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历史论文(精选5篇)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2、声音具有能量

把肥皂膜对着发声音叉的共鸣箱口,或者其他正在发声的物体,都会看到肥皂膜在左右振动;而当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或者肥皂膜离开发声的物体时,肥皂膜的振动都会静止下来。因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因为肥皂膜的振动是由声源(发声的物体)振动,通过空气这一介质传播引起的初中物理论文,由此也可以表明:声音具有能量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3、声波纵向传播

学生心理封闭的成因:自身影响、社会影响、家庭影响、学校影响。学生心理封闭现象的矫治策略:提高认识,正确面对;多方了解,及时发现;全面分析,对症下药。总之,我们对学生心理封闭现象,要细观察,慎思考,勿急躁,少训诫,重疏导,多激励,多管齐下,努力矫治学生心理封闭现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学生心理封闭的存在

案例1:学生小茹出身于干部家庭,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异,可老师和同学就是不喜欢他。他的脸上总是带着几分骄傲得意的神情,平时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与人相处时总是以教训的口气说话,令人难以接受,而且稍有不如别人的时候,顿生妒忌,把别人贬得一文不值,还会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虚荣。比如有一次科学测验后,他知道自己错了两道题,最多也只能得七十来分,这对在班上经常拿三四名的尖子来讲,简直是无地自容。为了不失自己的面子,他趁老师不在办公室的机会,偷偷地翻阅了试卷,他竞然就把自己的试卷抽出来带走,并偷偷地撕毁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发现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可他死不认账,并粗暴地顶撞了老师。

案例2:学生贾珍自述:我是一名初二女生,与一男生同桌。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什么原因,上课时,我的视线既看到黑板上的字,又看到同座的男生。我感到不安,害怕老师和同学们会发现这一举动,给人留下轻浮、品德不好的印象。所以,上课时非常紧张,头不敢多抬,一上课就感到头痛脖子酸。后来我找借口换到与一女生同桌,但渐渐地又与以前一样了,我的视线又分岔到前排的男生身上,所以,我比以前更难受。因为怕被人误解,我尽可能少与别人讲话,特别是跟男生。从室外到自己的座位,要经过一个过道,两边都是男生,每次我都紧张得快要窒息。我肯定老师发现了我的这一举动,也许现在同学也发现了,可我没办法,只能一个人偷偷地哭泣。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糟糕,我觉得对不起父母,但是我没办法跟别人讲清楚,而且也没办改变别人对我的误解。

上述现象并非个别现象,有些教师往往将此与学生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诸如“不思进取”、“品行不良”等等。其实在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根源——心理封闭。

所谓“心理封闭”,是指主体对外界刺激感受不敏感或有意回避;不能将内心感受认知主动、准确的反映到外界,或故意不反映的现象。

学生心理封闭现象破坏了学生主体与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此,就其危害、成因及矫治策略谈谈个人的看法。

二、学生心理封闭的危害性

1、造成学生学习活动低效。学生对外界信息不吸收,内心认知不向外显示,认知体系不能得到新认知的填充,内心没有新旧认知的碰撞与整合,知识结构优化进程缓慢。

2、影响学生的进取心,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生心理尚未发育成熟,长期心理封闭,就会形成潜在习惯,凡事不积极面对,形成消极的人生态度,久而久之,足可影响一生的生存状态。

3、影响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提高。长期心理封闭,使学生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不能有意识地扬长避短,心理得不到发展,潜意识认为自身能力低,对学习、生活失去自信。从而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对他人产生较强依赖性。

4、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存在心理封闭的学生,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对周围环境的正确认识,看问题不全面。与此相对应,他人对其也缺乏了解,难以与其融洽相处。从而造成存在心理封闭倾向的学生与周围不协调,产生不良心理反应,把自己独立于集体之外,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学生心理封闭的成因

4、学校影响。学校影响主要来自对学生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重视不够,能力不足、信心不强、管理不善。

四、学生心理封闭现象的矫治策略

因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故在这里仅从教师角度来谈对学生心理封闭现象的矫治策略。

1、提高认识,正确面对。一方面,由于心理封闭现象的特点,往往使教师误作为学生道德品质问题来处理,收效甚微,甚至加剧学生心理封闭程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长效性,树立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观念,加强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认识到心理封闭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心理封闭现象是学生在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偏差,并不是无可救药。因此,对学生心理封闭现象既不能轻视草率,也不能谈之色变。

