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一座难求全民阅读在三秦大地蔚然成风

进入暑期,陕西省图书馆内几乎天天座无虚席。记者柏桦摄

炎炎夏日,清凉静谧的图书馆成为市民暑期“充电”学习的乐园。连日来,全省各图书馆日接待量持续增长,馆内几乎是座无虚席。

为更好服务广大读者,全省多地图书馆及综合性文化空间采取延时闭馆、错峰开放等措施,推出形式多样的暑期阅读活动,满足市民阅读、休闲的需求,让他们求知而来,载知而归。

暑期图书馆的爆满,是近年来书香陕西建设的缩影。随着我省以城市实体书店、农家书屋、校园书房、社区书吧为载体的“十五分钟阅读圈”的构建,处处有书香、时时闻书香的书香社会,正在成为陕西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底色。

■阅读热潮来袭,公共图书馆一座难求

临近9时,省图书馆开门时,等候进馆的队伍已经拐了几个弯延伸到台阶下。

当天,位于西安市南大街的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同样“人潮汹涌”。自习区域坐满了埋头阅读的读者,少儿区的座椅和台阶处也满是正在读书的孩子和家长。不少孩子在书架旁席地而坐,开始阅读。

“暑期的学生读者远超平时,我们的少儿阅读活动是碑林区图书馆的亮点之一。为了让孩子们在图书馆里度过一个充满趣味的假期,6月中旬,我们就开始了暑期少儿阅读活动的策划筹备工作。”碑林区图书馆馆长肖海英介绍,今年暑假,碑林区图书馆为小读者准备了“暑期,做个小小图书管理员”、暑期七彩小课堂、暑期电影周等一系列活动。碑林区图书馆的品牌活动“小林姐姐讲绘本”和“碑图手工坊”也将持续开展,为小朋友们带来红色文化、二十四节气、儿童习惯培养等不同主题的精彩内容。

进入暑期,全省各图书馆的读者接待量都大幅增长。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阵地作用,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全省各公共图书馆纷纷推出了暑期特色亮点活动、读者文化活动,并结合实际适时实行暑期延时、错时开放服务,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新书上架流程,严格落实暑期安全保障工作,更好满足市民读书需求,加强暑期服务工作。

■特色书屋林立,乡村阅读日益精彩

西安市鄠邑区吕公寨村的西口,一座青砖小院很是显眼。复古的门坊,厚重的松木门扇,门前盛开的各色花卉和门头上所挂的“初见”匾额,让过往的行人忍不住前去叨扰一番。

200多平方米的小院内,小径曲折,郁郁葱葱,犁、风车、扁担、镰刀等农具,石器、陶器、瓷器等老物件随处可见,最让人惊叹的是屋内满满当当且排列整齐有序的书墙。2.8万余册藏书、2.6万余个影像光盘和500余件文化展品引人注目,有序划分出的休闲区、阅览区、24小时开放区、多功能区、创意区以及沙发客休息区,让这间乡村书屋成为一处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文化空间。

对于“初见”书屋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秦专理来说,书屋为乡村振兴带来的助力让他感到欣慰。“以前,大多是附近的村民来这里休息、看书。现在,来看书、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了。书屋开放5年来,村里打麻将的人少了,学习法律、科技知识,了解致富信息,阅读文艺刊物的人多了。传统文化讲堂、读书心得交流会等阅读活动的开展,也激发了村民的阅读热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吕公寨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3月,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开展阅读活动,讴歌拼搏向上的女性;4月,围绕“世界读书日”和兴平市全民阅读月,讲述与兴平有关的历史故事和民间文化;5月,组织田园研学,让学生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每月一个主题阅读活动,让兴平市花王村的农家书屋成为乡村阅读中的亮丽风景线。

“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带给乡亲们,让他们通过农家书屋学到技术,在农村创业致富,让他们看到,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一样很有作为。”王选练说。

近年来,随着我省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汉阴县传文书屋、铜川市耀州区马咀村农家书屋、蓝田县灞源镇胡桃书屋等别具特色的乡村书屋不断涌现。乡村阅读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小切口,正在推动陕西乡村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如今,乡村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陕西一道可喜的、美丽的乡村风景线。

