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概述(精选5篇)

装饰图案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反而逐渐变得狭窄,变为单一的写生变化,且范围仅在花卉、动物、风景的变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装饰图案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大众化的现实需求,形成的负面影响。

(1)加强重视装饰图案课程的重要性。目前,三大构成学的引进,从而替代装饰图案课内容中的一些部分。后期随着电脑数字技术的发展,更预示新时代的到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设计手段,装饰图案课受局限,在基础课程中处于尴尬境地,装饰图案只解决自然形态变化组织形式的问题,仅局限在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的学习。

(2)教学方向不太明确。装饰图案是实践性课程,学习的内容应与具体的应用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图案的表现技巧技法,还要认识了解图案并做到熟练运用的能力。

(3)授课课时压缩幅度大,教学形式应相应调整。随着设计各学科的增多,挤占着有限的课时量。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更加侧重社会实践较多的专业课程。

2.对高职院校图案课程改革的思考

(1)引入各院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加深理解,针对学生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其尴尬的境遇,引起重视,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训练,装饰图案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通过对写实物象进行概括、简化等方法来研究新的形态。

(2)确立装饰图案课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式。装饰图案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造型训练、设计规律等基本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传统装饰图案艺术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图案的认识和掌握,起到继承、借鉴和发扬前人的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装饰图案课更多采用对图案的临摹手段进行学习,在有限的课程教学训练中,学生容易感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乐观。因此,我们应从赏析的方式来进行对传统图案的学习。在注重装饰图案形式学习的同时,还应着重介绍各个时期图案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内涵、风格特征等,挖掘传统图案文化的精髓。这样学生不仅认知了传统图案,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辉煌;不但拓宽了知识面,更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传承。在课堂上既学到了图案形式,又学会了创新并且找到了创新的源泉。

(4)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侧重设计应用。设计改变生活,装饰图案设计也是如此。装饰图案教学关键在学以致用。学生在应用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美观、采用技术制作手段、工艺材料和实用价值等,更要侧重结合与符合现代前沿的时尚理念。才能做出适合的环境艺术专业的高水平设计。此外,装饰图案课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应具有更强针对性,即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授课内容有所侧重。教师在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基础上,做到尽量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把握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有针对性的训练学习。可结合陈设、软装饰、家具设计、地面铺装设计等装饰图案的具体应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为专业课程训练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除了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应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意识。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可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空间造型能力、空间布局能力,深化学生在设计领域对立体空间的布局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利用效果图表现形式进入环境、景观设计领域,由此提高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环境艺术设计打下牢固、扎实的设计基础,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欲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就必须和国际接轨,以“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树立具有设计、制作、展示为一体的先进教学理念,而该课程的设立便是对以上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探索。

(二)教改思路

1.建立“工作室制”教学方式,以装饰雕塑的实训、实践为主,理论引导为辅的教学方式。

2.“工作室制”以认识材料的不同艺术效果,并采取命题设计的教学法开展教学任务。

3.拟定“工作室制”的教学管理体制,与国际艺术院校和国内先进的兄弟院校接轨。

4.引导学生把装饰雕塑的设计理念融入到环境、景观领域,提高其设计素养。

二、教改课程实施目标

“工作室制”是为更好地深入学习环境艺术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空间造型能力、空间布局能力。不同装饰技法,装饰雕塑是通过一个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对不同材料的运用,引导学生通过效果图表现形式进入环境、景观设计领域空间的过程,促进学生在设计领域对立体空间的布局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提高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环境艺术设计打下牢固、扎实的设计基础,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同时也为今后就业选择提供更多的了就业机会。

[知识目标]

(2)制作流程的系统知识,初步具备室内装饰设计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所要求的“具备空间造型知识、电脑效果图方法”的职业标准;

(3)了解不同材料的表现技法。

[能力目标]

(2)用不同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制作过程;

(3)能够独立构思、创作。

[素质目标]

(1)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训练,做到眼、脑、手的协调一致,使装饰雕塑的表现真正成为立体形象思维、艺术设计构思与表现的最直接的工具。

(2)要求对装饰雕塑理论和实际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了解公共艺术在环境艺术中的作用,扩大知识面,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从而更好的为艺术设计服务。

(3)具备一定的专业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工作方法;正确理解公共艺术在环境艺术中的作用,扩大知识面,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艺术设计服务。

(4)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能准确讲解、表述图纸内容,初步具备室内装饰设计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所要求的“能够为用户讲解设计方案”的职业标准。

