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学生因为内急在香港地铁站内随地大小便的事情,又一次在两地民众之间投下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炸弹。人是社会动物,皆有廉耻之心,如果能够很容易地找到公共厕所,没有人愿意在“光天化日”之下随地大小便。
在香港很难找到厕所,成为了许多赴港游玩的内地民众之间的共识,甚至是台湾民众也深有同感。
台湾某论坛上,也有民众吐槽难找到公共厕所
我们可以对比一组数据,北京的公共厕所数量是1.2万座,而香港有多少呢?
2014年的数据显示,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管理大约698间公厕(是的,他们把食物和公厕放在一个部门管理),其中94间设在港岛区,62间设在九龙区,542间设在新界及离岛区。对于一个大都市来说,这个数字看起来好像少得可怜。但是请注意,这698间公厕是独立公厕。所谓独立,就是不依附任何其他商场、写字楼、麦当劳,堂堂正正的一座站在那里,叫做“厕所”的建筑。
由于香港用地紧张,绝大部分公共厕所是附建式公厕,藏在商场里,供市民免费使用,相当低调。一般来说,步行5分钟路程之内,必有公厕。对本地人而言,找到这些厕所毫不费劲,熟悉地形嘛。但是对初来乍到的外地游客,可能就有点麻烦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万一碰上人流高峰,要排长队,真是束手无策。
而有些商业大厦,在开放公共厕所方面有点小气——未在此消费者,概不外借。虽然有话好好说,总有通融的可能,但是不小心遇到,也是挺让人着急的,尤其是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
香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厕所
那么,对于一个赴港游客来说,如何在香港这个人生地不熟的繁华都市解决内急问题呢?按照优先顺序,为大家提供几个选择:
以上是国内媒体整理出来的一份“在香港找厕所”的旅游攻略,里面就特别提醒说,不要到地铁站里去找厕所,那是“自寻死路”的一件事情。地铁站内配备有厕所,在我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为什么偏偏在香港地铁站内却很难找到厕所呢?
从顶层设计来说,在政府部门里,食品环境卫生署管理街道公厕,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沙滩及各类游乐场所(包括球场、运动场等)的公厕;渔农自然护理署管理郊野公园内的厕所。除此之外,公屋范围内的公厕由房屋署管理,寮屋区,也就是棚户区内的公厕,则由地政总署寮屋管制组管理。
不能说这样“九龙治水”的管理模式不好,但是即使在如此细分的情况下,你还是可以发现地铁站有没有公厕,没有部门在管理,这就是制度上的盲区。
那么一个地铁站要不要配公厕由谁说了算呢?由运营地铁的香港铁路公司(港铁,MTR)说了算。
然后我们在港铁公司身上找找原因。
面对内地民众内急在地铁站内却找不到厕所的问题,香港媒体多次批评港铁公司服务意识淡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实在紧急的情况下,香港市民已经形成了出地铁站到商场里找公厕的“路径依赖”,这一观念深入香港市民心中,但是内地民众却没有这样的意识,每年有4000多万人次的内地民众到香港经商、旅游和消费,地铁是重要的出行工具之一,港铁公司在面对这一方面的乘客时却存在散漫对待、服务跟不上的情况。
港媒的报道中还提供了一份数据,港铁公司共运营有93个车站,其中仅52个车站设有公共洗手间。机场快线、东铁线、西铁线及马鞍山线全线车站都有洗手间。东涌线、港岛县、荃湾线及观塘线则只有部分车站设有洗手间。
港铁公司已经意识到,随着客流增加,有必要在地铁站加建洗手间。港铁公司做出承诺,未来将会在7个换乘车站陆续添置洗手间,争取在2020年前完成。但也表示很难在所有车站加设公共洗手间,因为要装设通风井及化粪池等辅助设施有难度。
港铁公司在自己网站上面,提供有一份铁路行程指南,详细公布了地铁站范围内的公共厕所。
网站截图(部分)
信息是很齐全,但谁没事会在自己的手机里特别收藏这张网页呢?在自己内急的时候翻出来,看看这个地铁站附近是不是有厕所,是收费的还是不收费的?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一定要及时找到地铁站内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带你去到员工厕所,因为这些厕所一般都很隐蔽,而且没有员工钥匙你也进不去。
这就是一些在香港找厕所的小技巧了。有没有感觉,看完这份攻略之后,还是一点用都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