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教育社会学》基础题5

【第一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是(B)14-342

A.科学技术B.理论知识

C.信息技术D.专业与技术人员

2.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被称做(B)14-336

A.有计划的社会变迁B.社会发展计划

C.社会现代化D.全球化

3.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被称做(D)2-44

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

C.社会实验D.非介入性研究

4.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提出“社会学”名称的学者是(B)1-17

A.严复B.谭嗣同

C.康有为D.梁启超

5.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一员,这种观察方法被称为(B)2-42

A.社会实验B.参与观察

C.问卷调查D.文献研究

6.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社会变迁可分为(C)14-329

A.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B.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

C.社会进化与社会倒退D.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7.社会学恢复重建后,费孝通说:“我认为社会学根本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怎样学会做人的问题。”这是指社会学的(B)2-37

A.研究功能B.教育功能

C.社会管理功能D.社会批评功能

A.问卷调查B.社会实验

C.实地研究D.介入性研究

9.“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这是指文化的(B)4-82

A.创造性B.习得性

C.共享性D.累积性

10.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被称为(C)4-92

A.习俗B.道德

C.法律D.宗教11.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是(B)5-115

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

12.根据埃里克森对个人心理成长历程的划分,18—30岁属于(C)5-116

A.青年期B.成年期

C.成年早期D.成熟期

13.在老师指导下的大学生实地研究属于(C)6-139

A.传统合作B.自发性合作

C.指导性合作D.契约式合作

14.在社区研究中,全貌研究就是(C)10-230

A.分析“社会”和“社区”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形式的类型

B.综合性的记录调查,较少理论分析

C.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

D.把社区视为人类聚居生活的特殊的空间现象

15.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A)12-296

A.积极性控制B.消极性控制

C.硬控制D.非制度化控制

16.行为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这种社会互动形式被称为(C)6-139

A.合作B.交换

C.竞争D.冲突

17.科层制是一种典型的(C)1-12

A.魅力型统治B.传统型统治

C.法理型统治D.世袭制统治

18.关于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表述正确的是(C)9-206

A.社会制度的核心是文化观念B.社会制度是人格化的权威力量

C.社会制度具有抑扬性D.社会制度不存在差异性

19.把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和建构功能理论的出发点的学者是(D)2-47

A.马克思B.韦伯

C.凡勃伦D.帕森斯

20.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A)11-271

A.自由流动B.结构性流动

C.垂直流动D.水平流动21.表示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的概念是(B)11-262

A.户籍B.身分

C.单位D.契约

22.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这种社会等级制度是(C)11-252

A.种族B.等级

C.种姓D.阶层

23.现在的家庭暴力与过去相比出现的新特点是(D)13-315

A.施行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农民和工人

B.施行家庭暴力的主体文化层次低

C.丈夫殴打*妻子,妻子多以忍耐居多

D.攻击性增强,后果严重

24.价值冲突理论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C)13-305

A.个人社会化的失败B.社会解组

C.社会价值崩溃D.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

25.不属于社区构成要素的是(D)10-225

A.人口B.区位

C.经济D.政治

26.在20世纪初的美国,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A)1-14

A.芝加哥学派B.哈佛学派

C.地理学派D.功能学派

27.吴某原是一名返城知青,后进厂当了工人,现下岗开了一家饭馆,收入颇丰。吴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B)11-271

A.代际流动B.垂直流动

C.水平流动D.结构流动

28.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种偏差行为称之为(D)12-288

A.形式主义B.退缩主义

C.创新D.反叛

29.认为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是一个重要转折的论点是(B)14-341

A.工业社会论B.信息社会论

C.风险社会论D.后工业社会论

30.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分类标准是(C)7-157

A.成员的互动关系B.群体习惯

C.对群体的心理归属D.成员所在的群体

【第二篇】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有(ABCD)12-281,282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E.有助于社会预警

2.社会化的主要功能包括(ADE)5-108,109

A.文化传承B.结构整合

C.社会冲突D.社会稳定

E.个人自我完善

3.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主要功能有(ABCDE)7-165,166

A.规范性行为功能B.经济生活功能

C.精神生活功能D.教育功能

E.抚养、赡养功能

4.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包括(ABC)1-2,3

A.社会变革的需要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D.阶级斗争的需要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5.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在组织体制上的大区别在于(ABCD)8-196,197

A.依靠成员的志愿参与B.不采取科层制的组织体制

C.组织机构的自主管理D.提供公共物品

E.公共物品提供的普遍性6.定量方法2-45

答:

定量方法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7.社会问题13-302

答: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8.家庭7-161

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基本、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

9.角色3-60

角色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10.社会互动6-128

社会互动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第三篇】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基本社会化的任务。5-113

基本社会化的任务可以简括为两个方面:

(1)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化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

(2)社会性成熟,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与自我内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

2.简述社会流动的意义。11-270

社会流动是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1)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现劳动力流动和人才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2)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基于个人出身的地位获得模式正逐步被基于个人业绩的现代模式所取代,社会流动成为个人取得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3)社会流动加强了个人才能和成就与其社会地位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造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社会的活力;

