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7.11河北
一、电子书出版现状
(一)电子书发展背景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全年达到12762.64亿元,比2020年增加8.33%。其中,电子书收入达66亿元。随着出版改革的发展,我国规模较大的出版社和出版集团都已介入电子书出版,出版内容日益丰富,专业覆盖面广,数字报纸、移动阅读等多样化的载体形式和出版形态不断出现。
(二)电子书出版形态
不难看出,以出版社为出版主体的电子书更多地依托于纸质书的内容,也有放弃纸质出版,直接进行电子出版的情况,但不常见。如选题内容更适合电子平台,而纸质出版经成本测算,投入产出比低,出版社会考虑直接出版电子书。
(三)电子书面临的问题
二、电子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书出版形态不尽完善
(二)电子书出版流程不尽完善
目前以出版社为出版主体的电子书,更多地依托于纸质书的内容,选题策划、内容编校等环节均在纸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完成。电子书出版更像是对纸质内容的另一种销售转化。民主法制社电子书基本依托于纸质图书,2023年起尝试探索电子书脱离纸质书,独立出版,但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流程管理。
(三)电子书内容质量把控难度较大
(四)电子书盗版问题仍未破解
三、完善电子书出版的几点建议
(一)发挥资源优势,适时推出法律数据库
(二)完善电子书出版流程管理
(三)始终绷紧导向和质量的弦
(四)探索适合民主法制社的纸电出版节奏及定价办法
(五)加大数字化人才的培养
随着电子书脱离纸质图书独立出版的探索与发展,民主法制社应提早筹划,为电子书独立出版做好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一是提高数字编辑的思想认知。目前数字编辑的岗位要求更多偏向于技术和销售,而电子书独立出版要求数字编辑同时具备选题策划、内容加工的能力。所以,数字编辑要不断强化“对内容负责”的认知。二是强化数字编辑的综合能力。要将数字编辑培养为“复合型”编辑,不断加强其出版全流程——策划、编辑加工、制作、销售的把控能力,从而实现电子书的规模化和精品化。除了软件操作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应多为数字编辑提供行业内、社内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方面的培训。三是制定适合数字编辑的考核方案。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电子书编辑的工作方式和输出成果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目前对图书编辑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与其相适应,应该进行改良和优化。一方面,将销售回款纳入考核;另一方面,也要将选题落实率、编辑工作量纳入考核,不断激发其工作热情。
综上所述,在大力倡导和推动融合发展的当下,电子书作为传统出版的延伸与技术转化,对于出版社来说,是操作相对容易、实现率相对较高的一种方式。希望本文提出的建议能够对电子书出版的发展有所助益。
(作者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翟琰萍,本文刊载于《法治时代》杂志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