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其麟赠叶锦(刘业锦)签名本(五种)书影。
▲韦其麟签名本《百鸟衣》《壮族民间文学概观》《纪念与回忆》书影。
【韦其麟简介】1935年生,壮族,广西南宁市横县校椅镇文村人。著名诗人、教授,壮族现代代表性作家。著有长诗《百鸟衣》《凤凰歌》《寻找太阳的母亲》等,论著《壮族民间文学概观》。曾任广西文联主席、广西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第五、第六届副主席,广西第四、第七届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韦其麟是第五、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届广西文联主席。他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民族叙事长诗《百鸟衣》艺术成就高,影响广泛,成为新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代表作和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经典。
韦其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受到不公正待遇,被下放到林场、药用植物园等单位劳动。改革开放后他回到文化部门,开始重新创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里,他出版了诗集《寻找太阳的母亲》《含羞草》《苦果》,散文诗集《童心集》《梦的森林》等,其中长篇叙事诗《莫弋之死》《寻找太阳的母亲》《山泉》《四月桃金娘花开了》《俘虏》等,再次显现了韦其麟以壮族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的娴熟技巧和优异成就。继《凤凰歌》获得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之后,《寻找太阳的母亲》和《童心集》又分别获得全国第二、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此时期,他还完成了一部理论专著《壮族民间文学概观》,1988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本全面评介壮族民间文学概貌,并对壮族民间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作用予以理论界定的理论专著。该书获得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著作奖。
我们在《新中国50年广西文学史》对韦其麟的创作以较大的篇幅做了介绍。在初稿写作中,我设计专章记载韦先生的创作活动和成就。2004年完稿后交给漓江出版社,出版社建议改名为《广西文学50年》,并要求对一些章节和篇幅作压缩。于是将韦其麟与陆地的两章合并为一章,但各自原来的三节内容没有压缩,评述韦其麟的仍然是“韦其麟的创作经历”“韦其麟的代表作《百鸟衣》”“韦其麟的叙事长诗《凤凰歌》《寻找太阳的母亲》等作品”三节,共1万字。
韦其麟成就卓著,名声显赫,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代表。韦其麟为人十分低调,待人真诚。2010年,我与两名曾经是我的研究生的青年学者一道去拜访韦先生,请教诗歌创作和对当代诗坛的看法。他热情接待我们,耐心解答提问,畅谈创作思想,使我们受益良多。
他的另一本赠书《壮族民间文学概观》是他多年来从事壮族民间文学研究的成果,也是他在广西师范学院教学期间教学实践的一个成果,1988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简介说:“书中对壮族民间文学的各种体裁,诸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寓言童话、民族歌谣和长篇叙事诗等,都作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对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艺术剖析,指出它们的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做到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是一部内容丰富、饶有趣味的学术著作。”这本书介绍壮族民间文学体裁广泛,内容丰富,论述各体裁民间文学的特点准确精当,关于壮族民间文学与兄弟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与联系的论述条例清晰,理论深刻,给我许多壮族民间文学的知识和研究启发,对我的研究工作帮助很大。我时常推荐该著给我的研究生和单位里的年轻科研人员学习。韦其麟在该书内封页题写:“李建平同志正韦其麟于南宁”。
顺便说说,我收藏的签名本,除了名家师长和好友惠赠之外,还有一些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作者赠予他人的签名本,比如我的亲人收藏的签名本。韦其麟的签名本,除了他惠赠我的之外,我还收藏了他赠送给他在广西文联工作时的同事、诗友刘业锦(笔名叶锦)的好几本签名本,计有《百鸟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凤凰歌》(广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含羞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童心集》(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梦的森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等。前两本是长诗,《含羞草》是短诗集,后两本是散文诗集。受书人刘业锦,笔名叶锦,长期在广西文联工作,曾任广西作家协会秘书、广西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广西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要从事诗歌和儿童文学创作,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有诗集《星光集》和作品集《点点星光》出版。刘业锦是我岳母,2015年病逝,享年84岁。她收藏的签名本,现在由我和妻子继承收藏。我们很珍惜长辈们在工作和创作中建立的友谊,用心珍藏这些珍品。
韦其麟人和善,性谦逊,思活跃,文绚丽。他的诗作和人品在文学界有口皆碑。几十年来,有许多学人投入到研读韦其麟诗作的工作中,并在其间受到其思想和人格的影响。近几年,又有青年学者钟世华对韦其麟的创作和生平在做深度研究,编写了一本《文学桂军研究资料丛书·韦其麟研究》在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我阅读该书后感到这是一部用了功夫,写出水平,质量颇高的研究成果。仅从资料收集一点说,它较20世纪八十年代周作秋编选的《韦其麟作品系年(1953—1983)》增添了大量新史料,也对周作秋本中的许多遗漏和错误之处做了补充和订正,难能可贵。我读后写了一篇书评《不断深化对文学桂军的系统性研究——从〈韦其麟研究〉看〈文学桂军研究资料丛书〉的价值》,《文艺报》2020年7月3日发表了。我希望有更多的学人在开展对韦其麟这样的文学大家的研究中,发掘出民族文化的宝藏,提炼出锻造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让民族文化精品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