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并实施宿州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于提升宿州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保障公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推动创新型文化和书香宿州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分析

(一)公共图书馆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颁布并实施,为图书馆事业奠定了新的法制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建成文化强国目标,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图书馆事业发展明确了新要求。宿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十四五”我市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二)科技发展改变阅读需求与方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数据资源和网络服务将重新定义图书馆馆藏与空间价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深刻考验着图书馆行业的韧性,加速了服务方式和内容的变革,各级公共图书馆在线上资源、远程服务和新媒体应用等方面,展现出了更为独特的价值和优势。未来的图书馆除强调空间与环境再造,还将全面走向资源的数字化和服务的智能化。

(三)社会力量参与凝聚发展合力

(四)内部发展动能充足

“十三五”时期宿州图书馆守正创新稳步前行,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员使命共识,愿景同绘,价值观统一,爱岗敬业,合力奋进。

二、“十四五”发展规划初步思考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

2021年至2025年,宿州图书馆将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一个目标”,强化“两个保障”,突出“三个特色”,推进“四个建设”,实现“五个提升”,进一步推动宿州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一个目标”:夯实基础,强化服务,提升综合办馆效益;

“两个保障”:强化基础设施保障,加快馆舍空间改造和服务设备提档升级;强化新技术应用和网络安全保障,逐步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

“三个特色”:突出资源特色,围绕宿州地方文献特色资源,提升馆藏品质,形成新的特色馆藏;突出服务特色,持续打造新的服务品牌;突出管理特色,不断深化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个建设”: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联盟建设,引领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协同发展;推进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能,形成爱岗敬业乐于担当的专业服务队伍和人才体系;推进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营造风清气正、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事创业环境;

“五个提升”:以数字资源服务为重点,综合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加强历史文献库建设,文献整理与研究能力显著提升;参考咨询能力显著提升;学术研究水平显著提升;以多媒体宣传为抓手,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主要任务与举措

1.提升服务能力,构建标准化均等化的服务体系

(1)推进图书馆服务标准化。继续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以阵地服务创品牌,延伸服务重效果,构建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以扩大受众服务面为努力方向,加强规范化建设,面向用户信息需求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创新,形成一批成熟的新的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精细管理,统筹发展,深入推进总分馆服务机制。对本馆业务功能、服务布局进行进一步优化,丰富服务内容,增加新技术服务手段。加强服务规范和细则建设,注重精细化管理,向读者提供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加强图书馆多元化建设,在硬件、软件、资源、服务和创新等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资源服务的优化配置。

(2)着力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十四五”时期,宿州市图书馆应抓住制约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要素,以创新性的思路、创造性的方法设计服务效能提升项目,促使服务效能实现跨越式提升。按照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具有现代服务理念、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探索和研究管理模式,按照需求对服务供给进行结构性调整,着力加强和提升服务的品质和效率。建立以服务效能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不断策划新的服务项目,打造新的服务品牌。

2.加强文献资源采集,建立多元化文献保障体系

(1)馆藏文献结构与数量并举。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认真做好读者调查,精心组织文献资源的采购,并按国家标准做好文献的分编入库,切实提高文献编目与加工的质量和时效。“十四五”末期,馆藏实体文献资源总量达到80余万册。馆藏体系更加合理科学、门类更加齐全,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建设从市馆到分馆及图书馆借阅点的立体化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以读者的文献需求为起点和落脚点,广泛推进多区域、多类型文献资源互补与共享。优化馆藏结构,完善馆藏体系。调整完善采选入藏政策,推进不同资源类型的平衡发展。

(2)加大地方文献资源收藏保护力度,大力搜集、征集宿州地方文献,筹建地方文献专题库

地方文献是记录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历史和现状的重要载体,对于保存地方史料、提供乡土教材、凝聚地方意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收集、保护与整理;加强地方文献征集,加强核心、珍贵、特色馆藏数字化等再生性保护工作,加强与全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协作,建立与我市地方文献研究机构、民间团体、个人之间的广泛联系与协作机制。