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里埋头阅读的小读者。记者柏桦摄

■书香陕西建设,让阅读无处不在

近年来,陕西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强化全民阅读顶层设计,以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为引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形式,开拓渠道,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全民阅读生态圈。现在,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书香氛围更加浓厚,全民阅读在三秦大地上蔚然成风。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建立全民阅读长效机制,陕西统筹推进阅读设施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公共图书馆118个、分馆1533个,文化馆119家、分馆1340家;建成新型阅读空间539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613个;建成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近400家,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500余家;建成开放178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139个24小时实体书店(书吧)。学校、机场、车站、宾馆、商超等地设置的Ebook共享图书机、朗读亭、电子阅读屏等,让阅读无处不在,无处不可。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作为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的重要形式,创办11年来,培树出“跟着诗词游三秦”短视频征集、“陕西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清廉陕西廉政书籍短视频推荐”、蒲公英绘本故事走基层等一系列全省性大型全民阅读推广品牌活动,累计举办活动3万多场次,参与人数约1.3亿人次,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全省各地图书馆开辟视障阅览室,为视障读者提供文献借阅等服务,通过开展视障阅读、观影活动以及在公共阅读空间里设置残障人士图书角等方式,有力保障了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陕西各地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让全民阅读延伸向了三秦大地的角角落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着人们的精神力量。(记者柏桦实习生周家禾)

THE END
1.加强公共图书馆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公共图书馆助推乡村振兴,从现有图书资源、数字资源、技术力量、可支配资金等进行分析,应增强理念创新,强化服务动能。要强化乡村图书资源能力整合,做好传统书籍的数字资源建设,传播“三农”好声音;要打造乡村信息共享空间,利用阅读空间开办讲习活动,丰富农民技能学习;要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寓教https://www.chuxiong.cn/content/202407/31/c142203.html
2.农村图书馆范文12篇(全文)就全国而言,县以上的公共图书馆由文化部门来管,高校的图书馆由教育部门来管,但是农村图书馆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地方将其归于文化部门,有的归于教育部门,有的直接归于行政部门,甚至还有的将其归于后勤部门,管理体制不健全,且缺乏一条清晰明确的主导思路。而在农村图书馆内部,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村民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lgertp8.html
3.浅议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与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中重大任务之一,作为国家公共事业的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服务则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重点阐述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义,提出延伸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https://www.mqikan.com/article/show/id/12361
4.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农村研究论文大多数基层公共图书馆面临馆内空空荡荡、没有读者的窘况。同时,当地政府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仅作为地方一项形象工程来建设,不能有效发挥图书馆的各项功能。此外,基层公共图书馆还缺乏专业高效的工作团队,无法为当地群众提供相应的文化培训服务。许多农村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成了摆设,违背了“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22/161342.html
5.“五个一”机制点亮山里娃阅读梦——石泉县图书馆开展农村学生《公共图书馆法》第3条规定“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35条规定“面向农村提供的图书、报刊、电影等公共文化产品应当符合农村特点和需求,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中宣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https://www.ankang.gov.cn/Content-2750828.html
6.公共图书服务工作方案(2篇)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进一步满足公众对图书服务的需求,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公共图书服务工作方案(2)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好县公共图书馆、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和村级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作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阅读需求,提升农村公共图书服务管理水平,根据《省___开展农村公共图书服务https://wenku.baidu.com/view/e45cb29bf2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c3.html
7.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汇报按照我国现行的体制,就图书馆来说,县级馆是最基层的独立建制图书馆,所以,县以上公共图书馆有主管部门,高校、科研系统的图书馆也有各自的主管部门,乡镇图书馆到底归谁来管,就不清楚,文化部每年发布的全国图书馆事业的基本统计数据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包括乡镇社区图书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81p04fi.html
8.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很广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主要有乡镇文化站、村村文化室、图书馆、文化馆等。另一方面是农村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其中农家书屋工程到2011https://gdxk.southcn.com/zh/llwzllzz/content/post_672041.html
9.村级图书室管理制度农村图书馆(室)建设的现状导致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一是乡镇图书馆(室)尚未列入乡镇政府对乡镇公益事业的发展范围。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制只到县,而没有到乡镇,乡镇图书馆是资助或民办事业,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二是缺乏办馆经费,在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文化站由县的文化主管部门划归乡镇政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40819081640_8312656.html
10.李秀敏:学术期刊文献中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热点(20072018)2007年至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始终是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农家书屋和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和存在问题、文化扶贫和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对农民工群体的服务等。服务供给方面,学界从设施免费开放、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如何满足文化需求https://icg.hubu.edu.cn/info/1064/1371.htm
11.祖国杂志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办2018年第16期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了适应网络环境的瞬息万变,公共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也必须在服务方式和服务途径上进行革新,为公共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运用新技术参与并融人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外部条件。 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的共生效应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党建工作 企业文化 党建https://www.youfabiao.com/zg/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