三、改革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内容建议:围绕实际工程项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托进行教学(比如:引进城市景观项目或室内装饰小品实战训练),教学方法建议: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方法突出课程(装饰雕塑)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评价

通过对各教学环节中知识点的分析、实训与总结,以及观察、启发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从平面到立体操作实际项目的能力,通过教师作业点评和对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分析和总结,同时可开展小型的作品汇报展来吸收专业人士的宝贵意见。

考核方法:课程作业、步骤与技法的掌握应用程度。

成绩构成:符合课题技法训练要求80分+创意分20分。

成绩评定:期评成绩=平时成绩(30%)+学习态度(10%)+课程作业成绩(60%)。

(三)选择当代优秀教材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教学设备、实验(训)室利用:多媒体设备、模型工作室。

4.实训指导手册:编写《装饰雕塑艺术案例分析实训指导书》,明确技能考核内容和要求。

(五)其它说明

五、教学项目设计

项目1:景观装饰雕塑效果图设计练习(16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命题构思、草图、手绘效果图、电脑出图(利用设计软件)模型制作

工作任务

1.虚拟雕塑项目命题设计方案:要求构思巧妙新颖(4课时)、设计1-2件草图(版面不限)设计说明100字以内。

2.电脑制图(12课时)效果图要求彩色打印(A4版面)一张并装裱。要按照正确的工作流程完成作业。

活动设计

根据命题实施“从平面到立体”的训练,使学生了解实际项目操作中装饰雕塑功能与作用,以及操作的基本流程:

1.虚拟环境空间设计项目:为学生下达命题设计任务(例如;校园景观雕塑设计)、按草图的方式体现,(即时辅导、讲评)。学生自己要介绍构思意图(如;寓意、选用的材料等),鼓励学生的自我语言表达能力。

素描基础、浮雕、圆雕、现代装置雕塑、电脑制图软件。

课后练习与任务

1.单体小品练习(以景观小品为主)

2.设计雕塑方案并绘制效果图。

项目2:装饰雕塑模型制作练习(16课时)

通过运用各种雕塑材料训练,掌握不同材质的特性、表现力。方法与技巧。

1.要求把效果图的设计方案用立体造型方式体现(12课时)。

2.项目流程要正确,表现技法熟练并突出表达设计意图的模型(20-30公分大小、材料不限)。

提供城市景观空间,如广场、社区、校区景观雕塑等,使学生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流程训练,强化学生技能,重点强调创意、规范雕塑设计流程及效果图技法的表现(4课时)。

1.优秀作品欣赏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效果图绘制实训(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课程总结;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互动了解感受。

美术基础、立体造型能力、雕塑制作步骤。

1.单体小品练习(以景观小品为主)。

2.构思草图练习

项目3:综合材料的运用和后期作品效果处理(16课时)

通过材料的特性、表现力及雕塑制作的步骤、程序,方法与技巧。最终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做不同目的构思的作品效果。

要求掌握不同材料的应用(比如;金属、石材、木材、或综合材料),完成作品后期的艺术效处理(12课时)。

带学生去户外参观材料市场,搜集材料图片素材,以动手能力训练为主导,强调技法的同时,更强调设计的重要性,用实材表现设计方案(4课时)。

1.拍摄、收集材料照片(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效果图绘制、模型制作实训(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课程总结

1.优秀作品欣赏(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雕塑效果图绘制实训(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雕塑模型制作实训(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4.对本课程环节的学习与学生互动了解感受。

关键词:景观;应用型人才;改革;综合素质

1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概述与目前存在问题

2课程改革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

2.1课程内容与实践、实际项目相联系

2.2多维度、多地点进行设计考察

2.3网络平台资源的利用与整理

2.4师生互动

平时课程作业让师生充分互动,进行思考,课堂上由一组学生讲解他们所欣赏的景观设计案例,内容包含案例的概括、案例优缺点、由此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2.5专项作业训练

3结语

由于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产量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设施农业的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它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但还会使农作物遭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和破坏,这时气象服务则显得尤为重要。气象服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恶劣天气对农作物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发展的限制,气象服务自身的发展也受到限制,因此,如何使气象服务更好地运用于设施农业的发展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1气象服务于设施农业的重要性

对极端天气的有效把控有利于减少损失。在现代社会,经济日益增长,随之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设施农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作物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但还是避免不了恶劣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能够将气象服务准确有效地利用到设施农业上,这将是非常有利的。

