨、朴素的居家环境。
四、城市住宅园林景观设计应体现艺术与文化性
五、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本土性与材料选择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为避免过于突兀、不和谐,就必须充分体现出该地方的自然特色,即本土性。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地把握住我国的地理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环,比如海滨城市青岛的碧水蓝天、白墙红瓦;南国风情海口的椰风海韵以及山城重庆的错落有致和素有江南水乡之称,苏州的小桥流水。不同的居住区园林景观都有其自身的地形地貌特征,因此应当结合本土特色,设计富有创意的园林景观空间。同时,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材料的选用,实践中应多选用当地比较常见的施工材料,这也是本土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材料应用趋势是:非标制成品材料、复合材料以及玻璃、荧光漆和PVC等特殊材料,同时还应注意材料特性的有效发挥以及色彩的表现形式。
结束语
在进行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协调发展,对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考虑到与实际情况的协调发展,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园林设计的地域性的特点。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建设。人们拥有了优质的生活环境,会使自身的情操得到陶冶,对生活和工作充满希望和动力。完美的园林景观设计,还能够提高空气的质量,缓解环境污染程度。当然在进行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人们和施工人员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迎难而上才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J].张清风.现代园艺.2012(06).
(一)精心挑选实际项目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挑选实际项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实际项目的选择应以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必须是真实存在的项目。选取的项目还要具有典型性,将实际环境项目、课题设计以及创新思维设计调研融入教学中,能够反映同类设计项目的一般特性,从而掌握这一类项目设计的方法和程序。园林景观设计真实项目最好位于学校周边的场地,让学生到达现场进行踏勘和调研,通过对实地考察分析和研究等手段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职业能力,不断加强学生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理性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
(二)有效监控实际项目的实施
实际项目教学提倡独立自主探究和互助学习方式,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目标。教师给出实际项目设计课题,学生通过分析、调查和讨论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启发,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和组织动员者。教师要从全局掌控课程的进程,要求学生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始着手项目设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明确各组内成员的工作内容,要及时了解每个研究小组的工作进度,对设计方案方向有偏差的小组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的实际项目教学方法既满足了课程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也符合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三)提高教师素养,组织好课堂讨论
(四)项目成果汇报、评议、总结
二、结语
1、有助于快速记录灵感,积累设计素材
2、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与形象思维能力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艺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足够的空间想象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只有将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空间,在头脑中对项目进行充分的构思和空间构成,才能创作出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对学生进行徒手设计表现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的认知能力、场景构建能力以及形体表现能力。同时徒手设计表现也是手、脑、眼共同配合的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是对美术功底的全面提升,可以说这种训练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在设计方案的构思还是设计图的表现能力上都有很多好处,有利于学生职业的发展。
3、是电脑绘图的必要补充
4、徒手设计表现探讨设计方案的最有效手段
很多学生在接触到电脑制图后,被电脑绘图软件的强大功能所吸引,认为只要掌握电脑制图能力就足够了,不需要再进行徒手设计表现的训练,这种想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可以说徒手设计表现是园林景观设计的语言,通过线条、色彩的配合将自己的构思理念形象化、具体化,是对设计方案最直接最快速的表达,是与他人交流想法、探讨方案的最有效手段。尤其在今后工作中,在与客户探讨设计方案时,通过手绘可以快速将客户的要求和意图快速表现出来,明确设计方向,减少因为理解不当而出现的设计失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提高学生徒手设计表现能力的有效途径
1、加强对徒手设计表现教学的重视
徒手设计表现对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徒手设计表现课程的重视。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比较特殊的专业,属于非艺术类专业,大多数学生都是没有美术基础的,是需要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系统的学习。比如从基本的素描学习透视关系,从静物描写中学习色彩构成,并逐渐安排写生练习,到能够对头脑中的设计思想用手绘的形式加以表达,通过不断的练习中积累经验。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让学生的徒手表现能力得以循序渐进的提高。
2、强化学生基础训练,提升专业素质
3、加强课程实践训练,提高徒手设计表现能力
课程实践训练是提高徒手设计表现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而临摹优秀的手绘作品是其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尤其对于绘图功底较差的同学来说,临摹是快速入门的最佳方式。学生在手绘模拟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徒手设计表现能力,还可以学习其中的设计思想,加强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多与教师和其它同学交流,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在徒手设计表现课程实践中快速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和绘图手法。另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将理论知识融合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4、与电脑绘图教学相结合
实际上,徒手设计表现能力与电脑制图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徒手设计表现是电脑绘图的重要补充,电脑绘图同样需要设计者具有美术基础,才能准确的把握空间关系、色彩关系以及审美标准,从而制作出优秀的效果图。所以说我们在强调重视徒手设计表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电脑绘图能力的培养,毕竟这是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和必备技能。在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才是科学的方法。比如在设计方案的初期,主要是整体创意和概念方案,这时以徒手设计表现为主,而当方案确定后,以手绘图为基础,再用电脑绘图进行方案深化和细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