大力征集地方文献,建立具有宿州地方文化特色的“宿州地方文献专题库”,面积5000平方左右,馆藏丰富的宿州文库,可以彰显宿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读者身临其中,切实感受到宿州悠久的历史、荟萃的人文景观,在润物细无声当中,培育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可以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推进交流与合作,扩大行业影响力

加强对全市、县、区、等各级公共图书馆及乡村文化站点、图书室的业务指导与合作,全面提升本市从业队伍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图书馆专业队伍,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加强市内外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资源共享的广度与深度,加强市级公共图书馆之间人才、业务、项目、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培训。发挥市图书馆在宿州市图书馆界的作用,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加强与文化机构、教育机构、信息研究机构、出版发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服务联盟的发展。

3.开展新一轮硬件建设,提升形象和服务能力

(1)推动馆舍空间升级

“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谋划新馆建设。现有的图书馆,与文化馆共在一起,业务不匹配,文化馆吹拉弹唱,影响读者安静阅读,经常被读者投诉。随着社会进步,现有的图书馆、文化馆的建筑面积、功能布局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急需考虑建设新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及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估定级标准,新馆建筑面积应该在2.5万平方米,馆舍位置宜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汴北新区,建筑布局科学合理,设备先进,藏、借、阅、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新馆建成后,即提升了宿州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水平,也为宿州旅游项目增加了一个新景观。

(2)城市书房建设,打造15分钟阅读圈

“十四五”时期,在市主城区建设100家城市书房,为市民营造良好的便利温馨的读书环境。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广场、公园、小区、城市主干道附近建立了100所城市书房,形成15分钟城市阅读圈。城市书房布点均匀,24小时开放,将成为宿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宿州城市的精神地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按一年建设20座,五年建设100座,完成城市书房建设任务。

(3)打造宿州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总分馆制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是国际普遍采取的公共图书馆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市图书馆为总馆,主导协调县区、乡镇多个分馆共建共享,普惠均等,便利贴近群众,实行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政策、统一服务标准,通借通还。建立统一的业务建设标准,采用统一的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最大化利用各类资源,有效提升了服务水平,较好体现平等、开放、共享的原则。

(4)大力开发文创产品

文化创意产品是与一定民族和地区的文化背景相联系,源自一个地区的文化素养、智慧和灵感,通过创造性思维,将文化元素与实物用品相结合,表达创意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所研发出来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由此可见,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就是将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通过创意设计使其附着于一定载体,从而形成的具有文化性和纪念价值的产品。大力开发宿州地方文化元素,开发出具有浓郁宿州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即能弘扬宿州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宣传宿州,提升宿州知名度。

4.深化数字化建设,全面建成宿州数字图书馆

5.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影响力

(1)做大做强成熟活动品牌。“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建设项目,也和其他单位进一步合作,增加我馆的基层馆外图书借阅点建设和分馆建设。通过五年努力,把目前已运作比较成熟的品牌活动打造成为全省知名、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2)继续开展好常规品牌文化活动。“十四五”期间,继续开展好常规品牌文化活动的同时,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期间开展灵活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逐步建立起科技查询中心、文献提供中心、企业信息服务中心专题信息咨询情报部门,为重大决策、重点领域、科研与生产单位提供主动的、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品牌活动。

(3)结合中心工作创新品牌。“十四五”期间,图书馆充分调动馆内人才优势,积极支持、鼓励馆员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强市、书香社会等社会热点和中心工作,创新新的活动品牌。把图书馆的核心业务融入到创新品牌当中,创新出运作科学、资源允许、读者喜爱、领导满意的新的品牌活动,将文化活动品牌创建带入常办常新的良性轨道。

6.促进学术研究

(1)加强对学术研究的规划和引导,搭建学术研究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相互支撑和理论实践转化。