设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还是会受到一些天气状况的影响。例如暴雨、暴雪、寒潮、台风等,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农业造成影响。暴雨会淹没一部分农作物;暴雪则会压断农作物,使农作物冻死或冻伤;寒潮则会冻死农作物;台风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2气象服务设施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在我国现阶段,气象设施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这将导致气象预告的不准确、不精确,使农户对恶劣天气不能做出及时预防,最终使设施农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些气象设备存在着老化的现象,这些都需要不断更新和不断完善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把控,才能使其朝着科学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2.3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地区的限制

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地区间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都不一致,因此,气象服务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得到完善和统一,从而使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应的影响。因此,这严重限制了气象服务设施的发展和完善,这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3提升气象服务设施农业的路

3.1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支持力度

关于提升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使其能够真正的服务于设施农业,不是靠个人或者普通群众的力量就可以改变的,还需要国家和政府加大支持力度。首先,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对气象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气象服务设备,替换老化的基础设施。其次,进行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将气象服务更好地运用到设施农业中去。最后,政府应该利用自身的职权和优势,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发挥各部门的独特优势并加强其有效配合,以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

3.2提升群众的知识素养

现代社会设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群众来进行的。因此,提升群众的知识素养十分重要。应该委派专门的科学人员对人们进行专业的知识讲述,主要是对如何有效的防治灾害,如何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教授。只有政府进行相应的技术更新,人们不断的同步跟进和学习,才能提升群众的知识素养,才会使整个过程实现有效发展。

3.3服务要具有针对性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不能将整个气象服务都运用于全国各个地区,应该进行相应的区分,尤其是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它们无论在地形地貌还是气温差异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设施农业的发展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看待,不应该将两者混合在一起进行论述。因此,在气象服务设施农业的过程中,也应该将其分开来看,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和不同地区的状况制定相应的气象服务,这就意味着要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设施和科学技术人员。

关键词: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环境学

一、教学思路改变与验证

教师要努力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全面主讲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保证顺利高效地完成教学计划。而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案例分析由学生担任主角,在师生交流中担任主讲的角色,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一)树立新观念,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

当代青年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一般的理论知识都很难提起兴趣,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改变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念,加重引导式与启发式的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章节的教学内容讲解之前,将重点和难点列出,提醒学生注意学习和掌握。每次课程结束前,通过幻灯片强调这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辅导重难点的作业,巩固教学成果。同时,布置下次课程的预习内容,提出下次课程的预习问题,希望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课程教学课堂上,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2.多媒体教学结合传统板书,注重师生互动。《环境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方面,对于信息量大、书写比较困难、需要进行声音和图像辅助的内容,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立体式教学。同时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也要积极利用传统板书列出提纲,积极利用板书及时记录下学生的新颖观点,做到一目了然,有所侧重,让讨论更加流畅和直接。

3.精心构建学习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构建学习小组,各小组之间可以就某一个环境热点话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评判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而应该将有争议的观点交给学生去讨论和辨别。最后,教师应该记录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写出讨论报告。

(三)充分共享网络平台,扩展教学空间

二、案例分析

为了改变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封闭式教学方式所造成的师生隔离、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死记硬背以及机械应考的被动状态,我们进行了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案例分析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系统掌握与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教学过程中的新思考

(一)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

(二)积极提高环境人文意识,延伸课堂教学

四、结语

环境学作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入门课程,它涉及到自然、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多个科目。此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研究的准备训练,还要培养学生探索环境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关心、认同和思考,将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和人文素质融合,为培养高素质的环境保护专业人才来创造人才。

参考文献:

[1]崔秀萍.案例导学教学模式在环境学课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11(4):54-57.

[2]黄飞,章家恩,蔡昆争.“环境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大学教育,2015,(9):144-155.

[3]苏玉萍,陈庆华,林佳.“环境学”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3):153-155.

[4]郜慧,张祥耀,范辉,等.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高职研究,2010,(9):212-214.

[5]丁文慈,胡劲召,陈文山.环境学概论的教学方法探讨[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1):54-55.

[6]邓华,宿程远,蒋艳红.“环境学”课程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98-99.

