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如何读书的?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6.10安徽

“中国的革命始发于图书馆”。

很久以前,还曾看到网上讨论过世界上最神奇的职业——图书管理员。

很多我们熟知的著名人物,都和图书馆有着很深的渊源。

比如:沈从文,是北京香山慈幼院图书管理员;冼星海,是国立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博尔赫斯,是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

博尔赫斯还曾经说过一句,关于图书馆特别美的话:

如果有天堂,那里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另外,之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是解放军某部图书管理员。

他们中最有名的,影响最大的人,应该就是毛泽东,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

当然,不是所有的牛人都出自图书管理员,也不是所有的图书管理员都能成为牛人。

图书馆对这些日后取得极大成就的人而言,不过是提供了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平台。

但少有人知道,毛泽东和图书馆的结缘比这要早得多。

1912年的时候,19岁的毛泽东,决定从省立第一中学退学了。

没过多久,黄兴连开三枪的广州起义爆发了。

但事实上,那时候的他连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之间的主张分歧也弄不太清楚。

很快,辛亥革命爆发了,他又激动了一把,去参加了几个月的革命军。

一开始报的警察学校,后来看到有一个制造肥皂的学校,不仅不要学费还能有工资,想要学一门手艺的他,改了自己的志愿,决定做一个肥皂制造家。

然后,他一个在政法学校上学的同学,建议他报考政法学校,说这个学校三年毕业后就会变成公务员,连司法考试和国考都免了。

毛泽东再次激动了,他交了一块钱的注册费,准备学政法。

结果在考试之前,又听另一位朋友的建议准备读商业学校,做经济人才。

他把这件事写信告诉了父亲,这让本来就想让儿子经商的父亲非常高兴。

毛泽东去商业学校待了一个月,发现商业学校居然用英语教学,普通话并不太好的他一怒之下退学了。

这以后,英语成了他的一块心病,直到几十年后他在福建养病时,还随身携带一本《模范英语读本》,天天朗读一段课文。

在这所正规的中学里,他只待了半年就又退学了。

要放在现在,高中还没毕业就不读书了,就是一个标准的“辍学青年”。

但毛泽东之所以选择辍学,有他自己的考虑,他也从未中断过学习。

03

省立第一中学的课程有限,毛泽东更多时候是选择自学。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是什么书?

但看这本书的毛泽东,当时不过是一个穷山村里刚走出来的农家子弟。

看完这本书后,他并没有喊出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类激动人心的口号,而是得出了一个影响他终生的结论:自学,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

退学后的毛泽东寄居在湘乡会馆,每天都去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

他为自己制订了一个严格的自修计划,早上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中午只是买两块米糕充饥,算作午餐,直到图书馆关门才出来。

那半年多的自学生涯,毛泽东到底看了多少书,现在不得而知。

但直到很多年后,他在和斯诺聊起来的时候还说,这半年是“极有价值的半年”!

新中国建立后,他回忆起这段历史时仍然深情地说:我当时每读一本书,觉得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体会。

并说出了那句经典的比喻:一到了图书馆,“就像牛进了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一样。”

在这里,他广泛阅读了反映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科学成就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代表作,学到了大量的新知识,受到了空前的新启示。

刘慈欣曾经在《三体》里提到了一个“技术爆炸”的概念。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知识积累也存在一个爆发式增长的时机。

对毛泽东而言,这段在图书馆里独自一人读书求学的日子,也正是他在知识结构上突飞猛进的半年。

这其中的桥梁,就是书籍——毛泽东正是通过博览群书实现这种融合的。

更重要的是,从这以后,毛泽东更加重视课堂之外的读书学习。

他的大量阅读,都是在课堂之外完成的。

04

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时候,毛泽东就有意识地到喧闹的地方去练习闹中求静,静中求学。

有一位同学问他:“你怎么到这种地方来看书啊人来车往那么乱,能看得下去吗”

毛泽东说:“就因为乱,我才要来这里看。我要锻炼自己。”

同学又问“这是练的哪门子功?”

