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丨从收藏到开放,细说我国“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3.22江苏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进步的阶梯,而作为存放书籍的主要场所,图书馆被誉为“知识海洋”“知识宝库”“知识喷泉”,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重视。

我国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敬惜字纸”的传统传承至今。西汉时代就出现了“图书”一词,但直到1904年,才出现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将收集来的图书放在哪里?一起来看——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古代刻书事业也发展起来。私人藏书也比以前更多了。

明代从事刻书的有名人物之一毛晋,私人藏书多达84,000余册,藏在汲古阁,大部分是宋元刻本。据说到这里看书的人,“轴轳衔接,二十余里”。

明代范钦的藏书楼——天一阁,是现存最古老的私人图书馆,建于嘉靖末年,地处宁波月湖之西。原有藏书7万多卷,后屡经盗窃,散失甚多,至1940年尚存13,000多卷。天一阁现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HE END
1.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馆长刘成勇说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保存版本典籍的传统 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未曾中断、历久弥新 其中,典籍版本的收集保护与传承工作功不可没 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 担负着将中华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神圣使命 它们分布在中国东西南北 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致力于为人类文明留下永恒记忆共https://www.ncnews.com.cn/wh/202412/t20241208_2115031.html
2.国家图书馆百年简史从京师图书馆,到文津街北京图书馆,再到现代化的国家图书馆一、二期新馆,这一系列变化也见证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程。一个世纪以来,国家图书馆在引领和推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搜集和保存中国文献典籍和世界文化遗产,在传承文化、服务社会诸方面,承担了应有的历史重任,发挥了重要社会职能,使百年国图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6/14/39564225_1118409254.shtml
3.中国古代藏书:有册有典源远流长中国古代藏书 :有册有典 源远流长 中华文明历千载而延绵不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历代文献典籍的守护与开发,使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图书馆等藏书场所肩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作用。从即日起,学习时报推出“文脉传承话藏书”栏目,探寻中国历代图书馆、藏书https://dflz.sxpi.edu.cn/info/1018/6700.htm
4.全球18家顶级国家图书馆馆藏照片,为你图说20世纪中国该系列由曾掀起“画传”风潮的媒体人、《凤凰周刊》前主编师永刚主编,借由全球18家顶级国家图书馆的千余张中国照片,带领读者,特别是年轻人,重回百年历史,认识自己的祖国。 师永刚称,再度重写这套系列计划为十本的宏大当代史丛书,不只是回顾梳理这百年来的重大事件和真实意义,更是试图通过这样一套符合当下年轻人,新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1/12/c4286084.html
5.辽博展馆回顾: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下)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授编修,充武英殿国史馆协修、总纂,任四川学政。书法师颜真卿,上溯秦汉古篆籀及南北朝碑版,面目独特,意趣高古。 转过来。 依然按惯例裁为两截。 再次旋转。 人患环知其过 https://www.meipian.cn/3cwc67da
6.宁波图书馆本期我们从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挑选了15本图书,包括《大崛起》《寻梦与归来》《中国文化中的饮食》《图书馆疗愈手记》《如何成为讲话有趣的人》《童游宁波》《动物园地震》等,推荐排名不分先后。无论是深入剖析国际关系、探索文化多样性、品味美食文化,还是提升个人言谈技巧、领略自然风土人情,希望这份https://www.nblib.cn/information/10220
7.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是中国国家总书库、书目中心、古籍保护中心,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与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紫竹院公园相邻。现任党委书记陈樱。据2023年11月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由古籍馆、总馆南区、总馆北区构成,总建筑面积28万https://baike.sogou.com/v64485395.htm
8.科学网—史上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图)史上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图)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年第4期刊封面登有临沂大学图书馆照片,18页配有简介:“临沂大学图书馆是临沂市政府投资2亿多元人民币兴建的,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是学校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国内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图书馆秉承‘以读者为中心’的办馆理念,确立了‘开放式、数字化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20971.html
9.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珍贵文物在国家典籍博物馆集中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墟甲骨的发现使只存在于典籍中的商代被证实为信史。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甲骨收藏35651件,约占存世总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甲骨藏量最多的单位,其中有字甲骨34783 片。 https://m.gmw.cn/2023-01/14/content_1303254642.htm
10.如果一天看五件藏品,大概需要八万年才能看完大英图书馆的所有馆藏。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当时并不情愿把如此珍本开放借阅,但却收到了此珍本的复制品,是托马斯·哈德威克少将(Major-General Thomas Hardwicke)1835年馈赠的自然科学史藏品之一。在所有两百份《美国鸟类》的全印本中,目前已知只有一百二十份存世。 大英图书馆最奇特的藏品是哪件?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8160912925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