Reflectionsonteachingmethodsof"EnvironmentalScience"course

YUBin-bin,CHENMan-rong,WANGXiao-zhi,DANYu-hua,QIANXiao-jing

(College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225009,China)

THE END
1.一流课程《装饰图案》一流课程装饰图案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核心素养、新文科等概念的提出,装饰图案课程教学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改革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https://msxy.sxcast.edu.cn/info/1221.html
2.卧室装修效果图课程设计.docx卧室装修效果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卧室装修效果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目标:1.了解卧室装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掌握卧室装修效果图的设计技巧和表现手法;3.熟悉卧室装修的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1.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卧室装修效果图的设计;2.能够对卧室装修效果图进行评价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8518836.html
3.装饰画搭配:点亮居家空间的艺术之光居家简约风格艺术装饰画装饰画,作为居家装饰的点睛之笔,不仅能够提升空间的美感,还能彰显主人的独特品味。在选择和搭配装饰画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颇多。 首先,要根据空间的色调和风格来选择装饰画的风格。例如,简约风格的居室宜搭配线条简洁、色彩淡雅的装饰画,而复古风格的房间则更适合选择充满历史韵味的油画或版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https://m.163.com/dy/article/JIOU49U505536U1C.html
4.图案课程标准.docx基础图案课与其它专业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四大变化基础课之前,解决图形的运用需要的一个过渡课程,通过对基础图案的学习,可使学生把现代与传统的有机地结合,从图形的组织把握到现代审美情趣的提高都可以影响到绘画和设计的许多方面。如装饰艺术、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民间工艺等。第四篇:装饰图案设计课程小结https://www.taodocs.com/p-769161557.html
5.图案基次程(精选十篇)图案是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的一种美术形式。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图案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及其规律,揭示其构成方法和表现形式,在不断提高学生现代审美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并通过必要的设计创作来掌握这些规律,以便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z50sij.html
6.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传品课程规划教材——装饰图案当当图文详情页为您提供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规划教材——装饰图案参数,包含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规划教材——装饰图案报价与图片, 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规划教材——装饰图案品牌,购买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规划教材——装饰图案就http://product.m.dangdang.com/detail20664740-0-1.html
7.装饰图案齐鲁工业大学装饰图案蕴含着传统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品格,涵盖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类对美恒久不变追求的印证。跟随课程开启发现美、创造美的旅程,掌握装饰图案的文化内涵、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从而提升审美品味和艺术修养。,装饰图案,齐鲁工业大学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SDILI13011001478/21555434
8.装饰课程范文12篇(全文)3 注重黑、白、灰的布局能力的训练, 是装饰绘画均衡效果和节奏感处理的重要环节 装饰绘画的均衡效果是遵循了力学原理, 使绘画的视觉形象达到心理的和视觉的平衡, 画面以图案纹饰的中心线为分割, 上下或左右同量不同形。装饰绘画常以形象思维来研究视觉平衡规律。装饰绘画的节奏是指视线在时间上所做的有秩序的运动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hhnblq0.html
9.《漆画》项目课程标准该课程在学生学完素描、色彩、图案、三构等美术基础课程,以及山水国画、工笔国画等核心课程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开设,前序装饰画等工艺课程,后续顶岗实习,在一般工艺手段与专题性设计制作的教学衔接过程中,突出以技艺掌握和技术创意教学两方面着手,互相促进,起到的传统工艺继承和创新承上启下的作用。 http://m.fzlyzz.cn/nd.jsp?id=3008
10.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通过装饰基础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提高设计技巧和艺术设计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能力,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大胆创新,设计出具有本土文化特征与时代气息的装饰图案。5.图形创意课程以图形设计为核心,运用创造性思维寻求独特,新颖的图形表现形式,以独具匠心而新异的形象画面引人关注,发生兴趣,产生感染,并留下https://www.gaokao.cn/school/767/specialtydetail/36955
11.甲骨文装饰图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学位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系统化文字,大多为占卜之辞,从其内容与不同时期的字形结构中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文化现象,并于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的契刻手法使笔画在方与圆中变化,苍劲有力又不失灵动有趣,具有书法的艺术特色。其字形更有对称、一字多形和象形图像的艺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D01947847
12.图案—中国传统图案创新运用设计—智慧树网“图案”课程以中国传统图案创新运用为授课内容,系统讲授中国传统图案的造型方法、构图方法、色彩设计方法、寓意表达方法和创新运用方法。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图案,采用以点带面的讲授方法,重点解析典型图案形式的设计方法、形式美感和风格成因。对于传统图案创新运用,重点讲解改良再造传统图案形象的方法和创新运用传统图案http://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70798
13.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具备工艺美术品制作技术、工艺流程、材料应用、装饰设计等基础技能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能力; (5)掌握一定的图案基础与应用知识、构成基础等设计基础知识; (6)掌握基本的构图原理,具有初步的构图创作能力。 (7)具有独立完成整个雕刻作品的加工流程基本应用技能。 http://www.ytyg.jx.cn/details_gymszyrcpy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