毛泽东答道:“我们的国家不乱吗我要锻炼自己不为乱所动,在乱中仍然集中全部精力去办成一件事,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

在闹市中坚持读书,只是一件非常不起眼的小事。

但却是修炼心性的一个好方法。

能做到在闹市中读书,也就意味着有定力在任何情况下坚持读书。

借用村上春树的一句话说:今天不想读书,所以要去读书,这才是持之以恒的读书之道。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回答说:我是在马背上学的马列主义。

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有过这样一件事:一次毛泽东同志带领一支队伍离开茨坪,到了五斗江。原地休息时,他便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翻开手上拿的书,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

天气多变,一会下起毛毛细雨,战士们都戴上了斗笠,但毛泽东同志仍在入神地看书。直到司务长给他戴斗笠时,他才感觉到并把书收了起来。

1932年打下漳州的时候,缴获非常多,但毛泽东都不感兴趣,要的全都是书。

曾志后来回忆说,仗刚一打完,毛泽东就带着她到长溪中学的图书馆去找书,找了很多书,特别是一些马列的著作,就那么放在马背上,一路带到了陕北。

曾经和毛泽东一起行军过的刘英(张闻天夫人)回忆,长征路上,经常没有东西吃,但毛泽东还是坚持看书。

但为了减轻负重,毛泽东对长征途中缴获的书只能是抓紧看,看完就留在路上了。

1957年,他在北京见到《辞海》的主编之一舒新城时说:《辞海》我从二十年前使用到现在。在陕北打仗的时候也带着,后来在敌情紧急的情况下,不得不丢下埋藏起来,以后就找不到了。

06

1929年的时候,毛泽东从红四军的主要领导岗位上被选了下来,在闽西的一个农村里养病。

大家却觉得他是在闹情绪,发函让他务必参会,否则就要给处分。

最后被担架抬到会场里去,大家才相信他是真的病重。

但就是这样,在他被边缘化,需要躺担架了,仍然如饥似渴地读书。

他在给中央的信里,只字不提面临的困难,而是反复要书。

他在给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宣传部部长的李立三的信中写到:“我知识饥荒到十分,请你时常寄书报给我。”

同一天,毛泽东在致中共中央的信中写到:“四军党内的团结,……完全不成问题……另请购书一批价约百元,请垫付,我们望得书报如饥似渴,请勿以事小弃置。”

难以想象,毛泽东遇到困难不是向中央叫屈求助,而是不忘提醒他们,要把给他寄书当成大事。

从这段读书经历里,我们除了看出毛泽东在读书这件事上的热爱和毅力。

还可以得出一个有益的结论:

人在逆境、低谷的时候,与其患得患失,整天抱怨,不如趁着没人理你时多看点书。

07

建国后,毛泽东的房间里到处都放着书。

特别是床上,有一半的地方都堆满了书,只有一半是拿来睡觉的。

他经常在办公桌前处理完工作,就躺到床上开始看书,一看几个小时。

他放在床上的书看起来杂乱无章,实际上哪本书放在哪儿,他都心中有数。

他出差的时候,到了地方,也往往要求像在北京那样,到处堆满书。

毛泽东看到后,立即加以制止。并且说了一句可以让很多人汗颜的话:

书是要读的,不是用来装璜门面的。有些人喜欢把书锁在书橱里,实际上是不看的。

我后来发现,其实,毛泽东喜欢在床上看书的习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了。

那时候他才十来岁,白天和长工一起干活,晚上就躲在被窝里看一切能看到的书,经常被煤油灯熏得满脸乌黑。

我每次看到这些的时候,总会觉得非常亲切。

1976年9月7日,经过抢救刚苏醒过来的毛泽东示意要看一本书,他艰难地说了一个“三”字。

由于声音微弱和吐字不清,工作人员没能明白是要哪一本书。

毛泽东显得有些着急,用颤抖的手握笔写下了一个“三”字,又用手敲敲木质的床头。

终于有工作人员猜出他是想看有关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书。

三木武夫是当时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内阁总理大臣。他正在日本进行大选,此时病重的毛泽东仍关切地注视着他在日本大选中的情况。