3、全面分析,对症下药。在多方了解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学生心理封闭现象形成原因,选准突破口,对症下药。

第一,晓之以理。帮助学生分析在学习、生活、交往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及其产生原因。完整充分地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解除他们心中的疑惑,使学生认识到心封闭的危害性及改正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纠正自身心理偏差。

第二,动之以情。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教学气氛,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体现人文关怀,引起学生感情共鸣。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便有可能唤醒学生沉睡心灵,点燃学生奋起火花,使学生终身勤奋不懈,积极乐观进取。

第三,导之以行。当学生产生了强烈改正欲望,但限于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寻求不到恰当方法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矫治策略。如有意识磨练自己,提高自身意志力;多与他人交往,多参与集体活动,学会团结协作、理解他人、与人和谐相处;发展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学会相信自己,克服自卑与依赖心理;学会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学会调整自己,适应变化等。

第四,持之以恒。学生心理封闭现象的矫治不能一蹴而就,教师要认识到其长期性,制定详细系统的矫治计划,并督促学生认真执行,不断调查,逐步完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随时记录,不断总结,掌握学生心理封闭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的坚定信念,常抓不懈。

总之,我们对学生心理封闭现象,要细观察,慎思考,勿急躁,少训诫,重疏导,多激励,多管齐下,努力矫治学生心理封闭现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吴增强主编《现代学校心理辅导》

关键词:动态问题三重生态理论引用尝试教学初中数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三重生态”理论中得到的启发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析初中数学动态问题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一、“三重生态”理论的阐释及对教学的启发

在“三重生态”理论阐释中,其主要包含三个动态因素,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及内生态。所谓自然生态就是维持每个人生存的物质资料,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所谓类生态就是人们生活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内生态则指的是每个人内心得以栖息的居所。专家认为:每一个不同的生命体都处于三重生态的相互作用中。综合来看,自然生态和类生态最终反映内生态,并通过内生态表现出来。其实,课堂教学也在三重生态关系的作用下呈现不同面貌,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各异的。

“三重生态”理论应用于几何数学则表现为用运动的观点看图形的变化,具体特征为探索点、线段、面或几何图形运动中的规律,这些元素在变化过程中相互转化,最终实现有机统一,科学阐释数学问题由“变”到“不变”、由特殊到一般及变繁为简的辩证法思想。这种理论涉及数学领域的概率论、几何等众多知识,并蕴含数形结合、函数方程、有效转化等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因而此类问题更具综合性和开放性。由于此类包含动态思想的问题符合新课改的课程要求,因此数学问题中设置动态问题是数学考试中考查学生数学思维的重点。素质教育崇尚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上述提到的初中数学中的动态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本文将以“三重生态”理论为基础,多角度阐释解决上述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而研究这类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找准教学方向,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较高的解题素养。

二、利用“三重生态”理论尝试解决初中数学动态问题的教学策略

从长期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解决动态性数学问题没有比较成熟的思路,考试中这类题目的得分情况不是很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此类题目本身难度系数较高,二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三重生态”理论没有得到恰到好处地应用,在师生中没有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自然生态元素作用不明显。

数学动态性问题重在描述题目中涉及的基本元素的变化和运动过程,为了让学生能直观清晰地理解各项元素的变化规律,我们需要在学生脑海中创设具体的情境。

2.类生态元素作用不明显。

3.内生态因素作用不明显。

内生态因素主要表现为学生觉得所学内容很有难度,且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学生所做的习题往往是一大堆字母、图形、数字的组合,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应在设置题目时,选择趣味性叙述方式,并尽量让学生在解题中体会成就感,让其意识到所学内容是很有意义的。

三、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1.深入理解动态型问题,发挥自然生态元素的作用。

尽管动态型问题复杂多变,但有其自身规律,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两大规律。

(1)无变量条件:无变量元素的问题基本都是较简单的几何问题,运动变化形式基本围绕点、线、面展开,主要考察运动中的规律性。例如,在解决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问题时,在无变量的前提下,解题方法都相对简单和固定,主要采用相似或全等等规律。

