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今年,中央将完成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巡视全覆盖,而在之前的几轮巡视中,发现国有企业在管党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上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且有的问题相当突出。那么,这些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又该怎样解决?
问题一: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党的领导、从严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有的企业“三重一大”制度形同虚设,决策成了一把手的“一言堂”、分管领导的“自留地”;对资产和资金疏于管理,国有财产成了被少数人瓜分的“唐僧肉”;招标采购等制度没有严格执行,有人借重组改制之机混水摸鱼,捞取个人利益。
形成原因:
国有企业的改革没有到位。
解决办法:
1、国有企业党委要正视巡视组反馈的问题,找出病灶、举一反三,抓紧整改,切实解决问题。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实施组织制度创新,完善决策机制,确保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2、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三中全会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破利益的藩篱,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把功夫下在加强制度建设上,把篱笆扎得更紧,增强制度执行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
3、改革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严肃认真执行“三重一大”等各项制度,强化对重点部门和岗位的监管,坚决防止因改革不到位、决策管理不力,导致新的国有资产流失。
4、国资委要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责,改进监管方式,健全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保证党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得到贯彻落实。国有企业监事会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监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结合巡视发现的问题,认真反思以往工作为什么不到位,研究制定加强监督的对策和措施。
问题二:忘记党性原则和政治立场
很多国企负责人觉得自己有特殊性,认为国企领导可以同其他党政干部区别对待,办公室能大一点,坐的车子能好一些;因为业务需要,能够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有所变通,可以公款宴请、打高尔夫球、持会员卡;企业要讲经济效益、展现活力,在管党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上松一点,给企业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单独出个规定,列一个清单;有意或无意间淡漠党的观念,弱化党的领导,希望从严治党在企业能放宽标准,把自己等同于私企、外企老板。有的企业对中央要求视若无睹,享乐、奢靡问题仍然突出;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走过场,依然故我、我行我素;对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意见、提出的整改要求,采取敷衍对付的态度。
把党的领导放在一边,忘记党性原则和政治立场。
坚持党的领导不搞特殊,管党治党不分行业。严格按党章和党的规则办事,贯彻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从严治党要求,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
问题三:党的领导弱化
在国企,党建工作排不上号具有普遍性,有的党组织从不研究党建工作,党务部门变成养老、安置干部的地方;有的把党管干部原则抛到一边,研究干部召开党政联席会,甚至以董事会取代党委会。企业领导把自己混同于“老板”,坐商务机、比阔气,其行事风格与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宗旨风马牛不相及。有的干部颠倒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认为成绩都是自己干出来的,忘记了首先是党给的机遇和信任;有的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在被查处后反思说,自己基本上没有党的观念,没开过一次党的会,从来没感觉到身边还有党组织存在。
党的领导弱化,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党不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贯彻。
切实解决好巡视发现的问题,深入研究加强党的建设的具体措施,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建好班子、配好干部、抓好队伍。
问题四:存在违纪问题
有的企业党组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态度不坚决、执行不到位;违背党的组织原则,用人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党管干部”变成“一把手”管干部,搞“一言堂”、“家天下”。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后,有的仍然顶风违纪,花巨资购买豪华度假村,携妻带子公款打高尔夫球;教育实践活动刚刚告一段落,就接着公款吃喝送礼。权力寻租、以权谋私问题严重,亲属子女围着企业转,靠山吃山、损公肥私;以改革为名,打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旗号,贱卖贵买、予取予求,侵吞国有资产如探囊取物。更为严重的是,利用掌握的国有资源,搞团团伙伙、利益输送,围猎领导干部。
企业党组织主体责任缺失,管党治党不力,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管理的是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
从班子做起,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成员在职责范围内都负有领导责任。企业纪委要回归本职、干好主业,纪委书记不允许兼职,不允许不作为,对责任落实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