(2)完善学术研究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加学术交流研讨。

(3)强化学术委员会作用,依据《宿州图书馆学术委员会章程》开展工作,引领本馆学术研究方向,评定审议图书馆学术研究、人才评价、业务管理、发展规划、科研成果等有关事项。

7.增强宣传推广力度

(1)积极宣传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提升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和服务影响力。注重对图书馆资源、环境、服务内容和服务载体的推介,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加强宣传策划,定期召开媒体宣传策划会,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策划方案。整合宣传力量,优化宣传资源,提升宣传工作的规模化效应。

(3)注重全媒体宣传方式,提高公众参与度。重视综合性报道和新媒体推广效果,组织开展深层次报道、短视频大赛、抖音直播等,发动读者广泛参与各类读者活动。将新媒体宣传与线上服务紧密结合,便捷读者获知信息和参与活动的渠道。

8.实施人才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1)引进、培养一批高素质优秀青年人才。“十四五”期间,实施“人才兴馆”战略,创造条件、拓宽渠道、提供平台、优化机制,引进一批本馆急需的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加大对新引进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力度,培养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和领军人才。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重点培养学科与学术带头人。建设具有较高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解决业务建设与发展中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形成本馆由学科专家、业务骨干与复合型管理人才共同组成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优化现有人才结构。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细化岗位管理,强化目标责任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真正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积极引导与促进人才在不同工种、不同岗位间的合理流动,全面优化现有人才结构。

(3)全面提升现有人才素质。“十四五”期间,实施馆员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现有人才素质。加强全员培训工作,创造条件鼓励、支持馆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强化员工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岗位成才的意识,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加各类自考自学等素质提升活动。创新人才工作方法,开展旨在提升员工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系列活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充分发挥学会、工会和图书馆党、团等组织的作用,引导全馆员工营造健康向上的素质提升氛围。强化人才资源的组织管理,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人才评估体系新,形成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的人才梯队。

(4)完善考评,强化运用。以效能为导向,制定图书馆各项事业发展考核指标,并将其列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全体馆员的重要内容。完善图书馆服务的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读者满意度指标,建立读者评价和反馈机制。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考评结果的有效传递与反馈,推动图书馆及时改进管理、优化服务。进一步强化组织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5)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尊重职工劳动成果,关心职工身心健康,通过多种途径和平台,为职工个人发展创造条件,真心实意为职工谋权利,不断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同时优化人员专业结构,逐步补充图书馆学、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及多种学科专业人员,造就一支素质优良,能适应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的馆员队伍,为规划落实提供人才保障。

9.深化宿州公共图书馆联盟建设

(1)完善联盟运行激励机制,增强联盟可持续发展能力。

(2)推动文献统一检索、通借通还。

(3)组织策划全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系列活动。

(4)组织图书馆业务技能、信息技术和阅读推广技能等专业培训。

(5)加强联盟文献数字资源共建,推进数字资源联合采购。

(6)每两年举办一次“宿州公共图书馆联盟业务技能大赛”,不断优化比赛内容与形式,提升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业务素养。