(2)有变量条件:如下图:P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边上运动,AC=6,P从点A向点C运动,Q是CB延长线上的一点,以同样速度由B向CB方向运动,过P作PEAB于E,连接PQ交AB于D。当∠BQD=30°时,求AP的长。

此题主要运用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根据题目已有条件,易判断出∠QPC是直角。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当∠BQD=30°时,QC=2PC,设AP=x,则可以得出方程:6+x=2(6-x),解方程即可。可以看出引入变量元素后,题目变成综合型。综合型问题通常包含函数、几何等多个知识点,因而难度系数较前者大,考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具备综合型思维。

深入解读题干要求,合理分析图形,应成为学生解决动态数学问题的必要步骤,这是对“三重生态”中自然生态元素的科学注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题目要求,并从中探索出一般的规律性东西。学生需要重点理解的因素有:图形中运动的元素、运动的特殊点,进而将其转化为一个点的特殊运动过程。

2.引导学生体会解题思路和数学思想,发挥类生态作用。

在具体指导学生时,要确保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避免“背答案”。只有学生真正掌握解题思路和数学思想,才能彻底掌握这一题型。

如初中数学动态型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提高内在修养及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两方面的能力。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多寻找一些需要运用到这些能力的题目,开展针对性训练。

许多学生见到这种问题就觉得无从下手,其实运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两种方法是很容易解决这一问题的,由题目易知,从N点正好能走完折线AD―DC―CB,根据分类讨论思想,可将AMN的面积计算情况分为,在AD、DC、CB三条线上的三种情况,并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写出每种情况下AMN的面积计算公式,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内生态元素作用。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使他们感受到动态问题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

如这道题我用两个小虫子代替P、Q点,这道题立马变得有意思:两个小虫子小P和小Q同时发现了A点的实物,此时,他们与食物的位置呈三角形ABC,小P离食物的距离是20cm,小Q离食物的距离是12cm,已知小P的速度是3cm,小Q的速度是2cm,请问两个小虫子立即沿最短路径奔向食物,问:小P和小Q何时与食物成等腰三角形。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使得整个题目令学生眼前一亮,解题过程变得趣味化,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意识到所学的内容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活动应将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作为重要考量,而不是单纯地说教。“三重生态”理论中内生态元素是其他两种元素的落脚点和归宿点,意味着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最后都是以服务学生、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出发点的。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明白教师担负的职责是多么重大,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并获得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是多么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方法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会正确、准确地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到语文考试形式等诸多限制,广大教师及学生重视语文读写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针对以往的不足,新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强调了语文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口语交际”和“写作”的重要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并没有把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显然是片面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信息的传递需要人们用最恰当、最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说话能力直接影响思想表达、交流的效果。会说话的人做事效果好,事半功倍;不会说话的人做事容易出错,事倍功半。培养说话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为了让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工作、生活,教师一定要尽量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何把想说的话说得清、说得精、说得好、说得巧,需要进行严格有效的训练。从学生自身情况看,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他们的思想开始成熟,知识日益增多,情感更丰富。他们渴望独立自主,渴望获得肯定,渴望自由表达,对社会人生万事万物充满好奇,这些都为教师训练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供了便利。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相应的“口语交际”训练,对说话从内容、中心、条理、态度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必须抓住初中阶段这个训练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期。

二、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创造适宜学生表达的口语环境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更适合阅读教学,不适用于口语课。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音频资料,用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鲜活生动的实例,创设适宜的话题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才能认识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产生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不用多作点评,这样既可以增强他们说话的勇气,又可以改变他们不想说话、怯于发言的心理定势。还应鼓励学生做评委,倡导实话实说、畅所欲言,从而推动口语训练的有效进行。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语学习活动

(三)传授口语表达的实用技能

初中学生大多缺乏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深受家人宠爱不懂“察言观色”,口语交际时不考虑说话的对象情境、方式方法,有时直言不讳甚至出言不逊,表达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因此,给他们传授一些口语表达的技巧方法显然非常重要。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在与人交谈时,要注意诚恳大方、自然得体、友善平和。倾听别人说话时,要专注耐心、抓住要点、理解意图。讨论发言时,要口齿清楚、用语规范、积极主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讲述时要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表达明确、举止自然。在具体口语训练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学习以下方法。

1.巧用修辞,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

在口语交际中,人们不可能都用书面语,为了让交际对方更好地理解接受自己的观点,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应尽量多用一些修辞,如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