工作人员找来《三木武夫及其政见》这本书,他略微点头,露出满意的神态。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毛泽东只看了几分钟,就又昏迷过去。

这本书也成了毛泽东生前看过的最后一本书。

根据医疗组护理记录,到了9月8日那天,毛泽东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过来就看书看文件,一共11次,用时2小时50分钟。

最后一次是下午四点过,几个小时后他就安然辞世了。

四十七年前,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中讲过一句话:年老的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十年死了,那就要学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

最终,他实现了他四十七年前所说的诺言,几乎是在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了他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

除了上面列举的这些——在图书馆里,在闹市中,在马背上,在担架上,在床上,在去见马克思的路上等等。

实际上,毛泽东在课堂之外的读书场景和经历还有很多,无法一一穷尽,比如在出差途中,在陕西的窑洞里,在飞机上、火车上,甚至是在别人的家里。

在还买不起那么多书,也没有那么多的机会接触书的青年时代,毛泽东经常到他的恩师杨昌济和黎锦熙家里看书。

我看过的一个资料里,还曾经记载1910年的时候,他到韶山冲的一个秀才家里去看书。

除了看,还会动笔抄,在一师学习时,毛泽东曾大量抄书。

他的同学罗学攒1917年9月26日的日记中曾记载过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

“余借毛君泽东手录西洋伦理学七本,自旧历六月底阅起,于今日阅毕。”

现在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不愁吃不愁穿,却早已失去了对“读书”这种执着。

偶尔看看书,了解点知识,也是在手机上、在电视剧里、在别人的贴子里。

我想说,那些觉得毛泽东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请先学他读个十万本书再来说。

毛泽东一生的阅读量非常大,读书七十年到底看了多少书,现在很难统计。

但在他去世后,有人曾梳理过他的藏书,大概有十万本。

可以说,这十万本书就是他读书总量的下限,而且这些书还不能是网络小说那种快餐文学。

而应该是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

毛泽东的读书很广泛,1936年7月,毛泽东在会见斯诺的时候,为了驳斥“莫斯科控制中国”这一说法,引用了一句话:如果这一切属实,那么造一条路通往火星,并向威尔斯先生买一张会车票也可能了。

威尔斯是美国科幻作家,写过《星际火线》、《月球上的第一批人》。

即使在美国,威尔斯也不算知名作家,对那时候的中国而言,更是几乎没有听说过的人物,但毛泽东居然也看过他的书。

1958年9月,张治中陪同他一起外出视察工作。有一天,在行进的列车中,毛泽东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冶金工业的书。

张治中诧异地问他:你也要钻研科技的书?

毛泽东说:是呀,人的知识面要宽些。

但阅读量并非毛泽东和其他“读书人”的终极区别。

一个人或许博览群书,但这些书并没有被他的思想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而只是一些相互无关的片段。

真正有用的,是要将所有的这些书连贯起来,形成自己的思想。

毛泽东的另一位早年同学周世钊,在谈到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情况时,说毛泽东有“四多”的习惯,就是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

而所有的这“四多”,又都是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

1913年,年仅二十岁的毛泽东就写下这样一段话:“闭门求学、其学无用。”

所以,他的一切读书和学习,都会联系现实中的问题去思考,分析,去大胆推论,验证。

1938年,毛泽东在出席抗大第三期三大队毕业典礼的时候说:

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

毛泽东从来都不觉得,学习和读书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十多岁就敢于选择辍学。

但我想说的是,谁也不可能因为辍学而取得成功。

每次看到有人举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的例子,来为自己“不读书”站台,我就很想给他们讲讲毛泽东当年辍学的故事。

因为他当年的辍学,其实是为了更好的读书。他已经知道了自己因何去读书、该如何去读书、读书又用来做什么。

毛泽东曾经写过一段话,讲他当年辍学后,在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时的想法:

在图书馆里,在韶山冲里,我就没有看见过几个生活很快活的。韶山冲是这样,全湘潭县/全中国/全世界的情形,恐怕也差不多。我要怀疑,人生在世间,难道都要痛苦的生活吗?世界的变化,不会自己发生,必须通过人的努力。

这样的思考,最终成了毛泽东辉煌一生的起跑线。

而他所有努力的起点,就是大量的阅读和反复深入的思考。

所以,所有现在感到痛苦,迷茫,焦虑的人,永远不要寄希望于不读书就什么都懂,什么都不做而人生自然会变好。

你可能“无师自通”,但永远不可能“不学有术”。

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可能辜负你,唯有读书不会辜负。

一个人读了什么书,以什么样的方式读书,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性格、气质、行为方式和思想,也往往决定了他一生的成就。

说白了,很多年后,当年你读过的书可能都已经忘了,甚至连书名都不能完整记起来。

但你之后所说的每一句话,写下的每一个字,甚至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是读过的每一本书。

而这,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何以释惑?唯有读书。

何以成长?唯有读书。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THE END
1.研图学堂学习平台试用研图学堂学习平台目前由考研公共课、考研专业课、考研院校规划课程、英语四六级和教师资格证五个课程部分组成。用户可通过PC端访问, 数据库使用说明: 一、访问研图学堂 连接校内网络,通过图书馆官网找到【研图学堂】点击连接访问;或输入【研图学堂】网址访问,研图学堂网址:https://yantu.com.cn/ https://lib.hifa.edu.cn/info/1089/1799.htm
2.翻包记平时大家都怎么带笔记本去图书馆学习的翻包记|平时大家都怎么带笔记本去图书馆学习的 嘿嘿我这笔记本轻松塞入我的大跨包里,还可以放很多东西,主要这笔记本挺轻薄,而且很小巧,放进包包里完全不占位置,而且背着也不重!忘了说哈哈哈哈哈,这笔记本才一千多呢,学习办公绰绰有余,没事还能玩玩wegame里的游戏,还挺流畅的!性价比笔记本大家可以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57647269
3.新澳正版资料免费大全精选解释解析落实娱乐电子图书馆与档案馆:新澳地区许多地方均建立了电子图书馆系统,如国立图书馆、学术机构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电子文档和数据库供学生和研究人员使用。通过申请注册成为会员,即可免费访问这些电子资源。 学术杂志和期刊:一些国际知名的学术出版机构,如 Elsevier、SpringerLink、Wiley,通常会与学术机构合作,提供学http://sjzmlmxsj.com/post/26493.html
4.求学图书馆客户在淘宝购买后使用方法(图文)2:在我发我的网址注册帐号后点网页左边的点卡充值,就是我发你的充值卡http://www.caj11.com/ 3:充值成功后即可使用对应数据库(无需重新登录)4:登陆帐号后点【资源下载】之后你会看知网,维普,国研数据,读秀,超星等入口只有从我的网站入口进入才能免费下载,提示不能下载请换一个入口进入 ,找到亲需要下载的文档http://www.caj11.com/news/87.html
5.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光大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304期:从财报视角,看“三桶油”和油服公司如何降本增效-230604 与此同时,家族理财室对私人资产的需求正在蓬勃发展,家族理财室通常为富人管理财务,在过去20年中数量激增。贝莱德最近表示,尽管经济有衰退之虞且利率上升,但包括家族理财室在内的投资者今年仍将增加对私募股权和私人信用http://www.jxmzxx.com/appnews/666425
6.图书馆攻略开启图书馆阅读之旅二、可通过畅想之星电子书平台、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方正Apabi中华数字书苑等数据库进行相应电子图书的查找阅读,详情可关注后续图书馆攻略系列推文介绍。 三、若读者们确有非在馆文献需求,可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来获取临时馆未上架图书,详情可咨询:临时馆二楼2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AzOTQ4MA==&mid=2651518737&idx=1&sn=82791ffc4d72a18231f8fd1066800a3f&chksm=8bc1db86bcb652904be45a94f16eae66016368eb66c05ff5500a55603c27836c1011f58c2df4&scene=27
