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科学史,首先得有科学思维,尊重科学。
“古希腊科学史”则是远离科学,可谓:胆子有多大,古希腊科学史就有多离谱。
关于阿基米德的故事,便是如此离谱。
一.阿基米德的身世,子虚乌有
据希腊伪史,阿基米德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人,而且是“贵族”啥的。基本情况有三:
1.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生于当今意大利的西西里岛。
2.年仅11岁时,他的父亲送他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去拜师学艺,得到了包括欧几里得在内的大师的指教,学得满腹经纶。也就是说,他的知识,几乎全部来自于埃及的亚历山大。
3.经多年拜师,回到西西里岛,搞出了好多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阿基米德最牛的举动,便是:撬地球。
阿基米德的出生地西西里岛,今属意大利,面积2.5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为山地,土地稀少而贫瘠,地中海气候。至今,这里以黑手党知名于世界。
在希腊伪史中,西西里岛超级不靠谱,十分的不着调。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这个西西里岛至少有50万士兵,这个山连山、地无三尺平的小岛至少也有300万人口。岛上存在有N个城邦,叙拉古最强大的城邦之一,至少30万人口,拥有陆军、海军至少5万人,而且动不动就跨海远征希腊本土。
那么,西西里岛、叙拉古有多少亩耕地?每年产出多少粮食?“古希腊史”专家向来不考虑,更是避而不谈。
2000多年前,西西里岛至多能养活一两万人,而且生存十分困难。所谓“叙拉古城邦”,如果存在过的话,吹破天也就千把人,至多也就一二百户人家,约200成年男子,诸如“海战”、“远征”之类纯属胡话。千把人的贫困山村,还谈什么“国王”、“贵族”之类,纯属混话。
通俗地说,如果“叙拉古城邦”存在过的话,其国王,就是一名贫困乡村的村长;阿基米德父亲,至多也就是十来户人家的头,即古代中国的甲长。阿基米德的日子,至多也就是能吃饱饭罢了。
看看上面的地形图即知,“古希腊史”中的西西里岛的故事、阿基米德的身世,全是不着边际的伪史。
二.阿基米德读书、拜师的故事,子虚乌有
希腊伪史宣称:阿基米德11岁时,他的父亲送他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去拜师学艺。也就是说,阿基米德的知识,几乎全部来自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然而,一千年前,地球上根本不存在亚历山大城这个地方。
亚历山大城,根本就不存在。同理,托勒密、欧几里得之类的人物,也不存在。即:阿基米德的老师,全是子虚乌有的人物。
同理,亚历山大图书馆、天文台,也不存在。即:阿基米德读书、学习的场所,包括哪些书名,全是子虚乌有的东西。
没见过天文台,没进过图书馆,没拜欧几里得等人为师,但是,阿基米德能搞出撬地球、烧战船的高科技,拥有数学知识、天文学知识等等,不可能没有老师。他的老师是谁呢?
唯一的可能性,阿基米德是在海底龙宫,拜龙王爷为师。
西方严肃的学者一致认为:在13世纪以前(即中国的宋末、元初以前),欧洲人从来不敢横渡地中海,前往位于对岸的目的地。
船一旦进入远离陆地的深海区,除了风浪大等因素,十之八九会出现严重偏离航向的问题。不仅不可能抵达目的地,而且,出去了别想回来!
因此,欧洲人的船只,一直是沿着看得见大陆的海岸线,小心翼翼地航行。
直到中国的指南针技术传到欧洲后,欧洲人才开始横渡地中海。当然,还要加上从中国传过来的尾舵、水密舱等技术。
没有罗盘,不知道方向;没有尾舵,难以调整航向;没有水密舱,船舱一有窟窿船就会沉入大海。
西方经济学的祖师爷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即《国富论》)中说:
杰里本特利夫妇在《新全球史》中说:
杰克戈德斯通在《为什么是欧洲》说:
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说:
西方专家们一致表示:13世纪以前,欧洲的船只,根本不具备横渡地中海的能力,只能沿着看得见大陆的海岸线航行;即便如此,也是“一种很危险的生活”。
阿基米德是叙拉古人。
从叙拉古到北非,最近的直线距离,约500公里。
2000多年前,横渡地中海,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阿基米德,不可能到埃及求学,也不可能跨海到其它地方求学,更不可能到西亚求学。
欧洲的文字,都是拼音文字。
没有统一的中央政府、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标准的“古希腊文明区”,是不可能存在通用的古希腊语言文字的。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研究、著述,难道使用的是地中海海底龙宫的文字?
关于阿基米德:
身世,假的;
老师,假的;
求学地,假的;
图书馆,假的;
求学路线,假的;
使用的语言文字,也是假的。
无疑,阿基米德其人、著作和成就,有关他的一切故事,全部是子虚乌有的。