有一次,记者采访《白鹿原》的作者实:“您是如何面对创作之路上的困难的?”这个问题很笼统,一个作者要创作出皇皇巨著,其间遇到的困难、付出的心血很难用几句话简单概括。实如何回答呢?他答道:“我觉得,人面对困难时应该像水一样流淌。水遇到大山,碰撞一次后,不能把它冲垮,不能越过它,就学会转弯,绕道而行,借势取径。记住,困难的旁边就是出路!就是机遇!即便水流动过程中遇见了深潭,即使暂时遇到了困境,只要我们不忘流淌,不断积蓄活水,不断奔流,就一定能够找到出口,从而柳暗花明。”实如果大谈困难险阻,回答也许就没有这样精彩生动。他巧用类比,把写作路上面对的困难比做水的流淌,形象生动地激励人们面对困难要无所畏惧、不断努力,坚韧顽强地寻求出口,走向成功。深入浅出的比喻充满哲理,引人深思,不愧是文学大家。这样的口语表达不艰深晦涩,通俗易懂,很好地达到了口语交流的目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巧用修辞,提高口语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善于提炼,使语言表达要点突出。

3.活用实例,使语言表达真实有力。

说一万道一千,不如举个好例子。事实甚于雄辩。如果在交流中,道理讲得太多,那么无论说话者议论得多深入详细,往往不如适时抛出一个真实例子有效。特别是当遇到交流的对方文化程度不高时,说话者更应避免多讲道理,适时列举一些鲜活生动的具体事例,这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改变方式,使语言表达中听服人。

国画大师傅抱石的女儿从小就怕学古文,她母亲很着急,就责备她:“你连这些都不会,将来遇到更难的,怎么学得会?这些你不学也得给我学!”女儿不理母亲。傅抱石就把女儿叫进书房,几分钟后,她高高兴兴地捧着一本《古典作品选读》看了起来。母亲很疑惑,去请教。傅抱石说:“我对女儿这么说,古文虽然难,但你学会了,将来遇到更难的,就都容易了,不信你试试看。”其实,夫妻说的内容差不多,但表达的方式不同,母亲只有责难、讽刺和强迫,而父亲的话里充满了对女儿的鼓励、引导和期待,自然效果更好。说话方式很有讲究,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要善于捕捉交流对方的心理,采取最合适的方式交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语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该把它运用于日常教学中,用耐心、爱心、细心引导、鼓励学生,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论文关键词: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感觉大多数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导致物理成绩不理想,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得知,其实学生并不是真正讨厌物理学习,而是没有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在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做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物理成绩,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1、鼓励学生多动手,通过积极参与带动理性思考。

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旧是不完善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感官认识,学生更为感兴趣的还是亲自的动手操作。因此在物理课上应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尽管开始的时候学生操作的目的性还不是很明确,但是我们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物理学习水平的关键,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这样掌握的知识不仅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而且乐于参与这种有趣的课程。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

3、把物理实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利用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有效利用多媒体,通过大量丰富的事例丰富学生的视野。

物理课堂上很多物理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甚至很多高新技术很多同学都没有听说过。通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使学生对于这些新技术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进一步对其产生兴趣。而且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科目,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这既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是物理学科的优势,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一优势,吸引学生投入到物理的学习当中。通过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对于物理兴趣增加了,自然物理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幅提高。