7.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得分攻略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遗,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练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 例如:当我们不如意的时候,一曲哀歌常使我们热泪纵横;当我们事事顺畅的时候,我们常常想纵情欢歌。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音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 http://www.dongyongedu.cn/n161229.htm
8.奖助学金申请书先进事迹(精选15篇)在学习上,我积极主动,勤奋刻苦,学习态度端正,课上积极配合老师,珍惜每一节文化课,坚决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课后主动学习,经常去图书馆看一些课外书,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习是一种拓展知识层面、转变思维方式的途径,更是一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享受。因此我经常向老师请教,请他们帮我解决在学习上的难题,且把自己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75orz5n.html
9.求学背景图片求学背景素材求学底图导师亚洲学生使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在科罗纳流行和家中隔离期间在里工作并上线求学办公室保护 高清背景图片 导师视频孩子亚洲学生使用笔记本电脑和平板在科罗纳流行和家中隔离期间在里工作并上线求学 高清背景图片 学生们一起在图书馆求学大学生修订混血教育大学书架学习同学们知识校园 https://699pic.com/beijing/qiuxue.html
10.图书馆使用指南百度贴吧-图书馆使用指南专题,为您展现优质的图书馆使用指南各类信息,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关于图书馆使用指南的相关内容及最新的图书馆使用指南贴子https://tieba.baidu.com/hottopic/browse/hottopic?topic_id=4988999
11.旅英指南男朋友买了亲戚的房子剩余的钱还没有换上怎么证明是住学生宿舍并非人人所爱,但至少你有了一个根据地,可以有时间熟悉周围的环境,之后再慢慢找合适的住所也不迟。更何 况,住学生宿舍自有其好处,一般学校宿舍都离校园较近,可以方便地使用图书馆和电脑等设施,而且可以和不同国籍的同学住在一起,这是练习口语、结交朋友和 了解别国文化的好机会!https://blog.csdn.net/dbigbear/archive/2007/01/19/1567129.aspx
12.汉化Q&AwithBrandonSanderson布兰登·桑德森书迷问答(不74. 有人猜测她就是那个在帕拉奈图书馆周围漫步的老年妇女。 猜得真不错!在这里我不会做详细说明,其中一些人其实很明显,然而另外几个人一般读者很难注意到。 75. 请用一句话概括阿多拿西神话体系,解释什么是Sliver和Splinter(三界宙术语)。 上古时期发生的一起大事件摧毁了阿多拿西,它随之化为十六块碎片。有十六https://www.douban.com/note/277915261/
13.亚历山大图书馆简介亚历山大图书馆怎么样亚历山大图书馆开放亚历山大图书馆始建于托勒密一世(约公元前367-前283年),盛于托勒密二世、托勒密三世,是世界上较古老的图书馆之一。馆内收藏了贯穿公元前400-前300年时期的手稿,拥有较丰富的古籍收藏,曾经同亚历山大灯塔一样驰名于世。可惜的是,这座举世闻名的古代文化中心,却于3世https://www.maigoo.com/citiao/176031.html
14.挂职局长的发现:为什么某些图书馆会被烂书占领?当她成为“素秋局长”“杨局”后,却发现一切并非如自己所想,日常更多是开各种各样的会、参加活动,进行繁琐的检查——比如灭火器是否超过使用期限、公共厕所里的标识是否贴到位、酒店后厨烟道清洗是否规范等等。 挂职期间,杨素秋最重要的一段经历,是在短短6个月时间里建起一座区级图书馆。不善于赚钱,也不善于官场各https://www.yicai.com/news/102036993.html
15.成功的面试的技巧如果企业是当地的,你们有公共图书馆,请管理员帮忙找出所有关于这家公司的新闻和信息。最后,问问你所有的朋友,是否认识曾经在那儿工作过,或还在那儿工作的人,你可以请他们吃午餐、喝茶,或去星巴克,去面试前,通过职业访谈挖掘出内部故事。 遵守承诺尽可能控制面试时间的长短。https://www.gdyjs.com/jiuye/mianshi/26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