(4)社会流动有利于加强各社会集团之间的联系,消除可能存在的隔阂,促进社会成员目标方面的一致认同,从而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简述初级社会关系的特点。3-64

初级社会关系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从历看是原始和早出现的关系,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自身生命生产中产生的关系,这就是家庭中的关系。家庭中的关系是典型的初级社会关系。

(2)是简单和初步的关系。社会关系是复杂的,但复杂的关系是由简单的关系组织和发展起来的。

(3)是人们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是人们之间交往密切、相互了解和有影响的关系。初级社会关系表现为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邻里关系等。4.简述社区的功能。10-226,227

(1)经济生活功能

社区具有一套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通过生产或进口,为其成员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

(2)社会化的功能

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或者教育新移入的居民,使他们能够融人到社区生活中来。

(3)社会控制的功能

任何社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以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

(4)社会参与的功能

社区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事务,这就是社区的社会参与功能。

(5)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区的社会保障既包括具体落实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公共福利等与整个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保障制度,更重要的是,社区还能形成以社会互助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系统。

5.简述社会控制的特点。12-292,293

社会控制的特点有以下这些特点:

(1)普遍性。

社会控制的普遍性表现在任何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社会控制总是存在的。

(2)规范性。

所谓社会控制的规范性,是指社会控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朝着设定的目标来实施的,社会控制的目标就在于使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规范化,使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可预测性。

(3)多重性。

社会控制作用于社会成员的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第四篇】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可持续发展。3-72,73,74,75,76

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机会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

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

1、从人与自然的矛盾来看

(1)人类的产生,形成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概括地说,就是认识关系、改造关系、价值关系。人类对自然的这种认识、利用和改造,又严格地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会对自己造成危害、破坏,因而或早或迟会受到自然的处罚和报复,反过来危害人类自身。

(2)工业社会一方面使人类发掘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对自然的空前破坏。于是人们开始反思自工业文明以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引起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从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矛盾来看

(1)人与人的矛盾,比之人与自然的矛盾,表现得更为尖锐和复杂。阶级矛盾、*、宗教矛盾、地域矛盾,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矛盾,种种矛盾常常表现为不同形式的战争。

(2)究其原因,有观念上的不同与尖锐对立,更深层的是由于利益分配、财产占有、资源环境的掠夺等造成的利益冲突。

(3)人类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中,不只有局部对局部的矛盾,还存在着市场主体的局部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矛盾。

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意义是深远的。

1、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消除贫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

2、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

3、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指出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的环境权利,即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拥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权利,后代人也同样享有这些权利。

4、可持续发展强调了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要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

5、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看作人类的资源和价值源泉。2.试述科层制的特征并分析其优点和弊端。8-181,182,183

一、科层制的特征

1、所谓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2、作为理想类型,科层制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科层制组织通过对组织各项工作的细致分工赋予每个职位以特定的权力,使占有职位的个人能够明确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以及拥有的权力。这些责任和权力都以组织规章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2)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组织中的各个职位遵循层序原则规定等级体系,上级可以监督下级,下级服从上级命令并接受上级审查。但因为上下级各有固定权限,因此这并不意味着上级有权越俎代庖而把下级负责的事务揽入自己职责范围。也就是说,原则上,上级只能督办但不能代劳。

(3)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组织的内部活动和对外活动都要求以公文的形式来进行,并保存公文档案。组织运行中产生的各种规章动议、决议、指示、法令都用文字固定下来。由此产生的一个后果便是办公机关的形成并逐渐成为组织的核心。组织要求任何成员都必须分清办公和办私的界限。这一要求终使组织的办公场所和私人宅第分隔开来。

(4)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职务的分工使职务工作成为专业工作,需要专门的培训。组织在招聘人员时就是按照职位所需的专业技术的标准来录用。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组织成员达不到足够的专业资格,就要被解除职务。这不仅适用于下级职位,而且适用于高级职位和组织领导。

(5)照章办事。

科层制组织要求其成员在处理事务时完全按照组织制定的规则行事,不看人行事,不掺杂任何个人的好恶爱憎,个人的情感因素不得干扰组织事务的处理。

二、科层制组织的优点和弊端

1、科层制大的优点在于,相比较其它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行政管

理效率高。

2、一般认为,科层制组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

(1)形式主义。

科层制强调组织成员应严格照章办事,然而过度的照章办事也会产生形式主义的弊端,即组织成员将把照章办事本身视为首要的甚至的行动准则,而真正的组织目标反而不被人重视。

(2)繁文缛节。

科层制强调组织各部门和成员之间的各种交涉应具有正式性,通常要求以公文的形式或特定的仪式来进行,由此会产生繁文缛节的弊端。过多的公文往来和举行仪式不仅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在很多情况下还将大大降低组织的工作效率,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3)用人困境。