THE END
1.初中论文范文(精选7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论文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154126.html
2.告别初中语文作文困扰,10大写作技巧助你一臂之力告别初中语文作文困扰,10大写作技巧助你一臂之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语文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那么,如何写出一篇满分的初中语文作文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初中语文满分作文写作技巧10法。1. 明确主题:每篇作文都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是作文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6820220095361761&wfr=spider&for=pc
3.初中论文怎么写初中论文范文模板初中论文最新版下载淘豆网为你提供初中论文怎么写、初中论文范文模板和初中论文最新版下载的服务,相当于初中论文大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关于初中论文的内容。https://www.taodocs.com/topdoc/399273-0-0-1.html
4.初中道法小论文怎么写初中道法小论文怎么写 道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写一篇道法小论文是提高文化素养和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初中道法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步骤,帮助大家写出优秀的论文。 一、选择适合的道法主题 道法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如道德修养、礼仪文化、传统节日等。在选择道法主题时,可以https://www.sibikeedu.com/wp/90056/
5.初中生的时政小论文怎么写问:初中时事政治论文应该怎么写 答:在写政治时事论文时可以遵照这一格式来写:即把文章分为三大块,八段文字。第一部分是引论,包括两段:第一段引述时事材料要简练。第二段,在这个基础之上引发自己的感想,作为中心观点,这个观点要用论断的口气,旗帜鲜明,一定要独立成段,不能隐藏前一段的未尾,或后一段的开头。第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8010a30afb6dbf76e7b1cd3e.html
6.初中作文议论文怎么写初中作文议论文怎么写 很多学生在写议论文的时候都不像议论文,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写议论文呢? 1如何写议论文 文章开头明确主题是什么 首先要清楚主体(对象)是谁,讲述的是什么事件或者观点,然后提出自己对于这个事件或者观点的看法,这个看法就是论点。举个例子:以“绿色发展”为题写一篇议论文。http://www.chusan.com/zhongkao/54241.html
7.初中生如何写好议论文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往往会有自己的观点,并能说出支持观点的理由和依据。把自己的观点连同支持这些观点的理由和依据写下来,就是一篇议论文。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是初中生必须具有的写作基本功。如何写好议论文呢? http://m.xxt.cn/blog/art.htm?artId=597898
8.关于初中的议论文范文(通用42篇)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议论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的,即议论文的“三要素”。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的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的议论文 篇1 你问:“什https://www.ruiwen.com/zuowen/yilunwen/1220004.html
9.初中议论文范文(精选30篇)现如今,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议论文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议论文 1 昨天,老师正在黑板上讲着一道几何题:在正方形中剪去一个圆,求算……本来昏昏沉沉的我,突然看了一下这幅图,其中有方有圆,不https://www.yuwenmi.com/zuowen/yilunwen/4376598.html
10.高中语文怎么学?议论文写作怎么练?资深语文教师来支招!“明明初中时语文还不错,进了高中却感觉语文成绩怎么也提不起来。” “进了高中发现,同学之间的语文考试分差比较大,好怕被甩下,心慌慌!” “议论文写作让人束手无策,读了题目没想法、没思路怎么办?” 针对高一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种种疑惑,第一教育采访了两位沪上资深语文教师:上海中学党委副书记、特级教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882205
11.初中论文范文12篇(全文)初中论文 第1篇 欢迎广大初中教师、校长和教育科研工作者积极投稿、荐稿! 投稿要求: 论文稿件须为未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要求观点鲜明,论题集中,论述清晰,内容充实,文字规范,有一定现实针对性。其中理论性文章要求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能运用新材料、新方法,得出新结论或归纳出新经验;应用性论文(含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fozigmx.html
12.初中论文的格式(精选7篇)篇1:初中论文的格式 初中数学解题格式的规范 一、关于填空题: 《考试说明》中对解答填空题提出的要求是“正确、合理、迅速”,因此,解答的基本策略是:快——运算要快,力戒小题大做;稳——变形要稳,防止操之过急;全——答案要全,避免对而不全;活——解题要活,不要生搬硬套;细——审题要细,不能粗心大意。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z504yi0.html
13.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中职部(廉江校区)[ 2024-09-03 ] 法治筑梦 金榜题名|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风[ 2024-06-08 ] 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宣传片——《畅[ 2024-06-05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发[ 2024-06-05 ]招生专题 在线报名 全景校园 六大优势 专业介绍 咨询热点教学教研更多http://www.gdsfjy-ljxq.cn/
14.初中议论文(15篇)初中议论文(15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议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议论文1 我要乐观,我要自信,我要超越,我要感恩,我要分享,我要宽容,我要沟通,我要关爱,我要赞美,https://www.unjs.com/zuowen/yilunwen/20221215142019_6111669.html
15.初中生如何写好议论文梁博文 69次播放 3:26:28 49. 东风学校九年级家长论坛 东风蔺瑞红 236次播放 34:22 50. 诗歌鉴赏 东风高春华 103次播放 30:12 51. 5.2少年当自强 博涵 108次播放 30:57 52. 中考英语作文指导 sandyliling 173次播放 32:09 53. 初中生如何写好议论文 https://www.cctalk.com/v/15769280595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