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武成王在位期间,田单率军讨伐燕国,占领了燕国的中阳。第十四年,燕武成王去世,其子燕孝王继位。燕孝王在位只有三年就去世了,其子燕王喜继位。
燕王喜第四年,燕王喜派国相栗腹与赵国结盟,并送给赵孝成王五百金。栗腹回到燕国后说:“赵国在长平之战损失惨重,我们可以借机攻打赵国。”
燕王喜就问乐昌,乐昌认为不能攻打赵国。燕王喜很生气,执意要攻打赵国。于是派两路军进攻赵国,栗腹率一路攻打镐邑,卿秦率一路攻打代邑。
此时,将渠对燕王喜说:“先与赵国结盟,使者回国后又去攻打赵国,不义,攻伐不能取胜。”燕王喜不听,还亲自率一军进犯赵国。
2.赵国打败燕国
赵国派廉颇率军在镐邑打败栗腹的军队,乐乘在代邑打败卿秦的军队,乐间就去了赵国。廉颇的军队就包围了燕国都城,燕国就请求讲和。
赵国不同意,要将渠出来调和,将渠就主持议和,赵国同意了,解除了对燕国的包围。第十二年,赵国又派李牧攻打燕国,占领了武遂和方城。
燕王喜想夺回二城,此时廉颇已离开赵国,赵国还屡次被秦军围困,燕王喜想借此机会攻打赵国,因为剧辛以前在赵国与庞煖(xuān)关系很好,燕王喜就问剧辛能否攻打赵国,剧辛说:“对付庞煖很容易。”于是燕国派剧辛率军攻打赵国,赵国派庞煖迎战,结果燕军战败,剧辛被杀。
3.秦国吞并燕国
第二十三年,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了燕国。不久,韩赵魏等国相继被秦国所灭,而且秦军已到易水,眼看燕国就要大祸临头了。
燕太子丹就暗地里谋划刺杀秦王政,他派荆轲把督亢(gāng)地图献给秦王政,借机刺杀秦王政。结果被秦王政发现了,行刺失败,荆轲被杀。
接着秦国就派大将王翦率军进攻燕国。第二十九年,秦军占领了燕国都城蓟,燕王喜逃到辽东,杀了太子丹,把太子丹首级献给秦国以此求和。
第三十三年,秦军攻占了辽东,俘获了燕王喜,燕国灭亡。燕国从召公到燕王喜共四十三位君主,八百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的燕丹没有子嗣,他的父亲是燕王喜,战国时期燕国最后一任君主。公元前255年,喜的父亲燕孝王去世,喜继承燕国国君之位。不久后,燕王喜派丞相栗腹与赵国结成联盟,将五百金赠送赵王为酒资。回国后,栗腹向燕王禀报说赵国国内无年轻
河北、天津、内蒙、辽宁等大部或部分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一带,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其弟姬奭(念是)于燕地,传国800余年,鼎盛时期,疆域面积达到20万平方公里,可以说,在整个儿春秋战国时期,它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妥妥的一个老牌诸侯国,老牌诸侯国意味着守礼,它会留下什么放荡的风俗呢?
利
《汉书地理志上》有云:东北曰幽州其利鱼、盐;民一男三女。什么意思?燕国以前叫幽州,古幽州,这个地方盛产鱼、盐,男女双方比率是1:3,相较于扬州的2:5,青州的2:3,甚至于荆州的1:2,雍州的3:2,冀州的5:3而言,男女比率是严重失衡的,典型的女多男少,古时候,女人地位本来就不高,如今又是典型的女多男少,造成的后果自然是,在幽州,也就是燕国地面上,女人更容易受到轻视,而正因为如此轻视女人的缘故,也为今后产生这么一个放荡的风俗埋下伏笔。
燕国传国800余年后,传到第43任君王燕王喜,燕王喜历史上没什么作为,但他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燕太子丹。
刺
《史记刺客列传》有云:秦王政生於赵,其少时与丹驩。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於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嬴政出生在赵国,他少年时和燕太子丹要好,等到嬴政被立为秦王,燕太子丹又到秦国作人质。秦王对待燕太子丹不友好,所以燕太子丹因怨恨而逃归,归来就寻求报复秦王嬴政的办法,可问题是,秦国国大兵强,燕国国贫民弱,在这种情况下,燕太子丹拿什么跟嬴政斗,想来想去,明的不行来暗的,正的不行来邪的,诚得天下之勇士使於秦之后就因而刺杀之,简而言之,派刺客刺杀嬴政,以后很了不起的秦始皇,可这个刺客上哪儿去找呢?
大家都知道,燕太子丹之后是选了荆轲的,但荆轲之前,燕太子丹为了寻找合适的人选,费了不少功夫。
宴
《汉书地理志下》对这件事说的比较详细,曰:初,太子丹宾养勇士,不爱后宫美女。只喜欢勇士,不喜欢美女,并为得到勇士的欢心,还不惜牺牲美女,比较有名的故事就是,燕太子丹刚得到荆轲之时,那是开心的不得了,简直就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而且还对荆轲体贴入微,无所不应,有一次,荆轲觉得一个歌姬的手很好看,不小心夸了一下,当天晚上,燕太子丹就把这个歌姬的手送了过来。
歌姬的手送了过来,那歌姬呢,当然是疼晕过去,因为这双手是燕太子丹活生生砍下来的,试想,一国之太子对女人都是这个态度,那么在燕国,女人还有什么地位可言呢!
其后呢,虽然荆轲刺秦不成,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但燕太子丹却因反抗暴秦,成了后世讴歌的英雄,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燕太子丹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造成的后果是,燕国本来就轻视女人,如今又有燕太子丹故事,遂民化以为俗,老百姓将燕太子丹的做法演变成一种风俗,一种放荡的风俗。
侍
也就是《汉书地理志下》当中记载的: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家里来了客人,要以妇人陪侍住宿,不但不以为耻,还反以为荣,而且至今犹然。
《汉书》成书于东汉,东汉的时候还至今犹然,足以说明,燕国留下的这个放荡的风俗,在华北一带盛行了数百年。
数百年,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他们轻视女人就能轻视到这般地步,《荀子强国》有云:入境,观其风俗,正因为风俗如此放荡,所以,当时华北一带,被视之为愚悍少虑,轻薄无威。
因为为政必先究风俗的缘故,这种放荡的风俗,自然被视为糟粕,东汉以后,就逐渐被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从此,女人的地位稍有进步,但距离完全平等,可怜的先民们还不知有多漫长的路要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