科层制虽然强调依才能录用职员,但同时按规章给予晋升的机会,这就会产生源于“彼得原理”的用人困境问题。所谓“彼得原理”是指个人的晋升往往依据其在当前职位上的表现,而非依据此人是否具有所将晋升的那个职位的能力。由此会造成能力不充分的人不恰当地占据了较高的职位,从而降低了组织的行动能力。

(4)人情味欠缺。

科层制要求组织成员在办事过程中应去除个人的思想情感对组织事务的干扰,避免由人的主观性带来的各种不确定

因素。但是过度强调这一点,往往使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感到缺乏人情味,个性不能体现,成员彼此之间疏离和冷谟。而这将会挫伤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既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组织的发展。

(5)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科层制强调组织规章制度的稳定性,但组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规章制度的改变往往滞后,从而降低了组织的调节和适应能力。

THE END
1.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概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概论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概论是一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学科。 当代世界上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派别不下200余种。如按党派划分就有: 共产党、社会党、民族主义政党、无政府主义派、托洛茨基主义派、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封建社会主义者、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空http://www.kexue2.com/kxzs/1015162.html
2.胡懋仁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所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二)为此,西方有些国家的工业制造业出现了空心化,他们原来位于本国国内的工业制造业被大量转移。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经济活动不是以利润为终极目标。所以我们的金融业必须为生产服务,为生产提供融资,而不是金融领域中利润的自我增殖。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中,我们如何定位我们的金融业,如何突出金融业为生产提供http://www.kunlunce.com/llyj/fl1/2024-12-09/183157.html
3.自考社会统计学练习题(精选6篇)篇5:自考社会统计学练习题 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是(B)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36s10n7.html
4.后工业社会论认为,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是()针对社会热议的辽宁省绥中县“野长城被抹平”事件,国家文物局派出调查组赴现场调查,发现辽宁省绥中县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部分段落实施抢险工程时,对约780米归安后的石砌长城墙体顶面使用“抹平”措施,此措施对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自然、古朴的历史面貌造成了严重影响.保护野长城十分必要,因为野长城( )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https://www.shuashuati.com/ti/61ac4641db864127a8b374512c016512.html?fm=bd3b8f2614e082764820b58ab5c0e05c40
5.张哲:马克思社会加速思想及人类解放的现实推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阶级在获得统治地位后开始试图控制社会加速,显示出保守和消极的一面。舍勒指出,“所谓‘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进军’也开始碰到自己的内在边界”(P108)。这一过程中,资产阶级不仅创造了社会加速这一工具,也孕育了使用这一工具的力量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zc3MjAyOA==&mid=2247526765&idx=2&sn=af6dfbccdb97abc6ff6202e608cb61d9&chksm=e9558c925556c66a9defd2362a228e522dac8cecea3be227111bcdcf161a12f47755f74fe1a1&scene=27
6.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全国2009年7月自考试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是( ) A.科学技术 B.理论知识 C.信息技术 D.专业与技术人员 2.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被称做( ) https://www.hbzkw.com/exam/20090919112003.html
7.提出后工业社会理论的思想家是()。美国学者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阐述的社会现代化理论是()。 A.后工业社会论 B.依附理论 C.世界体系理论 D.信息社会论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提出“后工业社会论”的是()。 A.丹尼尔?贝尔 B.托夫勒 C.奈斯比特 D.贝克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是()。 https://www.xilvlaw.com/souti/it/4859tqcf.html
8.社会地位差异范文8篇(全文)课程体系内部的冲突不可避免, 其冲突的结构就是分层现象的出现, 各门学科的身份地位不同,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层次地位。学科分层是教育内部冲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冲突在课程体系上的表现和反映。冲突论质疑和批驳功能主义关于学科分层的合理性观点,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z2hvjja.html
9.社会公平理论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不同的分层中轴,即最核心的分层地位,它决定其他分层地位的获取。如农业社会的分层中轴是土地,占有土地的多少决定一个人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地位;社会的分层中轴是资本,社会成员阶层地位的高低取决于其拥有的资本及其增值状况;后工业社会的分层中轴是知识信息,个人社会地位的获得极大地依赖其知识信息获得https://www.yjbys.com/file/shehuigongpinglilun.html
10.小屁吃对《后工业社会(简明本)》的笔记(1)3、轴心原则: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成为创新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的根据(工业社会:机器与人协作,后工业社会:围绕知识组织起来,目的是管理社会 /*福柯:新自由主义中的bio-politics*/ 、指导创新与变化,知识不仅处于中心地位,还被规范化为抽象的符号系统以说明不同领域的问题——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基本规律”的探索 。“https://book.douban.com/people/Loengzintou/annotation/25845923/
11.社会工作理论名词解释社会理论名词解释.doc社会工作理论名词解释 社会理论名词解释 互动理论(美国主流) 戈夫曼(1922-1982) 1、拟剧论: 戈夫曼集中研究了在社会机构内发生的互动。他将社会机构比作一个舞台,认为人们都在这里登台表演。由于戈夫曼把人们的活动比作剧院里的演出,从戏剧的角度研究社会互动,因而,他的理论被成为“戏剧论”。 戈夫曼认为,在这种表演中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12/11389681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