THE END
1.今天,你为什么走进图书馆读书如今这个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尤其对于那些不常来此的人来说,图书馆就是“书的海洋”,人们来到这里就是埋头苦读。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图书馆的形象变得呆板,对功能拓展形成了诸多限制。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果说传统的图书馆是通过纸质书籍作为媒介让读者学习知识,那么未来的图书馆将会通过包括纸质书籍在内的更https://www.cet.com.cn/whpd/ds/10048501.shtml
2.图书室管理制度15篇(精华)(一)管理脱节。高校系级图书资料室是高校图书情报组织的一部分,是高校各系教学和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辅助机构。系级图书资料室行政上隶属于各系,但因各系对图书资料具体业务工作不懂如何指导,而形成领导不太过问,图书馆也无人管这项工作,导致系级图书资料室成为名副其实的“两不管”。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40908150141_8336503.html
3.书香社会蓬勃发展,多地全民读书活动启动,图书馆人气飙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素养,还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近年来,多地纷纷开启全民读书活动,图书馆作为阅读的重要场所,人气持续上升,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全民读书活动的兴起 为了推动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各地纷纷开展全民读书活动,这些活动以https://www.linyoer.com/post/2052.html
4.问卷调查报告本次调查问卷对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设置了几个问题,特别在问卷的最后设置了“如果你想跟馆长说几句话,请留言”选项,给读者说出心里话的机会。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就是图书馆的工作任务,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提高对图书馆的使用效率,发挥图书馆的强大功能。 https://mip.wenshubang.com/baogao/2929263.html
5.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策研究(精选5篇)伴随着国家对图书馆的硬件改善,促使图书馆内的文化建设得到了有效地加强,为读者提供整洁、温馨的阅读环境,图书馆建设的时候也更加重视馆内的书架布局、墙面的色彩搭配、楼层的功能划分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要將阅读室内的书架排序、高度要符合大众阅读的需求,使得医务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地寻找到需要的医用书籍;同时还要在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yaoxue/296312.html
6.图书馆读者需求分析(通用9篇)电子资源对图书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读者而言,电子资源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读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读者需求应该是包含对服务的需求的, 而不只是对信息客体的需求。读者信息需求是指人们从事实践活动中为解决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对信息的不足感和求足感。电子时代的来临,图书馆读者需求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由平面到立体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941n40u.html
7.石峰区图书馆重塑阅读体验,推动文化繁荣新篇章开启2、提升服务质量:为了提高服务质量,石峰区图书馆需要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3、应对文化竞争: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石峰区图书馆需要不断扩充馆藏资源,推动阅读文化的普及,以提高本地区的文化竞争力。 4、满足社会需求: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也http://www.thinkelc.com/post/17568.html
8.图书馆的特色服务12篇(全文)在海量信息时代,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收集齐所有的信息资源,这就迫使图书馆在进行馆藏建设时,要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图书馆只有适当突出本馆特色,建设个性化馆藏文献资源,通过提供个别、差异化服务,才能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中彰显自身独特价值。如今,通过资源共享来满足服务需求的比例越来越大,资源共建、共享,利益互利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jltf3qa.html
9.对话杨素秋豆瓣9.1分,因为她建了一座“真正的图书馆”对阅读的理解偏功利化 杨素秋来到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店 现代快报:所以在第二次选书时,您就邀请了50多位各行各业的朋友一起来推荐? 杨素秋:作家、出版社编辑、高校老师,还有摄影师、科学家……能想到的、可以帮上忙的人都列了上去。当然还要考虑会来这个图书馆的群众的需求。因为其实读者还可以到藏书几千万册的陕https://www.xdkb.net/p1/js/j9ltt/465381.html
10.××市金牛区图书馆为满足该区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特向金牛区政府××市金牛区图书馆为满足该区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特向金牛区政府请示增加经费,并将该请示抄送该区人事局、劳动局、物价局和财政局。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需求图书馆人事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 举https://www.shuashuati.com/ti/567a5ec274aa41cea59fc85283f64569.html?fm=bd7df5f37054369c2ceecec2e907a7ab3e
11.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需求分析报告20240528105552.doc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需求分析报告.doc 13页内容提供方:姜志 大小:314.54 KB 字数:约4.71千字 发布时间:2024-05-31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3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需求分析报告.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528/7050142143006113.shtm
12.“聚光深圳”线上首播,海内外名家畅谈阅读如何改变城市!另外,Christopher KLUZ还介绍了美国另一所大学的经验,该校的图书馆不仅对学生开放,也欢迎周边社区的居民来阅读。这一做法让校内师生和社区居民拥有同样的阅读资源,增加了人们之间的共同语言,有利于打造社区的归属感。 “阅读不仅仅是汲取知识,在大学之前的中学教育阶段需要重视阅读能力提升。”Christopher KLUZ讲到不仅是https://i.ifeng.com/c/8LEISlfHQ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